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51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针。
背景技术
现在的输液针一般都为一次性使用品,未使用前其针头上套有防污染的保护套, 打开使用后,保护套即被丢弃,污染环境。输液针在使用完后无保护套套住针头,护士及后 期的卫生人员在处理这些使用过的输液针时,容易被外露的针头刺伤手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环保、使用完针头不裸露 的输液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输液针包括针头、针座、输液管和保护套,针座为 中空的塑料管,针座的一端固定有针头,针座另一端连接输液管,针座一侧延伸出针翼,所 述保护套为一段中空的塑料管,套设在针座一固定有针头的一端,该保护套覆盖针头部分, 保护套对应针翼设有开槽。利用保护套上对应针翼的开槽,输液针在使用时,将保护套往针座方向推动,露出 针头尖端进行输液,无需将保护套取出。输液完毕,取出针头,将保护套复位,这样针头就不 会外露,刺伤后期处理这些输液针的护士和卫生人员,同时可以避免保护套乱丢,造成环境 污染。所述开槽为通槽。所述通槽为密闭通槽,避免针头划出。所述密闭通槽的密闭面位于保护套的内壁。所述密闭通槽的密闭面位于保护套的外壁。所述开槽端设有针翼导入开口,便于将保护套的开口对准针翼推动。所述保护套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螺纹,更方便推动保护套。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在保护套上设置对应针翼的开槽,这样输液 针的保护套在输液时无需取下,这样保护套就不会被随手丢弃,污染环境;输液完毕保护套 复位套住针头,使后期处理这些输液针的护士和卫生人员的不被针头刺伤。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针的结构示意 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针的保护套的开槽为通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液 针中的密闭通槽的密闭面位于保护套内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液针中 的密闭通槽的密闭面位于保护套外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或4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本包括针头1、针座2、输液管3和保护套4, 针座2为中空的塑料管,针座2的一端固定有针头1,针座2另一端连接输液管3,针座2 — 侧延伸出针翼21,所述保护套4为一段中空的塑料管,套设在针座2 —固定有针头1的一 端,该保护套4覆盖针头1部分,保护套4对应针翼21设有开槽41。所述开槽端设有针翼21导入开口 42,便于将保护套4的开口 42对准针翼21推动。所述保护套4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螺纹,更方便推动保护套4。如图2所述,所述开槽41为通槽。所述通槽41可以为密闭通槽,避免针头1划出。如图3所示,所述密闭通槽41的密闭面45位于保护套4的内壁43。如图4所示,所述密闭通槽41的密闭面位45于保护套4的外壁44。使用时,将保护套4往针翼21方向推动,密闭面45自动撕开。
权利要求一种输液针,包括针头、针座、输液管和保护套,针座为中空的塑料管,针座的一端固定有针头,针座另一端连接输液管,针座一侧延伸出针翼,保护套为一段中空的塑料管,套设在针座一固定有针头的一端,该保护套覆盖针头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对应针翼设有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密闭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通槽的密闭面位于保护套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通槽的密闭面位于保护套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端设有针翼导入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液针,其包括针头、针座、输液管和保护套,针座为中空的塑料管,针座的一端固定有针头,针座另一端连接输液管,针座一侧延伸出针翼,所述保护套为一段中空的塑料管,套设在针座一固定有针头的一端,该保护套覆盖针头部分,保护套对应针翼设有开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在保护套上设置对应针翼的开槽,这样输液针的保护套在输液时无需取下,这样保护套就不会被随手丢弃,污染环境;输液完毕保护套复位套住针头,使后期处理这些输液针的护士和卫生人员的不被针头刺伤。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1768227SQ20102026137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 英, 姚耀, 姜仁见, 张振香, 方东萍, 朱秀兰 申请人:刘英;姚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