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管的转接结构及喉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303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喉管的转接结构及喉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医疗上喉管的转接结构及喉管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呼吸道的表层皆为黏膜所覆盖,正常黏膜都会有分泌物来滋润,鼻腔的分泌物是鼻涕,口腔的分泌物是口水,而气管及肺部内的分泌物就叫痰液。痰液是通过黏膜上许多的细微纤毛摆动,而逐渐排出气管口,平常并不会觉得它们的存在;但在有气管炎或肺炎时,因细菌的破坏作用及黏膜本身的反应,使痰液量增多且更浓稠,纤毛的摆动也减缓,因此浓痰容易逐渐堆积在气管及肺内,使呼吸通道变狭窄,如此呼吸上的阻力增加,造成呼吸有杂音与不顺。此时,即须进一步为病人清洁其呼吸道内的痰液,以改善此症状。在医疗过程中,为解决前述病人的症状,一般医师会以抽痰器等医疗器材来帮助病人抽出呼吸道内的痰液以呼吸,然而,该抽痰器与呼吸器间的连接,则须仰赖一种抽痰管的接头来连接二者ο然而,公知抽痰管的接头,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许多的问题,举例来说,由于公知抽痰管的接头结构易在连接处产生气体泄露及相互脱离的问题,且具有不易组装、组装后易滑脱等缺点,且公知抽痰管的接头无法与氧气输送器作相应连接,进而大幅的限制了此抽痰装置的使用地点与场所;另外,公知抽痰管的接头连接其它装置(如喉管)时,其连接角度为垂直,给流动于其中的流体造成阻碍,影响抽痰动作及造成病人的不适性等缺点; 而且,公知抽痰管的接头容易造成黏稠痰液堆积,无法有效清除痰液。因此,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及喉管系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同大小管径,且可同时连接于多个装置(如喉管、氧气管、注射结构及抽痰管)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具有组装方便、密封性佳、易清洗及可有效减缓病人的不适性,可在七天内视病患状况重复使用,大幅扩充一般抽痰管装置的应用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喉管的转接结构,其包括有一主管体、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主管体具有一卡合部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其中,该第一开口部及该第二开口部的管径不同,且该卡合部对应设置于该第二开口部,该主管体的外侧壁则开设有不同孔径的一第一连接孔及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一延伸部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该第一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一连接孔,且该第二延伸部则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且该第二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二连接孔,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的管径不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喉管系统,其包括有一导管、一抽痰管及一喉管的转接结构;其中,该导管具有一连通管及一套管,该套管与该连通管交叉贯通,该套管设有一开关阀,该开关阀具有一穿孔,该开关阀可转动地设于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之间,当该开关阀在开启位置时,该穿孔连通该连通管,该开关阀在闭合位置时,该开关阀阻隔该连通管;该抽痰管的一端设于该连通管的一端,该抽痰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具有一吸入管及一排出管的按压控制器,该按压控制器可移动地设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该按压控制器位于第一位置时,该按压控制器阻隔该吸入管连通该排出管,该按压控制器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吸入管连通于该排出管;该喉管的转接结构则包括有一主管体、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 该主管体具有一卡合部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其中,该第一开口部及该第二开口部的管径不同,且该卡合部对应设置于该第二开口部,该主管体的外侧壁则开设有不同孔径的一第一连接孔及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一延伸部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该第一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一连接孔,且该第二延伸部则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且该第二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二连接孔,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的管径不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均斜向连接于主管体,不但可减缓病患抽痰时的不适性,还可在使用中将喉管的转接结构连接一氧气管,以增加病患的血氧浓度;另外,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第一延伸及第二延伸部均斜向连接的设计具有方便清洗等优点,可使本实用新型在有效期限内重复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改进公知抽痰管的接头容易脱落及泄漏的构造,有效降低医疗人员使用上的不便及受到病菌感染的危险。