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图案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6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图案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尤其是涉及形成了图案的卫生巾、尿布等吸收性物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吸收性物品的侧片上进行图案压花的示例(日本特开2006-110225号公 报)。在日本特开2006-110225号公报中公开的发明的目的是在片材上不会产生断片地 高效率地制造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不易产生褶皱和卷曲,鲜有柔软性的降低,肌 肤触感好,不易感觉闷热,具有识别性高的压花部,并且防漏性良好。但是,在日本特 开2006-110225号公报中公开的压花部由于与非压花部的颜色相同,因此不能说是识别 性高。另外还有在吸收性物品的侧片上通过印刷形成了图案的吸收性物品(日本特开 2006-181192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06-181192号公报中公开的发明是以通过印刷图案 告知穿戴者侧片的存在而给与其对于防漏性的放心感为目的,并公开了以下方法,艮口, 为了防止印刷墨与穿戴者的皮肤实际上接触而在利用压花辊形成凹部的同时向该凹部的 底部转印墨的方法、在不与穿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的面即侧片的背面印刷图案的方法、 在背面片上印刷图案的方法。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1022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1811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6-110225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即使以均勻的状态进行了图 案压花,由于被压花部的部件是白色,尽管压花部的光线透过率不同,但视觉上也是白 色或与其近似的颜色。因此穿戴者在更换吸收性物品时,在卫生间内等光线不好的地方 难以辨别图案。并且,作为能够清晰地显现压花的可能的方法,只能在热、压力、间隙 等制造条件下进行处理,结果是具有压花部变硬,接触到皮肤时引起疼痛、摩擦等不适 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6-181192号公报中公开的、利用压花辊形成凹部的同时向该凹 部的底部转印墨的方法中,有可能在形成凹部时墨渗出而附着在承接辊上、墨也转印到 凹部以外等、工序复杂,不太现实。并且,不能稳定地形成凹部或者有可能因穿戴者的 体压而使配置在凹部的墨向皮肤面移动。并且,在不与穿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的面上 印刷图案的方法或在底片印刷图案的方法具有以下问题,由于要透过侧片才可以看见图 案,因此并不能说图案的识别性高。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片、不透液性片、夹在该透液性片和该不透液 性片之间的吸收体以及与该透液性片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侧片,其特征在 于,在该侧片上设置多个凹部,至少设置了该凹部的部分在该侧片和该透液性片之间具有着色层,该凹部看起来与凹部以外的部分的颜色不同。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凹部是通过压花加工而设置的。另外,着色层设置在 侧片与透液性片重叠的部分上。另外,侧片的光线透过率为70%以下。另外,侧片的厚 度在3g/cm2负荷下为0.2 1.5_。另外,着色层由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构成。另 夕卜,着色层相对热熔树脂100质量份含有0.1 10质量份的着色剂。本发明的方法是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制造如下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 品具有透液性片、不透液性片、夹在该透液性片和该不透液性片之间的吸收体、与该透 液性片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侧片以及在该透液性片与该侧片之间的着色层, 其特征在于,依次重叠透液性片、着色层以及侧片,从侧片侧对存在着色层的区域内实 施压花加工,由此在侧片上设置多个凹部,凹部看起来与凹部以外的部分的颜色不同。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具有颜色不同的凹部,因此可清晰地识别由凹部形成 的图案,并且由于着色层配置在侧片之下,因此着色层不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并且,通过对颜色不同的侧片和着色层实施压花加工,由于通过压花加工形成 的凹部是侧片和着色层被靠近地压接而成的,因此在凹部上从侧片侧看容易识别着色层 的颜色。而且,由于在产品的两侧设置着色部,因此容易识别吸收面与两侧的界限。由 此在例如更换卫生巾时可根据着色部与经血扩散范围的距离瞬间判断更换时间。


