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29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尤指一种应用于医疗上、用以抽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一般的医疗过程中,医师为了避免一些无法自行排除存在于呼吸道内的痰液的病人们而产生安全上的考虑,皆都会使用抽痰管来协助病人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当医护人员协助病患进行抽痰动作时,抽痰管内的引管必须先延伸进入病患的呼吸道中,待该引管抵顶至呼吸道与支气管的交叉处时,再将引管回抽一公分至两公分使用,因此在设置抽痰管时不但容易造成病患的不舒适感,还可能增加病患病菌感染的机率,且因为抽痰的动作需移开呼吸道,易导致心律不整、心动缓慢、心衰竭等情况,而直接危害到病人的生命。于是,本领域需要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方便医护人员将抽痰管内的抽引管以最适当的距离埋设于人体呼吸道中,以有效提升设置速度。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包含一连通管、一套管及一卡合结构。该连通管具有相对的前端及后端,且该连通管设置有一指示元件;该套管与该连通管交叉贯通,该套管设有一开关阀,该开关阀具有一贯孔,该开关阀可转动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当该开关阀于开启位置时,该贯孔连通该连通管,该开关阀于关闭位置时,该开关阀阻隔该连通管;该卡合结构设于该连通管的前端,该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喉管接头及至少一注射接头,该喉管接头连通于该注射接头。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该指示元件为一具有颜色的指示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该指示元件一体成型于该连通管的前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该指示元件安装于该连通管的前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该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还包括一抽痰管,该抽痰管的一端连接于该连通管的后端,该抽痰管具有一抽引管及一套环,该套环套设于该连通管的后端,该抽引管设有多个刻度,该抽引管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吸孔。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该抽引管能分离地滑设于该套环、该连通管及该卡合结构,该指示元件选择地对应于所述刻度,该具有至少一吸孔的抽引管的一端凸出于该喉管接头。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该连通管上设有至少一注射结构,该注射结构具有一注射管及一注射盖,该注射盖套接于该注射管上。[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该卡合结构的一端部开设形成至少ー 螺旋状的卡槽,该连通管上设有至少ー相对应该卡槽的凸块,该凸块设于该卡槽内。另ー方面,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可配合一柚痰管及一按压控制器,以构成一种密闭式抽痰管系统。该抽痰管的一端设于该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连通管的另一端,而该按压控制器则设于该抽痰管的另一端。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包含一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具有 ー连通管、ー套管及ー卡合结构,该连通管具有相対的前端及后端,该连通管设置有一指示元件,该套管与该连通管交叉贯通,该套管设有ー开关阀,该开关阀具有一贯孔,该开关阀能转动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该开关阀于开启位置时,该贯孔连通该连通管,该开关阀于关闭位置吋,该开关阀阻隔该连通管,该卡合结构设于该连通管的前端,该卡合结构包括至少ー喉管接头及至少ー注射接头,该喉管接头连通于该注射接头;一柚痰管,该抽痰管的一端连接于该连通管的后端,该抽痰管穿设有ー设有多个刻度的抽引管,该抽引管的一端凸出于该喉管接头;以及一按压控制器,其设于该抽痰管的另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该指示元件为一具有顔色的指示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该指示元件一体成型于该连通管的前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该指示元件安装于该连通管的前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该抽痰管还具有两个套环及ー密封套,该两个套环分别套接于该连通管的后端及该按压控制器的前端,该抽引管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至少ー吸孔。