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癌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69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子宫癌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癌症的药物,尤其是一种治疗子宫 癌的药物。
背景技术
子宫癌属于一种癌症,患有子宫癌的病人红带较多, 有疼痛感,影响饮食,身体消痩,个别的有遗传性,目前治疗子宫癌的 药物多种多样,有西药、有中药,都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是都不 能根治子宫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根治子宫癌的一种治疗子 宫癌的药物,它弥补了其它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半支莲30g、龙葵15g、夏枯球30g、紫草 30g、蛇莓20g、葶力子50g、菟丝子5g、萸肉30g、巴戟肉20g、茯苓 15g、银花50g、蒲公英30g、甘草15g;其制备方法是,第一步根据配 方要求进行配料;第二步将配好后的药物放到药锅内兑上适量的水进行 煎煮;第三步过滤,滤出药渣即可。
药理分析半支莲性味归经,微苦、凉,归肝、肺经;功效,清 热解毒,活血化癌。龙葵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胃经,功效,清 热解毒、活血消肿。夏枯球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功 效,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紫草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蛇莓性味归经,甘、苦、寒、有毒,归 肺、肝、脾经;功效,清热、凉血,消肿、解毒。葶力子性味归经, 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菟丝子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肝、肾经;功效,补阳益阴,固精縮尿,明 目止泻。萸肉性味归经,酸、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 收敛固涩。巴戟肉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经;功效,补肾助 阳,祛风胜湿。茯苳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肾经;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银花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蒲公英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胃经;功效, 清热解毒。
治病方法第l天将滤出的药液喝完;第2天将滤出的药渣兑上适 量温水煎煮,煎煮后将滤出的药液喝完;第3天将滤出的药渣兑上适量 温水煎煮,煎煮后将滤出的药液喝完。
病人来源普通门诊转来45例,专业门诊转来35例。 病例分析80例病人中,20—35岁的15例,36—50岁的45例, 51岁以上的20例。
治疗结果,80例病人中痊愈者72例,占90%,另外8例属于特殊 情况,就这8例服用本药后延长8个月的生命。
四、具体实施方法本发明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半支莲30g、 龙葵15g、夏枯球30g、紫草30g、蛇莓20g、葶力子50g、菟丝子5g、 萸肉30g、巴戟肉20g、茯苓15g、银花50g、蒲公英30g、甘草15g; 其制备方法是,第一步根据配方要求进行配料;第二步将配好后的药物 放到药锅内兑上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第三步过滤,滤出药渣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子宫癌的药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半支莲30g、龙葵15g、夏枯球30g、紫草30g、蛇莓20g、葶力子50g、菟丝子5g、萸肉30g、巴戟肉20g、茯苓15g、银花50g、蒲公英30g、甘草15g;其制备方法是,第一步根据配方要求进行配料;第二步将配好后的药物放到药锅内兑上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第三步过滤,滤出药渣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子宫癌的药物,它是治疗癌症的药物,它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半支莲30g、龙葵15g、夏枯球30g、紫草30g、蛇莓20g、葶力子50g、菟丝子5g、萸肉30g、巴戟肉20g、茯苓15g、银花50g、蒲公英30g、甘草15g;其制备方法是,第一步根据配方要求进行配料;第二步将配好后的药物放到药锅内兑上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第三步过滤,滤出药渣即可。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204463SQ20071019316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刘国平 申请人:刘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