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癌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447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子宫癌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具体的是指一种治疗子宫癌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子宫癌(又称之为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
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则属于常见多发的妇 科肿瘤,排行榜首。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山 西,最低的是西藏。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 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 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 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 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 骨。当宫颈癌的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癌症晚期。子宫颈痛的症状: l.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査后出 血)和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宫颈癌患者的主要症状。菜花状宫颈癌出血现象较早, 出血量较多;2.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稀薄,水样、米泔样或血性,有腥臭味, 当癌组织破溃感染时,分泌物可为脓性,伴恶臭;3.晚期表现由于癌肿的浸润、 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乃至全身的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秘结,下 肢肿痛、坐骨神经痛,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最终致全身衰竭。 子宫颈癌的分期第零期指癌细胞仍局限在子宫颈上皮区内;第一期癌细 胞只局限在子宫颈部位,而从第一期开始,癌症已经开始有了侵犯的现象;第 二期癌细胞已经侵犯到阴道的上三分之二或是子宫旁的结缔组织;第三期 癌细胞已经侵犯到阴道的下三分之一,或是已经侵犯到了骨盆腔;第四期癌 细胞已经突破生殖器官部份,或是已经超过了骨盆腔的范围,而直接侵犯了直 肠或膀胱,甚至发生了远程的转移。近几年来,子宫癌已成为妇女的多发病, 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
引起子宫癌的原因很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査及临床病案的研究显示,有以 下几种正常见的原因①从未怀孕、身体过度肥胖或有糖尿病的妇女。②已过 更年期(绝经)、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的妇女。③如果长期服用三苯氧胺(是一 种用来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也能增加患子宫癌的风险(这个风险极为轻微而服 且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远远超过了它的风险)。④子宫有长期慢性的 炎症、性卫生差、早产和多产也是子宫癌最常见的重要的症状之一,就是阴道 有不定期的出血,这往往是子宫癌最早期的警报信号。 治疗子宫癌的主要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热疗等。
以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区别并不能完全治愈,由于致病因素可能依然 存在,一旦受到致癌因素(物质)的刺激或监视功能下降,可能再次发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子宫癌的外用复方中药,还提供一种用于 治疗子宫癌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癌的外用中药,它包括主药和辅
所述的主药包括下述重] 全蝎25-35 川乌16-20
(g)的组分 草乌 16-20 马钱子4-8 龙脑2-6 樟脑0.5-1.5
壁虎16-20 红大戟3-7 五倍子1-3
塞隆骨5-10
硫黄15-25 僵蚕10-20 穿山甲3-8 蜣螂3-7 牛黄1-3 麝香0.5-1.5
红花20-30;
所述的辅药由下述以重量(g)的原料药制成
红花3-7、甘草3-7、蜈蚣3-7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为单位计)485ml。 所述的主药优选由包含下述以重量(g)计的组分
全蝎35 川乌20 草乌17 壁虎16
硫黄15 僵蚕13 马钱子4 红大戟7
穿山甲3 蜣螂7 龙脑2 五倍子l
牛黄3 麝香1 樟脑1 塞隆骨7
红花25
所述的辅药优选下述以重量(g)的原料药制成 红花7、甘草5、蜈蚣6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为单位计)485ml。 所述的主药还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下述重量(g)的原料药组成麝香6-10 和牛黄10-14;且优选麝香8和牛黄12。
将上述主药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辅药配合主药使用。
