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28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解除人体内结石的双定位机器。
背景技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是一种治疗人体沁尿系统结石病的一种医疗器械,目前常用 的X光检测系统和B超检测系统,两种检测系统分别检测阳性结石和阴性结石,如果单一使 用上述X光检测系统,在病人的病灶是阴性结石情况下,就需要再用另一个系统进行检测, 耽误时间,而且多数医院也只配有单一检测系统,使得病人的病情如果不与系统匹配则得 不到及时的治疗,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双定位系统的机器,即在一个装置中包括了 X光检 测系统和B超检测系统,可以同时对病人的两种结石情况作出检测和治疗,但目前使用双 系统检测的机器都是采用数字控制定位的方法,造价高,控制复杂,而且机器中B超定位是 围绕冲击波源旋转的定位方法,其定位精度和操作不但非常复杂,而且精度不准。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医疗设备中数控双定位碎石机操作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利用机械部件实现人体外灵活定位的碎石机,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双定位体外碎 石机,包括B超检测系统、X光检测系统和冲击波源,B超检测系统包括B超探头和B超监控 器,X光检测系统包括弧形摆臂和分别安装在弧形摆臂两端的X光线机、X光线影像系统,以 及与X线影像系统连接的X线监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超检测系统、X光检测系统和冲击波源通过冲击波源运动装置 与三维运动装置连接,所述三维运动装置安装在固定框架内,三维运动装置包括上下移动 装置、安装在上下移动装置上的前后移动装置,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上的左右移动装置,所 述冲击波源运动装置包括C形臂运动机构和冲击波源运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轴支撑座、两个滑 动轴A、运动架A、电动缸A,固定支架和轴支撑座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同一侧边,轴支撑座位 于固定支架上方,轴支撑座上有两个平行于固定框架侧边的轴孔,运动架A位于轴支撑座 的上方,两个滑动轴A—端固定在运动架A的底部,另一端插入轴支撑座的轴孔中,电动缸 A 一端固定在固定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运动架A上,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运动架B、电动缸B和两个滑动轴B,两个滑动轴B相互平 行的安装在运动架A上,且垂直于固定框架的侧面,运动架B通过两端的轴孔安装在两个滑 动轴B上,电动缸B —端与运动架A连接另一端与运动架B连接,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运动架C、电动缸C和两个滑动轴C,两个滑动轴C平行的 安装在运动架B上且垂直于滑动轴B,运动架C通过两端的轴孔安装在两个滑动轴C上,运 动架C的一端有空心套管,电动缸C 一端固定在运动架B上,另一端固定在运动架C上。所述C形臂运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驱动的蜗杆、蜗杆带动的蜗轮和C形臂,C形 臂截面为工字型且上面固定有齿条,蜗轮与齿条啮合,C形臂的一端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另一端插入运动架C的空心套管内利用螺栓固定,所述冲击波源运动机构包括活动端、活动端侧边固定的冲击波源固定架、与活动 端连接的多级套管,驱动多级套管的液压缸,冲击波源安装在冲击波源固定架上,所述弧形摆臂的内弧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缸D,电动缸D—端通过销轴固定在弧 形摆臂一侧边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与C形臂连接的固定轴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冲击波源的轴线与B超探头的轴线有一个固定 夹角,且冲击波源的焦点位于B超探头的探点后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冲击波源运动装置内安装有活动端行程测量
