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08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材,尤其涉及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钢板。
背景技术
多节段的颈椎前路手术对于当前颈前路钢板螺钉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挑战,特别 是在下颈椎三柱损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等需要多节段重建下颈椎稳定性的病人中更是如 此。为了减少早期内固定失败率,增加稳定性,常需要补充后路内固定。近年来逐渐增多 的下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生物力学上具有优势,可以提供坚强的内固定,但 是,大部分颈椎疾患在颈椎前方,需要进行前路手术。本发明结合下颈椎前路手术和下颈椎 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的优势,用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现有的下颈椎前路内固 定钢板是为椎体螺钉设计,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解剖通道明显不同,无法用于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 适用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钢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钢板,包括钢板主体,其特征在于该钢板主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位于第 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前述的第一固定部上设有圆形置钉孔及第一腰形置 钉孔,前述的第二固定部至少设有一第二腰形置钉孔。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固定部还设有一第三腰形置钉孔,并且,该第三腰形置钉孔的 孔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腰形置钉孔的孔径长度方向平行。为适合下颈椎解剖学的特点,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弯折 部,所述的第二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弯折部,并且,前述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 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为减少钢板与椎体接触面积,减轻钢板所受应力,以及降低材料用量,所述的连接 部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可以结合下颈 椎前路椎体螺钉及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固定符合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特点,可以 提供三柱稳定性,保证了手术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适 应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通道的解剖特点,提高了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钢板植入的安全 性。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1包括第一固定部 11、第二固定部12及位于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之间的连接部13,第一固定部11 与连接部13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弯折部14,第二固定部12与连接部13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弯 折部15,并且,第一弯折部14与第二弯折部15的弯折方向相反,连接部13沿着长度方向开 设有一条形孔23。第一固定部11上设有圆形置钉孔21及第一腰形置钉孔22,第二固定部12设有第 二腰形置钉孔24和第三腰形置钉孔25。该第三腰形置钉孔25的孔径长度方向与第二腰形 置钉孔24的孔径长度方向平行。如图2所示,处于使用状态下时,钢板1用于连接两个椎体10(或两个以上椎体 10),圆形置钉孔21内打入椎体螺钉31,第一腰形置钉孔22内打入前路椎弓根螺钉32,第 二腰形置钉孔24内打入前路椎弓根螺钉33,第三腰形置钉孔25内打入椎体螺钉34,其中, 第一腰形置钉孔22、第二腰形置钉孔24和第三腰形置钉孔25内的螺钉可以左右调节。
权利要求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包括钢板主体,其特征在于该钢板主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前述的第一固定部上设有圆形置钉孔及第一腰形置钉孔,前述的第二固定部至少设有一第二腰形置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 固定部还设有一第三腰形置钉孔,并且,该第三腰形置钉孔的孔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腰 形置钉孔的孔径长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弯折部,所述的第二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 弯折部,并且,前述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部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孔。
专利摘要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包括钢板主体,其特征在于该钢板主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前述的第一固定部上设有圆形置钉孔及第一腰形置钉孔,前述的第二固定部至少设有一第二腰形置钉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可以结合下颈椎前路椎体螺钉及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固定符合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特点,可以提供三柱稳定性,保证了手术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80GK201692036SQ20102012127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徐荣明, 朱彦昭 申请人:徐荣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