所述辅药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蜈蚣三味粉碎为细粉,与 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至三十分钟,使其体积减半,浓度加 倍,冷却后即得。
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后外敷,所述的主药与所述的辅药的用药重量(g)
配比为6-8:2-4,优选为7:3。
本发明药物配方中,塞隆骨的"塞隆"是藏语译音,学名高原鼢鼠。高原 鼢鼠生活在海拔2800米至4300的高寒草地上,终年在地下生活,洞穴深2米 至2.5米,活动通道离地面约30厘米,专吃草的根茎,独居生活,4月交配,9 月产子。高原鼢鼠的生命期只有3年左右。
19卯年,塞隆骨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类动物新药材",这是建国以来 我国权威医药主管部门批准认定的第一个"一类动物药材"。
塞隆骨性味"辛咸、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具有祛风、散寒、除 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屈 伸不利、肌肤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研究证明,塞隆骨与虎骨有类似的性味功 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效与虎骨极其相似。
质量标准
通用名称 塞隆骨
汉语拼音 sai long gu
标准号 WS-207(Z-46)-90
性 状
头骨扁而宽,略呈三角形;鼻骨较长,末端呈钝锥状,两鼻骨前缘连合处 凹入缺刻浅;颧内向外扩展;两顶脊在前方不相会合;枕脊强壮,枕中脊不发 达;门齿孔小,前颌骨下延包围门齿孔;上颌骨生有门齿一对,无犬齿臼齿三 对。第三臼齿常具一后伸小叶,下颌骨亦有门齿一对,较上门齿大,呈凿状。
本发明外用中药方中,全蝎、川乌、草乌和壁虎主要起到杀灭癌细胞的作 用;穿山甲、马钱子、僵蚕、蜣螂、麝香和红大戟能够促进药物渗透到组织内 部到达病灶,并促进毒素排除,即拔毒;塞隆骨、五倍子、龙脑、樟脑和红花 均具有祛邪功效,可通络止痛;通过诸药的相互配合,达到有效治疗子宫癌的 效果。
用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子宫癌的最大优点在于不用通过开刀手术,放疗化 疗,彻底解决了中西医传统疗法的各种弊端,只通过中药外敷即可治愈,治疗 成本低,病人无治疗痛苦。
本发明外用中药的使用方法是根据西医影像学手段(核磁和CT)确定病 灶部位就近外敷施药,疗程为每天换药l次,4-5天为l个疗程,共需6-7个疗
程可完成治疗。 一般1例子宫癌治疗全程需辅药总用量400-500毫升,所述的主 药与所述辅药的用药配比为7:3,主药与副药调配后外敷。
本发明是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研发的一种中药外敷治疗子宫癌的外用药。 它通过其渗透功能,阻断癌细胞生存,杀灭癌细胞的靶细胞功能,将死亡癌细 胞组织液排出体外等拨痈机制,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治愈子宫癌 的目的。
本发明外用中药治疗子宫癌的动物模型实验 实验方法
选取ICR小鼠60只,体重18-22g,接种U14子宫癌,用生理盐水稀释子 宫瘤组织匀浆成2><106个/0.2 11。按每只鼠0.2ml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接种24h 后,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本发明实施例1的 外用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小鼠,雌雄各半。于分组当天用5%的 Na2S脱毛剂除去小鼠右腋下皮肤表面的毛,用清水洗去残留的脱毛剂。本发明 实施例1的外用中药组按照高、中、低3种剂量通过腋下皮肤涂抹给药,并作 适当固定保持药物充分接触皮肤不易挥发,环磷酰胺(25mg/kg)、空白对照组 (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本发明实施例1外用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生 理盐水组连续给药10天,环磷酰胺组给药7天。于第11天处死小鼠,严格剥 离干净皮下肿瘤组织,使用电子秤称量(精确到O.Olg),计算各组瘤体平均重 量及抑瘤率。
抑瘤率=(空白对照组瘤重-给药组瘤重)/空白对照组瘤重><100% 实验结果见表l. 表l.本发明实施例1的外用中药对小鼠U14子宫实体瘤生长的影响 组别 剂量 动物数(只)瘤重(B:s,g)抑瘤率(%)
1.49±0.29 --0.91士0., 38.9 0.79±0.22** 47.0 0.97±0.28* 34.9
1.18±0.17_20.8
注,示p0.05,峙表示p0.01。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外用中药对子宫癌动物模型的肿瘤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进而可以推知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对子宫癌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空白对照 生理盐水 12
环磷酰胺 25mg/kg 12
实高剂量30%(g/g) 12
霜中剂量15%(g/g) 12
—低剂量7.5%(g/g) 12
主药组方为
全蝎35g 川乌20g 草乌17g .壁虎16g
硫黄15g 僵蚕13g 马钱子4g 红大戟7g
穿山甲3g 蜣螂7g 龙脑2g 五倍子lg
牛黄3g 麝香lg 樟脑lg 塞隆骨5g
红花25g
将上述主药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辅药配合主药使用。 辅药