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B超探头通过固定支杆与冲击波源运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定位方法直观且操作简单,完全利用机械结构实现多方位的检测移 动,成本低廉,采用三套运动装置组合的三维运动装置,可以完全实现两套系统的运动调 整,提高了效率,利用C形臂可使B超围绕人体旋转45度,同时电动缸驱动的弧形摆臂的上 升、前移、左右各运动可使X光在人体内多角度的搜寻和确定结石位置,利用冲击波源运动 机构可以将焦点拖动到任何结石位置,定位精准、方便快捷,一旦B超确定了病灶位置,可 以单独移动冲击波源,不会影响病灶的位移,能够快速确定且精准击碎病灶,冲击波B超与 X射线透视可同时使用,可以同时实现阴性结石、阳性结石的检测。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运动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源运动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摆臂运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包括B超检测系统、X光检测系统和冲击波源,本 方案利用全机械机构在一个病灶上实现B超检测和X光检测,操作简单,且可实现全方位移 动,提高检测效率及冲击结石的精确度。如图1、2所示,B超检测系统和X光检测系统的移动依靠三维移动装置9,三维移 动装置可以调整两个检测系统的全方位移动。三维移动装置安装在一个固定框架10中,包 括三套不同方向上的移动装置上下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和左右移动装置。其中上下移 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4、轴支撑座15、运动架A17、电动缸A18和两个滑动轴A16,固定支架 和轴支撑座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同一侧边,轴支撑座位于固定支架上方,轴支撑座上有两个 平行于固定框架侧边的轴孔,运动架A位于轴支撑座的上方,两个滑动轴A—端固定在运动 架A的底部,另一端插入轴支撑座的轴孔中,电动缸A —端固定在固定支座上,另一端固定 在运动架A上,活动架A在电动缸A的作用下,利用滑动轴A在轴支撑座上的轴孔中来回运 动,实现活动架A的上下运动,滑动轴A起到支撑和限定作用。前后移动装置包括运动架B19、电动缸B20和两个滑动轴B21,两个滑动轴B相互
4平行的安装在运动架A上,且垂直于固定框架的侧面,两个滑动轴B分别位于两个滑动轴A 上面,运动架B通过两端的轴孔安装在两个滑动轴B上,电动缸B —端与运动架A连接另一 端与运动架B连接,活动架B在电动缸B的作用下,以活动架A为支撑体,实现活动架B在 滑动轴B上的前后移动。左右移动装置包括运动架C23、电动缸C22和两个滑动轴C24,两个滑动轴C平行 的安装在运动架B上,两个滑动轴C位于两个滑动轴B之间且与两个滑动轴B垂直,运动架 C通过两端的轴孔安装在两个滑动轴C上,运动架C的一端有空心套管25,电动缸C 一端固 定在运动架B上,另一端固定在运动架C空心套管的相对端上,活动架C在电动缸C的作用 下,以活动架B为支撑体,实现活动架C在滑动轴C上的左右移动。如图3所示,B超探头1通过固定支杆39与冲击波源运动装置8连接,冲击波源 运动装置包括C形臂运动机构和冲击波源运动机构。冲击波源运动机构包括活动端32、活 动端侧边固定的冲击波源固定架33、与活动端连接的多级套管34,驱动多级套管的液压缸 35,冲击波源7安装在冲击波源固定架33上,冲击波源的轴线与B超探头的轴线有一个固 定夹角,且冲击波源的焦点12位于B超探头的探点13的后方。活动端32的中间有孔,安 装B超头的固定支杆39从孔中伸入固定在冲击波源运动装置8内,活动端在多级套管的作 用下运动时,与固定支杆之间互不影响,活动端的运动带动冲击波源前后移动,从而调整冲 击波源的焦点,方便轰击结石。一旦B超头确定结石的位置,此时就要调整冲击波源的位 置,以求焦点与结石重合,其中冲击波源运动装置内安装有活动端行程测量器37,用于测量 焦点12与结石之间需要移动的距离。C形臂运动机构包括电机26、电机驱动的蜗杆27、蜗杆带动的蜗轮28和C形臂29, C形臂截面为工字型且上面固定有齿条30,冲击波源运动装置8活动套接在C形臂上,卡合 结构与C形臂的工字形截面对应,蜗轮与齿条啮合,C形臂的一端固定有固定轴31,运动架 C上的空心套管25朝向固定框架10外,固定轴另一端插入运动架C的空心套管内并利用螺 栓固定,当电机驱动蜗杆时,蜗杆带动蜗轮,蜗轮与齿条啮合,从而在齿条上行进,完成冲击 源运动装置的小范围运动。如图1、4所示,X光检测系统包括弧形摆臂3和分别安装在弧形摆臂两端的X光 线机4、X光线影像系统5,以及与X光线影像系统连接的X线监视器6,固定轴上套有轴套, 弧形摆臂的中间有轴孔,弧形摆臂通过轴孔安装在轴套上且以轴孔为支点旋转。弧形摆臂 的内弧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缸D11,电动缸D—端通过销轴36固定在弧形摆臂一侧边上,另 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与C形臂连接的固定轴31上,由于电动缸D两端都是通过销轴连接, 当电动缸D工作时,电动缸D与固定轴连接一端以销轴为支点旋转,另一端也以销轴为支点 旋转,从而推动弧形摆臂以轴孔为旋转点实现偏转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作时,电动缸A调整活动架A的上下距离,实现了 B超探头 和X光线机的上下位置调整,当上下位置确定后,再利用电动缸B来调整活动架B的前后距 离,实现了 B超探头和X光线机的前后位置调整,当前后位置确定后,再利用电动缸C调整 活动架C的左右距离,实现了 B超探头和X光线机的左右位置调整,上述三方式的调整可以 依次调整,也可以仅调整其中的一或二项。C形臂运动机构还可以结合三维运动装置再进行 小范围内B超头位置调整。当X光线机4查出病灶时,X光线影像系统5接收后将病灶显像于X光线监视器
