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55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重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重管理装置,特别地涉及用于对一天内变动的被测定人员的体重进
行管理的体重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被测定人员能够通过用体重计来测定体重,从而确认体重在增加还是减少。
例如,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288417号公报)中示出了用图表显示以一天为单位的体重来判断健康状态的体重计。该体重计通过对目标体重和当前体重进行比较来判断健康状态。在此,已知体重以在从起床到就寝为止的期间内增加并且在从就寝到起床为止的期间内减少的方式发生变动(称之为一天内变动),但在专利文献I中未考虑一天内变动。因此,在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218582号公报)中,记载有考虑一天内变动来测量体重的变化倾向的体重管理系统。另外,在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14737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对一天内变动进行图表化并基于一周内的变动值的变化量来进行健康判断的系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28841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218582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147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对于体重计,除了要求提供体重测定功能之外,还要求有效地支援限量饮食(diet)的功能等体重管理功能。此时,应该在考虑上述一天内变动的前提下设定减量目标,以不导致过度的限量饮食,因此上述的专利文献均采用了使用起床时的体重和就寝前的体重来判断健康状态的结构,但是,未提供针对每个被测定人员在考虑一天内变动的前提下以不导致过度限量饮食的方式来决定一天减量目标值并向被测定人员提示一天减量目标值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重管理装置,用于在考虑到体重的一天内变动的同时管理体重,以使体重成为目标值。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具有体重获取部,其用于获取被测定人员的测定数据,该测定数据是将被测定人员的体重测定值和测定日期及时间对应关联在一起的测定数据,存储部,其用于保存由体重获取部获取的测定数据,目标计算部,其基于存储部中的测定数据,来计算包含就寝中的体重变动量和体重的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在内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计算部,其基于由目标获取部获取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来计算目标值,该目标值是指,在从被测定人员的起床到就寝为止的期间内,针对在起床时的第一时刻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而应该成为在就寝时的第二时刻测定就寝时体重值时的目标的值;目标获取部基于存储部中的测定数据来计算一天内目标增减量,以使一天内目标增减量相对于起床时体重值而成为规定范围的增减率。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在考虑到体重的一天内变动同时管理体重,以使体重成为目标值。


·
图I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体成分仪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体成分仪和服务器之间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功能结构图。图4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存储部中保存的各种数据的图。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标体重的计算步骤的概要的图。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体成分仪的动作的主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存储及分析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夜晚目标体重计算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早晨目标体重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健康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达到程度的图。图1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画面例的图。图13是说明体重的一天内变动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下面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对同一或相对应的部分,在图中标注同一附图标记,不对其进行重复说明。首先,定义术语。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体重测定相关的“早晨时间”例如是指早上4点到正午(中午12点)的时间段,“夜晚时间”例如是指晚上7点到凌晨2点的时间段。“早晨体重”是指在早晨时间测定出的体重,“夜晚体重”是指在夜晚时间测定出的体重。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寝时间”是指测定出夜晚体重的时间,“起床时间”是指测定出早晨体重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在一天内的起床时的某一时刻测定体重,并在就寝时的某一时刻测定体重。为了使说明简单,假定在刚要为了就寝而上床之前测定体重(夜晚体重),并且在刚刚起床之后测定体重(早晨体重)。此外,“一天内”是指,从被测定人员的起床时间到就寝时间为止的一天。“夜间减少体重”是指,在从就寝时间到起床时间为止的期间内的出汗等的主要通过基本代谢而减少的体重。“一天内目标增减量”是指,应设定为一天内的目标的体重增减量。“一天内目标变动量”是指,由“夜间减少体重”和“一天内目标增减量”构成的体重变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体重管理装置而言,例示了不仅测定体重还能够通过测定生体阻抗来获取体脂肪率等体成分信息的体重体成分仪,也可以是只具有测定体重的功能的 装置。
