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医用加压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加压止血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插管术后采用胶布、绷带 或机械、手工等压迫手术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这种施压止血方式比较原始, 而且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需要先压迫,然后通过药物止血,这种方式不仅操 作麻烦,而且止血效果也不理想;而那种沙袋的加压方法,虽然可以起到压迫 止血的目的,但由于其内部填充物形状不规则,容易活动,使沙袋内沙子不均 匀,使止血袋与手术部位形成间隙,吻合程度差,手术部位受力不均,影响止 血效果,而且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热敷,以改变伤口局部微循环,以促进和改 善治疗,现有的加压止血装置没有专门的加热层,使患者不舒适,而且也不利 于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 加压止血效果,并使患者感觉舒适,提高治疗效果的医用加压止血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加压止血带,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的表面设有药物层,所述基体上还设有囊体,所述基体的一侧 设有与囊体连接的加压气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囊体与所述沙袋之间设有加热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的两端设有粘结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基体上设置药物层,可以对伤口部位起 到更好的止血效果;通过在所述沙袋的上方设有囊体,可以利用加压气囊向囊 体内充气,可以起到更好的加压止血作用,通过加热层可以对基体进行加热, 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可以使患者感觉舒适,使用比较方便,而且可以使药物层内的药物更好的挥发,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医用加压止血带,包括基体1,基体1的表面设有药 物层2,通过药物层2内的药物可以对伤口更好的治疗;所述基体l的两端设
有粘结扣6,通过粘结扣6可以将基体1包扎伤口,从而起到加压止血的目的;
在所述基体上6设有囊体3,所述基体1的一侧设有与囊体3连接的加压气囊4, 通过加压气囊4向囊体3内充气,使基体1起到更好的加压效果,止血效果更 好,所述囊体3内设有加热层5,所述加热层5是电加热层,可以通过与电连 接对其进行加热,通过电加热层5可以使基体1进行良好的加热,不仅可以起 到改善伤口微循环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加快伤口的愈合,可以 提高治疗效果。
使用时,将基体l放置在伤口附近,使药物层2的一面与伤口接触,然后 将其围绕伤口进行包扎,最后通过粘结扣7粘结固定,通过加压气囊4向囊体 3内充气,这样可以对伤口部位进行加压,起到止血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加 热层5进行加热,使基体l的温度升高,不仅可以改善伤口微循环的作用,而 且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加快伤口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在加压止血的同时可以起到加热改 善微循环的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1.医用加压止血带,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表面设有药物层,所述基体上还设有囊体,所述基体的一侧设有与囊体连接的加压气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与所述沙 袋之间设有加热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两端 设有粘结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加压止血带,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表面设有药物层,所述基体上还设有囊体,所述基体的一侧设有与囊体连接的加压气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药物层不仅可以起加快伤口的愈合,而且通过囊体可以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1299615SQ200820225200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杨华园, 凤 王, 袁相秋 申请人:杨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