图1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a)是将侧片与透液性片接合时的各种方式的一例的剖视图。图3(b)是将侧片与透液性片接合时的各种方式的一例的剖视图。图3(c)是将侧片与透液性片接合时的各种方式的一例的剖视图。图3(d)是将侧片与透液性片接合时的各种方式的一例的剖视图。图3(e)是将侧片与透液性片接合时的各种方式的一例的剖视图。图4(a)表示实心压花的示例。图4(b)表示中空压花的示例。图4(c)表示包含给穿戴者信息的示例。图5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就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附图所示内容的限制。图1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该X-X’剖视图。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由透液性片2、不透液性片3、吸收体4以及侧片5构成。 吸收体4被夹在透液性片和不透液性片之间。在侧片5上设置许多凹部6。在侧片5与 透液性片2之间,着色层7至少设置在设置了凹部的部分上。由于在凹部上侧片5与着 色层7压接,因此凹部和凹部以外的部分看起来颜色不同。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在透液 性片2和吸收体4之间还可具有垫层(未图示)。透 液性片与吸收体、或透液性片和垫层以及吸收体例如通过针式压花(O工7 )接合。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优选作为卫生巾、尿布等使用。在作为卫生巾或尿布使用 时,以透液性片的面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的方式穿戴。对于吸收性物品的形状来说,如果是卫生巾,只要是长方形、椭圆形、葫芦 形、装有防止与内裤错位的所谓翼片等、符合女性身体和内裤形状的形状,则没有特别 限制。外形的总尺寸优选长度方向为100 500mm,进一步优选为150 350mm。另 夕卜,宽度方向优选为30 200mm,进一步优选为40 180mm。构成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片具有使经血、尿等来自体内的液体排泄物 向设置于其下层的吸收体透过的功能,并且通过将吸收体夹在与不透液性片之间来保持 吸收体。整个或一部分透液性片是透液性的,透液区域由形成了许多透液孔的树脂薄 膜、具有许多网眼的网状片、或透液性的无纺布或纺织布等形成。上述树脂薄膜或网状 片可使用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形成的材料。另 外无纺布可使用如人造纤维等纤维素纤维、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射流喷网无纺布、由合 成树脂纤维形成的热风无纺布等。另外原材料也可使用聚乳酸、脱乙酰壳多糖、聚海藻 酸等可生物降解的自然物。另外,也可在形成许多透液孔的同时涂敷硅类或氟类的防水 性界面活性剂,使体液难以附着在其外面。透液性片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5 100g/m2,进一步优选为20 50g/m2,更 优选为25 40g/m2。如果单位面积重量不足15g/m2,则不能得到足够的表面强度,有 可能在使用时破损。而如果高于lOOg/m2,则感觉过硬邦,在使用中有不适感。而且长 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一旦高于40g/m2,则成为用透液性片保持液体,一直维持粘糊糊的 状态,将会感到不舒服。另外密度为0.12g/cm3以下,只要是透液性的,则没有特别限 制。如果密度高于该值,则很难通畅地通过透液性片的纤维之间。由于经血的粘性比尿 等的粘性高,因此优选低密度。如果构成整个或一部分透液性片的透液区域是形成了许多透液开孔的薄膜等开 孔薄膜,则优选开孔径在大于等于0.05mm小于等于3mm的范围内,间距在大于等于 0.2mm小于等于IOmm的范围内,开孔面积率在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30%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在透液性片与吸收体之间进一步设置第二透液性片。 第二透液性片的原材料(例如无纺布)与上述透液性片类似,使用比上述透液性片密度稍 高的材料,设置第二透液性片是为了改善液体排出性或使液体难以回流。构成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不透液性片具有防止被吸收体吸收的经血、尿等液 体向外部漏出的功能,使用可防止这样液体向外部漏出的材料。