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65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不通过口服而将营养或药剂投放给患者的方法,已知有肠道营养法或静脉营养法。在肠道营养法中,经由从患者的鼻腔通到胃或十二指肠的管来投放营养剂、流质食物或药剂等液态物。此外,在静脉营养法中,经由插入到患者静脉中的输液路线来投放含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和/或药剂成分的液态物(一般叫做“输液”)。在进行肠道营养法或者静脉营养法时,需要将投放给患者的液态物预先注入到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中的作业。 图17是示出以前的医疗用软质容器900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18是示出将图17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900拆封,用单手把持其上端的开口部922,使开口部922开口的状态的图,图I 9是示出向图I 7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900内注入液态物的状态的图。该医疗用软质容器900具备收纳液态物的容纳部921和形成了用于取出容纳部921内收纳的液态物的贯通孔的排出口 930。容纳部921是将柔软的2片片材叠合,并将它们的外周边缘通过热封(热粘合)相互接合而成的袋状物。排出口 930由相对构成容纳部921的上述片材较硬的树脂材料构成。如下所述向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900注入液态物。首先,以切口 928为起点,沿着剪切线929剪切开口部922的上部进行拆封,并解除拉链923的嵌合。接着,如图I 8所示地用一只手把持开口部922的外端缘,打开开口部922。接着,如图19所示地用另一只手(未图示)拿装有药或营养剂等液态物的容器998,从开口部922向容纳部921内注入液态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314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向上述以前的医疗用软质容器900注入液态物的作业中,从液态物的注入作业开始到结束,都必须要用单手把持开口部922的外端缘,必须使开口部922开口并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900。随着液态物的注入量增加,医疗用软质容器900的重量会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医疗用软质容器900包括开口部922在内是由柔软的材料构成的,因此,开口部922被施以大的把持力时,容易变形。从而,存在掉落医疗用软质容器900,或者不能使开口部922充分地开口,而弄洒液态物的危险。照这样而言,向以前的医疗用软质容器900注入液态物的作业,对作业者来说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负担会很大。
因此,期望在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设置能够在打开其开口部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的部件。但是,由于构成医疗用软质容器的片材普遍机械强度低,因此,在设置这种部件的情况下,期望不会因为开口部的开闭操作或注入的液态物的重量而产生应力集中。此外,还必须要避免因为设置这种部件而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品质下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液态物的注入作业时,能够在使开口部较大地开口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并且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高品质的医疗用软质容器。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这种医疗用软质容器的营养供给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具备挠性袋部件,将至少2片软质树脂片材粘合而成,上端具备可开闭的开口部;排出口,设置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下端;以及一对开闭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挠性袋部件上,并使该开闭操作部的中央部松弛,使得形成有可插入手指的插入通路。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至少一方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通过热封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端部时的加热区域,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全部终端边缘,并且,在所述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两侧的侧端边缘之间的交点处,所述外周边缘相对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倾斜。本发明的营养供给系统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由设置在挠性袋部件上的一对开闭操作部所形成的插入通路中插入手指,能够在使开口部开口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此外,由于利用热封固定开闭操作部端部时的加热区域包含该端部的全部终端边缘,因此,终端边缘与软质树脂片材紧密贴合。从而不会因为设置了开闭操作部而手触感或美观性下降,能够防止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品质下降。此外,在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与开闭操作部的侧端边缘之间的交点处,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倾斜。从而,能够防止在开闭操作部的中央部作用了从挠性袋部件剥离中央部的外力时在该交点上产生大的应力集中。


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立体图。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主视图。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右视图。图2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后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在内的肠道营养供给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是示出用单手保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并使其开口部开口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用单手保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并向其开口部注入液态物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和热封的加热区域的、图2A的局部7A的放大图,图7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和热封的加热区域的、图2C的局部7B的放大图。