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2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用塑胶袋(Plastic bag)的密封件(Sealingcomponent),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两侧形成有密封倾斜部的身部以及贯穿该身部的引出管(Infusionport)和注入管(Injection port)以一体成型,尤其另行具有盖住该引出管的盖杆以及盖杆保管件,由此能有效防止配液后残留在袋子(bag)内部的残留药物通过该引出管流出来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塑胶袋,如供手术病人的肠外营养容器(Parenteral皿tritioncontainer),其结构通常是将非PVC(Non-PVC)材质的合成树脂膜折叠后密封(Sealing)其三边,制造成囊状袋子(bag),然后在该袋子的开放边设置各种管口 (port)后,将该袋子与管口密封为一体型的。 此时,该管口以引出管(Infusion port),其中插入穿剌器(Spike)为将储存在袋子内部的药物给病人配液,以及注入管(Injection port),其中插入注射器为向袋子内部灌注抗生剂等其它药物使用。 然而,在这些医用塑胶袋的制造过程中,袋子和管口的密封部位在结构上非常脆弱,所以在这个部位经常有漏药的情况发生。于是为了减少这些漏液不良的问题,现有技术经常使用特别设计的密封件。 如韩国专利第662698号(注册日2006.12.21)公开了一种具有取出口 (相当于该'引出管')和引入口 (相当于该'注入管')的二元注入口密封件。但是,上述专利所介绍的密封件在该取出口和引入口上分别设置密封橡胶栓以及把它固定住的固定帽(Cap),于是需要使用多数部件,因此不但制造过程复杂,制造成本增加,而且还需要通过设置在该取出口上的橡胶栓插入较粗的穿剌器,造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另外,韩国实用新型注册第398805号(注册日2005. 10. 10)公开了一种用于两管式输液袋的密封件,其结构由两侧端部形成有倾斜面的身部;以及为了贯穿该身部而以一体射出成型的引出管和注入管构成。该密封件在引出管内部形成有隔膜,在其外部形成有可以折断的破断部及蝴蝶状折断把手。于是扭转该折断把手将破断部分离后,向该引出管的内部插入穿剌器,由此可将药物给病人配液。 就该密封件而言,因其引出管没有设置橡胶栓,于是具有易于插入穿剌器,可减少制造成本等优点,但如果一些药物还残留在袋子内部的情况之下分离穿剌器时,有药物会通过该引出管向外部流出的问题存在。 如此,引出管和注入管以一体射出成型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如上述专利第662698号,引出管用橡胶栓和固定帽密封时,仍有制造成本增加且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而且,如上述实用新型第398805号,在该引出管上形成破断部,将它分离之后,在引出管内部插入穿剌器使药物配液,当配完液后拔出穿剌器时,残留在袋子里面的输液就会通过引出管向外部流出。
实际上,如容量为500ml或1000ml的大容量塑胶袋,经常有不能一次配完药物而发生残留药物的情况,于是为了将它保存或废弃,在拔出穿剌器后,需要另行使用夹子或钳子(Clamp)把引出管的入口盖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液袋的密封件,将其引出管和注入管以一体射出成型,并且在该引出管上不设置橡胶栓,于是使用很方便,同时还另行具有能够盖住该引出管的盖杆,由此当从该引出管拔出穿剌器后,残留在袋子内部的残留药物不会向外部流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包括由两侧形成有密封倾斜部的身部以及贯穿该身部而突出于其上部的引出管和注入管构成,该引出管由隔开管体中间部位的隔膜、在该隔膜上部向管体上端突出以形成双重管结构的套管、凹陷在该套管起始点的管体外缘上的折断槽、以及从两侧压紧管体上端而形成的压紧密封部构成。该注入管由隔开管体上端部的隔膜、在该隔膜上部被插入于管体内部的橡胶栓;在管体上端支撑该橡胶栓并在上面形成有橡胶栓露出孔的固定帽、以及在该橡胶栓露出孔外围部位上通过折断部可拆地被连接的引出管盖杆构成,该身部的上面还具有可插置保管该引出管盖杆的盖杆保管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插入配液用穿剌器(Spike)的引出管上取代橡胶栓形成有撑住穿剌器的套管(Sleeve),由此可达到节省制造成本,便于使用的效果。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由于其另行具有能够盖住该引出管的盖杆,因此当从引出管拔出穿剌器以后,可以有效防止残留在袋子内部的残留药物向外部流出。