并且,通过使用不透液 但具有透气性的原材料,可减少使用时的闷热,减少使用时的不适感。作为这样的材料 例如有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为主体的不透液性薄膜、透气薄膜、在纺粘形等无 纺布的一面上层压不透液性薄膜的复合片等。可优选使用疏水性无纺布、不透水性塑料 薄膜、无纺布与不透水性塑料薄膜的层压片等。并且,也可以是用高强度的纺粘形无纺 布夹着高耐水性的熔喷无纺布的SMS无纺布。构成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由于具有吸收并保持经血、尿等液体的功 能,因此优选体积大、不易变形、化学刺激少的材料。例如可使用绒毛浆或气流成网无 纺布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组成的吸收体。例如也可使用化学浆、纤维素纤维、人造丝、醋酸纤维等人工纤维素纤维来代替绒毛浆。例如是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00g/m2,聚合 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聚合物分布于整体),用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的薄纸包 住纸浆和聚合物整体均勻分布的混合体的材料。气流成网无纺布例如是使纸浆与合成纤 维进行热熔接或用粘合剂进行粘合的无纺布。高吸收性聚合物(SAP)具有水溶性高分 子进行了适当交联的三维网状结构,虽然吸收几百倍 千倍的水,但本质上是不溶于水 的,即使一旦对被吸收的水施加一些压力也不会离水,例如是淀粉类、丙烯酸类、氨基 酸类的颗粒状或纤维状的聚合物。吸收体的形状和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但吸收体 整体的吸收量必须符合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设计插入量以及所希望的用途。另外吸收体的 尺寸、吸收能力等也根据用途进行变化。构成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侧片5与透液性片2两侧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侧片5 也可以与不透液性片3的至少一部分接合。典型的方式是,如图1所示,侧片设置在吸 收性物品的左右两侧,其形状在与不透液性片重叠的部分上与不透液性片几乎一样。如 图2所示,侧片与透液性片的侧边部分地重叠,不与透液性片重叠的部分与不透液性片 重叠,至少部分接合。侧片5例如通过热熔、热压花与透液性片2和不透液性片3接合。 在侧片5与透液性片2之间至少部分地存在着色层,还可以夹设其他层,例如粘接剂层、 侧片的翻折部分。在侧片5和不透液性片3之间还可以夹设其他层,例如着色层、粘接 剂层。侧片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可以通过着色层与透液性片粘合,也可以如 图3(c)所示,将侧片向透液性片侧翻折、将着色层夹在翻折部分之间,也可以如图3(d) 所示,侧片的翻折宽度小而使得着色层不夹在翻折部分之间,也可以如图3(e)所示,着 色层配置在侧片翻折的下面。另外,侧片也可以是可通过弹性线进行伸缩的褶裥状。也 可将侧片设置成用于形成口袋的贴合密封件。构成侧片的原材料可使用热风无纺布、纺粘形无纺布、薄膜、开孔薄膜,其中 优选热风无纺布。如果侧片的光线透过率过高,在未实施压花的部分存在着色层的情况下,透过 侧片侧可看见着色层的颜色,虽然凹部看起来颜色较深,但可能变得不那么明显。因 此,侧片的光线透过率优选为70%以下,进一步优选30% 65%。侧片无须是白色, 只要凹部能作为不同的颜色被识别,也可以是白色以外的颜色。例如可通过向侧片混合 着色剂来得到理想的光线透过率的侧片。例如要使侧片依然为白色地降低光线透过率的 话,使用氧化钛,使其混合量相对整个纤维为0.1 50质量%,优选为1 10质量%。 另外作为降低侧片的光线透过率的方法,例如还有缩小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方法。 这种情况下,合适的纤维粗细范围为6.6dtex以下,优选为0.1 3.3dtex。侧片的厚度(体积)在侧片是无纺布的情况下,即使是单位面积重量相同的材 料,一旦因压花等而使得体积消失,也容易透过非压花部看见颜色。另外,一旦被压 缩,则有可能浸渗热熔树脂,因此作为侧片使用的材料需要一定程度的厚度、体积。侧 片的厚度优选在3g/cm2的负荷下为0.2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 1.5mm。侧片也可使用开孔的无纺布 材料或开孔薄膜。这种情况下,从原来的开孔部直 接看见着色层的颜色,能透过非开孔部看见颜色。另外,一旦进一步实施压花加工,则 得到压花部显现深色的三种状态,开孔的孔部分看起来也像图案。开孔的片因棱部的形 成有体积增加的趋势,因此如上所述可有效保持与着色层的距离。并且,在使用以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主体的不透液性薄膜的情况下,虽然其本身的光线透过率低但没有厚 度。但是,通过使薄膜卷起后与着色层粘接或通过实施齿轮加工等而与着色层隔开距 离,可缓和非凹部上的着色层颜色的透过。