图I示出了体重体成分仪3的外观,图2示出了体重管理系统I的结构。图2的体重管理系统I具有体重体成分仪3、与体重体成分仪3进行通信的服务器(服务器计算机)5。在图2中,为了使说明简单,假定在服务器5上连接有一台体重体成分仪3,但也可以连接有多台体重体成分仪3。在图2中,体重体成分仪3和服务器5通过无线或有线进行通信。此外,在体重体成分仪3和服务器5之间也可以通过存储介质来收发数据,而不通过通信来收发数据。参照图1,体重体成分仪3具有作为由被测定人员用手抓住(握住)的第一框体的显示操作部10、作为由被测定人员站上去的第二框体的体重测定部30。如图2所示,显示操作部10包括通信部11、存储部12、计时部13、操作部14、显示部15、恒定电流电路部16、电源部17、具有CPU (Central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181的控制部18、二重积分AD (Analog/Digital :模拟/数字)部19、阻抗检测部20及电极部21。通信部11与控制部18相连接,并根据该控制部18的控制信号来与服务器5进行通信。此外,通信部11不限定于与服务器5进行通信,还能够与以下的适当的装置进行通信步数计等其他生体信息获取装置、个人计算机或便携式信息终端(PDA (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s :个人数字助理)或移动电话机等)。存储部12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或硬盘等能够存储信息的装置。存储部12根据与其相连接的控制部18的控制信号来进行信息的读取或写入。计时部13是由对当前日期及时间等时刻进行计时的计时器及计数器构成的装置,并根据需要将时刻输出至控制部18。操作部14包括被按下等操作的多个按钮/开关等(参照图I)。被测定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操作部14,来输入ID (Identification Data :识别数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被测定人员的个人信息及身体信息。将被输入的这些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8。显示部15由液晶画面(参照图I)等显示装置构成,根据从控制部18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来显示文字及图形等图像。恒定电流电路部16基于控制部18的控制,使由电源部17供给的高频(交流)电流向单一方向流向用于施加电流的电极部21。电源部17向包括控制部18的各部供给用于进行动作的电力。控制部18由包括CPU181、未图示的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微机(微型计算机)构成,并按照存储在ROM等中的程序及各种数据来执行各部的控制动作及计算动作。在该程序及数据中,包含用于管理体重的程序及数据。二重积分AD部19是二重积分型的AD (模拟/数字)变换部。该二重积分AD部19进行动作,将从阻抗检测部20输出的模拟信号(电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至控制部18。阻抗检测部20基于设在体重测定部30上的电极部36和设在显示操作部10上的电极部21之间的电位差来检测被测定人员的生体阻抗。电极部21设在由被测定人员用手抓住的显示操作部10的把手部分(参照图I)的表面。电极部21向握住把手部分的被测定人员的手掌施加从电源部17供给的高频(交流)电流。体重测定部30包括操作部31、电池32、负载检测部33及电极部36。操作部31作为为了切换电源的接通(ON)/断开(OFF)而被操作的输入开关来发挥功能,在操作操作部31时将与操作相对应的输入信号输出至控制部18 。电池32以电源部17为中心向各部供电。负载检测部33内置多个测压元件(load cell)34。用于测定站在兼做框体上盖的上盖部35 (参照图I)上的被测定人员的体重。将测定出的体重输出至二重积分AD部19。电极部36设在被测定人员站在上面的体重测定部30的上表面部分(参照图I)的表面,是用于检测从被测定人员的脚掌流出的电流的电流测定用电极。电极部36包括与被测定人员的左脚趾侦彳、左脚后跟侧、右脚趾侦彳及右脚后跟侦赌触的四个电极。在此,负载检测部33的测压元件34分别配置在电极部36的各电极的下部,从而能够测定对体重测定部30的上表面部分施加的负载。因此,在上表面部分承载被测定人员的情况下,能够测定生体阻抗和体重这双方。在测定体重时,因被测定人员的体重而产生的负载施加于各测压元件34。各测压元件34由应变体和应变计构成,所述应变体由能够因被施加的负载而发生变形的金属构件构成,该应变计粘贴在应变体上。在应变体发生应变时,应变计伸缩,从而根据应变计的伸缩而阻抗值发生变化,进而导出该阻抗变化来作为负载信号输出。因此,在被测定人员站上上表面部分而双脚作用于各测压元件34上的情况下,在因施加于测压元件34的被测定人员的体重而导致应变体发生应变时,能够根据上述负载信号输出的变化来测定出体重。此外,作为用于检测负载的负载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测压元件34,但只要该设备能够检测向上表面部施加的力的量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利用了弹簧或压电薄膜的传感器、压缩元件、移位传感器等。服务器5包括通信部51,由具有CPU521、R0M、RAM的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52,操作部53,显示部54及存储部55。通信部51按照控制部52的控制来与体重体成分仪3收发数据。控制部52的CPU521按照存储在ROM等中的程序及数据来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执行各种计算。操作部53包括键盘或鼠标等。将通过操作人员的操作来输入的信号输出至控制部52。显示部54相当于液晶显示器或CRT (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显示部54按照从控制部52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来显示图及文字等的图像。存储部55相当于硬盘等固定的存储装置、或者如软盘、⑶-ROM (Compact DiskRead Only Memory :光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Memory :只读存储器)、RAM (Random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及存储卡等CPU521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存储部55存储使用体重体成分仪3来测定出的数据(体成分信息、体重数据、测定日期及时间数据等)及被测定人员的姓名(ID)、地址这样的个人信息等,与被测定人员相关的各种数据。