图8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下端部和热封的加热区域的、图2A的局部8A的放大图,图8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和热封的加热区域的、图2C的局部8B的放大图。图9A是示出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和热封的比较例涉及的加热区域的放大图,图9B是示出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和热封的另外的比较例涉及的加热区域的放大图。图IO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和热封的加热区域的放大图,图IO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下端部和 热封的加热区域的放大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立体图。图1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主视图。图1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右视图。图1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和热封的加热区域的放大图。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立体图。图1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主视图。图15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右视图。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示出以前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18是示出用单手把持图17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开口部,使开口部开口的状态的图。图19是示出向图17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内注入液态物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发明中,通过热封相对挠性袋部件固定的开闭操作部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满足以下2个条件。第一,利用热封固定端部时的加热区域包含所述端部的全部终端边缘(以下称为“第一条件”)。在此所说的加热区域“包含”全部终端边缘,是指全部终端边缘存在于加热区域内(包括终端边缘的一部分位于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上的情况)。优选是指并非全部终端边缘与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接触,而是存在于比外周边缘往内的一侧。第二,在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与开闭操作部的两侧的侧端边缘之间的交点处,所述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倾斜(以下称为“第二条件”)。在此所说的在所述交点处所述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倾斜”,是指交点上的外周边缘的切线方向相对于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是指连结开闭操作部的被固定在挠性袋部件上的上下端部的方向。本发明中,所述加热区域优选具有大致圆弧和连接所述大致圆弧两端的线段,并且所述大致圆弧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所述侧端边缘交叉。这样,即使在开闭操作部的中央部作用了如从挠性袋部件剥离中央部这样的任意方向的外力,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与开闭操作部的侧端边缘之间的交点当然不用说,连除此以外的地方上,也能够防止发生大的应力集中。或者,所述加热区域也可以具有大致梯形形状,并且所述大致梯形形状的斜边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所述侧端边缘交叉。这样,由于进行热封时所使用的模具的形状变得简单,因此能够容易制成模具。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也可以作为与于构成所述挠性袋部件的所述软质树脂片材不同的其他部件而制成。该情况下,优选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自的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通过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上述中,优选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自的上侧端部,通过在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加热区域上进行加热的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这样,能够防止在被作用大力的情况较多的上侧端部发生大的应力集中。·或者,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个开闭操作部也可以与构成所述挠性袋部件的所述软质树脂片材制成一体。该情况下,优选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自的下侧端部,通过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这样,由于被作用大力的情况较多的开闭操作部的上侧端部与软质树脂片材制成一体,因此提高了该端部处的开闭操作部与软质树脂片材的连接强度。以下示出最佳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中所参照的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简化成仅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部件中的、为了说明本发明而需要的主要部件。因此,本发明可以具备以下各图未示出的任意部件。此外,以下各图中的尺寸并不如实地表示实际尺寸和尺寸比率等。(实施方式I)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立体图。图2A是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主视图,图2B是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右视图,图2C是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后视图。图3是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分解立体图。在本发明中,按照实际使用状态定义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上侧”(图I的纸面上侧)和“下侧”(图I的纸面下侧)。此外,将从正面侧(参照图2A)或者背面侧(参照图2C)看医疗用软质容器I时的左右方向叫做“宽度方向”。如图I、图2A 图2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软质容器I具备平袋状的挠性袋部件20和固定在挠性袋部件20下端的排出口 30。挠性袋部件20具备用于容纳液态物的容纳部21和与容纳部21连通的开口部22。在开口部22设置有拉链23(是可以自由再开闭的嵌合部。也称为“卡夹密封(chuckseal)”),所述拉链23在宽度方向上横穿开口部22,可以可逆地开闭开口部22。挠性袋部件20在其开口部22的上方具备悬挂部26。在悬挂部26形成有在架子等上悬挂医疗用软质容器I时所使用的悬挂用孔27。如图2A、图2C所示,将穿过悬挂用孔27和排出口 30的上下方向轴称为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中心轴la。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轴Ia在宽度方向上将挠性袋部件20的后述缺口 20c下侧的部分二等分。