构成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着色层必须配置在至少设置了凹部的部分,配置着 色层的范围可以是整个侧片也可以是一部分侧片,也可以是分层配置。着色层必须与侧片的颜色不同。虽然也考虑心里影响等来选择该颜色,但任何 颜色都可以。构成着色层的材料例如是墨、涂料、含有着色剂的树脂(着色树脂)、混 入了着色剂的无纺布或在表面涂敷了着色剂的无纺布(着色无纺布)、混入了着色剂的薄 膜或在表面涂敷了着色剂的薄膜(着色薄膜)等,只要是有色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制, 优选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含有着色剂的粘接剂、含有着色剂的热熔粘接剂,进一步 优选含有着色剂的热熔粘接剂。另外将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形成薄膜或片状的材料也 可作为着色层使用。在着色层使用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的情况下,在从侧片侧实施了 热压花加工时,构成着色层的热熔树脂因压接时施加的热而熔融,渗入固定在侧片侧, 因此压花部的颜色看起来比周边部分要深。在着色层使用着色无纺布或着色薄膜的情况 下,与使用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时不同,并不是热熔树脂受热熔融、渗入固定在侧片 侧,而是通过实施压花来接合具有一定厚度的侧片和着色层,由于在凹部其距离接近地 固定,因此与非凹部相比,从凹部的侧片侧容易看清着色层的色调。此时为了保持侧片 与着色层的压接状态,也可以在其间涂敷热熔树脂。例如如下得到着色后的无纺布, 即,预先向构成合成纤维的树脂中混入颜料等构成的着色剂,从该树脂进行纤维纺丝而 得到经过了着色的纤维,将该纤维形成无纺布。同样,经过着色的薄膜也通过预先向构 成薄膜的树脂中混入颜料等构成的着色剂,利用该树脂进行片化。着色剂可使用染料或颜料。染料例如是以C.I直接蓝等为代表的直接染料、以 C.I活性蓝等为代表的反应染料、以蓝色1号等为代表的酸性染料等。颜料可使用无机颜 料或有机颜料,有机颜料例如是红色404号等。如果着色层是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则着色剂的含有量相对热熔树脂100质 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 10质量份。如果着色剂的含有量过少, 则凹部的颜色浅,图案不明显,相反如果着色剂的含有量过多,凹部以外的部分的颜色 也变深,图案不明显。如果侧片的光线透过率高,则凹部以外也可看见着色层的颜色。并且,如果 着色层的着色剂混合率低,则凹部与其周边的色调没有大的差别,达不到最初的目的。 这里重要的是凹部与非凹部的色调的差异(色差)。感觉到色调差异的非凹部与凹部的 色差范围为ΔΕ = 6以上,优选ΔΕ = 6 ΔΕ = 10。另外,对于色差,可使用色度 计(美能达公司 制造),将侧片和着色层合在一起测量色差基准,之后去掉侧片、只测 量着色层,通过这样测量色差值ΔΕ。这里就表示色差的ΔΕ进行说明,L*a*b*表色 系统是目前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表色系统,1976年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进行了标 准化,用于表示物体的颜色。在L*a*b*表色系统中,L*表示亮度,用a*、b*表示示 出色相和饱和度的色度。以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_b*为 蓝色方向的方式表示颜色的方向,数值越大颜色越鲜明。在L*a*b*表色系统的场合, 用AE*ab的数值表示色差,可用一个数值表示两种颜色的色差。计算式为AE*ab ={ ( Δ L*) 2+ ( Δ a*) 2+ ( Δ b*) 2}1/2。如果对于着色层重视色差的可视性,则侧片可以是白色,但没有必要是白色。 例如相对着色层的颜色,侧片使用色相中的相反色也可提高上述的对比。另外通过这样 使用不同的颜色,在凹部这两种颜色被混合,显现出第三种颜色。例如,如果侧片为红 色,着色层为蓝色,则凹部显现出紫色。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如下制造,S卩,依次重叠透液性片、着色层和侧片,从 侧片侧对着色层的存在区域内进行压花加工,通过这样在侧片上设置许多凹部。不透液 性片和吸收体可在压花加工之前与透液性片、着色层以及侧片重叠,也可在压花加工之 后与透液性片、着色层和侧片重叠。着色层可事先设置在侧片的至少准备设置凹部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将设置了 着色层的侧片以使侧片的设置了着色层一侧的面向着透液性片一方的方式与透液性片重 叠,从侧片侧向着色层存在的区域内实施压花加工。并且,着色层可事先设置在透液性片的至少准备设置凹部的地方。这种情况 下,将侧片重叠在透液性片的设置了着色层的面之上,从侧片侧向着色层存在的区域内 实施压花加工。并且,事先准备层压了侧片和着色层的双层片,将该双层片以使着色层侧的面 向着透液性片一方的方式与透液性片重叠,从侧片侧实施压花加工。