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并不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另一视角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又一视角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断面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系统的组合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喉管系统1 喉管的转接结构10 主管体101 第一开口部IOla第一环状套合部IOlb第一卡合凸块102 第二开口部103卡合部104第一连接孔105第二连接孔11 第一延伸部[0028]111第二环状套合部112第二卡合凸块12第二延伸部13第一套接环131第一卡合孔14第二套接环141第二卡合孔[0035]15垫片16接头2喉管3注射结构31注射管32逆止阀33注射盖4导管41连通管41a凸块42套管43开关阀5抽痰管51抽引管52套环53密封套54刮环6按压控制器61吸入管62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喉管的转接结构1,其包括有一主管体10、 一第一延伸部11及一第二延伸部12 ;其中,主管体10的外侧壁开设有不同孔径的一第一连接孔104及一第二连接孔105,使第一延伸部11的一端连通于第一连接孔104,而第二延伸部12的一端则连通于第二连接孔105,进而使主管体10分别连通于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12,上述第一延伸部11与第二延伸部12的管径不相同。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主管体10具有一卡合部103及两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开口部101及一第二开口部102,使喉管的转接结构1呈现一种四通管的结构;其中,第一开口部101与第二开口部102的管径不相同,且卡合部103对应设置于第二开口部102 ;上述的第一开口部101、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12均可用以连接其它装置(如喉管等),而第二开口部102则可连接于一抽痰管装置(图未示),因此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1可大幅扩充一般抽痰管装置的应用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12均斜向连接于主管体10,换言之, 由于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12与主管体10的连接处均为斜角设计,即该连接处呈一倾斜钝角,当喉管的转接结构1的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12的其中之一选择性地连接于一喉管(图未示)时,伸入病人呼吸道的该喉管与第一延伸部11或该喉管与第二延伸部12的相交处不会产生死角,因此当医疗人员为病人进行抽痰时,可使病人的呼吸顺畅,有效减缓病人的不适性,进而降低危险发生的机率;另外,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 12均斜向连接的设计具有拆卸后清洗方便等优点;再者,当喉管的转接结构1的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12的其中之一选择性地连接于一氧气管(图未示)时,当抽痰动作进行时,还可增加病患的血氧浓度,进而舒缓病患的不适性及降低抽痰时发生危险的机率。以下将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另一视角组合示意图,而图3则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又一视角组合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主管体10的第一连接孔104及第二连接孔105可相对地开设于主管体10外环侧壁的两侧, 使第一延伸部11与第二延伸部12也相对地设置在主管体10的两侧;其中,第一延伸部11 及第二延伸部12均为中空圆柱体,且第一延伸部11的管径大于第二延伸部12的管径,使第一延伸部11及第二延伸部12可分别扩充连接不同的装置,举例来说,第一延伸部11可连接于喉管2 (如图5)或氧气管(图未示),而第二延伸部12则可连接于注射结构3 (如图5),然而,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1在实际使用上仍需视病人的需求来决定欲扩充连接的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开口部101的管径与第一延伸部11的管径相同;其中,第一开口部101及第一延伸部11远离主管体10的一端还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及第二环状套合部111,使第一开口部101及第一延伸部11得以分别通过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及第二环状套合部111延伸连接于其它装置。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与第二环状套合部111的直径相同,且上述的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的外侧壁可设有多个第一卡合凸块101b,而第二环状套合部111的外侧壁也可设有多个第二卡合凸块112 ;对应设置于第二开口部102的卡合部103可为自第二开口部102的外侧壁开设形成螺旋状的卡合部103。请参阅图4、图5及图6,图4为图3的A-A断面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系统的组合示意图,而图6则为本实用新型喉管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1还可包括有一第一套接环13、一第二套接环14、一垫片15及一接头 16 ;其中,由在第一套接环13的环侧壁还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凸块IOlb的第一卡合孔131,而第二套接环14的环侧壁则可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卡合凸块112的第二卡合孔 141,故当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1的第一开口部101扩充连接有一喉管(图未示)、一氧气管(图未示)或一刮除结构(图未示),或者,第一延伸部11扩充连接有另一喉管(图未示)、另一氧气管(图未示)或另一刮除结构(图未示)时,使得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1组装时步骤较简单,不会有组装方向性混淆的问题,故可有效节省工时,且可增加喉管的转接结构1与其它装置连接时的稳固性。