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推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1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囊内镜推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
背景技术
小肠长而迂曲、重叠,蠕动又快,各种传统的检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较低。 小肠疾病起病多隐匿,临床多表现为腹痛、黑便、贫血等,没有特异性,容易漏诊、误 诊。因此,对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在排除了胃十二指肠和大肠疾病时,即应充分考虑小肠 疾病的可能,并进行相应的检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诊断小肠疾病的一些传统方法进 行了改进,并逐渐推广了小肠镜、胶囊内镜和影像检查技术,为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水 平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由于小肠镜等技术设备限制及检查费用昂贵,并且检查时较痛 苦,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广为应用的经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检查,能动 态观察小肠各断粘膜情况,乃是检查小肠疾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胶囊内镜检查存在 以下不足。(1)、部分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在胃内停滞时间长,内镜电量消耗过多,不能 全面、及时、完整的检查小肠,延误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老年人,部分糖尿病患 者,胃轻瘫患者,先天性幽门发育不全的患者以及幽门梗阻的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时更 为困难。(2)、吞服胶囊内镜后在胃内完全停滞,要具有一定经验的医生经内镜操作取 出,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耗工、费时,甚至不成功。(3)、胶囊内镜价格较贵,一旦检查不成功,可能会造成患者、医院、经销 商、公司之间的矛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其可 以一次置入胶囊内镜,不经过食管、胃直接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的胶囊内镜推送 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包 括芯杆,其特点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 在外鞘管后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 胶囊内镜仓,偏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内。所述的芯杆前端为锥形引导头,芯杆前端通入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 并伸出,芯杆后端与推送活塞杆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的后端与外鞘管后端 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和外鞘管的后端部还设有手柄。所述的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为柱体形状,其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 长度小于等于15mm,所述的外鞘管,推送活塞杆和芯杆为硅胶管,外鞘管外部设有刻 度。[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操作简单安全,胶囊内 镜不经过食管、胃直接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能够全面、及时、安全、按需 检查小肠、大肠的各段粘膜。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为100%,缓和了患者、医院、经销 商、公司之间的矛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极大地方便了临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B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锥形引导头芯杆;2、偏心的胶囊内镜仓;3、偏心的活塞环;4、 外鞘管;5、推送活塞杆;6、芯杆;7、内孔;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 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见图1、2、3所示,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6,其特点是还包括有 所述的芯杆6安装在推送活塞杆5内,推送活塞杆5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4后端内,推送 活塞杆5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3,外鞘管4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2,偏 心的活塞环3对应设置在外鞘管4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2内。所述的芯杆6前端为锥形引导头1,芯杆6前端通入外鞘管4前端的偏心的胶囊 内镜仓2并伸出,芯杆6后端与推送活塞杆5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5的后 端与外鞘管4后端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5和外鞘管4的后端部还设有手柄 8。所述的外鞘管4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2为柱体形状,其直径小于或等于 12mm,长度小于等于15mm,所述的外鞘管4,推送活塞杆5和芯杆6为硅胶管,外鞘管 4外部设有刻度。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芯杆6中间内孔7可通过引导钢丝,在胶囊内镜推送 时,像常规一样行胃镜检查,将引导钢丝置入十二指肠降部,退出胃镜,而后用装有胶 囊内镜的胶囊内镜推送器,沿导丝缓缓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再行胃镜检查,确定胶囊内 镜达十二指肠球部即可用胶囊内镜推送器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 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后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 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偏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 心的胶囊内镜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前端为锥 形引导头,芯杆前端通入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并伸出,芯杆后端与推送活塞 杆滑动配合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推送活塞杆的 后端与外鞘管后端滑动配合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推送活塞杆和 外鞘管的后端部还设有手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外鞘管前端 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为柱体形状,其直径小于或等于12_,长度小于等于15mm,所述 的外鞘管,推送活塞杆和芯杆为硅胶管,外鞘管外部设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其特点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后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偏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内,其操作简单安全,胶囊内镜不经过食管、胃直接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能够全面、及时、安全、按需检查小肠、大肠的各段粘膜。缓和了患者、医院、经销商、公司之间的矛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极大地方便了临床。
文档编号A61B1/00GK201790784SQ20102051565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吴正奇, 张志镒 申请人:吴正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