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74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
背景技术
肛门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以渗液、瘙瘁、局部分泌物增多,皮疹多形性、 易复发为主要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映,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瘁剧烈,易复发。肛门湿疹发病部位局限于肛门,少数可累及附近皮肤及会阴部,奇瘁难忍,常潮湿,皮肤浸润肥厚,可发生皲裂。目前,治疗肛门湿疹的药物较多,一般多是口服的中西药,但均存在见效慢,治疗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中医学认为肛门湿疹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肌肤失养,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针对病因, 本方精选清热除湿、养血祛风的中药,配成外用洗剂,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治愈率。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由以下重量分的中药制成苦参10-20分、黄连5-15分、枯矶1-5分、当归3-7分、生地3_7分、 荆芥5-10分、地肤子5-15分、土茯苓5-10分、五倍子5-15分、紫草5_10分、青黛5_10分、 野菊花5-15分。优选的,该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由以下重量分的中药制成苦参15分、 黄连10分、枯矾3分、当归5分、生地5分、荆芥7分、地肤子10分、土茯苓7分、五倍子10 分、紫草7分、青黛7分、野菊花10分。制备时,取苦参15g、黄连10g、枯矾3g、当归5g、生地5g、荆芥7g、地肤子10g、土茯苓7g、五倍子10g、紫草7g、青黛7g、野菊花10g。加水1000毫升,水煎后去渣,加米醋20 毫升,每日1剂,坐浴20分钟。方中苦参、荆芥可祛风止瘁;地肤子、枯矶、五倍子可燥湿;土茯苓、黄连可清热解毒;野菊花、青黛、紫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诸药合用、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瘁作用,又能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达到祛风除湿目的。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160例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男 45例,女35例;年龄在22 76岁,平均43. 20岁;急性湿疹32例,慢性湿疹48例。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在21 75岁,平均为42. 50岁;急性湿疹31例,慢性湿疹 49例。全部病例符合肛门湿疹诊断标准,急性湿疹病人均表现有多形皮损、丘、疱疹密集,肛门皮肤潮红,以渗出、糜烂、极度瘙瘁难忍为主。慢性湿疹病人以肛门皮肤粗糙、增厚、皲裂、 湿瘁、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为主要表现。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复方氧化锌软膏15g,加地塞米松片(0. 75g/片)10片,捣碎调勻局部涂擦,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坐浴洗剂进行坐浴,具体方法取苦参15g、黄连 log、枯矾3g、当归5g、生地5g、荆芥7g、地肤子10g、土茯苓7g、五倍子10g、紫草7g、青黛 7g、野菊花10g。加水1000毫升,水煎后去渣,加米醋20毫升,每日1剂,坐浴20分钟每日 2次,1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2组病例均要求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干燥;忌服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 保持有规律地解大便,避免便结,调节情志,保证充足睡眠。3、疗效判断标准皮疹全部消退,瘁感消失为痊愈;皮疹消退75%以上,瘁感明显减轻为显效;皮疹消退30% 75%,瘁感有所减轻,为好转;未达到以上疗效为无效。4、治疗结果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由以下重量分的中药制成苦参10-20分、黄连5-15分、枯矾1-5分、当归3-7分、生地3_7分、 荆芥5-10分、地肤子5-15分、土茯苓5-10分、五倍子5-15分、紫草5_10分、青黛5_10分、 野菊花5-15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由以下重量分的中药制成苦参15分、黄连10分、枯矶3分、当归5分、 生地5分、荆芥7分、地肤子10分、土茯苓7分、五倍子10分、紫草7分、青黛7分、野菊花 10分。
3.制备如上权利要求1或2的中药坐浴洗剂的方法,取苦参15g、黄连10g、枯矶3g、当归5g、生地5g、荆芥7g、地肤子10g、土茯苓7g、五倍子10g、紫草7g、青黛7g、野菊花10g,加水1000毫升,水煎后去渣,加米醋20毫升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肛门湿疹的中药坐浴洗剂,该中药坐浴洗剂针对肛门湿疹病因是由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肌肤失养,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精选清热除湿、养血祛风的中药,苦参、黄连、枯矾、当归、生地、荆芥、地肤子、土茯苓、五倍子、紫草、青黛、野菊花。配成外用洗剂,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治愈率,经临床试验,治愈率达68.7%,有效率达到98.8%,而且治疗成本高,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2178876SQ20111010197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于文霞, 刘彩欣, 周加军, 苏献恩 申请人:周加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