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该抽引管能分离地滑设于该两个套环、该连通管及该卡合结构,该指示元件选择地对应于所述刻度,该具有至少ー吸孔的抽引管的一端凸出于该喉管接头,该密封套包覆于部分的该抽引管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该卡合结构的一端部开设形成至少ー 螺旋状的卡槽,该连通管上设有至少ー相对应该卡槽的凸块,该凸块设于该卡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益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用户可通过观视该指示元件,将连通管组装于卡合结构,故具有组装步骤简易、组装方向性明确及有效节省エ时等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通过该指示元件选择地对应于该抽引管的多个刻度,使该抽引管可以ー适当的距离延伸进入人体呼吸道中,故具有高安全性及降低病菌感染的机率。为使能更进一歩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參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參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使用示意图(ニ);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的立体组合图;[0028]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的使用示意图(一);以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的使用示意图(ニ)。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密闭式抽痰管装置[0032]10连通管[0033]101指示元件[0034]IOla指示环[0035]102凸块[0036]103注射结构[0037]103a注射盖[0038]103b注射管[0039]20套管[0040]201开关阀[0041]202贯孔[0042]30卡合结构[0043]301喉管接头[0044]302注射接头[0045]303卡槽[0046]40抽痰管[0047]401抽引管[0048]401a刻度[0049]401b吸孔[0050]402套环[0051]403密封套[0052]404刮环[0053]50按压控制器[0054]501吸入管[0055]502排出管[0056]60喉管[0057]2密闭式抽痰管系统[0058]BT呼吸道[0059]RT支气管[0060]AC气切ロ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式抽痰管装置1,请參阅图I及图2,密闭式抽痰管装置I 包括有一连通管10、ー套管20及一^合结构30 ;其中,套管20与连通管10交叉贯通,而卡合结构30则设于连通管10的一端。如图2所示,由于连通管10设置有一指示元件101,故当欲组装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I时,用户可通过观视该指示元件101,将连通管10组装于卡合结构30,因此具有组装步骤简易、组装方向性明确及有效节省工时等优点,不会有组装方向性混淆的问题,故可有效节省工时。以下将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请再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立体组合图,而图2则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所示,密闭式抽痰管装置1的连通管10与套管20 —体成型,卡合结构30组装于连通管10的前端,而抽痰管40的一端则组装于连通管10的后端。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0可为中空管体,卡合结构30可部分或全部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而设置于连通管10的前端的指示元件101则可延伸进入卡合结构30,因此,可通过透明的卡合结构30直接观视指示元件101的位置;其中,上述的指示元件101可为设置于连通管10的切线、切槽、印刷标记或指示环101a,但不限于此,且指示环IOla可一体成型于连通管10的前端或指示环IOla可独立安装于连通管10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元件101可为一具有颜色的指示环101a,且指示环IOla —体成型于连通管10的前端。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1实际使用时可搭配一抽痰管40使用;如图2所示,抽痰管40包括有一抽引管401及一套环402,抽痰管40可通过套环402套接于连通管10的后端,而位于抽痰管40内部的抽引管401为软质细长管,且抽引管401的一端部的管壁开设有至少一吸孔401b,且抽引管401的管壁设有多个刻度401a(如图3A及图:3B),这些刻度401a设置于抽引管401的方式及态样均不设限,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刻度401a可为多个间隔设置于抽引管401的管壁的印刷标记。由于抽引管401可分离地滑设于套环402、连通管10及卡合结构30,故抽引管401可通过拉伸而使该具有至少一吸孔401b的抽引管401的一端凸出于喉管接头301外。当抽引管401通过连通管10时,由于设置于连通管10的指示元件101可选择地对应于抽引管401的这些刻度401a,故医护人员可直接通过卡合结构30观视指示元件101与这些刻度401a的相对位置,使该具有至少一吸孔401b的抽引管401的一端准确地自喉管接头301凸出一预定距离Li、L2(如图3A及图3B)。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1与抽引管401的实际操作方式将详述于后续的图3A及图;3B。