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040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1、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2、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 3、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4、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 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青光眼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眼病,祖国医学名为绿风内障。本病是以瞳神散大,色呈淡绿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多由劳神过度、真阴暗耗导致阴虚阳抗,气血不和,以致神水瘀滞,瞳神扩散,而酿成此病。临床表现病情较缓,头痛眼胀,多时轻时重,瞳神多时散时收,后期散大不收,视物不清,或耳鸣,口干,舌绛,脉细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生地黄3重量份、玄参6重量份、麦门冬3重量份、天门冬9重量份、石斛6重量份、玉竹6重量份、百合9重量份、龟板3重量份、丹参3重量份、熟地黄6 重量份、桑椹子9重量份、夏枯草6重量份、青箱子6重量份、密蒙花9重量份、谷精草3重量份、木贼草3重量份、菊花6重量份、薄荷9重量份、蝉蜕6重量份、楮实9重量份、夜明砂 3重量份、水红花子9重量份和甘草6重量份,将以上23味药放入1300毫升水中,浸泡30 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0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以上11味药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养胃生津,滋阴除热、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活血化瘀,除烦安神、健脾和胃之功效。在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以上8味药具有清火散结、清肝降压、清肝明目退翳、降血压、清热养肝、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因其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
楮实、夜明砂、水红花子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活血消积之功效,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楮实、夜明砂、水红花子、甘草这23 味药配伍应用,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活血化瘀,除烦安神、健脾和胃、清火散结、清肝降压、清肝明目退翳、降血压、 清热养肝、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活血消积、缓急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最佳配方。生地黄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经。润肺清心,养胃生津。天门冬甘、苦,大寒,。入肺、肾经。润肺滋肾,清热化痰。石斛甘,寒。入肺、胃、肾经。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玉竹甘,微寒。入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百合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胆、小肠、大肠五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和胃。龟板咸、甘,平。入肾、心、肝经。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丹参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化瘀,除烦安神,消肿止痛。熟地黄甘,微温。入心、肝、肾经。补血调经,滋明育阴。桑椹子甘、酸,寒。入心、肝、肾经。滋阴补血。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清火散结、清肝降压。青箱子苦,微寒。入肝经。清肝明目退翳、降血压。密蒙花甘,微寒。入肝经。清热养肝、明目退翳。谷精草甘,平。入肝、胃经。退翳明目、疏散风热。木贼草甘、苦,平。入肿、肝、胆经。疏风热、平肝明目。菊花微寒;甘、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薄荷凉;辛;归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蝉蜕寒;甘;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醫,止痉。楮实甘,寒,无毒。入肝、脾、肾三经。滋阴补肾、清肝明目。夜明砂辛、寒。入肝经,清肝明目。水红花子辛、苦,寒。入肝经。清肝明目,活血消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生地黄3g、玄参6g、麦门冬3g、天门冬9g、石斛6g、玉竹6g、百合9g、龟板3g、丹参3g、熟地黄6g、桑椹子9g、夏枯草6g、青箱子6g、密蒙花9g、谷精草3g、木贼草3g、菊花 6g、薄荷9g、蝉蜕6g、楮实9g、夜明砂3g、水红花子9g和甘草6g,将以上23味药放入1300
4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共煎出药液300毫升,当阴虚型青光眼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C, 每次100毫升,内服,一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286例阴虚型青光眼中,男性178例,占62. 2%,女性108例,占37. 8%。表一、286例阴虚型青光眼病人的年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生地黄3克、玄参6克、麦门冬3克、天门冬9克、石斛6克、玉竹6克、百合9克、龟板3克、丹参3克、熟地黄6克、桑椹子9克、夏枯草6克、青箱子6克、密蒙花9克、谷精草3克、木贼草3克、菊花6克、薄荷9 克、蝉蜕6克、楮实9克、夜明砂3克、水红花子9克和甘草6克,将以上23味药放入1300 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0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阴虚型青光眼,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如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楮实、夜明砂、水红花子和甘草,将以上23味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型青光眼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2198227SQ20111011783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苏士峥 申请人:苏士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