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99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人们在治疗疾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常规医疗器械,主要适用于人体皮下、肌肉、静脉等药液注射或抽吸血。诊所使用的注射器,在注射器套筒下端设置针头基座空腔,针头基座空腔直径小于套筒直径。在注射器内设置胶塞,胶塞与推杆连接。目前,大多数诊所使用的胶塞均为两道密封圈结构,胶塞外直径与套筒直径相同,在注射小剂量药液时,推杆推动胶塞注射药液,但是,胶塞只能运动到套筒下端,而针头基座空腔内的药液则依然留在注射器内,造成药液残留。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能够避免注射器内出现药液残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 包括胶塞本体,在胶塞本体内设置空腔,其特征在于在胶塞本体前端设置橡胶杆,橡胶杆下端呈圆锥形,胶塞本体与橡胶杆为一体式结构。胶塞本体与橡胶杆均是由合成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胶塞本体前端设置橡胶杆,橡胶杆下端呈圆锥形,胶塞本体与橡胶杆为一体式结构,在胶塞推动药液注射时,橡胶杆可将位于针头基座空腔的药液注射到人体皮下、肌肉、静脉等部位,不会产生药液残留,不会造成药液浪费。2、胶塞本体与橡胶杆是由合成橡胶制成,弹性性能好,可进一步增强胶塞本体与套筒之间的密封性能,保证在注射过程中不会出现药液泄露的问题。3、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普及推广和工业化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图中1、胶塞本体;2、橡胶杆;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胶塞本体1内设置空腔3,在胶塞本体1前端设置橡胶杆2,橡胶杆2下端呈圆锥形,胶塞本体1与橡胶杆2为一体式结构。胶塞本体1与橡胶杆2均是由合成橡胶制成,使胶塞本体1与套筒之间的密封性能,保证在注射过程中不会出现药液泄露的问题。将注射器内的推杆放入胶塞本体1的空腔3内,推动胶塞运动,在胶塞推动药液注射时,橡胶杆2可将位于针头基座空腔的药液注射到人体皮下、肌肉、静脉等部位,不会产生药液残留,不会造成药液浪费。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包括胶塞本体,在胶塞本体内设置空腔,其特征在于在胶塞本体前端设置橡胶杆,橡胶杆下端呈圆锥形,胶塞本体与橡胶杆为一体式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其特征在于胶塞本体与橡胶杆均是由合成橡胶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残留量高分子胶塞。其包括胶塞本体,在胶塞本体内设置空腔,特征在于在胶塞本体前端设置橡胶杆,橡胶杆下端呈圆锥形,胶塞本体与橡胶杆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在胶塞本体前端设置橡胶杆,橡胶杆下端呈圆锥形,胶塞本体与橡胶杆为一体式结构,在胶塞推动药液注射时,橡胶杆可将位于针头基座空腔的药液注射到人体皮下、肌肉、静脉等部位,不会产生药液残留,不会造成药液浪费。
文档编号A61M5/315GK202143738SQ20112025500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刘国苹, 孙春英, 李峰, 王争争, 韩莹 申请人:山东济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