如图2所示,套管20设有一开关阀201,开关阀201具有一贯孔202及至少一用以增加密封性的胶圈(未标号),且开关阀201以锥形干涉方式连接于套管20,以增加套管20与开关阀201彼此间的气密性,避免抽痰时病菌感染。开关阀201可转动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当开关阀201于该开启位置时,贯孔202连通于连通管10,当开关阀201于关闭位置时,开关阀201则阻隔连通管10。通常在抽完痰液后,开关阀201转动至该关闭位置,以防止痰液逆流;其中由于开关阀201的设计为圆盘状结构(未标号),且该圆盘状结构的外侧壁环设有多个止滑部(未标号),故医疗人员可以单手操作开关阀201,省时省力。连通管10上可设有至少一注射结构103,其可注射药剂以帮助去除附着于管壁上的痰液,注射结构103具有一注射管10 及一注射盖103a,注射盖103a套接于注射管10 的一端上。卡合结构30,其一端部开设形成至少一螺旋状的卡槽303,且连通管10设有至少一相对应卡槽303的凸块102,故可使凸块102以旋入的方式而卡设于螺旋状的卡槽303内,使连通管10稳固地设于卡合结构30的一端。请参阅图3A及图3B,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而图3B则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的使用示意图(ニ);如图3A所示,抽引管401具有至少ー吸孔401b的一端可先自连接于连通管10的另一端的抽痰管40穿入, 待通过连通管10及卡合结构30后,抽引管401凸出于喉管接头301,此时,指示元件101对应于抽引管401的印刷标记40位置处,即代表抽引管401具有至少ー吸孔401b的一端与喉管接头301的距离LI为40英寸。同样地,如图3B所示,当指示元件101对应于抽引管 401的印刷标记25位置处时,即代表抽引管401具有至少ー吸孔401b的一端与喉管接头 301的距离L2为25英寸。因此,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I的指示元件101 方便且快速地定位抽引管401凸出于喉管接头301的位置,大幅減少设置密闭式抽痰管装置I的时间成本。请參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的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密闭式抽痰管系统2,其与上述密闭式抽痰管装置I不同的地方在于,密闭式抽痰管系统2除了密闭式抽痰管装置1,还包括了一柚痰管40、一按压控制器50及一喉管60,密闭式抽痰管装置I的结构与上述相同,故不在此赘述。如图4所示,喉管60连接于卡合结构 30的喉管接头301,而抽痰管40则设置于连通管10与按压控制器50之间,更具体的来说, 抽痰管40包括有一柚引管401、两个套环402、一密封套403 (如图2_)及ー刮环404 (如图 2),且两个套环402分别套接于连通管10的后端及按压控制器50的前端,使抽痰管40连接于连通管10及按压控制器50之间,而位于抽痰管40内部的抽引管401可通过拉伸而部分伸出于喉管60タト,进而伸入于人体呼吸道内以抽引痰液。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套403为包覆于部分的抽引管401上的橡胶,用以防止医护人员沾染到痰液而造成病菌及病毒的感染。刮环404设于套环402与连通管10之间,用以刮除痰液;其中,刮环404为橡胶材质, 但不限于此;抽引管401亦可穿设有刮环404。如图4所示,按压控制器50具有一吸入管501及一排出管502,使医疗人员可提供按压控制器50控制抽痰的动作。另外,喉管接头301亦可接设ー血氧机(图未示),以提供病患氧气,而注射接头302内则还可设有ー刮痰结构(图未示),用以刮除并收集抽引出的痰液。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2实际用于病患的方式,如下所述。请參阅图5A及图5B,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一),而图5B则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的使用示意图(ニ)。如图5A所示,当欲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2协助一般成人病患将痰液抽出时,可将喉管60的一端置放于病患的ロ部(未标号),再将抽引管401通过喉管接头301及喉管60而进入呼吸道BT中,待抽引管401的刻度“40”对应于指示元件101吋,即代表抽引管401设有至少 ー吸孔401b的一端与喉管接头301的距离为40英寸,此时,由于抽引管401与支气管RT仍有具有ー不影响抽痰的适当距离,不但可减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2时病患的不舒适感,还可方便医护人员将抽引管401以最适当的距离埋设于人体呼吸道BT中, 以有效提升设置速度及降低病菌感染的机率。如图5B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2无法设置于病患的ロ部时(如病患口腔变形或口腔有异物塞入等情形),可选择将密闭式抽痰管系统2的喉管60装设于病患喉部的气切ロ AC,使抽引管401通过气切ロ AC而进入呼吸道BT中,就一般成人病患而言,可将抽引管401的刻度“25”对应于指示元件101,即代表抽引管401设有至少ー吸孔的一端与喉管接头301的距离为25英寸,此吋,同样地,抽引管401与支气管RT仍有具有一不影响抽痰的适当距离,故可减少病患的不舒适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可通过直接观视该指示元件,将连通管组装于卡合结构,故具有组装步骤简易、组装方向性明确及有效节省工时等优点。二、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可通过该指示元件选择地对应于该抽引管的多个刻度,使该抽引管可以一适当的距离延伸进入人体呼吸道中,故具有高安全性、高舒适性及可降低病菌感染的机率。