并且,也可在对侧片实施了压花加工而形成凹部后,将着色层配置在侧片的背 面,将透液性片、吸收体以及不透液性片配置在其下面。这种情况下,设置在侧片上的 凹部的部分比凹部以外的部分薄,更能够看清配置在其下面的着色层,因此凹部的颜色 看起来与凹部以外的部分不同。着色层优选使用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事先将着色层涂敷在侧片的至少准备 设置凹部的部分上,在依次重叠透液性片后,将涂敷了着色层的侧片以使侧片的设置了 着色层一侧的面向着透液性片一方的方式重叠在透液性片上,从侧片侧向着色层存在的 区域内实施压花加工。如果使用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通过组合该涂敷模式和图案压花而可显示新 的图案。将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涂敷在侧片上的方法有利用狭缝式涂布机的全涂图 案(无空白部)、利用狭缝式涂布机的有空白部图案(条纹状)、利用控制接缝的涂敷(波 形)、螺旋式涂布、利用滚涂的图案涂敷等。图4表示图案的示例。图4(a)是实心压花的示例,图4(b)是中空压花的示例, 图4(c)是包含给穿戴者信息的示例。根据热熔树脂的涂敷方法的不同,压花部图案的可 视性有所不同。例如按图4(a)、图4(b)、图4(c)的压花形状改变热熔树脂的涂布图案, 将该热熔树脂的涂敷图案的形状作为图案进行活用,与压花的图案进行组合,通过这样 可看出新的图案。
如果是全涂的涂布图案,由于不存在热熔树脂的非涂敷部分,因此适用于图 4(a)所示的实心按压图案、图4(b)所示的细线的图案的任一个。另外也可对应向产品的 长度方向延伸的图案。诸如在长度方向形成多条线的情况下,可作为根据经血的扩散范 围是否更换卫生巾的标准。在侧面形成口袋的透液性片与侧片的贴合压花也可作为图案 使用。并且,也可通过使用箭头等明显知道前后的图案来附加防止混淆前后地穿戴的标记,或使字符鼓起。如果是通过狭缝式涂布机的涂敷图案,则适合一次压接比较大的面积的图案。 例如有实心按压图案、面积虽小但将图案斜置的图案。另外还有使侧面突出、使使用者 有防泄漏的印象或使吸收中心部分看起来显得更大等的方法。在该涂敷方法中,由于存 在空白部分,缓和了贴合时的硬度。另外,向产品长度方向延伸的图案由于非涂敷部也 向长度方向延伸,很难掌握与压花的位置关系,因此不太适合。如果是利用控制接缝的涂敷,由于形成波形,因此适合与利用狭缝式涂布机的 涂敷图案相同的图案。
如果是螺旋式涂敷,与全涂一样全部涂敷,因此适合与全涂的涂敷图案相同的 图案。虽然有非涂敷部,与全涂相比颜色浅,但有不变硬的优点。如果是利用滚筒涂布机的图案涂敷,由于滚筒涂布机本身能够转印形成了图案 的热熔树脂,因此可想办法组合向长度方向延伸的线形等在压花中材料容易断开的图案 或压花形成的图案而设计出立体感。设置凹部的方法一般利用压花加工,优选热压花加工。如图2所示,通过对各 色调不同的侧片和着色层同时实施热压花加工,在通过压花加工形成的凹部,从侧片侧 看由于与着色层的距离近,因此与非凹部比较时容易识别着色层的颜色。如果着色层是 经过着色的热熔树脂,特别优选利用压花时的热使热熔树脂熔融,渗入侧片侧,通过压 力固定。如果使用经过着色的无纺布或薄膜,与使用热熔树脂时不同,并不是利用热使 热熔树脂熔融、渗入侧片侧而固定,而是通过同时实施压花来接合具有一定厚度的侧片 和着色层,使其距离接近,因此与非凹部相比更容易看见凹部的着色层的色调。另外, 与不着色只进行压花加工形成图案的情况相比,可缓和压花加工的条件(温度、压力、 间隙),结果可防止压花部及其周边部变得过硬,因此可降低使用中的摩擦引起的疼痛和 不适感,皮肤接触感良好。压花加工可使用常用的设备来进行。例如使用设置了所需图案的凸部的压花辊 进行压花加工。通过该压花加工,可以在形成图案的同时接合构成吸收性物品的多个部 件而一体化。例如,也可以通过压花加工在侧片上设置许多凹部的同时接合侧片、着色 层以及透液性片,接合侧片和不透液性片且接合透液性片和不透液性片。着色层使用含 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或热熔粘接剂时,压花加工优选热压花加工,通过该热压花加工可 使侧片和透液性片经由着色层粘接。另外,如果使用在整个侧片上涂敷了含有着色剂的 热熔树脂或热熔粘接剂的薄片、或层压了侧片和含有着色剂的热熔树脂或热熔粘接剂的 双层片,通过热压花加工可使侧片与透液性片经由着色层粘接,并可使侧片与不透液性 片粘接。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具有图5的示意剖视图所示的层结构、图1的俯视图所示的外观形状的卫生巾如 下制造。在侧片5的长度方向的一条边缘涂敷着色层。着色层使用向以苯乙烯 丁二 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热熔树脂100质量份混合作为着色剂的蓝色404 号1质量份的混合体。如图5所示,翻折侧片的设置了着色层的部分。
