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74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伤加压包
扎装置o
背暴技术
目前,临床对创伤的现场急救包扎,通常使用纱布绷带、敷料、胶布等, 操作不便,不能卧倒操作。战伤急救时,因时间急、环境危险、伤员量大、时 间地点高度集中、操作体位受限等因素存在包扎部位松紧不一,保护伤口加压 止血效果差;不能选用合适的压力进行加压包扎,不能灵活调整压力大小等; 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减低机体局部抗感染能力,过松达不到加压包扎止血目 的;甚至出现绷带松解敷料脱落再次暴露伤口、四肢大血管出血应用橡胶止血 带时并发症多,全自动气囊止血带因携带不方便,并且需要电源,现场急救尤 其是战地一线急救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中国专利号200420039054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创伤加压包扎 带的技术,该专利的特征是使用气囊及充气阀门和放气阀门,以及包扎用的尼 龙搭扣,实现了对创伤的加压包扎。但是,该专利仍需要专门的充气加压装置, 未能解决如何在急救过程中对创伤包扎部位的简便、快速和可控的充气加压问 题,仅仅用于四肢中的特定的某一只,全身各个部位通用性差;仅仅用于加压 包扎,不能当做止血带使用,功能单一。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适应战时战地救护和平时军事训练及突发自然灾害等 现场创伤急救处理的需求,实现对开放性伤口的保护,尽量避免和减少感染, 快速加压包扎、快速止血和简单临时固定,迫切需要一种便携式可控加压包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目的是在紧 急情况下实现对创伤的方便快捷且稳妥的加压包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创伤加 压包扎装置,包括气囊、包扎带和充气加压结构,所述的充气加压结构的充气 结构为具有弹性的、在自然状态下为球形的手握充气球,所述的手握充气球上 设向其内腔进气的充气球进气单向阀,所述的手握充气球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 通过充气连接结构连通,所述的充气连接结构设有阻止气流回流至手握充气球 的充气球出气单向阀。
所述的手握充气球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的充气连接结构的连接结构为手 握充气球通过柔性的导管与气囊连通;导管与气囊的连接结构为在导管上连 接空心的注射用的针头,在气囊上连接一个与气囊内腔相通的橡胶塞,所述的 针头扎入橡胶塞内,两者可以进行简单插拔而进行组合与分离。
所述的手握充气球为医用血压计的充气皮囊,其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充 气球进气单向阀设在进气口上。
所述的手握充气球与导管的连接位置还设有硬质套管,所述的充气球出气 单向阀设在硬质套管内的气路上,所述的硬质套管上设放气阀,放气阀设在充 气球出气单向阀的气流出口位置,放气阀为截止阀, 一个阀口与大气连通,另 一个阀口与手握充气球至气囊的充气连接结构的气路连通,所述的放气阀的阀 芯为手动旋转阀芯。
所述的硬质套管上设有测定气压的压力表,压力表的测试口在所述的充气 球出气单向阀的气流出口位置并与所述的充气连接结构的气路连通。
所述的气囊与创口之间,还设有柔性的敷料,敷料为消毒棉纱。所述的包扎带为三角形的卫生包扎布或三角形的包扎巾。 所述的三角形的卫生包扎布或三角形的包扎巾的一个角上还连接细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包扎装置体积小,便于大量携带;急救 包扎方法简单快捷、易学易用,便于推广使用,可以现场发动群众,加快现场 急救速度,提高伤员自救互救率和急救效果;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无需电源, 可以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消耗材料来源广、补充方便;气囊内压力可控可调、 分布均匀、持久柔和以及气囊具有可塑性等特性,使包扎更加结实、有效和稳 妥,加强开放性伤口的保护,突出了加压包扎有快速止血和局部骨折临时固定 的功能;包扎在动、静脉近心端外面,配合不同压力可以起到大动脉出血的止 血和制止毒物通过静脉回心扩散的功能;全身各个部位加压包扎通用性强;人 体相对凹陷部位可以适量打气,节约大量敷料减少携带量;,同时利用简单的插 拔,实现包扎部分(消耗部分)与加压充气测压调控部分自由分离,便于战地 大批伤员同时使用,以及便于保持伤员在分级后送过程中处置的延续性;后送 全过程压力检测调控方便,保证效果,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进气口, 2、手握充气球,3、放气阀,4、压力表,5、导 管,6、针头,7、橡胶塞,8、气囊,9、敷料,10、包扎带,11、细带,12、 充气加压结构,13、硬质套管,14、充气球进气单向阀,15、充气球出气单向 阀,16、充气连接结构。 ,实施方式
如图l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