三、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可通过指示元件方便且快速地定位抽引管凸出于喉管接头的位置,大幅减少设置的时间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包含一连通管,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及后端,该连通管设置有一指示元件;一套管,该套管与该连通管交叉贯通,该套管设有一开关阀,该开关阀具有一贯孔,该开关阀能转动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该开关阀于开启位置时,该贯孔连通该连通管,该开关阀于关闭位置时,该开关阀阻隔该连通管;以及一卡合结构,其设于该连通管的前端,该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喉管接头及至少一注射接头,该喉管接头连通于该注射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示元件为一具有颜色的指示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示元件一体成型于该连通管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示元件安装于该连通管的前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式抽痰管装置还包括一抽痰管,该抽痰管的一端连接于该连通管的后端,该抽痰管具有一抽引管及一套环,该套环套设于该连通管的后端,该抽引管设有多个刻度,该抽引管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吸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抽引管能分离地滑设于该套环、该连通管及该卡合结构,该指示元件选择地对应于所述刻度,该具有至少一吸孔的抽引管的一端凸出于该喉管接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上设有至少一注射结构,该注射结构具有一注射管及一注射盖,该注射盖套接于该注射管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结构的一端部开设形成至少一螺旋状的卡槽,该连通管上设有至少一相对应该卡槽的凸块,该凸块设于该卡槽内。
9.一种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包含一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其具有一连通管、一套管及一卡合结构,该连通管具有相对的前端及后端,该连通管设置有一指示元件,该套管与该连通管交叉贯通,该套管设有一开关阀,该开关阀具有一贯孔,该开关阀能转动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当该开关阀于开启位置时,该贯孔连通该连通管,该开关阀于关闭位置时,该开关阀阻隔该连通管,该卡合结构设于该连通管的前端,该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喉管接头及至少一注射接头,该喉管接头连通于该注射接头;一抽痰管,该抽痰管的一端连接于该连通管的后端,该抽痰管穿设有一设有多个刻度的抽引管,该抽引管的一端凸出于该喉管接头;以及一按压控制器,其设于该抽痰管的另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指示元件为一具有颜色的指示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指示元件一体成型于该连通管的前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指示元件安装于该连通管的前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抽痰管还具有两个套环及一密封套,该两个套环分别套接于该连通管的后端及该按压控制器的前端,该抽引管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至少ー吸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抽引管能分离地滑设于该两个套环、该连通管及该卡合结构,该指示元件选择地对应于所述刻度,该具有至少ー吸孔的抽引管的一端凸出于该喉管接头,该密封套包覆于部分的该抽引管上。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闭式抽痰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卡合结构的一端部开设形成至少ー螺旋状的卡槽,该连通管上设有至少ー相对应该卡槽的凸块,该凸块设于该卡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及其系统,该密闭式抽痰管装置包含一连通管、一套管及一卡合结构。该连通管设置有一指示元件;该套管与该连通管交叉贯通;该卡合结构设于该连通管,该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喉管接头及至少一注射接头,该喉管接头连通于该注射接头,且该指示元件位于该卡合结构内;由此,用户可通过观视该指示元件,将一穿设于该连通管且具有刻度的抽引管以一适当的距离凸出该喉管接头并延伸进入呼吸道中。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336085SQ20112040019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锺正宏 申请人:怡安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