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19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
背景技术
腹胀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症状之一,是因原发病、手术和麻醉的影响使胃肠处于麻痹状态,致肠腔内大量气体留滞,严重腹胀可影响腹部切口愈合,限制呼吸运动及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进而诱发肺部并发症和下肢血栓形成,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术后腹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治疗术后腹胀,一般是口服增加肠蠕动的药物、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或者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的方法,口服药物或肌肉注射疗效慢且不稳定,并且口服药物对胃肠有刺激性,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的办法病人痛苦大,患者往往不易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它效果快,痛苦小,使用方便,副作用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大黄3 12g ;枳实3 15g ;桃仁6 IOg ;陈皮 3 IOg ;川厚朴3 IOg ;木香3 IOg ;乌药3 IOg ;延胡索5 IOg ;党参5 20g ;炒白术5 15g ;麦冬10 15g ;金银花10 15g ;蒲公英10 30g ;柿蒂6 IOg ;代赭石 10 30g ;炒莱菔子6 IOg ;甘草2 IOg ;所述大黄后下。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大黄8g ;枳实IOg ;桃仁8g ;陈皮IOg ;川厚朴IOg ;木香IOg ;乌药8g ;延胡索5g ;党参15g ;炒白术IOg ;麦冬IOg ;金银花 12g ;蒲公英15g ;柿蒂8g ;代赭石15g ;炒莱菔子IOg ;甘草8g ;所述大黄后下。上述灌肠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述除大黄以外的各原料药放入煎锅内,加水400ml,大火熬开锅,再用小火熬 15分钟,然后将大黄加入锅中,再继续小火煎熬,10分钟后,取下煎锅,药液用2 3层纱布过滤后取汁冷却(药液量约为150ml 200ml),待药液温度降至38 39摄氏度时,装入灌肠袋内备用。准备一次性吸痰管一根,一次性输液器一个,输液器过滤器连同头皮针乳头部分保留,剪去头皮针细管和针头,一次性吸痰管打开后直接与输液器连接备用。灌肠时,根据患者手术情况选择左侧或右侧卧位,臀部靠近床边,轻轻分开臀部,显露肛门,挂本发明灌肠液于输液架上,输液器与灌肠袋连接,按静脉输液法排尽空气,润滑吸痰器肛管的前端, 排尽管内空气,轻轻插入肛门内25 30cm,打开输液管调节器,调节滴速为40 60滴/分钟,缓慢滴入,待全部药液完全滴入后,再保留20 30分钟,灌肠操作结束。本发明组方是依据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辩证施治,组方立法,诸药合用,能起到理气散瘀,通肠排毒,清热,止痛止呕,扶助正气的作用。
上述各药物机理如下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大黄有促进胃肠蠕动、消炎、抗菌的作用。枳实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枳实具有兴奋胃肠,使胃肠蠕动增强的作用。桃仁味苦,性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桃仁具有止血、镇痛、消炎、抗菌、抗过敏的作用。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陈皮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抗炎作用。川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川厚朴具有行散气滞、缓解疼痛、疏通气机的作用。木香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行气、调中、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木香具有松弛平滑肌,抑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胃、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现代研究表明,乌药具有兴奋胃肠平滑肌、抗炎镇痛、有促进凝血、止血、抑菌作用。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溃疡等作用。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生沣养血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党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溃疡的作用。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炒白术具有抗疲劳、抗应激、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分泌,对肠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沣、清心除烦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麦冬具有强心、润肠、抗菌、生沣的作用。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消炎、抗菌作用。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消炎、抗菌作用。柿蒂味苦,性平,归胃经。具有降气止呕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柿蒂具有降逆下气止呕作用。代赭石味苦,性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之功。现代研究表明, 代赭石对肠管有兴奋作用,可使肠蠕动亢进,所含铁质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炒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消食化积、降气化痰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炒莱菔子具有抑菌、解毒的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炎、抗菌、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本发明依据病因病机,药物机理,可直达病灶;方中党参、炒白术、麦冬培补元气; 大黄、桃仁、枳实、川厚朴、陈皮活血行气、导滞攻下;木香、乌药、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柿蒂、代赭石、炒莱菔子消食化积、降气止呕;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同达到理气散瘀,通肠排毒,清热,止痛,止呕,扶助正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以上药物具有增加胃肠蠕动、抗菌、消炎、止痛、增加免疫力的作用,能较快的促进肛门排气,解除腹胀,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疾病的痊愈。本发明药源充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在患者术后出现腹胀时开始用药,每天1 2次,见效快、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临床资料1、选自2008年7月 2010年10月妇产科住院的手术患者170例,术后合并腹胀者100例,发生率为58. 8%。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32例,次全子宫切除术18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剔除术M例,良性卵巢肿瘤12例,急性宫外孕14例,年龄18 67 岁,平均43. 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用卡方检验(P > 0. 05)无统计学差异。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术后出现腹胀,或伴有腹痛,嗳气、呕吐;(2)肛门无排气; (3)腹部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本发明制作的灌肠剂,每日灌肠两次,对照组予以西药新斯的明口服。3、统计学方法两组临床用卡方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Ridut检验。4、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显效用药12小时内腹部胀痛消失,肛门排气或排便,肠鸣音恢复。(2)有效用药12 M小时腹部胀痛明显减轻,肛门排气或排便,肠鸣音弱。(3)无效用药M小时后腹部胀痛无缓解,肛门无排气或排便,肠鸣音未恢复。5.治疗效果(见下表)两组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大黄3 12g ;枳实3 15g ;桃仁6 10g ;陈皮3 10g ;川厚朴3 10g ;木香3 10g ;乌药3 10g ;延胡索5 10g ;党参5 20g ;炒白术5 15g ;麦冬10 15g ;金银花10 15g ;蒲公英10 30g ;柿蒂6 10g ;代赭石10 30g ;炒莱菔子6 10g ;甘草 2 10g;所述大黄后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大黄8g ;积实10g ;桃仁8g ;陈皮10g ;川厚朴10g ;木香10g ;乌药8g ;延胡索5g ;党参15g ;炒白术10g ;麦冬10g ;金银花12g ;蒲公英15g ;柿蒂8g ;代赭石15g ;炒莱菔子10g ;甘草8g ;所述大黄后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中药灌肠剂。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大黄3~12g;枳实3~15g;桃仁6~10g;陈皮3~10g;川厚朴3~10g;木香3~10g;乌药3~10g;延胡索5~10g;党参5~20g;炒白术5~15g;麦冬10~15g;金银花10~15g;蒲公英10~30g;柿蒂6~10g;代赭石10~30g;炒莱菔子6~10g;甘草2~10g;所述大黄后下。本发明灌肠剂效果快,痛苦小,使用方便,副作用少。
文档编号A61P1/14GK102319353SQ2011102898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井玉生 申请人:井玉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