6,此时驱动三维运动装置使焦点与影像重合,病灶影像定位于监视器的十字线标记后,弧 形摆臂在电动缸D的作用下摆动,运动到一定的斜度后,再次重复以上的动作,即可进入治 疗,利用冲击波源运动机构带动冲击波源,使其焦点到病灶位置即可进行治疗。 使用B超检测时,由三维运动装置9驱动冲击波源运动装置8,并结合C形臂运动 机构使B超头1贴住人体,寻找到病灶,B超头将影像传导到监视器2,根据所寻找到的病 灶在监视器2的位置,利用冲击波源运动机构带动冲击波源,使其焦点到病灶位置即可进 行治疗。
权利要求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包括B超检测系统、X光检测系统和冲击波源(7),B超检测系统包括B超探头(1)和B超监控器(2),X光检测系统包括弧形摆臂(3)和分别安装在弧形摆臂两端的X光线机(4)、X光线影像系统(5),以及与X光线影像系统连接的X光线监视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B超检测系统、X光检测系统和冲击波源通过冲击波源运动装置(8)与三维运动装置(9)连接,所述三维运动装置安装在固定框架(10)内,三维运动装置包括上下移动装置、安装在上下移动装置上的前后移动装置,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上的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冲击波源运动装置包括C形臂运动机构和冲击波源运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14)、轴支撑座(15)、运动架A (17)、电动缸A (18)和两个滑动轴A (16),固定支 架和轴支撑座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同一侧边,轴支撑座位于固定支架上方,轴支撑座上有两 个平行于固定框架侧边的轴孔,运动架A位于轴支撑座的上方,两个滑动轴A—端固定在运 动架A的底部,另一端插入轴支撑座的轴孔中,电动缸A —端固定在固定支座上,另一端固 定在运动架A上,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运动架B (19)、电动缸B (20)和两个滑动轴B (21),两个滑动 轴B相互平行的安装在运动架A上,且垂直于固定框架的侧面,运动架B通过两端的轴孔安 装在两个滑动轴B上,电动缸B —端与运动架A连接另一端与运动架B连接,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运动架C (23)、电动缸C (22)和两个滑动轴C (24),两个滑动 轴C平行的安装在运动架B上且垂直于滑动轴B,运动架C通过两端的轴孔安装在两个滑动 轴C上,运动架C的一端有空心套管(25),电动缸C 一端固定在运动架B上,另一端固定在 运动架C上,所述C形臂运动机构包括电机(26)、电机驱动的蜗杆(27)、蜗杆带动的蜗轮和同轴齿 轮(28)和C形臂(29),C形臂截面为工字型且上面固定有齿条(30),蜗轮带动同轴齿轮与 齿条啮合,C形臂的一端固定有固定轴(31),固定轴另一端插入运动架C的空心套管(25)内 利用螺栓固定,所述冲击波源运动机构包括活动端(32)、活动端侧边固定的冲击波源固定架(33)、与 活动端连接的多级套管(34),驱动多级套管的液压缸(35),冲击波源(7)安装在冲击波源 固定架上,所述弧形摆臂(3 )的内弧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缸D (11),电动缸D —端通过销轴(36 ) 固定在弧形摆臂一侧边上,另一端通过销轴(36)固定在与C形臂连接的固定轴(3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源(7)的轴线 与B超探头(1)的轴线有一个固定夹角,且冲击波源的焦点(12)位于B超探头的探点(13)后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源运动装置 (8)内安装有活动端行程测量器(37)。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B超探头(1)通过固 定支杆(39 )与冲击波源运动装置(8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具体涉及一种解除人体内结石的双定位机器。B超检测系统、X光检测系统和冲击波源通过冲击波源运动装置与三维运动装置连接,三维运动装置包括上下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和左右移动装置,冲击波源运动装置包括C形臂运动机构和冲击波源运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定位方法直观且操作简单,完全利用机械结构实现多方位的检测移动,成本低廉,采用三套运动装置组合的三维运动装置,可以完全实现两套系统的运动调整,提高了效率,利用冲击波源运动机构可以将焦点拖动到任何结石位置,定位精准、方便快捷,B超与X射线透视定位可同时使用,可以同时实现阴性结石、阳性结石的检测。
文档编号A61B17/225GK201691998SQ20102020126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朱建华, 王绮 申请人:北京中科健安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