参照图3,对体重体成分仪3的体重管理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CPU181包括目标获取部182、计算部183、目标达成判断部184及用于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显示部15的输出处理部185。这些各部通过由CPU181执行的程序来实现。该程序预先保存在控制部18的未图示的ROM中。CPU181通过从ROM中读取程序,并执行所读取的程序的指令,来实现各部的功能。 目标获取部182获取体重值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该体重值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包含夜间减少体重和体重值的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其中,该夜间减少体重是就寝中的体重值的变动量。体重计算部186,在假定从初始体重值开始到在限量饮食结束的目标日期及时间所希望的目标体重值为止,体重值按照规定增减量发生变化的过程的情况下,计算(推定)在该过程中的规定日期及时间的规定体重值,其中,上述初始体重值是指,在开始限量饮食等体重管理的初始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体重值。在此,目标日期及时间是指,体重管理结束的日期及时间。另外,目标体重值是指,成为在体重管理结束时的目标的体重值。此外,目标日期及时间及目标体重值是基于通过操作部53输入的信息来确定的。在此输入的信息也可以是直接指定目标日期及时间及目标体重值而生成的信息。另外,该信息也可以是用于确定如下特定信息的信息,该特定信息是用于设定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2中的目标日期及时间和目标体重值的信息。具体而言,在存储部12中存储有从当前日期及时间到目标日期及时间为止的期间、从当前的体重值到目标体重值为止的差分值的多个组。然后,向操作部53输入用于选择该多个组中的任一组的信息。由此,控制部52基于所选择的组的期间及差分值、当前日期及时间以及当前的体重值,来设定目标日期及时间和目标体重值。增减量计算部187对在上述规定的日期及时间实际通过体重测定部30测定出的被测定人员的体重值和由体重计算部186计算(推定)出的上述的规定体重值进行比较。然后,基于该比较结果来计算一天内目标增减量。此外,增减量计算部187也可以对目标体重值和初始体重值之差(第一差分),与在上述规定的日期及时间的被测定人员的实际体重值和初始体重值之差(第二差分)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计算上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另外,增减量计算部187也可以对目标体重值相对于初始体重值的增减率(第一增减率)和在上述的规定的日期及时间的被测定人员的实际的体重值相对于初始体重值的增减率(第二增减率)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计算上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并且,增减量计算部187也可以取代上述初始体重值而使用特定日期及时间的体重值来计算上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其中,上述特定日期及时间是指,上述规定的日期及时间之前的日期及时间,并且是存储后述的存储于存储部12中的各种数据即测定数据的日期及时间。计算部183基于由目标获取部182获取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来计算一天内目标值(下面,称之为夜晚目标体重),该一天内目标值是指,在从被测定人员的起床到就寝为止的期间内,针对在起床时的第一时刻(早晨时间)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而应该成为在就寝时的第二时刻(夜晚时间)测定就寝时体重值时的目标的值。目标达成判断部184基于实际测定出的被测定人员的就寝时体重值、同样实际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如上述那样计算出的一天内目标值,来判断是否达成了目标。
输出处理部185将测定出的体重值、目标达成判断部184的判断结果等显示在显示部15上。参照图4,对保存在存储部12中的各种数据进行说明。针对每个被测定人员,在每次进行测定时,保存由体重测定部30测定出的体重,来作为如图4的(A)所示的测定数据40。测定数据40包括将表示实际测定出的体重值的数据401、表示修正后体重值的数据402、以计时部13的计时数据为基础的表示测定体重的日期及时间的数据403及标志404,对应关联在一起的数据。数据402所表示的修正后体重值表示对相对应的数据401的体重值进行修正而得到的值。在后面叙述该体重修正。标志404表示相对应的数据401所表示的体重是在早晨(在起床时)测定出的早晨体重还是在夜晚(就寝时)测定出的夜晚体重的类别。存储部12具有能够存储多个星期、多个月的测定数据40的容量。·图4的(B)所示的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表示被测定人员的标准的一天内变动量。由计算部183基于过去的测定数据40 (—个星期或两个星期内的数据)来计算该一天内标准变动量。可以如下进行该计算处理。S卩,通过从夜晚体重减去次日的早晨体重,来计算表示在就寝中变动的体重的夜间减少体重,并计算多天的该夜间减少体重来计算其平均值,由此能够将该平均值作为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此外,作为计算一天内标准变动量的其他方法,计算部183能够利用根据用阻抗检测部20检测出的被测定人员的生体阻抗来求出的基本代谢量(Kcal )。此外,就基本代谢量的计算方法而言,能够按照公知的步骤来进行计算。一般而言,因为消耗Ig脂肪需要9Kcal(但是,人的脂肪含有20%的水分,因而大约是7Kcal ),消耗Ig碳水化合物需要4Kcal,消耗Ig蛋白质需要4Kcal,所以计算部183能够根据这些消耗Kcal、所计算出的基本代谢量、睡眠时间(就寝时间到起床时间为止的合计时间),来计算夜间体重减少量。通过计算多天的该夜间减少体重来计算其平均值,由此能够将该平均值作为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此外,并不限定于针对每个被测定人员计算一天内标准变动量,也能够设定为预先决定的一般人的一天内变动量的固定值。图4的(C)示出了目标设定日数据42。目标设定日数据42表示被测定人员使用体重体成分仪3开始限量饮食等体重管理的日期。即,表示被测定人员设定(输入)了用于管理体重的图4的数据的日期。图4的(D)所示的长期目标增减量数据43表示由被测定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部14来输入的体重增减量的目标值。例如,要通过限量饮食来减量的情况下输入负(一)值,要保持体重的情况下输入0,要增加体重的情况下输入正(+)值。此外,也可以是目标的体重值,而不是增减量。图4的(E)所示的目标达成期间数据44存储由被测定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部14来设定的目标达成期间。目标达成期间是表示要在何种程度的期间内实现长期目标增减量的达成的期间。在输入设定了该目标达成期间时,目标获取部182执行合理判断,即判断将长期目标增减量除以目标达成期间的天数而得出的一天的定额即一天内增减量能否收敛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合理判断中判断为在规定范围外的情况下,在显示部15上显示错误(error)。并且,敦促被测定人员再次输入目标达成期间,直到判断为在规定范围内为止。由此,能够抑制对身体有负担的不合理的限量饮食等。关于体重的变动,根据发明者的实验,得出了如下结论就健康的成人而言,将一个月期间的减量(或者增量),设定为在当前体重的规定范围内的增减率即2% 10%的量,则对健康无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个月期间的减量(或者增量)决定为当前体重的