图1为本发明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密封件的剖面图; 图3、图4为本发明密封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发明作详细说明。但,本说明中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词语并不是仅具有词典意义的,而应该解释为特别为了最能够合理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思想而定义的。 根据本发明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如图1所示,由身部10、贯穿该身部10而被突出于身部10上端的引出管20和注入管30、设置在该注入管30上端的引出管盖杆36以及设置在该身部10上面的盖杆保管件构成。 该身部10采用与通常的密封件相同的结构,进行热熔结合于袋子(未图示)上端。此时,较佳地,该身部10的形状形成为三层结构,如图l,在其两侧形成有密封倾斜部11和翼部12。该密封倾斜部11和翼部12在结构上将密封件的身部10和袋子之间紧密结合,从而起到了不漏液的不良现象发生的功能。 该引出管20是将要作为插入配液用穿剌器(Spike)以将袋子内部的药物传给病人之用的,如图2所示,设置有隔开中间部位的隔膜21 ,从该隔膜21上部朝向管体上端突出设置有形成双重管结构的套管22。而且,在该套管22起始点的管体外围凹陷有折断槽23,管体上端形成有从两侧压紧管体而成的压紧密封部24。 于是,该引出管20在平时被该隔膜21和压紧密封部24双重隔开着,当抓住该压紧密封部24扭转或折弯管体上端时,就如图3所示,该折断槽23部位被折断后套管22被露出。在这状态之下,将穿剌器插入到该套管22内部,该隔膜21就被剌裂使得袋子内部的药物通过穿剌器配液。 在本发明中,由于该套管22厚度相对薄,于是插入穿剌器时,其直径就会稍微加大起来贴紧于穿剌器外面上,于是可以抓紧穿剌器以免穿剌器自然脱下,同时具有防止漏液的功能。 而且,该压紧密封部24在两侧挤压管体上端的状态下进行热熔结合,其形状呈1形,不但其制造工程简单,而且其结构在折断该折断槽23部位时就利于作为把手使用。
再者,该注入管30是将要插入注射器之用,如图2所示,管体上端设置有隔膜31,在该隔膜31上部插入橡胶栓32于管体内部,该橡胶栓32被固定帽34支撑而不会从管体脱落。此时,该固定帽34的上面形成有橡胶栓露出孔33,该橡胶栓露出孔33的外围部位上通过折断部35可拆地连接有引出管盖杆36。 本发明中,该固定帽34和引出管盖杆36以一体射出成型,该固定帽34和引出管盖杆36之间形成有厚度相对薄的折断部35,该引出管盖杆36上端具有把手部37。于是当抓住该把手部37扭转或折弯引出管盖杆36时,该折断部35被剌裂而使该固定帽34和引出管盖杆36分离,如此可插入注射器的橡胶栓露出孔33就被露出于固定帽34上端。
在本发明中,该引出管盖杆36平时保护着橡胶栓露出孔33不被污染,而当从固定帽34分离之后将要作为盖住该引出管20之用。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该注入管30的隔膜31中间部位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弧形突部38。该弧形突部38作为防止药物通过注射器扎进该橡胶栓32的部位泄漏。若是在该隔膜31和橡胶栓32互相紧贴的状态之下拔出注射器后,施加若干压力于袋子时,经常有药物通过贯穿该隔膜31和橡胶栓32的注射孔口泄漏于外的情况发生。而该弧形突部38是将隔膜31与橡胶栓32隔开,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另外,该身部10上面还具有可以插置保管该引出管盖杆36的盖杆保管件。