包括气囊8、包扎带10和充气加压结构12。在包扎时将灭菌敷料覆于伤口处, 然后放上气囊8,用包扎带10将身体的伤口部位连同棉纱、气囊8裹紧,并将 充气加压结构12的充气口留在包扎带10的外面,利用充气加压结构12对气囊 8进行充气加压,实现保护创面、止血和固定的作用。拔卸充气加压结构12备 用于下一次救治。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对创伤进行方便快捷且稳妥的加压包 扎,釆取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如
图1所示,所述的充气加压结构12的充气结构 为具有弹性的、在自然状态下为球形的手握充气球2,所述的手握充气球2上设 向其内腔进气的充气球进气单向阀14,所述的手握充气球2的内腔与气囊8的 内腔通过充气连接结构16连通,所述的充气连接结构设有阻止气流回流至手握 充气球2的充气球出气单向阀15。
上述方案的具体结构为
手握充气球2的内腔与气囊8的内腔的充气连接结构16的连接结构为手 握充气球2通过柔性的导管5与气囊8连通;导管5与气囊8的连接结构为 在导管5上连接空心的注射用的针头6,在气囊8上连接一个与气囊8内腔相通 的橡胶塞7,所述的针头6扎入橡胶塞7内。橡胶塞7设在气囊8的进气口上, 呈密封状态。当针头6扎入橡胶塞7内,则充气连接结构16的气路通过针头6 中的通孔与气囊8连通。当然,如果单独的针头6扎入橡胶塞7,也可以起到放 气调压的作用。
由于包扎部分与充气加压测压调控部分采用能方便接插和拔出的分体设 计,充气加压测压调控部分能反复使用,并且不同后送机构通用性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包扎装置体积小,便于大量携带;包扎消耗部分与 加压调控部分可以简单快捷分离和组合,加压调控部分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急
救包扎方法简单快捷、易学易用,便于推广使用,可以现场发动群众,加快现 场急救速度,提高伤员自救互救率和急救效果;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无需电 源,可以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消耗材料来源广、补充方便;气囊内压力可控 可调、分布均匀、持久柔和以及气囊具有可塑性等特性,使包扎更加结实、有 效和稳妥,加强开放性伤口的保护,突出了加压包扎有快速止血和局部骨折临 时固定的功能;包扎在动、静脉近心端外面配合不同压力可以起到四肢止血带 和制止毒物回心扩散的功能;全身各个部位通用性强;人体相对凹陷部位可以 大量打气后,节约大量敷料;后送全过程压力检测调控方便,保证效果减少出 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采用的第一个实施例,其结构如下 以上所述的手握充气球2为医用血压计的充气皮囊,其上设有进气口 1,以 上所述的充气球进气单向阀14设在进气口 1上。医用血压计的充气皮囊是一个 在自然状态下为椭圆球形并具有弹性,用手加压即可通过开口向外吹气,两个 单向阀门的作用是使气流从进气口 1进入而不从出气口进入。采用最为常用的 医用血压计的充气皮囊,对普通医护人员来说,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容易实 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如下
在以上技术方案和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气囊8放气,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的手握充气球2与导管5的连接位置还设有硬质套管13,所述的充气球出 气单向阀15设在硬质套管13内的气路上,所述的硬质套管13上设放气阀3, 放气阀3设在充气球出气单向阀15的气流出口位置,放气阀3为截止阀, 一个 阀口与大气连通,另一个阀口与手握充气球2至气囊8的充气连接结构16的气 路连通,所述的放气阀3的阀芯为手动旋转阀芯。硬质套管13的作用是使放气
阀3安装稳固。在充气加压时,用手动旋转放气阀3的旋钮,使放气的气路截 止,这时可以实现充气加压的操作;在放气减压时,用手动旋转放气阀3的旋 钮,使放气的气路导通,这时可以实现放气减压的操作,气囊8内具有一定压 力的气体被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如下也同样以上面的各实施例为基础, 所述的硬质套管13上设有测定气压的压力表4,压力表4的测试口在所述的充 气球出气单向阀15的气流出口位置并与所述的充气连接结构16的气路连通。 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测出气囊8的压力。
下面的各实施例是上述各实施例的扩展,分别作简要介绍-
气囊8与创面伤口之间,还设有柔性的敷料9,敷料9为灭菌敷料。
包扎带10为三角形的卫生包扎布或三角形的包扎巾。应用军队配发的通用 三角巾,方便包扎。
三角形的卫生包扎布或三角形的包扎巾的一个角上还连接细带11。姝作用 主要是方便对包扎部位的系扎稳妥。

图1所示的这种便携式医用加压包扎装置,在现场急救时,敷料9直接 置于创面,铺上气囊8后,用包扎带10即三角巾包扎固定,然后将加压调压部 分的针头6插进橡胶塞,按压手握充气球2手动加压,观察压力表4,达到相应 压力后拔出针头6,橡胶塞7自动密封使气压保持稳定。在后送过程中适时连接 针头6和橡胶塞7,观察压力表4,按压手握充气球2,调节放气阀3,调控气 囊8的压力达到所需压力。

图1中,进气口l、手握充气球2、放气阀3、压力表4、导管5及针头6 串联组成加压、测压和压力调节部分,该部分可以重复使用;橡胶塞7、气囊8、 敷料9、包扎带10及细带11组成包扎带包扎部分,该部分一次性使用,为消耗