如图3所示,例如通过将2片软质树脂片材20a、20b重叠,并将它们的外周边缘相互热封(热粘合),来形成挠性袋部件20。图I、图2A 图2C的附图标记24表示2片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热封区域。图3中,附图标记23a、23b是构成拉链23的拉链带。将拉链带23a、23b用例如热封等公知方法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互相面对的面(内面)上。在软质树脂片材20a的与软质树脂片材20b相反侧的面上设置用于确认注入到挠性袋部件20内的液态物的量的刻度25。刻度25沿着中心轴Ia设置。上述的悬挂部26设置在软质树脂片材20b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设置有刻度25的软质树脂片材20a的外表面(不面向软质树脂片材20b的面)叫做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正面”,将软质树脂片材20b的外表面(不面向软质树脂片材20a的面)叫做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背面”。排出口 30是在其中央形成有贯通孔的例如管状体。排出口 30被夹在软质树脂片 材20a、20b间,固定在挠性袋部件20上。排出口 30的贯通孔使挠性袋部件20的内外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以配置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间的状态,在热封区域24将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热封,来使排出口 30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成为一体。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与对方互为相反侧的面(即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开闭操作部40a、40b。如图2A和图2C所示,开闭操作部40a、40b沿着中心轴Ia配置。开闭操作部40a、40b由例如由软质树脂构成的片状物构成。将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端部42a、42b和下端部43a、43b分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外表面上。这时,适当地设定上端部42a、42b与下端部43a、43b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使得上端部42a、42b和下端部43a、43b之间的中央部41a、41b相对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松弛。其结果,如图I和图2B所示,在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中央部41a、41b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之间形成能够插入手指的插入通路45a、45b。在如图2A和图2C所示地从正面侧或者背面侧看时,医疗用软质容器I相对于其中心轴Ia左右不对称。S卩,在如图2A所示地从正面侧看医疗用软质容器I时,挠性袋部件20的上侧部分的左侧一端被切掉而形成缺口 20c。此外,开闭操作部40a、40b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的两侧的侧端边缘46a、46b中的靠近缺口 20c —侧的侧端边缘46a,相对于中心轴Ia倾斜,远离缺口 20c —侧的侧端边缘46b与中心轴Ia大致平行。对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医疗用软质容器I例如能够在其排出口 30上连接输液套件91而构成营养供给系统90。输液套件91包括其一端与排出口 30连接的挠性管92、设置在挠性管92上的点滴筒93和流量调整器94、设置在挠性管92的另一端上的连接器95、盖在连接器95上的连接器罩96等。点滴筒93使流经输液套件91的液态物的流量可视。流量调整器94按压挠性管92而使其流路截面积变化,使得可以进行流经输液套件91的液态物的流量调整。连接器95连接到被插入患者的鼻腔或者静脉中的管(未图示)上。但是,本发明的营养供给系统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软质容器I上组合现有公知的任意的输液套件来构成营养供给系统。起初,操作流量调整器94压扁挠性管92而闭合流路。在该状态下,如图5所示,在开闭操作部40a的插入通路45a中插入左手拇指,在开闭操作部40b的插入通路45b中插入左手的其他手指(图5中是食指),用左手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I。以在插入通路45a、45b中插入了拇指和食指的状态下接触或分离拇指和食指,就能够自由地开闭开口部22。接着,如图6所示地,在使开口部22开口的状态下,一边用左手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1,一边向开口部22中倒入用右手(未图示)保持的杯子98内的液态物(例如输液)。由于在插入通路45a、45b中插入了拇指和食指,因此,在使开口部22很大地开口的状态下,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I。从而,掉落医疗用软质容器I或者不能使开口部22充分地开口而弄洒液态物的危险降低。从而减轻了向医疗用软质容器I注入液态物的作业中的作业者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负担。
此外,在如图6所示地将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正面(设置有刻度25的一侧的面)朝向作业者,用左手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I时,由于手掌嵌入到缺口 20c (参照图2A、图2C)内,因此,即使是手小的作业者,也能够在插入通路45a、45b中较深地插入手指。在使左手手腕关节呈自然角度时,如图6所示,医疗用软质容器I的正面朝向作业者,因此能够容易地识别印在正面上的刻度25。此外,刻度25也不会被左手等遮住。由于沿着中心轴Ia设置了开闭操作部40a、40b和刻度25 (参照图2A、图2C),因此,用开闭操作部40a、40b保持的医疗用软质容器I被保持为中心轴Ia大致平行于重力方向,从而能够按刻度25正确地测量注入量。在液态物的注入之后,使拉链23嵌合而闭合开口部22。将已这样地填充了液态物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利用配置比开口部22上方的悬挂部26的悬挂用孔27,悬挂在架子等上。医疗用软质容器I以其中心轴Ia与重力方向大致平行且排出口 30成为最下位的方式悬挂。将连接器95连接到插入患者中的管上,打开流量调整器94。这样,就能够向患者投放医疗用软质容器I内的液态物。由于排出口 30位于最下位,因此,医疗用软质容器I内的液态物会无剩余地流出。开闭操作部40a、40b的相对于挠性袋部件20的安装位置只要能够在使开口部22开口的状态下用单手保持医疗用软质容器I即可,并不特殊限制。一般优选在开口部22的上端附近安装开闭操作部40a、40b,以形成左右方向贯通的插入通路45a、45b。也可以在开口部22具备拉链23的情况下,使得在插入通路45a、45b中放入了手指的状态下能进行拉链23的开动作。从而,如本实施方式所述,优选以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端部42a、42b和下端部43a、43b上下隔着拉链23的方式,将开闭操作部40a、40b安装在开口部22上。