上述第一卡合凸块101b、第二卡合凸块112、 第一卡合孔131及第二卡合孔141的形状及数量不设限,如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的外侧壁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一卡合凸块101b,而第二环状套合部 111的外侧壁也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二卡合凸块112,同样地,第一套接环13的环侧壁开设有对应于两第一卡合凸块IOlb的第一卡合孔131,而第二套接环14的环侧壁则开设有对应于两第二卡合凸块112的第二卡合孔141。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喉管系统100可包括有一喉管的转接结构1、一喉管2、 一导管4及抽痰管5及一按压控制器6 ;其中,喉管的转接结构1与上述相同,故不在此赘述。导管4具有一连通管41及一套管42,连通管41与套管42交叉贯通,抽痰管5的一端设于连通管41的一端,而喉管的转接结构1则设于连通管41的另一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当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结构1欲与其它装置组装时,如图6所示,可将喉管2的一端先套接于第一套接环13、接头16及垫片15后,再将喉管2对应于第一环状套合部101a,并施以一向下的压力,使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的第一卡合凸块IOlb卡掣于第一套接环13的第一卡合孔131中,使第一套接环13设置于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上,由此使喉管2限位于第一开口部101,进而使喉管的转接结构1及喉管2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即可通过该环设于第一套接环13的第一卡合孔131,配合第一环状套合部IOla外缘所环绕设置的第一卡合凸块 IOlb,而使喉管的转接结构1与喉管2之间达到易于组装,且在组装后拉力平均不易滑脱的功效,且介于接头16及喉管的转接结构1之间的垫片15还可进一步使喉管2与喉管的转接结构1获得较紧密、稳固的接合效果。另外,连通管41的另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相对应喉管的转接结构1的卡合部103的凸块41a,使凸块41a可以旋入的方式而卡设于螺旋状的卡合部103内,使连通管41稳固地设于喉管的转接结构1的一端。请参阅图5及图6,喉管的转接结构1为设于导管4的四通管,且喉管的转接结构 1还可连接有一喉管2及一注射结构3,更具体的来说,第二延伸部12连通于注射结构3,而第一开口部101及第一延伸部11则可连通于喉管2,喉管2可深入病患的呼吸道中。导管 4为中空管体,且导管4上还可设有至少一注射结构3 ;其中,上述注射结构3可注射药剂以帮助去除附着于管壁上的痰液,注射结构3具有一注射管31、一逆止阀32及一注射盖33, 逆止阀32设于注射盖33内,用以防止药液逆流,注射盖33则套接于注射管31的一端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1的第一开口部101或第一延伸部11还可接设一血氧机 (图未示),以提供病患氧气,注射结构3内则还可设有一刮痰结构(图未示),用以刮除并收集抽引出的痰液。套管42设有一开关阀43,如图6所示,开关阀43具有一穿孔(未标号)且开关阀 43可转动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当开关阀43在该开启位置时,该穿孔连通于连通管 41,当开关阀43在关闭位置时,开关阀43阻隔连通管41。通常在抽完痰液后,开关阀43转动至该关闭位置,以防止痰液逆流。抽痰管5的一端设于连通管41的一端,如图5所示,抽痰管5的另一端则连接有一具有一吸入管61及一排出管62的按压控制器6,使医疗人员控制抽痰的动作。请参阅图 5及图6,上述抽痰管5包括有一抽引管51、两套环52、一密封套53及一刮环M,且两套环 52分别套接于连通管41的一端及按压控制器6的前端,使抽痰管5连接于连通管41及按压控制器6之间,而位于抽痰管5内部的抽引管51为细长管,且其穿设于两套环52、喉管的转接结构1、导管4及吸入管61。抽引管51的一端部的管壁设有至少一吸孔(图未示),抽引管51可通过拉伸而部分伸出于喉管2外,进而伸入于人体呼吸道内以抽引痰液。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密封套53为包覆于部分的抽引管51上的橡胶,用以防止医护人员沾染到痰液而造成病菌及病毒的感染。如图5所示,刮环M设套环52与连通管41之间,用以刮除痰液;其中,刮环M为橡胶材质,但不限于此;抽引管51也可穿设有刮环M。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均斜向连接于主管体,不但可减缓病患抽痰时的不适性,更具有方便清洗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改进了传统接管容易脱落及泄漏的构造,有效降低了医疗人员使用上的不便及受到病菌感染的危险。本实用新型喉管的转接结构的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的管径不同,且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管径也不同,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有第一套接环、第二套接环等, 使本实用新型与其它装置连接时,组装步骤较简单,且不会有组装方向性混淆的问题,可有效节省工时。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管体,其具有一卡合部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该第一开口部及该第二开口部的管径不同,该卡合部对应设置于该第二开口部,该主管体的外侧壁开设有不同孔径的一第一连接孔及一第二连接孔;一第一延伸部,其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该第一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一连接孔;以及一第二延伸部,其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该第二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二连接孔,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的管径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部的外侧壁开设形成螺旋状的该卡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环状套合部,该第一延伸部远离该主管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环状套合部,该第一环状套合部及该第二环状套合部的直径相同,该第一环状套合部的外侧壁具有多个第一卡合凸块,该第二环状套合部的外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卡合凸