品。通常橡胶塞7和气囊8,事先制备储存,制备数量远多于起加压、测压和压 力调节作用的充气加压结构12的数量。现场急救时分别取出,敷料9直接置于 创面上,铺上气囊后用三角巾包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可控气囊加压包扎带通用性强利用三角巾不同形态的改变和不同数量的 连接组合对全身不同部位的进行包扎,重复利用充气加压、测压和调控的部分, 提高资源利用率;大批伤员现场急救过程中公用充气加压、测压和调控的部分, 充分利用卫生装备的物力资源;利用橡胶塞7和针头6的快捷方便的连接和分 离,做到可控气囊8加压包扎带两部分,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所的任意连接通 用,方便后送途中各级处置机构医疗处置的延续,伤员后送过程中适时检测调 控防止压力的下降造成伤口暴露污染、创面出血等不良后果,减轻后送过程的 护理量,减少包扎的重新包扎的工作量,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可控气囊加压包扎带功能多样化气囊8充气压力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功能, 稍稍加压可以使可控的气囊8加压包扎带固定牢靠,三角巾打结不松散,尤其 是伤员在战地一线急救时因时间紧迫、环境恶劣危险、抢救的时间地点高度集 中,急救卫勤人员工作量巨大可能导致包扎质量有所下降,以及后送机械化、 路况差,常规包扎松散率高,需要重新包扎的情况更为明显。压力在3 5Kpa时 有创面压迫止血作用;压力在8 12Kpa时可以防止静脉血回流,用于四肢毒蛇 (虫)咬伤或战场毒剂沾染以及右心衰的应急治疗;压力在10Kpa时可以当作 充气夹板应用于骨折固定;压力更高时可以当作四肢止血带应用于四肢大动脉 损伤的止血;替代大量敷料应用于人体相对凹陷部位的包扎,和人体关节部位 的软性保护,防止后送转运途中的关节损伤;多个三角巾组合使用可以包扎全 身各个部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包括气囊(8)、包扎带(10)和充气加压结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加压结构(12)的充气结构设具有弹性的、在自然状态下为球形的手握充气球(2),所述的手握充气球(2)上设向其内腔进气的充气球进气单向阀(14),所述的手握充气球(2)的内腔与气囊(8)的内腔通过充气连接结构(16)连通,所述的充气连接结构(16)设有阻止气流回流至手握充气球(2)的充气球出气单向阀(15)。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握充气 球(2)的内腔与气囊(8)的内腔之间的充气连接结构(16)的结构为手握 充气球(2)通过柔性的导管(5)与气囊(8)连通;导管(5)与气囊(8)的 连接结构为在导管(5)上连接空心的注射用的针头(6),在气囊(8)上连 接一个与气囊(8)内腔相通的橡胶塞(7),所述的针头(6)扎入橡胶塞(7) 内。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握充气球(2)为医用血压计的充气皮囊,其上设有进气口 (1),所述的充气球进气 单向阀(14)设在进气口 (1)上。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握充 气球(2)与导管(5)的连接位置还设有硬质套管(13),所述的充气球出气单 向阀(15)设在硬质套管(13)内的气路上,所述的硬质套管(13)上设放气 阀(3),放气阀(3)设在充气球出气单向阀(15)的气流出口位置,放气阀(3) 为截止阀, 一个阀口与大气连通,另一个阀口与手握充气球(2)至气囊(8) 的充气连接结构(16)的气路连通,所述的放气阀(3)的阀芯为手动旋转阀芯。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套 管(13)上设有测定气压的压力表(4),压力表(4)的测试口在所述的充气球出气单向阀(15)的气流出口位置并与所述的充气连接结构(16)的气路连通。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8) 与创口之间,还设有柔性的敷料(9),敷料(9)为消毒棉纱。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扎带 (10)为三角形的卫生包扎布或三角形的包扎巾。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 的卫生包扎布或三角形的包扎巾的一个角上还连接细带(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包括气囊(8)、包扎带(10)和充气加压结构(12),充气加压结构(12)的充气结构为具有弹性的、在自然状态下为球形的手握充气球(2),手握充气球(2)上设向其内腔进气的充气球进气单向阀(14),手握充气球(2)的内腔与气囊(8)的内腔通过充气连接结构(16)连通,充气连接结构设有阻止气流回流至手握充气球(2)的充气球出气单向阀(15)。该方案实现了在紧急情况下对创伤进行方便快捷的加压包扎,包扎方法简单快捷、易学易用;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无需电源;气囊(8)内压力可控可调、分布均匀、持久柔和;有快速止血和局部骨折临时固定的功能。
文档编号A61B17/135GK201067415SQ20072003392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9日
发明者侯冠成, 张国庆, 蒋国良 申请人:蒋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