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毁式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99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毁式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医疗活动中需要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主要适用于人体皮下、肌肉、静脉等药液注射或抽吸血。目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传统式注射器的需求量大于供求量,导致市场供需机制失衡,于是众多不法商人或个体户为了追逐利益,将使用过的传统式注射器进行简单的清洗或处理后,继续流入到医疗系统中重复使用。因此,经常出现由于重复使用注射器而发生集体交叉感染疾病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毁式注射器,能够有效的使注射器使用一次后即可实现自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推杆和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内壁设置弹片,在推杆外壁设置环形凹槽。弹片长度大于推杆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套筒内壁设置弹片,在推杆外壁设置环形凹槽,推杆下端与橡胶活塞相连,由于橡胶活塞具有弹性,弹片很薄,并且位于套筒内壁,因此,在注射过程中,橡胶活塞可穿过弹片继续推动药液。注射完毕后,将橡胶活塞拔出,在拔出的过程中,橡胶活塞会与弹片接触,使弹片慢慢支起,与推杆外壁的环形凹槽相连接,使用者稍微施力即可将整个注射器报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注射器仅供使用一次即可自毁,避免了注射器的重复利用,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大大减少了重复使用注射器而造成的感染。在临床上被广泛普遍地采用,受到患者欢迎。2、在弹片长度大于推杆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的距离,使弹片与套筒内壁的角度保持在90°以内。3、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普及推广和工业化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拔出橡胶活塞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2、弹片;3、橡胶活塞;4、环形凹槽;5、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套筒1内壁设置弹片2,在推杆5外壁设置环形凹槽4。推杆5与橡胶活塞3相连。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药液注入注射器内,通过推动推杆5使药液注射在病人皮下、 肌肉、静脉,橡胶活塞3具有弹性,弹片2很薄,橡胶活塞3可通过弹片2继续推动药液。注射完毕后,将橡胶活塞3拔出,在拔出的过程中,橡胶活塞3会与弹片2接触,使弹片2慢慢支起,与推杆5外壁的环形凹槽4相连接,一旦二者相连接,使用者稍微施力即可将整个注射器报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注射器仅供使用一次即可自毁,避免了注射器的重复利用, 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大大减少了重复使用注射器而造成的感染。弹片2的长度大于推杆 5外壁与套筒1内壁之间的距离。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推杆和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内壁设置弹片,在推杆外壁设置环形凹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弹片长度大于推杆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推杆和套筒,在套筒内壁设置弹片,在推杆外壁设置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推杆下端与橡胶活塞相连,由于橡胶活塞具有弹性,弹片很薄,并且位于套筒内壁,因此,在注射过程中,橡胶活塞可穿过弹片继续推动药液。注射完毕后,将橡胶活塞拔出,在拔出的过程中,橡胶活塞会与弹片接触,使弹片慢慢支起,与推杆外壁的环形凹槽相连接,使用者稍微施力即可将整个注射器报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注射器仅供使用一次即可自毁,避免了注射器的重复利用,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大大减少了重复使用注射器而造成的感染。
文档编号A61M5/50GK202143741SQ20112025501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刘国苹, 刘洪伟, 李红卫, 王争争, 马成普 申请人:山东济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