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喉管的转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套接环及一第二套接环,该第一套接环的环侧壁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凸块的第一卡合孔,该第二套接环的环侧壁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卡合凸块的第二卡合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均为中空圆柱体,该第一延伸部的管径大于该第二延伸部的管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二连接孔相对开设于该主管体的外侧壁,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相对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的外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的管径与该第一开口部的管径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管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还连接一喉管、一氧气管或一刮除结构,该第一开口部还连接另一喉管、另一氧气管或另一刮除结构,该第二延伸部还连接一注射结构,该第二开口部还连接一抽痰管。
9.一种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管,其具有一连通管及一套管,该套管与该连通管交叉贯通,该套管设有一开关阀,该开关阀具有一穿孔,该开关阀可转动地设于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之间,当该开关阀在开启位置时,该穿孔连通该连通管,该开关阀在闭合位置时,该开关阀阻隔该连通管;一抽痰管,其一端设于该连通管的一端,该抽痰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具有一吸入管及一排出管的按压控制器,该按压控制器可移动地设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该按压控制器位于第一位置时,该按压控制器阻隔该吸入管连通该排出管,该按压控制器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吸入管连通于该排出管;以及一喉管的转接结构,其包括一主管体、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主管体具有一卡合部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该第一开口部及该第二开口部的管径不同,该卡合部对应设置于该第二开口部,该主管体的外侧壁开设有不同孔径的一第一连接孔及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一延伸部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且该第一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一连接孔,该第二延伸部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且该第二延伸部的一端连通于该第二连接孔,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的管径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部的外侧壁开设形成螺旋状的该卡合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环状套合部,该第一延伸部远离该主管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环状套合部,该第一环状套合部及该第二环状套合部的直径相同,该第一环状套合部的外侧壁具有多个第一卡合凸块,该第二环状套合部的外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卡合凸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喉管的转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套接环及一第二套接环,该第一套接环的环侧壁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凸块的第一卡合孔,该第二套接环的环侧壁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卡合凸块的第二卡合孔。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还连接一喉管、一氧气管或一刮除结构,该第一开口部还连接另一喉管、另一氧气管或另一刮除结构,该第二延伸部还连接一注射结构,该第二开口部还连接一抽痰管,该注射结构具有一注射管、一逆止阀及一注射盖,该逆止阀设于该注射盖内,该注射盖套接于该注射管上。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抽痰管还具有一抽引管、两套环及一密封套,该两套环分别套接于该喉管卡合结构的一端及该抽痰管按压控制器的前端,该抽引管穿设于该两套环,该密封套包覆于部分的该抽引管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抽痰管的套环与该连通管之间还设有一用以刮除痰液的刮环,该抽引管穿设于该刮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喉管的转接结构及喉管系统,该喉管的转接结构包括一主管体、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其中,该主管体具有一卡合部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该第一开口部及该第二开口部的管径不同,且该卡合部对应设置于该第二开口部。该主管体的外侧壁开设有不同孔径的一第一连接孔及一第二连接孔,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均斜向连接于该主管体,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的管径不同;由此,可提供较佳的连接及清洁效果及减缓病患抽痰时的不适性。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2044630SQ20112005751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锺正宏 申请人:怡安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