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气管插管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81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气管插管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套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安放气管套管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但是安放气管套管,也有其并发症。例如会发生痰痂堵管、返流误吸。传统的金属套管无气囊,易使反流物 (痰液、血液)沿气管与套管间隙流入呼吸道,经后鼻道吸引即造成胃内容物潴留,当患者咳嗽等可使腹压上升,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呼吸道;重度颅脑损伤者发生颅内高压时突发、迅速的呕吐,也是造成误吸的一个重要原因。硅胶套管,没有内管,因此不能彻底清洗套管内腔的痰液、血液,导致其形成痰痂发生堵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套管,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既能妥善的固定套管,又能轻松地吸取其内的痰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它由气管套管、气囊、气囊通气管、长吸痰管、短吸痰管组成。在气管套管上设置有两道凹槽,长吸痰管和短吸痰管分别镶嵌在凹槽内。气管套管在气囊上缘l-2cm处,有一椭圆形的开口,开口位置与短吸痰管的末端的位置相当。长吸痰管长度到达气管套管的末端,并且在吸痰管前端侧面还有两个小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充分吸出套管内腔的痰液、血液,避免痰痂、血痂的发生;又能防止反流,避免误吸。

图1是气管套管示意图,图2是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气管套管固定带固定处, 2通气口,3长吸痰管,4卡子,5短吸痰管,6气囊通气管,7气管套管,8气囊,9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它由气管套管7、气囊8、气囊通气管6、长吸痰管3、短吸痰管5组成。在气管套管上设置有两道凹槽,长吸痰管和短吸痰管分别镶嵌在凹槽内。气管套管在气囊上缘l-2cm处,有一椭圆形的开口,开口位置与短吸痰管的末端的位置相当。长吸痰管长度到达气管套管的末端,并且在吸痰管前端侧面还有两个小孔。使用时,经过手术在颈部适当的位置切开,插入气管套管,末端可连接呼吸机、氧气管等辅助设备,帮助病人通气。由于有长短两根吸痰管,分别管理不同的部位。处于气囊上端的痰液,由短吸痰管,经气管套管上气囊上缘的开口处吸取;较深处的痰液,由长吸痰管吸取。长吸痰管上还配有卡子,在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时,可以将卡子关闭,避免负压太强对气管粘膜造成伤害。气囊通气管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和治疗的需要,随时增加气体或减少气体,这样可以保持气管内血液的回流,以保证供氧避免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套管,它由气管套管、气囊、气囊通气管、长吸痰管、短吸痰管组成;在气管套管上设置有两道凹槽,长吸痰管和短吸痰管分别镶嵌在凹槽内;气管套管在气囊上缘l_2cm处,有一椭圆形的开口,开口位置与短吸痰管的末端的位置相当;长吸痰管长度到达气管套管的末端,并且在吸痰管前端侧面还有两个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套管,它由气管套管、气囊、气囊通气管、长吸痰管、短吸痰管组成。在气管套管上设置有两道凹槽,长吸痰管和短吸痰管分别镶嵌在凹槽内。气管套管在气囊上缘1-2cm处,有一椭圆形的开口,开口位置与短吸痰管的末端的位置相当。长吸痰管长度到达气管套管的末端,并且在吸痰管前端侧面还有两个小孔。该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吸出套管内腔的痰液、血液,避免痰痂、血痂的发生;又能防止反流,避免误吸。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223706SQ20112035424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雁飞, 邱镇文 申请人: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