2% 10%的量。图4的(F)所示的初始体重数据45表示在开始限量饮食等体重管理的初始日期及时间的测定体重,即在目标设定日数据42所表示的日期测定出的体重。由此,对初始体重数据45加上长期目标增减量数据43而得到的体重,表示限量饮食结束等体重管理结束的目标日期(即,对目标设定日数据42加上目标达成期间数据44而 得到的日期)的目标体重。在此,参照图5,对在进行以限量饮食(减少体重)为目的的体重管理时的一天内的目标体重即夜晚体重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如图5的(A)所示,一般而言,被测定人员的早晨体重和夜晚体重在一天内发生变动。着眼于图5的(A)所示的一天内变动时,如图5的(B)所示,由于早晨体重是起床时的测定体重,因而能够看做是一天内的最低体重,所以,如图5的(B)所示,能够将该日的早晨体重和次日的早晨体重之间的差分决定为应该调整的量,即I天的减量目标TG。因此,能够通过对该日的早晨体重加上I天的减量目标TG,来计算出该日的夜晚体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I天的减量目标作为一天内目标变动量,根据“夜间减少体重”和“一天内目标增减量”来计算该一天内目标变动量。图6至图10示出了体重体成分仪3的控制部18的CPU181所执行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此,按照这些流程图,对用于执行以限量饮食为目的的体重管理的处理进行说明。这些流程图预先作为程序保存在控制部18内的存储器或存储部12中,CPU181通过读取程序并执行该指令来实现处理。此外,假定在存储部12中预先保存有图4所示的数据41 数据45。另外,假定在存储部12中保存有从表示目标设定日数据42的日期起9天的早晨体重及夜晚体重这样的测定数据40。因此,在此假定测定第10天的体重来进行说明。参照图6,通过由被测定人员操作操作部14来输入接通(ON)电源的指示,由此起动CPU181 (步骤SI),并通过负载检测部33来测定站在上盖部35 (参照图I)上的被测定人员的体重(步骤S2)。此时,CPU181能够通过体重测定部30的电极部36和显示操作部10的电极部21,基于由阻抗检测部20 (参照图2)检测出的生体阻抗来计算体成分信息。然后,CPU181执行存储及分析处理(步骤S3),并断开(OFF)电源(步骤S4),由此结束处理。图7是存储及分析处理(参照图6的步骤S3)的流程图。参照图7,CPU181在前述的步骤S2中从计时部13获取作为测定出体重的日期及时间即当前日期及时间的数据,并判断当前日期及时间相当于早晨时间、夜晚时间及其他时间中的哪个时间(步骤S21)。假定早晨时间及夜晚时间的数据预先保存在控制部18内的存储器中。能够通过对从存储器读取的早晨时间及夜晚时间的数据和当前日期及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
在判断为早晨时间时(在步骤S21中为“早晨”),CPU181生成将在步骤S2中测定出的体重设定为早晨体重的测定数据40,并将所生成的测定数据40保存至存储部12。该测定数据40包括表示测定出的体重的数据401、表示当前日期及时间的数据403及表示“早晨”的标志404。如果保存了早晨体重的测定数据40,则计算应该成为目标的夜晚体重,即一天内目标值(步骤S24)。在后面参照图8对该处理进行叙述。如果计算出一天内目标值,则输出处理部185将包含表示计算出的一天内目标值的夜晚体重的目标和在步骤S2中测定出的体重这样的显示项目在内的画面(参照图12的
(A)),显示在显示部15上(步骤S25)。图12的(A)的画面包括表示是早晨体重的早晨体重标题显示61、表 示早晨体重的测定值的测定体重显示62、表示计算出的一天内目标值即夜晚体重的目标值的目标显示63、表示是夜晚体重的目标值的目标标题显示64,以作为显示项目。此外,也可以取代图12的(A)的画面,而显示图12的(F)的画面。在图12的(F)的画面中,在图12的(A)的显示项目上追加了修正后的早晨体重显示65。在后面叙述该修正后的早晨体重。在步骤S21中判断为夜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21中为“夜晚”),CPU181生成将在步骤S2中获取的测定体重设定为夜晚体重的测定数据40,并将所生成的测定数据40保存至存储部12(步骤S31)。该测定数据40包含表示测定出的体重的数据401、表示当前日期及时间的数据403及表示“夜晚”的标志404。如果保存了夜晚体重的测定数据40,则CPU181基于存储部12的测定数据40来判断目标的达成度(步骤S33)。下面,还将该判断称为“健康判断”。在后面参照图10对该判断进行叙述。在进行判断的结果为达成了目标的情况下(在步骤S34中为“达成”),输出处理部185将图12的(C)所示的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5上(步骤S35)。图12的(C)的画面包括表示夜晚体重的夜晚体重标题显示81、表示夜晚体重的测定值的测定体重显示82、表示一天内目标值(夜晚体重的目标)和实际测定出的夜晚体重之差的差分显示83、表示是否达成了目标的目标达成结果显示84,以作为显示项目。在该例中,通过差分显示83及目标达成结果显示84,示出了测定出的夜晚体重比一天内目标值轻O. 3kg的情况以及达成了目标的情况。在没有达成目标的情况下(在步骤S34中为“未达成”),输出处理部185将图12的(D)所示的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5上(步骤S36)。图12的(D)的画面显示与图12的(C)的画面相同的项目,因而对相同项目标注相同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差分显示83及目标达成结果显示84,示出了测定出的夜晚体重比一天内目标值重
O.2kg的情况以及未达成目标的情况。返回步骤S21,如果判断为不属于早晨时间及夜晚时间中的任一时间(在步骤S21中为“其他”),则将所测定出的体重数据与测定时间相对应关联地保存至存储部12,并且,输出处理部185将图12的(B)所示的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5上(步骤S29)。图12的(B)的画面包括表示正在显示测定体重的情况的测定体重标题显示71、显示测定体重的测定体重显示72,以作为显示项目。在进行步骤S25、S29、S35及S36的处理之后,返回图6的原来的处理。