图7A是示出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和热封的加热区域52a的、图2A的局部7A的放大图,图7B是示出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b的上端部42b和热封的加热区域52b的、图2C的局部7B的放大图。图7A和图7B中示出的用实线圈起来的加热区域52a、52b,是通过热封将上端部42a、42b熔接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时的加热区域。通过将普通加热后的模具压抵在被熔接部件上来进行热封。从而,加热区域52a、52b也是由进行热封时被压抵的模具所形成的模具痕迹。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端部42a、42b,在与加热区域52a、52b重叠的重叠区域,被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加热区域52a、52b的外形具有大致圆弧52al、52bl和连接大致圆弧52al、52bl两端的线段52a2、52b2。大致圆弧52al、52bl与线段52a2、52b2相比配置在靠开闭操作部40a、40b 的中央部 41a、41b 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区域52a、52b包含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与中央部41a、41b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7a、47b的全部(第一条件)。此外,在加热区域52a、52b的外周边缘(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大致圆弧52al、52bl)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边缘46a、46b之间的交点P12a、P12b处,加热区域52a、52b的外周边缘(大致圆弧52al、52bl)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长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中心轴Ia的方向)倾斜(第二条件)。图8A是示出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a的下端部43a和热封的加热区域53a的、图2A的局部8A的放大图,图8B是示出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b的下端部43b和热封的加热区域53b的、图2C的局部8B的放大图。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用实线圈起来的加热区域53a、53b,是通过热封将下端部43a、43b熔接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时的加热区域,也是由进行热封时被压抵的模具所形成的模具痕迹。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下端部43a、43b,在与加热区域52a、52b重叠的重叠区域中,被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 与图7A和图7B所示的加热区域52a、52b同样,加热区域53a、53b的外形具有大致圆弧53al、53bl和连接大致圆弧53al、53bl两端的线段53a2、53b2。大致圆弧53al、53bl与线段53a2、53b2相比配置在靠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中央部41a、41b —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区域53a、53b包含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与中央部41a、41b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8a、48b的全部(第一条件)。此外,在加热区域53a、53b的外周边缘(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大致圆弧53al、53bl)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边缘46a、46b之间的交点P13a、P13b处,加热区域52a、52b的外周边缘(大致圆弧52al、52bl)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长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中心轴Ia的方向)倾斜(第二条件)。以下说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下端部42a、42b、43a、43b按照如上所述的加热区域52a、52b、53a、53b进行热封后的效果。为了进行比较,图9A和图9B中示出在与本发明不同的加热区域上,将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利用热封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上的例子。图9A所示的加热区域102a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其配置在与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的终端边缘48a和侧端边缘46a、46b相比的里侧。从而,该加热区域102a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区域不同,不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与中央部41a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8a(即,不满足第一条件)。此外,加热区域102a的外周边缘不与开闭操作部40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边缘46a、46b交叉(即,不满足第二条件)。另一方面,图9B所示的加热区域112a具有超出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的大致矩形形状。从而,该加热区域112a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区域同样地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与中央部41a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8a(即,第一条件)。但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区域不同,在加热区域112a的外周边缘与开闭操作部40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边缘46a、46b之间的交点P12a、P12b处,加热区域112a的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长度方向垂直(即,不满足第二条件)。如果如图9A所示的加热区域102a这样地,加热区域不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与中央部41a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8a,开闭操作部40a的终端边缘48a就不与软质树脂片材20a紧密贴合而脱离软质树脂片材20a。从而存在终端边缘48a刮到作业者的皮肤等而医疗用软质容器的手触感下降、或者美观性差而感觉廉价、或者品质降低的问题。对此,在本发明中,如图7A所示地,加热区域52a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与中央部41a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7a的全部(第一条件)。