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77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中的脊柱外科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测量脊椎旋 背景技术脊柱侧凸是一种在三维空间发生和发展的畸形,脊椎的轴向旋转是脊柱侧 凸的基本畸形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脊椎旋转的测量方法均是根据病人术前的影像学资料来判断,其中以X线和CT最为常用,但X线测量旋转存在较大的误差, 文献报道其测量旋转的误差高达20。,精确度远不及CT,目前国内外多篇权威 文献均证实CT是测量脊椎旋转的"金标准",但目前尚无有关术中行CT扫描的 报道,其原因在于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在脊柱侧凸病人麻醉、手术过程中 再做CT检查是不人道、不现实的,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无法实现。正因为上 述原因,手术医生只有根据术中的X线检査(C臂)来大致评估脊椎的旋转,其 测量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均明显低于CT。此外,在脊柱侧凸患者手术过程中, 脊椎的旋转会因患者的体位改变、麻醉、手术等因素的作用下随时发生改变, 术前根据CT所测出的旋转度并不能代表术中的旋转,从而导致术前测量难以用 于指导术中。而受椎弓根形态、直径所限,脊柱外科手术中关于椎弓根螺钉的 置钉方向和角度均有严格要求(如在腰椎则要求螺钉外展IO。 15° ),以免 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外侧壁而致脊髓、神经损伤。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存在手 术操作的高精确性要求同术中脊椎旋转的测量方法低精确度的矛盾,临床医生 迫切需要一种能在手术中使用方便、精确度高、可重复性好的仪器来用于术中 脊椎旋转的测量,并且该仪器的测量结果应与CT测量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 本人通过对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库检索(Pubmed、 Medline、 SCI、 CBM、 CNKI 等)后证实,目前尚无一种方法或仪器可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简单、精确、3即刻地测量出脊椎旋转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能够在手术中方便 地测量患者的脊椎的旋转角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包括一个量角器、两根导针、 一条铅垂,所述量角器、导针、铅垂通过一个固定轴可转动相连,所述固定轴穿过量角器的圆心并垂直于其平面,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可绕轴心自由转动的转动套,所述铅垂连接在转动套上,所述两根导针的长度相同。所述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还包括一个指针,所述指针的一端与固定轴转 动相连。所述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还包括一个手柄,所述手柄通过固定轴与量角 器固定相连。所述的固定轴为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结 构简单,在手术中,利用术前CT在脊椎上确定的两进钉点的位置,将本实用新 型的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的两根导针通过已确定的两个进钉点位置,就可以 根据铅垂和量角器确定脊椎在术中的旋转角度,也可以根据指针和量角器确定 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角度,从而可以将术前的测量结果用于指导术中。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是由不锈钢量角器l、手柄5、两根导针2、 一根指针8、 一条铅垂3等组成,它们由穿过固定于手柄5远 端的螺栓4将上述组件串连成同心圆结构,该螺栓4的轴心穿过量角器1的圆心, 该螺栓4有多个轴段,分别安装导针2、量角器1和手柄5、铅垂3、指针8。螺母7 和垫片10将量角器1和手柄5夹紧固定,螺母9装在螺栓4的最外端,防止指针8脱 落。两根导针2完全等长,导针2和指针8可在螺栓4上转动,该导针2和指针8与 螺栓4的配合为紧配合,这样,导针2和指针8在螺栓4上的转动就略有阻力,不 会随意转动。螺栓4上有一个转动套6,该转动套6可在螺栓4上自由转动,铅垂3 连接在转动套6上,由于转动套可在螺栓上自由转动,从而保证铅垂线在测量仪 工作时始终在竖直状态。量角器l的刻度与普通量角器的刻度不同,它的0刻线 设置在量角器的中线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其设计原理是根据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 线即为三角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将术前CT横断面所提供的进钉点连线的垂直 平分线与矢状面的夹角做为术前的脊椎旋转度,术中则根据两根定位在进钉点 的等长指针夹角的角平分线与矢状面(此时为铅垂线)的夹角做为术中的脊椎 旋转度。由于术前CT上的两进钉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等同于术中两进钉点指针 夹角的角平分线,术前CT上的矢状面等同于术中量角器前面的铅垂线,故手术 前、手术中的旋转测量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相当于术中CT扫描所得出的结果, 从而解决了临床上术中难以行CT扫描测量旋转的难题,另外,同一脊椎的椎弓 根轴线与两进钉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夹角是不会因麻醉、体位、手术切开等 原因而发生改变,具有恒定性。在手术中若需要指导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角 度时,则调整量角器中线(0° )位于两进钉点指针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根据术 前测量的椎弓根轴线与两进钉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夹角来设置量角器前面的 指针与量角器中线(0° )的夹角,此时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只需与量角器前面 的指针平行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如下一、 用于测量脊椎旋转角度第l步找到进钉点。术前利用64排螺旋CT在横断面和重建像上定位出椎弓根钉的进钉点,手术中则根据CT重建像上所提示的进钉点来确认椎弓根钉的实际进钉点。第2步将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的量角器后方的两根等长导针的尖端固定 于进钉点。第3步调整量角器的位置。将量角器中线(0° )与两根导针的角平分线 重合,并使铅垂线与量角器平行,此时铅垂线与量角器中线(0° )的夹角即为 脊椎旋转度。第4步读数。读取铅垂线在量角器上指示的值。二、 用于指导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第l步找到进钉点。术前利用64排螺旋CT在横断面和重建像上定位出椎弓 根钉的进钉点,手术中则根据CT重建像上所提示的进钉点来确认椎弓根钉的实际进钉点。第2步将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的量角器后方的两根等长导针的尖端固定于进钉点。第3步调整量角器的位置。将量角器中线(0° )与两根导针的角平分线重合,并使铅垂线与量角器平行。第4步调整指针的位置。将指针指向术前CT上测量所得到的脊椎旋转角度。 例如在置左侧椎弓根钉时,术前CT横断面上测量出左侧椎弓根的外展角度为15 ° ,则术中将量角器前面的指针向右旋转15。,此时指针的方向即与左侧椎弓根轴线的方向相平行。第5步指导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将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调整到与指针平行,此时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既为椎弓根轴线的方向。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包括一个量角器(1)、两根导针(2)、一条铅垂(3),所述量角器(1)、导针(2)、铅垂(3)通过一个固定轴(4)可转动相连,所述固定轴(4)穿过量角器(1)的圆心并垂直于其平面,所述固定轴(4)上设置有可绕轴心自由转动的转动套(6),所述铅垂(3)连接在转动套(6)上,所述两根导针(2)的长度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 能脊椎旋转测量仪还包括一个指针(8),所述指针(8)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相 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 能脊椎旋转测量仪还包括一个手柄(5),所述手柄(5)通过固定轴与量角器固 定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轴(4)为螺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包括一个量角器、两根导针、一条铅垂,所述量角器、导针、铅垂通过一个固定轴可转动相连,所述固定轴穿过量角器的圆心并垂直于其平面,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可绕轴心自由转动的转动套,所述铅垂连接在转动套上,所述两根导针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手术中,能够利用术前CT在脊椎上确定的两进钉点的位置和脊椎旋转角度,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脊椎旋转测量仪的两根导针通过已确定的两个进钉点位置,就可以根据铅垂和量角器确定脊椎在术中的旋转角度,也可以根据指针和量角器确定椎弓根钉的进钉方向、角度,从而可以将术前的测量结果用于指导术中。
文档编号A61B5/11GK201091581SQ200720059438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2日
发明者殷海东 申请人:殷海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