(夜晚目标体重计算处理)参照图8,对夜晚目标体重计算处理(图7的步骤S24)进行说明。首先,体重计算部186根据目标设定日数据42所表示的日期(初始日),来设定在规定的目标日(例如,从初始日到30天后)的体重目标(步骤S40)。在此,在不会成为过度的限量饮食的范围内进行计算,例如计算出的值为30天后的体重成为从当前体重例如减去2%而得到的体重。在此,将减去了 2%的该体重称为“30天后的体重目标”。此外,2%是预先存储在体重体成分仪3的存储器中的值,但也可以设定为由用户能够变更地设定该2%。此外,在步骤S40中,将目标日设定为从初始日开始到30天后,但并不限定于30天后,目标日可在目标达成期间数据44所表示的期间内适宜设定。另外,在此,为了计算夜晚目标体重而利用通过从初始日起的体重测定获取的多天的测定数据40,例如从初始日起第10天以后开始计算夜晚目标体重。在计算出30天后的体重目标时,接着使用测定出的体重来计算修正后的早晨体·重(步骤S43)。即,基于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和该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2所表示的早晨时间,来对在步骤S23中保存至存储部12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1所表示的早晨体重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早晨体重作为数据402保存至该测定数据40。在后面参照图9对该修正处理进行叙述。利用计算出的修正后的早晨体重,来判断减量的达到程度(步骤S45)。参照图11,对该判断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1的朝向右下倾斜的箭头直线表示从上述的初始日开始到30天后为止体重值按照2%的减量来发生变化的过程。增减量计算部187计算箭头直线所表示的第10天的体重。然后,对在第10天实际测定出的早晨体重和箭头直线所表示的第10天的计算体重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进行判断。具体而言,在从初始日开始所测定出的早晨体重及夜晚体重如情况L2那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即连接情况L2的早晨体重而得到的直线的倾斜度(体重的增减率)与箭头直线的倾斜度(体重的增减率)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判断为“标准”。更加具体地,在第10天测定出的早晨体重和箭头直线所表示的第10天的计算体重这两者相等的情况,是减量顺利地进展的情况,从而判断为“标准”。另一方面,在进行比较的结果中,在从初始日开始所测定出的早晨体重及夜晚体重如情况LI那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即连接情况LI的早晨体重而得到的直线的倾斜度(体重的增减率)比箭头直线的倾斜度(体重的增减率)大的情况下,判断为“未达到目标”。更加具体地,在第10天测定出的早晨体重比箭头直线所表示的第10天的计算体重更重的情况下,判断为表示减量未达成目标的情况的“未达到目标”。另外,在进行比较的结果中,在从初始日开始所测定出的早晨体重及夜晚体重如情况L3那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即连接情况L3的早晨体重而得到的直线的倾斜度(体重的增减率)比箭头直线的倾斜度(体重的增减率)更小的情况下,判断为“过度变瘦”。更加具体地,在第10天测定出的早晨体重比箭头直线所表示的第10天的计算体重更轻的情况下,判断为表示减量比减量目标过度进展的情况的“过度变瘦”。这样,增减量计算部187基于上述倾斜度(体重的增减率)的差分,更加具体地基于在第10天测定出的早晨体重和箭头直线所表示的第10天的计算体重之间的差分DT,来判断减量的达到程度。返回图8的处理,在判断为“过度变瘦”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为“过度变瘦”),增减量计算部187通过(计算式I)来计算减量目标 值(即,一天内目标增减量)(步骤S49)。(30天后的体重目标一目标日的体重目标)/剩余天数)…(计算式I)在判断为“标准”时,增减量计算部187基于(计算式2)来计算减量目标值(步骤S47)。((当前早晨体重一目标日的体重目标)/剩余天数)…(计算式2)在判断为“未达到目标”时,增减量计算部187使用上述的(计算式I)和后述的(计算式3)来计算减量目标值,并将(计算式I)的计算值和(计算式3)的计算值中的小的值决定为减量目标值(步骤S51)。(当前早晨体重X0.I)/30天…(计算式3)此外,关于(计算式I) (计算式3),通过对初始体重数据45的体重加上长期目标增减量数据43的值来计算出“目标日的体重目标”。另外,通过从目标达成期间数据44的天数减去10天(从初始日起所经过的天数)来计算出“剩余天数”。另外,“当前早晨体重”是指,在步骤S2中测定出的早晨体重或在步骤S43中计算出的修正后早晨体重。如果计算出减量目标值,则计算部183计算作为一天内目标值的夜晚目标体重(步骤S53)。S卩,计算部183按照下面的(计算式4)来计算夜晚目标体重。夜晚目标体重=早晨的体重+ I天的夜间减少体重一减量目标值…(计算式4)此外,(计算式4)的“早晨的体重”是在步骤S2中测定出的早晨体重或在步骤S43中计算出的修正后体重,“I天的夜间减少体重”表示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的值,“减量目标值”表示在步骤S47、S49及S51中的某一步骤中计算出的值。在按照(计算式4)计算出夜晚目标体重之后,返回图7的原来的处理。如在图8及图11中说明的那样,在实施限量饮食等体重管理的期间内,能够通过使用(计算式I) (计算式4),来与限量饮食的达成程度(参照图11)相对应地可变地决定夜晚目标体重。具体而言,在判断为达成程度是“过度变瘦”的情况下,使用(计算式I)来以使体重值按照当初的2%的减量发生变化的方式决定减量目标值,从而不会导致过度的限量饮食。另外,在判断为“标准”的情况下,以能够按照原样顺利地保持减量,使用(计算式2)来决定使体重值按照当初的2%的减量发生变化那样的减量目标值。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未达到目标”的情况下,选择(计算式I)的计算值和(计算式3)的计算值中的小的值,并使目标减量值收敛在规定范围内。即,(计算式3)是指,在30天(I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10%那样的减量目标值的计算式。基于(计算式3)的减量目标值是指,如上述那样根据发明者的实验而不对健康造成伤害的上限值(10%减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决定减量目标值以达成目标,但所决定的该值收敛在不超过该上限值的合理范围内(2%减量 10%减量)。(早晨目标体重处理)按照图9的流程图,对计算部183的早晨体重的计算处理(图8的步骤S43)进行说明。首先,计算部183获取夜间减少体重。该夜间减少体重是指,从存储部12中读取的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 (步骤S61)。也可以如前述那样根据被测定人员的基本代谢量来推定出夜间减少体重。接着,计算部183使用计时部13来获取起床时间(早晨时间)(步骤S63)。然后,获取起床平均时间(步骤S65)。具体而言,在保存在存储部12中的过去的多天的测定数据40中,计算标志404表示“早晨”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3所表示的起床时间的平均值,由此获取起床平均时间。接着,计算部183计算在步骤S63中获取的起床时间和在步骤S65中计算出的起床平均时间之间的差分(步骤S67)。然后,根据计算出的时间的差分,来对在步骤S2中测定并保存至存储部12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1所表示的早晨体重进行修正。然后,将修正后的早晨体重(早晨修正体重)作为数据402保存至该测定数据40中(步骤S69)。