红花7g、甘草5g、蜈蚣6g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为单位计)4S5ml。 所述辅药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蜈蚣三味粉碎为细粉,与所
述的山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至三十分钟,使其体积减半,浓度加倍,
冷却后即得。
主药与辅药调配后外敷,所述的主药与所述辅药的用药比为7:3。
实施例2: 主药组方为
全蝎25g 川乌16g 草乌16g 壁虎16g 硫黄15g 僵蚕10g 马钱子4g 红大戟3g 穿山甲3g 蜣螂3g 龙脑2g 五倍子lg
牛黄lg 麝香0.5g 樟脑0.5g 塞隆骨7g 红花20g
将上述主药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辅药配合主药使用。 辅药
红花3g、甘草3g、蜈蚣3g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为单位计)485ml。 辅药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蜈蚣三味粉碎为细粉,与所述
的山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至三十分钟,使其体积减半,浓度加倍,
冷却后即得;
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后外敷,所述的主药与所述的辅药的用药配比为6:2。
实施例3: 主药组方为 全蝎35g
川乌20g草乌20g 壁虎20g 硫黄25g 穿山甲8g 牛黄3g
僵蚕20g 蜣螂7g 麝香1.5g
马钱子8 g 红大戟7g 龙脑 6g 五倍子3g 樟脑 1.5g塞隆骨10g
红花30g
再加入麝香8g和牛黄12g
将上述主药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辅药配合主药使用。
辅药由下述以重量为单位计的原料药制成
红花7g、甘草7g、蜈蚣7g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为单位计)485ml。 所述辅药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蜈蚣三味粉碎为细粉,与
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至三十分钟,使其体积减半,浓度加
倍,冷却后即得;
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后外敷,所述的主药与所述的辅药的用药配比为8:4。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子宫癌的外用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主药和辅药组成,主药与辅药的用药重量配比为6-8∶2-4,其中主药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全蝎25-35g 川乌16-20g 草乌16-20g 壁虎16-20g硫黄15-25g 僵蚕10-20g 马钱子4-8g 红大戟3-7g穿山甲3-8g 蜣螂3-7g龙脑2-6g五倍子1-3g牛黄1-3g麝香0.5-1.5g樟脑0.5-1.5g红花20-30g塞隆骨5-10g;辅药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红花3-7g 甘草3-7g 蜈蚣3-7g 山西老陈醋485ml。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外用复方中药制剂,其中主药和辅药的重量配比为7:3, 其中主药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全蝎35g 川乌20g 草乌17g 壁虎16g硫黄15g 僵蚕13g 马钱子4g 红大戟7g穿山甲3g 蜣螂7g 龙脑2g 五倍子lg牛黄3g 麝香lg 樟脑lg 红花25g塞隆骨7g;辅药的各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红花7g甘草5g 蜈蚣6g 山西老陈醋485ml。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复方中药制剂,其中主药的组分中还有麝香6-10g 和牛黄10-14g。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复方中药制剂,其中主药的组分还有麝香8g和牛 黄12g。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外用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主药研磨成粉,混合备用,将所述的红花、甘草、蜈蚣粉碎为细粉,与山西 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至三十分钟,使其体积减半,浓度加倍,冷却后 即得辅药,主药、辅药混合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子宫癌的外用复方中药,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子宫癌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该药物通过其渗透功能,阻断癌细胞生存,杀灭癌细胞的靶细胞功能,将死亡癌细胞组织液排出体外等拨痈机制,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治愈子宫癌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167820SQ200710187608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1日
发明者财 张 申请人:财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