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17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指一种新型拔火罐。
背景技术
目前拔火罐是中医治疗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方法。拔火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近年来,在治疗皮肤病、痤疮等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拔火罐是通过燃烧排除罐内的部分气体,使其内部形成负压而吸附于人体有关部位来进行治疗。使用这种拔火罐在治疗时很容易出现烫伤皮肤的现象,给病人带来痛苦。并且由于罐内负压产生的吸力较强而容易拉伤皮肤。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几种新式拔火罐。其中一种是带有橡胶皮囊的拔火罐,其内部设有由导电金属或者磁性物质制成的硬物,通过这个硬物按压皮肤,使电流或磁场直接作用于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拔火罐虽然能够克服传统拔火罐结构的不足,但硬物材料成本高,结构和制造也较复杂,特别是压在皮肤上会使人明显感觉不舒服。另一种是完全硬质材料制成的拔火罐,通过阀体和真空泵来工作,这种拔火罐,使用时病人无法自己进行,需要另有人协助,而且这种拔火罐,进行抽真空时,需要用手扶着按压,不然无法抽真空,或者发生移位滑落。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拔火罐使用时易伤人、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拔火罐,该新型拔火罐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不伤人、 操作简单、实用方便等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拔火罐,主要包括球头橡胶囊、轴向弹簧式罐体、排气阀、喇叭式吸口,其特征是球头橡胶囊下端连接轴向弹簧式罐体;轴向弹簧式罐体外壁上设有排气阀,底部连接喇叭式吸口 ;轴向弹簧式罐体主体结构为弹簧体,外壁为橡胶层;轴向弹簧式罐体上加工有弹压式折痕。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不伤人、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球头橡胶囊、2.轴向弹簧式罐体、3.排气阀、4.喇叭式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拔火罐,主要包括球头橡胶囊1、轴向弹簧式罐体2、排气阀3、喇叭式吸口 4,其特征是球头橡胶囊1下端连接轴向弹簧式罐体2 ;轴向弹簧式罐体2外壁上设有排气阀3,底部连接喇叭式吸口 4 ;轴向弹簧式罐体2主体结构为弹簧体,外壁为橡胶层;轴向弹簧式罐体2上加工有弹压式折痕。使用时,捏扁球头橡胶囊1,将喇叭式吸口 4对准要治疗的部位贴紧,新型拔火罐即吸附在身体上,压缩轴向弹簧式罐体2即可调节罐体内部压力,使用后打开排气阀3,罐
3体即从身体上脱落。 该新型拔火罐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不伤人、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拔火罐,主要包括球头橡胶囊(1)、轴向弹簧式罐体(2)、排气阀(3)、喇叭式吸口(4),其特征是球头橡胶囊(1)下端连接轴向弹簧式罐体(2);轴向弹簧式罐体(2) 外壁上设有排气阀(3),底部连接喇叭式吸口(4);轴向弹簧式罐体(2)主体结构为弹簧体, 外壁为橡胶层;轴向弹簧式罐体(2)上加工有弹压式折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拔火罐,主要包括球头橡胶囊1、轴向弹簧式罐体2、排气阀3、喇叭式吸口4,其特征是球头橡胶囊1下端连接轴向弹簧式罐体2;轴向弹簧式罐体2外壁上设有排气阀3,底部连接喇叭式吸口4;轴向弹簧式罐体2主体结构为弹簧体,外壁为橡胶层;轴向弹簧式罐体2上加工有弹压式折痕。该新型拔火罐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不伤人、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H9/00GK201939763SQ2011200434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
发明者王元林 申请人:王元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