在进行修正时,在夜间减少体重例如是576g (参照图4的(B))时,将夜间减少体重除以平均睡眠时间(就寝时间 起床时间的合计时间),再乘以在步骤S67中获取的差分时间,并对其计算结果加上通过本次测定而获取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1所表示的早晨体重。即,通过进行修正,以使得在差分时间为负(一)(即,所获取的起床时间比起床平均时间更早)时使早晨体重增加计算结果的值,并且在差分时间为正(+)(即,所获取的起床时间比起床平均时间更晚)时使早晨体重减少计算结果的值。然后,处理返回图8的原来的处理。(健康判断处理)参照图11,对目标达成判断部184的健康判断处理(图7的步骤S33)进行说明。首先,目标达成判断部184使用计时部13来获取就寝时间(夜晚时间)(步骤S71),并获取平均就寝时间(步骤S73)。具体而言,在保存在存储部12中的过去的多日分的测定数据40中,计算标志404表示“夜晚”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3所表示的就寝时间的平均值,由此获取平均就寝时间。接着,目标达成判断部184计算在步骤S71中获取的就寝时间和在步骤S73中计算出的就寝时间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分(步骤S75)。然后,根据计算出的时间的差分,来对在步骤S2中测定并保存至存储部12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1所表示的夜晚体重进行修正。然后,将修正后的夜晚体重(夜晚修正体重)作为数据402保存至该测定数据40 (步骤S77)。在进行修正时,在夜间减少体重例如是576g (参照图4的(B))时,将夜间减少体重除以平均的睡眠时间(就寝时间 起床时间),再乘以在步骤S75中获取的差分时间,并对其计算结果加上本次测定而获取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1所表示的夜晚体重。即,通过进行修正,以使得在差分时间为负(一)(即,所获取的就寝时间比平均就寝时间更早)时使夜晚体重增加计算结果的值,并且在差分时间为正(+)(即,所获取的就寝时间比平均就寝时间更晚)时使夜晚体重减少计算结果的值。接着,在步骤S79中,目标达成判断部184基于(夜晚修正体重一早晨修正体重一夜间减少体重)这样的计算式来进行计算并得出值。在此,夜晚修正体重是在步骤S77中计算出的值,早晨修正体重是指,具有表示前一次测定日期及时间的数据403的存储部12的测定数据40的数据402所表示的修正后的早晨体重。夜间减少体重表示图4的(B)的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目标达成判断部184在计算结果的值表示零或负值时,判断为体重未增加而正在保持现状,即将健康状态判断为“OK”(达成目标)。另外,在表示正值时,判断为体重正在增力口,即“NG”(未达成目标)。由此能够通过判断体重增减来输出判断结果,以作为对健康状态的判断。并且,目标达成判断部184也可以如下进行判断。即,将上述计算式变更为(夜晚修正体重一早晨修正体重一夜间减少体重一减量目标值)。在此,减量目标值表不在图8的步骤S47、S49及S51中的某一步骤中计算出的值。目标达成判断部184,在变更后的该计算式的计算结果的值表示零或负(一)值时,认为达成了减量的目标而判断为“0K”(达成目标),在表示正(+)值时判断为体重正在增力口,S卩“NG”(未达成目标)。由此能够通过判断是否达成了减 量目标值所表示的体重减量并输出其结果。在判断为达成了目标达成判断部184的情况的显示画面并不限定于图12的(C),也可以是如图12的(E)那样的显示画面。在图12的(E)的画面上,在图12的(C)的显示项目上追加了夜晚修正体重的显示85,从而将显示84变更为“0K”的文字。另外,在判断为未达成的情况的显示画面上,图12的(E)的显示84成为“NG”。这样,使用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 (就寝中的基本代谢量)和睡眠时间(就寝时间 起床时间的合计时间),并使用因每I天的起床时间及就寝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体重增减量,来对早晨体重或夜晚体重进行修正,并且能够通过使用修正后的这些体重,来基于被测定人员的生活活动时间的节奏进行更加准确的健康状态判断。另外,在(计算式4)中通过使用修正后的早晨体重作为早晨体重,能够基于生活活动时间的节奏来计算夜晚目标体重。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针对每个被测定人员准确地设定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S卩,如图13的(A)所示,通过从被测定人员的夜晚体重减去早晨体重来计算就寝中体重变动量,并计算多天的就寝中体重变动量的平均值,由此能够基于被测定人员的实际体重增减量来决定一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1。并且,能够通过使用该计算方法,无论体重处于增加倾向还是处于减少倾向,都能够决定出正确的一天内标准变动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计算式4)来考虑人体重在从早晨到夜晚的期间内增加并且在从夜晚到早晨的期间内减少的倾向(参照图5的(A)及图13的(B)),在此前提下计算并输出夜晚目标体重,该夜晚目标体重作为从早晨时间到夜晚时间为止的增加量控制为何种程度为好的基准,从而能够使被测定人员得到以I天为单位管理体重的增减量的支援信息。根据以上的结构及动作,被测定人员能够确认表示将一天内的体重变动设定为何种程度为好的夜晚目标体重,从而能够朝向达成该目标的方向有计划地进行一天内的体重变动的管理。因此,在例如进行限量饮食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用于在以一天为单位这样的非常短的期间内判断限量饮食是否顺利地进展的支援信息。(变形例)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体重体成分仪3进行所有的计算,但也可以采用服务器5进行各种计算及输出的结构。此时,体重体成分仪3只要采用在步骤S3中向服务器5 —起发送体重测定值及测定日期及时间的结构即可。并且,采用如下结构,即服务器5的控制部52的CPU521在从体重体成分仪3接收到体重测定值及测定日期及时间时,获取包含早晨体重及夜晚体重在内的体重测定值的测定数据40,并按照图6 图10的流程图执行处理,并且由存储部55存储数据,由显示部54进行显示的结构。此时,服务器5也可以采用将在显示部54的画面显示的信息发送至体重体成分仪3的结构。体重体成分仪3也可以接收该信息并在显示部15显示接收到的信息。在这样在服务器5中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夜晚目标体重及达成度的判断的结果通知给被测定人员。另外,在这样使用服务器5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采用由讲师(instructor)等进行确认并向利用人员提建议(advice)这样的使用方法。也可以采用在步骤SI和步骤S2之间使被测定人员用操作部14选择输入早晨/夜晚按钮(未图示)的结构。此时,能够通过输入来判别是早晨体重的测定还是夜晚体重的测定。因此,即使是倒班工作人员等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的被测定人员也能够利用本实施方式的体重管理装置。·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只要不按下早晨/夜晚按钮,就不显示目标等,而仅显示体重等,根据是否按下了早晨/夜晚按钮来使显示内容不同。由此,能够防止忘记按下早晨/夜晚按钮。另外,显示画面并不限定于图12所示的画面。