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09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RFID标签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感染患者,一般预先对内窥镜进行消毒(洗涤和杀菌)。将这种消毒的记录、用于消毒的程序和内窥镜的使用历史等与内窥镜相关的信息记录到IC标签、例如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为RFID)标签等中。RFID标签所记录的上述程序和信息能够自由地读出或写入。一般按照每个内窥镜内置这种RFID标签。 例如在专利文献I至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这种具有RFID标签的内窥镜。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可使用医疗用具和洗涤/消毒装置相互进行数据通信的洗漆/消毒系统。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可减轻用户的负担、并且提高信息管理的可靠性的内窥镜以及内窥镜系统。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可简单且可靠地读取洗涤/消毒的历史等识别数据的内窥镜、以及使用了从上述内窥镜读取的识别数据的内窥镜管理系统。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的内窥镜清洗装置以及内窥镜即使在I个内窥镜具有与多种内窥镜清洗装置对应的多个IC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搭载于内窥镜清洗装置的RFID收发器件仅与应作为通信对象的IC标签进行通信,从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各清洗装置中的清洗消毒的历史管理。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维持期望的通信性能、并且无线式RFID标签等的拆装容易的内窥镜。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23884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1-32745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61769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9-77751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6-1919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般将RFID标签内置于内窥镜。因此例如在RFID标签发生故障时,需要更换RFID标签。该情况下,需要对内窥镜进行拆卸。在对内窥镜进行一次拆卸后,再次组装内窥镜时,可能不能水S性地保持内窥镜。并且每当更换RFID标签时,如果对内窥镜进行拆卸并再次组装,则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且通过将RFID标签内置于内窥镜,限制了内窥镜的组装和修理的顺序。本发明是鉴于这些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在更换RFID标签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水密性,并且能够不需要拆卸和组装。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内窥镜具备内窥镜的主体部;外装部件,其覆盖所述主体部,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密闭;盖部件,其通过被安装于所述外装部件而与所述外装部件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以及RFID标签,其被配设于所述密闭空间部。


图I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示意图。图2A是包含外装部件的连接器的概略剖视图。图2B是包含槽部的密闭空间部周边的俯视图。图2C是卡定有RFID标签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内窥镜12具有插入到被检体的细长的插入部22和配设于该插入部22的基端部的操作部24。插入部22从插入部22的前端部侧朝向插入部22的基端部侧,具有前端硬质部52、弯曲部54和挠性管部56。前端硬质部52的基端部与弯曲部54的前端部连结,弯曲部54的基端部与挠性管部56的前端部连结。操作部24具有操作部主体32和通用缆线34。在操作部主体32上配设有对弯曲部54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旋钮42。此外,在操作部主体32上配设有开关部44。开关部44具有配设于靠近插入部22的前端部的位置处的在吸引生物体组织等时进行操作吸引开关44a、和在对生物体组织进行送气/送水时进行操作的送气/送水开关44b。开关部44在操作部主体32被手术操作者握持时,通过手术操作者的手进行操作。此外,在操作部主体32上配设有处置器械插入口 66a。在处置器械插入口 66a中,连结有未图示的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的基端部。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在插入部22内,配设在挠性管部56到前端硬质部52的范围内。处置器械插入口 66a是用于将未图示的内窥镜用处置器械插入到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的插入口。将未图示的内窥镜用处置器械从处置器械插入口插入到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并压入到前端硬质部52侧。接着,内窥镜用处置器械从配设于前端硬质部52的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的未图示的前端开口部突出。通用缆线34从操作部主体32延伸出,具有可在未图示的光源装置或未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上进行拆装的连接器36。该连接器36具有在未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上自由拆装的电连接器36a和在未图示的光源装置上自由拆装的光导连接器36b。接着,参照图I、图2A、图2B和图2C对连接器36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6包含在内窥镜12的主体部中。在连接器36上,配设有覆盖连接器36、对连接器36进行密闭的外装部件71。外装部件71嵌入到连接器36中,与连接器36分开设置,也是连接器36的一部分。