除瘘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509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瘘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医学制药范围,针对肛瘘这一特殊病种,根据家 传秘方及多年临床实践,采取现代医学生物制药手段,以集中众人的 多年智慧经验而研制发明的一种专治肛瘘的中药制品。又因是以关氏 家族祖传秘方为主体,故称关氏除瘘散。
背景技术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是指直肠、肛管与肛门相通皮 肤周围由于腺体病变产生瘘管的疾病。它与痔疮均属人群肛门类两大 顽症。尤其肛瘘给人类带来坐不能坐、站也痛痒、挠又挠不得,不挠 十分痛痒难受专心的疾病。甚至,随着这近年来医诊科学发展而发现, 肛瘘还有发生成肛门直肠癌变的可能,因肛瘘就是主要病菌病变而产 生,病菌病变极易癌变,更因所在其部位于排便处,细菌繁殖产生最 多的特点。
临床上常将肛瘘分为两种简单肛瘘(只有l个内、外口)和复 杂肛瘘(多个瘘口)。按其专业领域分瘘管超过肛门直肠交换处(又 称齿状线)为高位瘘。反之则称为低位瘘。
当前在医学界,国内外对肛瘘的治疗均采用以手术为主体的治疗 方法,即将瘘管内外全部切开,使创面完全开放,然后经过换药使创 面愈合。简单低位瘘位置浅、瘘道直,手术容易;复杂低位瘘也因内 口位置不高,手术也不复杂,高位的无论是简单瘘还是复杂瘘手术则
相对较难,如果处理不好瘘道和内口手术就会失败,给病人造成极大
的痛苦。

发明内容
针对肛瘘的手术治疗,不论手术的难易、成功与失败,均给患者 带来痛苦,又由于特殊位置术后不易愈合,待病痊愈时间长的特点, 医学界及肛瘘患者均希望能用药物直接治疗,为民解难。关氏除痿散 则依据家传秘方采用中国传统药材,经过现代医学生物技术手段的炮 制,及数十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发明成功,通过外敷药物作用肛瘘的病 灶部位,肛瘘症状经过一疗程就会治愈,病痛得以解除,避免了手术 之痛苦,此乃人类新的发明。
配方1没药、 2血竭、3麝香、4全蝎、5水蛭、
6槐花、 7川芎、8红花、9艾叶、IO三棱等等 说明①没药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消肿生肌、抗菌消炎、主治 痈疡毒、疮口久不收敛②血竭活血化淤、去腐生肌,止痛、止血、敛 疮、解毒,主治瘀血作痛、疮疡不敛③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 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经络壅闭、痔漏痈疸等。④全蝎辛平,有祛
风镇痉、通经解毒之功用。⑤水蛭性味苦寒,专破血消瘀;⑥槐花性
味苦、凉,治痔并肠风泻血,清大肠热。⑦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 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⑧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痛经、 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⑨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治 疥癣。⑩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瘕痞块之功效等等。
药效试验实验阳性对照药物为德国汉堡爱活大药厂出品之强田
力痔根断,试验结果表明1、本品对瘀血模型小鼠腔内瘀血有吸收 作用。2、能明显抑制大鼠足趾致炎后的肿胀,及减少大鼠炎性细胞
的渗出。3对福氏痢疾感染和口腔粘膜溃疡的家兔之创伤炎症的消炎
和愈合有明园木的作用等等。实验结果显示,本品对动物有明显的抑 制物异急性和来急性炎症的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止痛、止 血的作用和一定的抗菌效果。而且在急性毒性实验中的结论,对小白
鼠最大给药量为21.875g/kg.d(折合生药计算)相当于人(体重按 60kg计算)临床日用剂量131倍(>100倍)。给药后实验组小白鼠 饮食正常同,活动自如,大小便正常,无异常分泌物,观察7天后无 死亡。颈椎脱臼处死。经大体解剖和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无异常。说明 该产品无毒,临床用药安全。
具体实施例方式
1采用现代医学生物技术炮制方法进行本品加工。 加工工艺流程
精选药品、清洗、烘干、紫外光杀菌、生药、高精粉碎、现代生 物技术萃取、菌检、混合、中体检验、装袋、半成品、检验、包装(PVC)、 入库。
特别在加工没药时,把没药投放在真空容器中进行萃取。当温度 达至138度时,立即停止升温,避免药性过失。
2用法与用量每次用量10克,外敷在病患处, 一日二次,儿童 酌减。7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疗程.规格10g/ 袋,每盒10袋。
注意事项忌辛辣、烈性酒及房事禁,忌症孕妇及过敏体质慎用。
3自1994年至今,经过200余例肛瘘患者使用,均以痊愈。其中
最严重ID:800538914的患者采用关氏除瘘散外敷治疗,在用药第二
天瘘口出现结巴,就开始好转,继用15天后痊愈。回访6个月无复 仕 幼幼
反o 寺寺o
权利要求
1配方没药、血竭、麝香、全蝎、水蛭、槐花、川芎、红花、艾叶、三棱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阐述专治肛门疾病是老大难肛瘘的一种专用药品,此药名称除瘘散。它是根据家传秘方及多年临床实践,采用现代医药生物制药加工而成。此药辟免了常规手术的痛苦,治愈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902GK101199781SQ20071009089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6日
发明者关瑞峰, 关瑞杰 申请人:关瑞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