在图12的(A)中,采用在目标显示63显示夜晚目标体重,但也可以显示夜晚目标体重和早晨体重的差分来作为目标值。另外,在图12的(C)和(D)的画面上,通过差分显示83和目标达成结果显示84来显示了是否达成了目标,但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如通过显示曲线图来显示是否超过了目标线,或显示目标达成标识和目标不达成标识中的某个标识等,适宜进行显示。另外,关于显示时刻,并不限定于同时显示早晨体重和夜晚目标体重这两者并且同时显示晚测定体重和目标达成结果的方式,也能够在各个时刻进行显示。例如,也可以采用在体重测定结束时间点显示测定体重,然后在经过了规定时间或者利用人员从上盖部35下来等的时刻切换到目标显示或目标达成结果的显示的结构。此时,也能够在早晨的测定中确认一天内目标(夜晚目标体重),并且能够确认是否达成了一天内目标的结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由阻抗检测部20检测出的被测定人员的生体阻抗来计算基本代谢量,但所计算出的体成分信息并不限定于基本代谢量。例如,也可以基于生体阻抗、存储在存储部12中的被测定人员的身高、年龄、性别、由负载检测部33检测出的体重,来计算体脂肪率、BMI (人体肥胖指数)、内脏脂肪等级、骨骼肌率及身体年龄等,并与体重一起进行输出。并且,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体重体成分仪3所进行的上述体重管理的方法作为程序来提供。也能够将这样的程序记录到附属于控制部18或控制部52的计算机的软盘、CD-ROM (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光盘)、R0M、RAM及存储卡等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56中,由此作为程序产品来提供。或者,能够将程序记录到内置于计算机的硬盘等的存储介质中来提供。另外,能够通过经由网络的下载来提供程序。可将所提供的程序产品安装到硬盘等的程序保存部上,由此由CPU181 (或521)读取并执行安装的该程序产品。此外,程序产品包含程序自身和记录有程序的存储介质。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的,而并不是用于制限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而不是由上述说明限定的,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附图标记的说明
I体重管理系统3体重体成分仪5服务器10显示操作部11、51 通信部12、55 存储部13计时部14、31、53 操作部15、54 显示部16恒定电流电路部17电源部18、52 控制部19 二重积分AD部20阻抗检测部21、36 电极部30体重测定部32 电池33负载检测部34测压元件35上盖部40测定数据41 —天内标准变动量数据42目标设定日数据43长期目标增减量数据44目标达成期间数据45初始体重数据182目标获取部183计算部184目标达成判断部185输出处理部186体重计算部187增减量计算部。
权利要求
1.一种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体重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被测定人员的测定数据,该测定数据是将被测定人员的体重测定值和测定日期及时间对应关联在一起的数据, 存储单元,其用于保存由所述体重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测定数据, 目标计算单元(182),其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测定数据,来计算包含就寝中的体重变动量和体重的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在内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 运算单元(183),其基于由所述目标计算单元获取的所述一天内目标变动量,来计算目标值,该目标值是指,在从被测定人员的起床到就寝为止的期间内,针对在起床时的第一时刻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应该成为在就寝时的第二时刻测定就寝时体重值时的目标的值; 所述目标计算单元,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测定数据来计算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以使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相对于所述起床时体重值而成为规定范围的增减率。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计算单元,在从初始日期及时间的初始体重值到在目标日期及时间的体重管理结束时被设定为目标的目标体重值为止的体重值中,对所述规定范围的增减率中的规定增减率,和从向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了所述测定数据的第一日期及时间到所述第一日期及时间以后的第二日期及时间为止的体重的增减率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计算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其中,所述目标日期及时间是结束体重管理的日期及时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计算单元包括 体重计算单元,其在从初始日期及时间的初始体重值到目标日期及时间的目标体重值为止的体重值中,计算体重值按照所述规定范围的增减率中的规定增减率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规定日期及时间的规定体重值; 增减量计算单元,其对在规定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所述起床时体重值和由所述体重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规定体重值进行比较,并基于值的比较结果来计算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值的比较结果表示在所述规定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所述起床时体重值大于所述规定体重值时,所述增减量计算单元计算出与在所述规定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所述起床时体重值的规定比例相当的增减量,和与所述规定增减率相对应的增减量中的小的增减量,来作为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 所述规定比例是所述规定范围的增减率中的最大增减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值的比较结果表示在所述规定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所述起床时体重值小于所述规定体重值时,所述增减量计算单元计算出与所述规定增减率相对应的增减量,来作为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值的比较结果表示在所述规定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所述起床时体重值相等于所述规定体重值时,所述增减量计算单元将在所述规定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所述起床时体重值和所述目标体重值之间的差分,除以从所述规定日期及时间到所述目标日期及时间为止的天数,由此计算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计算单元,基于所述测定数据,计算多个就寝中体重变动量的平均值,由此获取所述就寝中的体重变动量,所述多个就寝中体重变动量是指,过去多日中的就寝时体重值和次日的起床时体重值之间的差。