外装部件71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形成。该外装部件71具有以与连接器36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方式嵌入到连接器36中的平坦的周面73 ;以及圆筒形状的壁部75,其以自由拆装地安装后述的盖部件91的方式从周面73朝向外侧竖立设置。周面73是对连接器36进行密闭、并且相对于连接器36隔离出后述的密闭空间部81的间隔壁。壁部75形成为密闭空间部81的周壁。由于壁部75具有圆筒形状,所以在壁部75的内周面75a侧形成有被壁部75围起的圆柱形状的开口部77。在壁部75的内周面75a上,配设有盖部件91的后述的卡合部件91进行卡合的槽部75b。在外装部件71上配设有盖部件91,该盖部件91通过安装于外装部件71而与外装部件71之间形成密闭的密闭空间部81。详细地说,盖部件91可相对于外装部件71、具体为壁部75自由拆装。盖部件91具有与开口部77大致同样的大小。盖部件91通过以覆盖开口部77的方式配设于壁部75,与周面73和壁部75 —起形成密闭空间部81。这样,盖部件91、周面73和壁部75形成密闭空间部81,并且相对于连接器36的外部、连接器36的内
部空间部36d隔离出密闭空间部81。盖部件91例如为塑料。盖部件91具有在配设于外装部件71 (壁部75)时与槽部75卡合的卡合部件91a。卡合部件91a例如是钩挂于槽部75b的爪。卡合部件91a与盖部件91是一体的。卡合部件91a在盖部件91的周向上隔开等间隔配设有多个(例如3个)。即卡合部件91a和槽部75b作为用于防止盖部件91从外装部件71脱落的防脱落部件发挥功能。换言之,外装部件71和盖部件91具有防止盖部件91从外装部件71脱落的防脱落部件。另外在卡合部件91a例如是爪的情况下,槽部75b作为支承爪的支承部发挥功能。并且盖部件91在盖部件91的外周面91d的整个周向表面具有槽部91e。在将盖部件91配设到壁部75时,槽部91e与内周面75a相对,外周面91d与内周面75a紧贴。盖部件91和外装部件71中的至少一方、详细地说槽部91e和壁部75的内周面75a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例如0形环等水密部件101,该水密部件101在将盖部件91配设到壁部75时,维持密闭空间部81的水密性。如上所述,密闭空间部81由周面73、壁部75 (内周面75a)和盖部件91形成。这种密闭空间部81相对于连接器36的外部和连接器36的内部空间部36d被外装部件71和盖部件91隔尚,与它们分开设置。此外,在密闭空间部81中,例如配设有与未图示的读取装置等外部装置之间收发信息的收发单元。收发单元例如是IC标签等,该IC标签记录有内窥镜12的消毒记录、用于消毒的程序和内窥镜12的使用历史等与内窥镜相关的信息。这种IC标签例如是射频识另lJ(Ra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标签(以下称作 RFID 标签 111)等。RFID 标签 111是使用了利用电磁波的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不与外部装置接触地相对于外部装置进行信息收发。RFID标签111所记录的上述程序和信息能够通过处理装置自由地读出或写入。另外RFID标签111可相对于密闭空间部81自由拆装。此外RFID标签111具有与盖部件91和密闭空间部81大致相同的大小。此外RFID标签111配设在密闭空间部81中。因此,RFID标签111例如可以被卡定于盖部件91的开口部77侧的端面91b (密闭空间部81侧的盖部件91),也可以以被周面73和壁部75围起的方式被预先卡定于开口部77(密闭空间部81侧的外装部件71)。
如图2C所示,在将RFID标签111卡定到盖部件91侧的情况下,通过将盖部件91安装到外装部件71,RFID标签111被配设到密闭空间部81 (连接器36),通过将盖部件91从外装部件71拆下,RFID标签111被从密闭空间部81 (连接器36)拆下。并且此时,盖部件91具有将RFID标签111卡定于盖部件91的卡定部件93,以防止RFID标签111从盖部件91脱落。卡定部件93例如是将RFID标签111卡定到端面91b的爪。卡定部件93在盖部件91的周向上隔开等间隔配设有多个(例如3个)。如图2C所示,卡定部件93在盖部件91的周向上,相对于卡合部件91a错开配设。卡定部件93朝向盖部件91的内侧进行配设,卡合部件91a朝向盖部件91的外侧进行配设。并且在端面91b上,可以配设有防止被卡定部件93卡定的RFID标签111晃动的晃动防止部件95。晃动防止部件95例如是具有弹性的板等。在将RFID标签111预先卡定到开口部77的情况下,在将盖部件91从外装部件71拆下时,RFID标签111相对于密闭空间部81自由拆装。并且在未安装盖部件91时,为了防止RFID标签111从开口部77脱落,可以在内周面75a配设有将RFID标签111卡定到壁部75的内周面75a的卡定部件93。并且可以在周面73和内周面75上配设有上述晃动防止部件95。并且如图2A所示,在周面73上,配设有维持密闭空间部81的内压的维持阀部121。维持阀部121为了去除密闭空间部81的过剩的内压,使密闭空间部81和内部空间部36d连通,使得密闭空间部81的气压移动到内部空间部36d。另外,维持阀部121为了去除密闭空间部81的过剩的内压,也可以使密闭空间部81和密闭空间部81的外部连通,使得内部空间部36d的气压移动到密闭空间部81的外部。该情况下,替代周面73而将维持阀部121配设于例如盖部件91。这样,盖部件91和外装部件71 (周面73)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维持阀部121即可。这种维持阀部121例如是Gore-Tex (注册商标)。另外,维持阀部121在仅配设于周面73的情况下,可以使密闭空间部81和连接器36的内部空间36d连通,使得内部空间部36d的气压移动到密闭空间部81。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111的更换方法。例如从槽部75b拆下卡合部件91a,从而从外装部件71 (壁部75)拆下盖部件91。此时由于RFID标签111被卡定部件93卡定于盖部件91,因此与盖部件91 一起拆下RFID标签111。解除卡定部件93与RFID标签111的卡定时,将RFID标签111从盖部件91拆下。接着,通过卡定部件93将新的RFID标签111卡定到盖部件91。通过将卡合部件91a与槽部75b卡合,将盖部件91安装到外装部件71 (壁部75)。此时密闭空间部81在通过水密部件101确保水密性的状态下形成。另外,由于RFID标签111被卡定部件93卡定于盖部件91,因此此时RFID标签111被配设于密闭空间部81。此外在形成密闭空间部81时,密闭空间部81的气压通过维持阀部121移动到内部空间部36d。由此,维持密闭空间部81的内压,去除密闭空间部81的过剩内压。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外装部件71 (壁部75)将密闭空间部81从连接器36 (内窥镜12的主体部)的内部空间部36d隔离开,即使在更换RFID标签111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内部空间部36d的水密性,能够不需要内窥镜12的拆卸和组装。