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方便的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29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方便的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胃管,更具体的说,涉及ー种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方便的胃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胃管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能给无法吞咽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肠内营养。目前临床使用的胃管多为尖端开ロ,尖端笔直,无弧度,前端直径与胃管体部无明显变化,且胃管直径较粗,此类胃管植入较为困难,容易对患者造成鼻腔及鼻咽部损伤,特别是对于刚踏入临床的医疗新手,胃管的植入更加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一些有鼻炎、鼻息肉、鼻甲肥大、先天性鼻腔狭窄的患者及婴幼儿患者,鼻腔非常狭窄,造成常规胃管植入更加困难,甚至无法植入。此类胃管存在的技术缺陷成为该领域ー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就是设计一种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方便的胃管。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胃管包括胃管前端、胃管体部、胃管尾部、出液ロ及刻度线五部分。其特征是所述胃管前端长度为2cm,所述胃管前端连接所述胃管体部,所述胃管体部连接所述胃管尾部;于所述胃管体部前端起依次设置3对出液ロ ;于所述胃管体部距胃管前端 30cm处设置第一刻度线,后每隔IOcm依次设置第二及第三刻度线;所述胃管尾部设置液体注入ロ及密封盖。所述胃管前端长度2cm,钉子形,胃管前端顶部密封,钝圆形。所述胃管前端与胃管体部呈165度弧度。所述胃管体部直径4mm,长度70cm。本实用新型胃管具有钉子形前端,胃管体部直径较一般胃管略小,利用了钉子原理,对于有鼻腔狭窄的患者亦能轻松植入,适应性更广;胃管前端顶部密封,钝圆形,对鼻腔及鼻咽部损伤更小;胃管前端与胃管体部呈165度弧度,既不影响胃管进入鼻腔,又能在胃管前端进入鼻腔后更好的适应鼻咽部弧度,顺利转向食道方向,植入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胃管采用钉子形、钝圆、密封、有弧度胃管前端及略小胃管直径,使其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容易;是本实用新型的既实用又新型的技术改迸。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ー个具体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胃管结构中,包括胃管前端1 ;所述胃管前端1连接胃管体部4; 所述胃管体部4连接胃管尾部5 ;在所述胃管体部4前端依次设置三对出液ロ 2 ;在所述胃管体部4依次设置三个刻度线3 ;在所述胃管尾部5设置液体注入ロ及密封盖;所述胃管前端1长度2cm,钉子形,胃管前端顶部密封,钝圆形;所述胃管前端1与所述胃管体部4呈 165度弧度;所述胃管体部4直径4mm,长度70cm。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钉子形前端,胃管体部直径较一般胃管略小,利用了钉子原理, 对于有鼻腔狭窄的患者亦能轻松植入,适应性更广;胃管前端顶部密封,钝圆形,对鼻腔及鼻咽部损伤更小;胃管前端与胃管体部呈165度弧度,既不影响胃管进入鼻腔,又能在胃管前端进入鼻腔后更好的适应鼻咽部弧度,顺利转向食道方向,植入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将现有技术中的尖端开ロ、笔直、无弧度的胃管前端,改成具有钉子形、钝圆、密封、有弧度胃管前端,且将管径较粗的胃管改成略小管径的胃管,减小了胃管植入阻力,降低了胃管植入难度,拓宽了胃管适用范围,减小了胃管植入过程中对患者带来的损伤。本实用新型胃管采用钉子形、钝圆、密封、有弧度胃管前端及略小胃管直径,使其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容易;是本实用新型的既实用又新型的技术改迸。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胃管包括胃管前端、胃管体部、胃管尾部、出液ロ及刻度线五部分,其特征是所述胃管前端长度为2cm,所述胃管前端连接所述胃管体部,所述胃管体部连接所述胃管尾部;于所述胃管体部前端起依次设置3对出液ロ ;于所述胃管体部距胃管前端30cm 处设置第一刻度线,后每隔IOcm依次设置第二及第三刻度线;所述胃管尾部设置液体注入 ロ及密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实用新型胃管,其特征是所述胃管前端长度2cm,钉子形,胃管前端顶部密封,钝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实用新型胃管,其特征是胃管前端与胃管体部呈165度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实用新型胃管,其特征是所述胃管体部直径4mm,长度7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方便的新型胃管;在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包括胃管前端、胃管体部、胃管尾部、出液口及刻度线五部分,所述胃管前端长度为2cm,钉子形,胃管前端顶部密封,钝圆形,胃管前端与胃管体部呈165度弧度,所述胃管体部连接胃管前端,所述胃管体部直径4mm,长度70cm,于所述胃管体部与距胃管前端交界处起依次设置3对出液口,所述胃管体部距胃管前端30cm处设置第一刻度线,后每隔10cm依次设置第二及第三刻度线,所述胃管尾部设置液体注入口及密封盖;本实用新型适应性更广,损伤更小,植入更方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行业。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2289172SQ2011204001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程记伟 申请人: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