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4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输液器。
背景技术
医用一次性输液器是目前常用的医疗器具之一,其基本结构由输液针、滴管、 输液管、调节器和注射针头组成,在静脉注射时,须先使滴管以下至注射针头的 管道内充满液体后再进行输液,由于注射针头直接连接输液管,而且管径较细管 内又充满液体,静脉穿刺时,回血量少,很难见到血液回流现象,所以难以确定 注射针头是否准确进入静脉,医护人员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捏住输液管使其断流, 然后挤压断流以下部分的输液管,排出少量液体,通过输液管回弹产生负压是血 液回流再进行观察回血情况判断进针位置,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是 操作稍有不慎,会使注射针头穿剌于静脉血管周围的组织上,造成局部组织肿起, 因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操作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穿刺回血量增多,易于观察,减少患者痛苦, 操作方便的安全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是在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插瓶针、输液管、滴液管和头 皮针组成,插瓶针、输液管、滴液管、限流阔和头皮针由上至下连接在一起,限 流阀设置在滴液管与头皮针之间的输液管上,位于连接头皮针的输液管上设置有 泡形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快速显示头皮针的插针 位置,降低医疗事故风险,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图l是安全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插瓶针l、输液管2、滴液管3、限流阀4、泡形管5、头皮针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输液器,其结构是由插瓶针l、输液管2、滴液管3和头皮针 6组成,插瓶针l、输液管2、滴液管3和头皮针由上至下连接在一起,限流阀4设置在滴液管3与头皮针6之间的输液管2上,位于连接头皮针6的输液管2上设置有泡形管5。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输液器使用非常简单方便,使用时,先将滴管以下至注射针头的 管道充满液体,然后关闭限流阀阻断液流,轻轻捏压泡形管让液滴从头皮针针头 处滴出数滴后,再将头皮针插入静脉血管,若注射针头己进入静脉,松开泡形管, 泡形管回弹则会将静脉血吸进泡形管,通过视觉即可见到回血现象,若注射针头 未进入静脉,则用同样的方法把针头沿静脉方向继续穿刺,直至泡形管出现回血 为止,最后释放限流阀,进入正常输液程序,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操作使用方便, 能够快速显示和判断插针位置,既能减少患者痛苦,还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 度,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瓶针、输液管、滴液管和头皮针,插瓶针、输液管、滴液管、限流阀和头皮针由上至下连接在一起,限流阀设置在滴液管与头皮针之间的输液管上,位于连接头皮针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泡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输液器,其结构是由插瓶针、输液管、滴液管和头皮针组成,插瓶针、输液管、滴液管、限流阀和头皮针由上至下连接在一起,限流阀设置在滴液管与头皮针之间的输液管上,位于连接头皮针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泡形管。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显示和判断插针位置,既能减少患者痛苦,还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M5/14GK201389227SQ20092002302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6日
发明者雪 仝 申请人:雪 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