按照图5所示的顺序重叠第二透液性片9、透液性片2以及侧片5。此时,以翻 折部分为IOmm的宽度与透液性片2的左右两边重叠的方式在左右各设置一张侧片5。另外,在各部件之间,将热熔粘接剂涂敷在需要部位。利用热压花辊对如上重叠后的层压体进行热压花加工,在侧片5和透液性片2重 叠的部分即着色层存在的部分设置凹部。之后重叠吸收体4、不透液性片3,将层压体形 成一体,然后在不透液性片3的面上涂敷防偏移部件8。将形成一体的层压体切断成图1 所示的形状而得到卫生巾。在所得到的卫生巾中,凹部为蓝色,凹部以外的部分为白色,带有明确的图案。第二实施例就各种原材料的侧片的厚度、色差(重叠了着色层时看见颜色程度的差)以及全 光线透过率进行了评价。准备的材料有热风无纺布(AT)、纺粘形无纺布(PPSB)、薄膜(原材料聚 乙烯、厚度约为30μιη)以及开孔薄膜(PFW)(原材料低密度聚乙烯、厚度约为 0.45mm、开孔率约为30%),准备了五种热风无纺布,即,使纤维直径为2.2dtex、单 位面积重量27的纤维经时复原而蓬松的热风无纺布(ATI)、纤维直径为1.6dtex、单 位面积重量27的热风无纺布(AT2)、纤维直径为1.6dtex、单位面积重量30的热风无 纺布(AT3)、纤维直径为2.2dtex、单位面积重量25的热风无纺布(AT4)、纤维直径为 2.2dtex>单位面积重量30的热风无纺布(AT5)。厚度是利用m夕公司制造的厚度计在负荷3g/cm2的条件下进行测量的。色差是将各个材料重叠在着色成蓝色的热熔树脂(HMA)上、利用美能达公司制 造的色度计从材料侧进行测量的。此时的色差基准为热熔树脂单体。色差数值越大,侧 片与着色层的色调差越大,即凹部越容易被识别为图案。全光线透过率TT(% )是利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浊度计NDH-300A 而测定的。该全光线透过率用比例表示光线透过材料的量,该数值越高,则光越容易透 过,即容易从侧片看到而识别着色层的颜色。表1表示测量结果。在表1中,ΔΕ值的可视性如下。0-0.5几乎感觉不到色调的差0.5 1.5稍微感觉到色调的差1.5 3.0感觉有相当的色调的差3.0 6.0明显感觉到色调的差6.0 12色调的差大12以上色调的差非常大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片、不透液性片、夹在该透液性片和该不透液性 片之间的吸收体以及与该透液性片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侧片,其特征在于, 在该侧片上设置多个凹部,至少设置了该凹部的部分在该侧片与该透液性片之间具有着 色层,该凹部看起来与凹部以外的部分的颜色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凹部是通过压花加工而设置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着色层设置在该侧片与该透 液性片重叠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侧片的光线透过率 为7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侧片的厚度在3g/ cm2负荷下为0.2 1.5mm。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着色层由含有着色 剂的热熔树脂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着色层相对热熔树脂100质量份 含有0.1 10质量份的着色剂。
8.—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制造如下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 片、不透液性片、夹在该透液性片和该不透液性片之间的吸收体、与该透液性片的左右 两侧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侧片以及在该透液性片和该侧片之间的着色层,其特征在于, 将透液性片、着色层以及侧片依次重叠,从侧片侧对存在着色层的区域内进行压花加 工,由此在侧片上设置多个凹部,凹部看起来与凹部以外的部分的颜色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以不使皮肤接触感变差且着色剂不直接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的方式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上设置清楚的图案。该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片、不透液性片、夹在该透液性片和该不透液性片之间的吸收体以及与该透液性片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部分和该不透液性片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侧片,在该侧片上设置多个凹部,至少设置了该凹部的部分在该侧片和该透液性片之间具有着色层,该凹部看起来与凹部以外的部分的颜色不同。该凹部通过依次重叠透液性片、着色层以及侧片,从侧片侧向着色层的存在区域内实施压花加工而设置。
文档编号A61F13/15GK102014822SQ20098011393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
发明者西川久美子, 野田祐树, 黑田贤一郎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