从而,终端边缘48a与软质树脂片材20a紧密贴合,因此能够消除上述问题。此外,通过加热区域52a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终端边缘47a的全部(第一条件),从而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上的区域、即加热区域52a与上端部42a的重叠区域变大。从而,能够容易地确保开闭操作部40a相对于软质树脂片材20a的必要的安装强度。另一方面,如果如图9B所示的加热区域112a这样地,在交点P12a、P12b处,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长度方向不倾斜,则会产生以下问题。即,当如图5和图6所示地在开闭操作部40a的插入通路45a中插入手指后使开口部22开口,或者在插入通路45a中插入了手指的状态下向医疗用软质容器I注入液态物时,开闭 操作部40a的中央部41a上作用从软质树脂片材20a剥离中央部41a这样的外力。从垂直于软质树脂片材20a的方向看时,该外力多数情况下作用在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如果如图9B所示地在交点P12a、P12b处,加热区域112a的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长度方向垂直,则上述倾斜方向的外力就会局部地作用在交点P12a、P12b上,交点P12a、P12b上应力集中,最坏的情况下会产生在交点P12a、P12b处软质树脂片材20a破裂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如图7A所示地,在交点P12a、P12b处,加热区域52a的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长度方向倾斜(第二条件)。从而,上述的倾斜方向的外力就分散地作用在包括交点P12a、P12b在内的加热区域52a的外周边缘上的区域Al、A2上。从而,不会产生如图9B那样的大的应力集中,能够防止软质树脂片材20a破裂的情况。在上述中,以图7A所示的加热区域52a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的效果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其他加热区域52b、53a、53b也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伴随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加热区域52a、52b、53a、53b (参照图7A、图7B、图8A、图8B)的热封,将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下端部42a、42b、43a、43b的全部都固定在挠性袋部件20上。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即,在本发明中,只要将通过热封固定的端部42a、42b、43a、43b中的至少一个,利用伴随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加热区域的热封来进行固定即可。优选将上端部42a和/或上端部42b利用伴随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加热区域的热封来进行固定。这是因为,上端部42a、42b容易作用医疗用软质容器I中所注入的液态物的重量,并且容易产生图9B所说明的应力集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加热区域52a、52b、53a、53b的大致圆弧52al、52bl、53al、53bl不必须是曲率一定的严格意义上的圆弧。只要是在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中央部41a、41b—侧凸起的曲线即可,其曲率也可以变化。例如,也可以是椭圆的一部分等。此外,构成加热区域52a、52b、53a、53b的线段52a2、52b2、53a2、53b2不必须是严格意义上的直线,也可以包含弯曲或者折曲等部分。构成挠性袋部件20的软质树脂片材20a、20b和开闭操作部40a、40b的材料不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医疗用软质容器所使用的现有公知的软质树脂片材。具体而言,例举有由氯乙烯树脂、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酯、聚丁二烯、聚丙烯、聚酰胺、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构成的单层片材、或者层叠了 2层以上的上述单层片材而成的叠层片材。作为叠层片材的具体层结构,例举有尼龙/聚乙烯、尼龙/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聚丙烯/聚乙烯等。或者,也可以是层叠了等级(例如成膜方法、机械特性、或是组成等)不同的同种树脂而成的叠层片材(例如双轴拉伸聚丙烯(OPP)/流延聚丙烯(CPP)等)。软质树脂片材20a、20b和开闭操作部40a、40b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被热封一侧的表面优选由具有易热封性的材料(例如聚丙烯)构成。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厚度不特殊限定,例如
O.I O. 6mm左右。软质树脂片材20a、20b如果具有透光性(或是半透明性),则能够从外面视觉识别容纳部21内的液态物,所以优选。更优选的是,软质树脂片材20a、20b透明。排出口 30的材料不特殊限制,优选比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材料硬的材料。具体而言,例举有环状聚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等。(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2有关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下端部42a、42b、43a、43b的加热区域的形状与实施方式I不同。以下,以不同于实施方式I的点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2。图IOA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2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和热封的加热区域62a的放大图,图IOB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2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a的下端部43a和热封的加热区域63a的放大图。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和下端部43a,在与加热区域62a、63a重叠的重叠区域中,被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对于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b的上端部42b和下端部43b的加热区域,与加热区域62a、63a面对称。因此,针对以下的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和下端部43a的加热区域62a、63a的说明,同样也适用于对于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b的上端部42b和下端部43b的加热区域。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区域62a、63a的外形全都具有大致梯形形状。构成大致梯形形状的大致平行的两条边中,短边62a2、63a2比长边62al、63al配置得靠开闭操作部40a的中央部41a—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区域62a、63a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与中央部41a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7a、48a的全部(第一条件)。