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磁铁的人工电子耳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残疾人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帮助听觉患者产生听觉 的人工电子耳蜗。
背景技术:
人工电子耳蜗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人体生物耳蜗中设置的电极刺激听觉细胞 而使用户产生听觉,由于外部装置处理好的语音信号需要通过外部线圈和内部 线圈的感应进行,所以外部线圈和内部线圈必须固定及耦合。目前的电子耳蜗 均采用内外磁铁相吸附的方式,即将外部线圈固定于头部外侧,透过皮肤与内 部线圈的磁铁相吸附,并通过内外磁铁的物理特性,耦合内外线圈从而达到最 佳的信号传输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由于磁铁吸附作用于内外皮肤和肌肉组织, 长期使用会对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并会持续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另外,这种 方式最为不便的是在用户需做MRI (核磁共振,会产生强大磁场而导致内部 线圈的磁铁移位、失控,造成相当的危险)时,需要先通过手术,取出内部磁
铁,待做完MRI后再次通过手术将磁铁重新放回原位,非常不便及痛苦。此外, 在机场等设有金属探测安全门的地方,内部线圈的磁铁会触发安检装置而引起 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磁铁的人
3工电子耳蜗,它具有结构简单、佩带舒适、安全无害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有头部件和植入体,头部件和植入体上分别
设有相互耦合的外线圈和内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线圈为印制在软性电
路板上的印刷电路式线圈,软性电路板固定在粘膜片上共同构成头部件,另外,
软性电路板上还固定有与耳钩件上的插头配合的微型插座。 所述的粘膜片由医用胶布和固定片压制而成。
所述的外线圈和内线圈的圆心相对时,外线圈向内线圈传输的功率达到最大。
所述的外线圈连接有射频识别器以及LED,当内线圈的电压达到最大值时, 射频识别器可识别因此而引起的外线圈电压变化,并推动LED发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采用印刷电路式的线圈,并将线圈固定在粘膜
片上,取消了外线圈的磁铁,同时也相应地取消了内线圈的磁铁,简化了产品
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消除了磁铁对人体的影响和造成的各种不便; 另外,固定外线圈的粘膜片对皮肤无害,连续佩带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使用 效果非常良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附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校准头部件和内部线圈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体现本发明原理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见附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有头部件10和植入体20,头部件10和植入体 20上分别设有相互耦合的外线圈11和内线圈21,其中,外线圈ll为印制在软 性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式线圈,印刷电路式线圈的线径细,线圈圈数可大幅度 增加,从而提高信号传输效果,而软性电路板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线路板产品,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由于线路板对外部线圈只起承载作用,并不与人 体的皮肤接触,因此,对线路板的材质无特殊要求;软性路板固定在粘膜片12 上共同构成头部件,粘膜片12为符合生物兼容特性的特殊"粘性膜片",其基 本构成是医用胶布,经过和固定片压制成一体后,即变为有弹性的粘性片(杜 邦和3M均有生产,从市场上可以直接获得),粘膜片对皮肤无害,粘性适中, 不受汗液及皮肤分泌物的影响,长时间连续佩带(<24小时)不会对皮肤产生 不良影响,且可重复使用10~15次而不影响粘性;软性电路板和粘膜片12可通 过各种加工方式(如用铆合方式将软性电路板固定于粘膜片不黏的一面)加工 成一体;另外,软性电路板上还焊接固定有与耳钩件30上的插头配合的微型插 座13。本产品的材料价格低廉,头部件10成本不高,可以每隔3 5天更换一次。
本产品的外线圈11和内线圈21的圆心相对时,外线圈11向内线圈21传输 的功率达到最大。为校准外线圈11和内线圈21,见附图2所示,当外线圈11 向内线圈21传递能量时,只有当2个圆心相对时,传输的功率才能达到最大值。 此时内线圈21上的电压也会达到最大值。因此,要判断外线圈11和内线圈21 的圆心是否相对,可通过测量内线圈21的电压是否达到最大值来判断。图中所 示的电路中,在一般情况下,齐纳二极管不工作,只有在内线圈21的电压达到 最大值时,齐纳二极管才会导通;齐纳二极管导通后,会在三极管中Q2中产生 电流,以推动反相器.当晶体管Q3导通时,电容C4和C3并连,以致外线圈电压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将会被RF Reader并推动发光二极管LED,向用户提示 外线圈ll和内线圈已经校正。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磁铁的人工电子耳蜗,它包括有头部件和植入体,头部件和植入体上分别设有相互耦合的外线圈和内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线圈为印制在软性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式线圈,软性电路板固定在粘膜片上共同构成头部件,另外,软性电路板上还固定有与耳钩件上的插头配合的微型插座。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磁铁的人工电子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 膜片由医用胶布和固定片压制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磁铁的人工电子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线圈和内线圈的圆心相对时,外线圈向内线圈传输的功率达到最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磁铁的人工电子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 线圈连接有射频识别器以及LED,当内线圈的电压达到最大值时,射频识别器 可识别因此而引起的外线圈电压变化,并推动LED发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残疾人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无磁铁人工电子耳蜗。该人工电子耳蜗包括有头部件和植入体,头部件和植入体上分别设有相互耦合的外线圈和内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线圈为印制在软性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式线圈,软性电路板固定在粘膜片上共同构成头部件,另外,软性电路板上还固定有与耳钩件上的插头配合的微型插座。本发明采用印刷电路式的线圈,并将线圈固定在粘膜片上,取消了外线圈的磁铁,同时也相应地取消了内线圈的磁铁,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消除了磁铁对人体的影响和造成的各种不便;另外,固定外线圈的粘膜片对皮肤无害,连续佩带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使用效果非常良好。
文档编号A61F11/04GK101647739SQ20081014741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涛 梁 申请人: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