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配设密闭空间部81,能够在RFID标签111的更换时不需要内窥镜12的拆卸和组装,因此能够提高RFID标签111的更换的作业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更换RFID标签111,也能够通过水密部件101将密闭空间部81确保为水密。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盖部件91设为可相对于外装部件71自由拆装,能够更换RFID标签11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维持阀部121去除密闭空间部81的过剩的内压,从而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外装部件71拆装盖部件9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维持阀部121使得内部空间部36d的气压移动到确保水密性的密闭空间部81,由此能够检查包含连接器36和密闭空间部81的内窥镜12整体的气密。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维持阀部121提高内窥镜12的检查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晃动防止部件95,能够防止RFID标签111的晃动,能够防止RFID标签111的损伤。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卡合部件91a和槽部75b防止盖部件91从外装部件71脱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盖部件91上配设卡定部件93,利用卡定部件93将RFID标签111卡定到盖部件91,并通过将盖部件91设为相对于外装部件71可自由拆装,能够将RFID标签111与盖部件91 一起容易地从密闭空间部81进行拆装,能够容易地更换RFID标签111。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RFID标签111的更换的作业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卡定部件93配设于内周面75a,利用卡定部件93将RFID标签111卡定到内周面75a,并将盖部件91安装到外装部件71,能够将RFID标签111容易地配设到密闭空间部8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壁部75上配设有槽部75b,在盖部件91上配设有卡合部件91a,但不需要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壁部75和盖部件91中的一方具有槽部75b,另一方具有卡合部件91a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配设有卡合部件91a和槽部75b作为防脱落部件,但不需要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防脱落部件也可以是形成于内周面75a和盖部件91的外周面91d的螺纹槽。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盖部件91提高安装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36中配设有密闭空间部81,但不需要限定于此,只要能够相对于内窥镜12的主体部隔离密闭空间部81,则也可以配设到例如操作部主体32等内窥镜12的其他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内窥镜12载置到例如未图示的洗涤装置时,RFID标签111通过未图示的读取装置读取记录在RFID标签111中的信息等。读取装置与洗涤装置相分离地配设。因此,在将内窥镜12 (插入部22侧)载置到例如洗涤装置时,为了使未图示的读取装置读取RFID标签111,将外装部件71、盖部件91、密闭空间部81和RFID标签111配设到与插入部22侧分开的连接器36中。另外优选将外装部件71、盖部件91、密闭空间部81和RFID标签111配设成与洗涤装置的载置面进行面接触,该洗涤装置载置有包含连接器36的内窥镜12,并配设有读取装置。另外本发明不直接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此外,能够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 当组合形成各种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 内窥镜的主体部; 外装部件,其覆盖所述主体部,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密闭; 盖部件,其通过被安装于所述外装部件而与所述外装部件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以及 RFID标签,其被配设于所述密闭空间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外装部件具有 周面,其成为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密闭、并且相对于所述主体部隔离出所述密闭空间部的间隔壁;以及 壁部,其从所述周面竖立设置以安装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周面和所述盖部件一起形成所述密闭空间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装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维持所述密闭空间部的水密性的水密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盖部件相对于所述外装部件可自由拆装。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RFID标签被卡定于所述密闭空间部侧的所述盖部件上、或所述密闭空间部侧的所述外装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装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维持所述密闭空间部的内压的维持阀部。
全文摘要
内窥镜(12)具有连接器(36)和覆盖连接器(36)且对连接器(36)进行密闭的外装部件(71)。内窥镜(12)还具有通过被安装于外装部件(71)而与外装部件(71)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81)的盖部件(91)、和配设于密闭空间部(81)的RFID标签(111)。
文档编号A61B1/00GK102791178SQ2011800135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安达玄贵, 樋野和彦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