此外,在加热区域62a、63a的外周边缘(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大致梯形的斜边62a3、62a4 ;63a3、63a4)与开闭操作部40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边缘46a、46b之间的交点P12a、P12b、P13a、P13b处,加热区域62a、63a的外周边缘(斜边62a3、62a4、63a3、63a4)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长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中心轴Ia的方向)倾斜(第二条件)。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区域62a、63a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因此起到与实施方式I的加热区域52a、52b、53a、53b同样的效果。S卩,由于加热区域62a、63a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与中央部41a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7a、48a的全部(第一条件),因此,终端边缘47a、48a与软质树脂片材20a紧密贴合。从而,手触感或美观性不会下降,能够防止品质下降。此外,通过加热区域62a、63a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终端边缘47a、48a的全部(第一条件),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和下端部43a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上的区域就变大。从而,能够容易地确保开闭操作部40a相对于软质树脂片材20a的必要的安装强度。此外,在交点P12a、P12b处,加热区域62a、63a的外周边缘(即、斜边62a3、62a4、63a3、63a4)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长度方向倾斜(第二条件)。从而,即使在开闭操作部40a的中央部41a作用从软质树脂片材20a剥离中央部41a这样的外力,也不会产生大的应力集中,能够防止软质树脂片材20a破裂的情况。本实施方式2除上述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实施方式3)本实施方式3有关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端部42a、42b相对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安装方法,与实施方式I不同。以下,以不同于实施方式I的点为中心说明本实 施方式3。图11是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3的立体图,图12A是其主视图,图12B是其右视图。在实施方式I中,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端部42a、42b的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的面、和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下端部43a、43b的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的面,是相同一侧的面。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端部42a、42b的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的面,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下端部43a、43b的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的面,是相反侧的面。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下端部43a、43b相对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热封方法,与实施方式I相同(参照图8A、图8B)。图1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中正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和热封的加热区域52a的放大图。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b的上端部42b和相对于它的加热区域,与正面侧的上端部42a和加热区域52a面对称。因此,针对以下的对于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的加热区域52a的说明,同样也适用于对于背面侧的开闭操作部40b的上端部42b的加热区域。加热区域52a的外形与图7A同样,具有大致圆弧52al和连接大致圆弧52al两端的线段52a2。大致圆弧52al比线段52a2配置得靠开闭操作部40a的中央部41a—侧。开闭操作部40a的上端部42a,在与加热区域52a重叠的重叠区域中,被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 上。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加热区域52a包含开闭操作部40a的与中央部41a相反侧的终端边缘47a的全部(第一条件)。此外,在加热区域52a的外周边缘(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大致圆弧52al)与开闭操作部40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边缘46a、46b之间的交点P12a、P12b处,加热区域52a的外周边缘(大致圆弧52al)相对于开闭操作部40a、40b的长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中心轴Ia的方向)倾斜(第二条件)。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安装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上端部42a、42b的朝向以及加热区域52a、52b的朝向,与实施方式I上下反向。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对于上端部42a、42b的加热区域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从而,本实施方式起到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效果。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区域也可以具有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大致梯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两个面被热封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从而,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两个表面优选由具有易热封性的材料(例如聚丙烯)构成。本实施方式3除上述以外,与实施方式1、2相同。(实施方式4)在实施方式I 3中,开闭操作部40a、40b是不同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其他部件(参照图3),对此,在本实施方式4中,将开闭操作部40a、40b分别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设置成一体。