该盖杆保管件的位置和结构并无特别的限制,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可设置在引出管20和注入管30之间,最好具有凹陷在该身部10内,而其外缘呈形成有向身部10上面突出的凸缘部41的插槽40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盖杆保管件的形状可以是突出于该身部10上面并可插入于引出管盖杆36内部的突块(未图示)。 从该固定帽34分离的引出管盖杆36,如图3所示,可插置保管在该盖杆保管件上,等配完液以后,被作为封闭引出管20之用。再者,从该引出管20拔出穿剌器后,如图4将该引出管盖杆36插在该引出管20的套管22内部,以封闭引出管使得残留在袋子内部的残留药物不会向外流出。因此该引出管盖杆36的外径最好跟该套管22内径同等,而往下逐渐稍微縮小其外径。 根据本发明的输液袋用密封件由互相分离的三个组件构成。贝U,由该身部10和引 出管20以及注入管30构成的管体以一体成型,另外由设置在该注入管30上的固定帽34和 引出管盖杆36形成为一体,设置在该注入管30上的橡胶栓32另行具有。此时,除该橡胶 栓32以外的第一及第二组件使用非PVC(Non-PVC)材质,较佳地采用密度为0. 85至0. 91g/ cm3,硬度为SHORE A 60至SHORE D 60的聚丙烯(Polyproplyene)射出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密封件非常适合于首先制造密封其三边的塑胶袋,通过该袋子的开 放边注入药物后,再设置已完成的密封件,然后将袋子密封起来的所谓"先注入后密封"的 程序。 现有技术在制造医用袋子时, 一般采用所谓"先密封后注入"程序,再者在密封三 边的塑胶袋上首先设置尚未完成的密封件,亦即引出管20或者注入管30中任一个还在开 放着的密封件后,将袋子密封起来,再透过开放着的管体往袋子注入药物,然后再密封该管 体上端。 该"先注入后密封"程序相对于"先密封后注入"程序,可以使用直径更大的药物 注入管嘴,因此可以将灌注药物所需时间大幅度縮短到50%以上,从而可以达到大幅提高 生产性的效果。
权利要求
一种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包括身部(10),其两侧形成有密封倾斜部(11);贯穿该身部(10)向上突出于其上部的引出管(20)和注入管(30),其特征在于该引出管(20)由隔开管体中间部位的隔膜(21)、从该隔膜(21)上部朝向管体上端突出形成双重管结构的套管(22)、凹陷在该套管(22)起始点的管体外缘上的折断槽(23)、以及从两侧压紧管体上端而形成的压紧密封部(24)构成;该注入管(30)由隔开管体上端部位的隔膜(31)、在该隔膜(31)的上部被插入于管体内部的橡胶栓(32)、在管体上端支撑该橡胶栓(32)并在上面形成有橡胶栓露出孔(33)的固定帽(34)、以及在该橡胶栓露出孔(33)的外围部位上通过折断部(35)可分离地被连接的引出管盖杆(36)构成,该身部(10)上面还具有可插置保管该引出管盖杆(36)的盖杆保管件。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注入管(30)的隔膜(31)中间部位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弧形突部(3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盖杆保管件被凹陷于引出管(20)和注入管(30)之间的身部(10)内,其外缘呈形成有向身部(10)上面突出的凸缘部(41)的插槽(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用塑胶袋(Plastic bag)的密封件(Sealingcomponent),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两侧形成有密封倾斜部的身部以及贯穿该身部的引出管(Infusion port)和注入管(Injection port)以一体成型,尤其另行具有盖住该引出管的盖杆以及盖杆保管件,由此能有效防止配液后残留在袋子(bag)内部的残留药物通过该引出管流出来的医用塑胶袋的密封件。
文档编号A61J1/14GK101773449SQ20091017796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8日
发明者尹应俊, 李相云, 李英善 申请人:株式会社麦蒂派玛魄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