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单元进行如下处理 基于所述测定数据,计算出多个就寝中体重变动量的平均值,来作为标准变动量,所述多个就寝中体重变动量是指,过去多日测定出的就寝时体重值和次日的起床时体重值之间的差, 基于所述测定数据,利用过去多日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的测定日期及时间的平均时间和在所述规定日期及时间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的测定时间之间的差,来除所述标准变动量,并使用除算而得出的结果的值来对所述起床时体重值进行修正; 使用修正后的所述起床时体重值来计算所述目标值。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基本代谢量获取单元,该基本代谢量获取单元基于与被测定人员的身体相关的身体信息和身体的阻抗来计算基本代谢量; 所述目标计算单元,使用所述基本代谢量来计算所述就寝中的体重变动量。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输出单元,该输出单元输出由所述运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目标值。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重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目标达成判断单元,其使用所述就寝时体重值及所述起床时体重值,来判断是否达成了一天内的目标, 用于输出所述目标达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的单元。
12.—种体重管理方法,使用计算机来管理被测定人员的体重, 该体重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测定数据获取步骤,获取测定出的被测定人员的测定数据,该测定数据是将被测定人员的体重测定值和测定日期及时间对应关联在一起的数据, 存储步骤,将所述测定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计算步骤,基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数据,来计算包含就寝中的体重变动量和体重的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在内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 运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计算步骤计算出的所述一天内目标变动量,来计算目标值,该目标值是指,在从被测定人员的起床到就寝为止的期间内,针对在起床时的第一时刻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而应该成为在就寝时的第二时刻测定就寝时体重值时的目标的值; 在所述测定数据获取步骤中,基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数据来计算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以使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相对于所述起床时体重值而成为规定范围的增减率。
1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体重管理方法, 该程序的特征在于,所述体重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定数据获取步骤,获取测定出的被测定人员的测定数据,该测定数据是将被测定人员的体重测定值和测定日期及时间对应关联在一起的数据, 存储步骤,将所述测定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计算步骤,基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数据,来计算包含就寝中的体重变动量和体重的一天内目标增减量在内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 运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计算步骤计算出的所述一天内目标变动 量,来计算目标值,该目标值是指,在从被测定人员的起床到就寝为止的期间内,针对在起床时的第一时刻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而应该成为在就寝时的第二时刻测定就寝时体重值时的目标的值;在所述测定数据获取步骤中,基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数据来计算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以使所述一天内目标增减量相对于所述起床时体重值而成为规定范围的增减率。
14.一种能够机械读取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存储介质记录有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程序。
全文摘要
体重管理装置,具有体重获取部,获取将被测定人员的体重测定值和测定日期及时间对应关联的测定数据;存储部,保存体重获取部获取的测定数据;目标获取部(182),基于存储部中的测定数据,计算包含就寝中的体重变动量和体重的一天内目标增减量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计算部(183),基于目标获取部(182)获取的一天内目标变动量,计算目标值,目标值是在从被测定人员的起床到就寝为止的期间内,对在起床时的第一时刻测定出的起床时体重值,而应成为就寝时的第二时刻测定就寝时体重值时的目标的值。目标获取部(182)基于存储部中的测定数据来计算一天内目标增减量,使一天内目标增减量相对于起床时体重值而成为规定范围的增减率。
文档编号A61B5/05GK102959368SQ2011800302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伊达渡, 桂直树 申请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