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37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针,是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采用针具治疗股骨头坏死疾病中,用于治疗的针具多为圆形直体针 或者是毫针等,采用这些传统针具治疗,不能有效地按摩穴位和消除、松懈肌肉粘连,也不 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治疗疗程长,有的虽然近期 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并且易复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不易复 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能有效地按摩穴位和消除、松懈肌肉粘连, 远、近期疗效均理想的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由针体和针体后部的握持体组成,其针体为杆 状直体,针体的横截面呈四棱形,针体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变小,针体前端的针尖与 针体光滑过度连接,针尖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针体的横截面面积,针尖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 前逐渐变小,针尖的顶部为光滑的弧型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针体的横截面为菱形四边形,菱形四边形每两条相邻的边之间光滑 过度连接,针尖的横截面为扁圆形,针尖的针尖体针体的针体为整体一致的杆状针体。本实用新型的针体的横截面为上下之间的高度大于左右之间的宽度的扁形菱形 四边形,针尖的横截面为上下之间的高度大于左右之间的宽度的扁圆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活血化瘀,能有效地按摩穴位和消除、松懈肌肉粘连,针灸治疗后不易复发,远、近期疗效均 理想的优点。

图1是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针体的A-A横截面剖视图(放大图)图3是针尖的B-B横截面剖视图(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所示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由针体2和针体后部的握持体 1组成,其针体2为杆状直体,针体2的横截面呈四棱形,针体2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 变小,针体2前端的针尖3与针体2光滑过度连接,针尖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针体2的横截面面积,针尖3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变小,针尖3的顶部为光滑的弧型顶。针体2的 横截面为菱形四边形,菱形四边形每两条相邻的边之间光滑过度连接,针尖3的横截面为 扁圆形,针尖3的针尖体针体2的针体为整体一致的杆状针体。针体2的横截面为上下之 间的高度大于左右之间的宽度的扁形菱形四边形,针尖3的横截面为上下之间的高度大于 左右之间的宽度的扁圆形。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由针体(2)和针体后部的握持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针体(2)为杆状直体,针体(2)的横截面呈四棱形,针体(2)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变小,针体(2)前端的针尖(3)与针体(2)光滑过度连接,针尖(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针体(2)的横截面面积,针尖(3)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变小,针尖(3)的顶部为光滑的弧型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其特征在于针体(2)的 横截面为菱形四边形,菱形四边形每两条相邻的边之间光滑过度连接,针尖(3)的横截面 为扁圆形,针尖(3)的针尖体针体(2)的针体为整体一致的杆状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其特征在于针体(2) 的横截面为上下之间的高度大于左右之间的宽度的扁形菱形四边形,针尖(3)的横截面为 上下之间的高度大于左右之间的宽度的扁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旋针,由针体和针体后部的握持体组成,其针体为杆状直体,针体的横截面呈四棱形,针体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变小,针体前端的针尖与针体光滑过度连接,针尖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针体的横截面面积,针尖的横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变小,针尖的顶部为光滑的弧型顶。它是一种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能有效地按摩穴位和消除、松懈肌肉粘连,针灸治疗后不易复发,远、近期疗效均理想的针具。
文档编号A61H39/08GK201612825SQ20102011381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6日
发明者张海顺 申请人:张海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