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用垫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5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用垫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新生儿外周静 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的保护用垫体。
背景技术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简称picc,是将导管经外周静脉置
入中心静脉,进行药物治疗,可有效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 渗性、剌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剌给患者带来的痛
苦。目前picc开始在新生儿中推广应用,但由于新生儿易动,肘 部的活动极易导致picc管脱出,造成穿剌点肿胀,縮短picc的
应用时间,给患儿增加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保护穿刺点的新生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用垫体,防止活动造成的picc管脱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用垫体,主要包括支撑托,其
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上侧面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条形面板,条形面 板上设置有与胳膊肘部相应的肘槽;所述支撑托的下侧面设置有与 腰部相应的腰槽,所述条形面板及支撑托上分别连接成对设置的粘 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作为picc术的辅助用具,固 定并抬高新生儿肘部,减少picc肢体活动,固定牢固、抬高角度 适宜,picc肢体的血液循环流动正常,保证picc术的正常进行,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效果。可有效保护picc穿
刺点,避免对穿刺点的影响。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支撑托、2为条形面板、3为肘槽、4为腰槽、5
为粘带o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专用于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 心静脉术(PICC)的垫体,主要由硬质塑料制作的支撑托l组成,支 撑托l设计为梯形,梯形形成的夹角以30°为宜,使PICC术的肢 体抬高至所需高度。支撑托l的下侧面设置有一个纵向的凹槽,作 为腰槽4,与患儿的腰部外形相应,可卡托在患儿的腰部。该腰槽 4内侧面辅设有一层海绵制作的软质垫层,以减少对腰部帛肤的剌 激。所述腰槽4外部的支撑托1上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带5, 用于缠绕腰部并粘牢固定。支撑托1的上侧面设置有一个条形面板 2,条形面板2向前延伸并伸出支撑托1。条形面板2上也设置有一 个纵向的凹槽,作为肘槽3,与患儿肘部的肢体外形相应。患儿的 肘部肢体可放置在肘槽3内,使肘部保持平展状态。该肘槽3的内 侧面也辅设有一层海绵制作的软质垫层,以减少对肘部肢体皮肤的 刺激。所述肘槽3外部的条形面板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二对粘带 5,分别缠绕在肘部上下的肢体上,使肘部与条形面板2保持一致。
所述粘带5也可采用系带或粘扣的结构形式。
使用时,PICC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后,将PICC肢体 的肘部放置在肘槽3内,支撑托1通过腰槽4卡托在患儿的腰部, 并分别通过粘带5固定,由于支撑托l梯形设计,在PICC肢体的 肘部保持平展状态下,以300的角度保持抬高状态,便于PICC药 物治疗。
权利要求1、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用垫体,主要包括支撑托(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1)上侧面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条形面板(2),条形面板(2)上设置有与胳膊肘部相应的肘槽(3);所述支撑托(1)的下侧面设置有与腰部相应的腰槽(4),所述条形面板(2)及支撑托(1)上分别连接成对设置的粘带(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用 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槽(3)及腰槽(4)的内侧面分别辅设有软质 垫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 术用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l)设计为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术用垫体,属于医疗辅助器械,主要包括支撑托,特点是支撑托上侧面设置有带肘槽的条形面板、下侧面设置有腰槽,条形面板及支撑托上分别连接有粘带。可作为PICC术的辅助用具,固定并抬高新生儿肘部,减少PICC肢体活动,固定牢固、抬高角度适宜,PICC肢体的血液循环流动正常,保证PICC术的正常进行,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效果。可有效保护PICC穿刺点,避免对穿刺点的影响。
文档编号A61M5/52GK201342166SQ20092001926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0日
发明者刘冬霞, 徐桂玲, 柴秀平 申请人:刘冬霞;徐桂玲;柴秀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