以下,以不同于实施方式I的点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4。图14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医疗用软质容器4的立体图,图15A是其主视图,图15B 是其右视图。此外,图16是医疗用软质容器4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6所示,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上端分别成一体地形成开闭操作部40a、40b。开闭操作部40a、40b分别向下弯曲,其前端通过热封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外表面上。开闭操作部40a、40b的被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的前端成为下端部43a、43b(参照图14、图15A、图15B)。下端部43a、43b的基于热封的加热区域53a、53b,与实施方式I (参照图8A、图8B)相同。在本实施方式4中,将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下端部43a、43b,按照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加热区域53a、53b,通过热封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加热区域53a、53b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从而,本实施方式起到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与下端部43a、43b相反侧的端部(上端部),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连续且成一体。从而,对于该端部的软质树脂片材20a、20b的连接强度提高。此外,手触感或美观性也良好。此外,构成医疗用软质容器4的部件数量减少,可以低成本化。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端部43a、43b的加热区域也可以具有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大致梯形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软质容器4不具有实施方式I的医疗用软质容器I所具有的、形成有悬挂用孔27的悬挂部26。用于悬挂医疗用软质容器4的悬挂用孔也可以直接形成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上。或者,也可以作为独立部件来制成形成有悬挂用孔的悬挂部,并用热封等方法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上。或者,也可以将形成有悬挂用孔的悬挂部,与开闭操作部40a、40b相区分地与软质树脂片材形成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操作部40a、40b两者分别与软质树脂片材20a、20b形成一体,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4同样地将开闭操作部40a与软质树脂片材20a形成一体,将开闭操作部40b作为不同于软质树脂片材20b的其他部件来制成,将它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与实施方式I 3同样地通过热封固定在软质树脂片材20b上。上述的实施方式I 4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操作部40a、40b的终端边缘47a、47b、48a、48b都是在与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但本发明的终端边缘不限定于此。例如,终端边缘也可以弯曲或者折曲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操作部40a、40b的侧端边缘46a相对于中心轴Ia倾斜,侧端边缘46b与中心轴Ia大致平行,但侧端边缘46a、46b的朝向可以任意设定。此外,侧端边缘46a、46b也可以弯曲、折曲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操作部40a、40b具有上端部42a、42b宽、下端部43a、43b窄的大致锥形形状,但本发明的开闭操作部40a、40b的形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具有任意形状。挠性袋部件20的形状不特殊限制,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等任意形状。但是,优选使容纳部21的下侧端朝着排出口 30缓慢地倾斜,以使挠性袋部件20内的液态物等从排出口 30无残留地流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挠性袋部件20上设置有缺口 20c,使得即使小手也能够在插入部45a、45b中插入手指,但也可以省略缺口 20c。或者,不是将缺口 20c形成在挠性袋部件20的左侧端,而是形成在右侧端。或者,也可以形成在右侧端和左侧端两方。刻度25也可以不形成在软质树脂片材20a上,而是形成在软质树脂片材20b上。或者,也可以形成在软质树脂片材20a和软质树脂片材20b两方上。或者也可以省略刻度2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沿着中心轴Ia设置了刻度25,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平行于中心轴Ia的直线,设置在挠性袋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端缘中的一方附近。此外,在软质树脂片材20a和软质树脂片材20b两方上形成刻度25的情况下,两个片材20a、20b上所形成的刻度25的位置,可以是互相对置的位置,或者也可以是互相不对
置的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开口部22可以可逆地开闭,在开口部22上设置有拉链23,但也可以在开口部22上设置可以使开口部22可逆地开闭的、除拉链23以外的任意构造。或者也可以省略拉链23。也可以在开口部22上设置一旦拆封了开口部22之后,就不能再次关闭的不可逆的构造。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2片软质树脂片材20a、20b构成了挠性袋部件20,但也可以用3片以上的软质树脂片材构成。例如,也可以为了增大容纳部21的容量,或者为了使开口部22很大地开口,在软质树脂片材20a、20b之间介有构成接帮部分的软质树脂片材。排出口 30的形状不特殊限定。例如,也可以具有与设置在输液套件上游端的连接器相适合的任意形状。为了可靠地进行排出口 30与该连接器的连接,也可以在排出口 30上设置与该连接器相卡合的卡合构造。以上说明的是实施方式都只是为了谋求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更加清楚,但并不应该看作是将本发明限定在这些具体例子中,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变更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应被广义解释。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利用领域不特殊限制,可以作为贮藏液态物的医疗用容器而广泛地利用。其中,可以优选地作为肠道营养法或静脉营养法所使用的容器来进行利用。符号说明1、3、4医疗用软质容器20挠性袋部件
20a、20b软质树脂片材21容纳部22 开口部30 排出口40a、40b开闭操作部41a、41b开闭操作部的中央部42a、42b开闭操作部的上端部43a、43b开闭操作部的下端部 45a、45b 插入通路46a、46b开闭操作部的侧端边缘47a、47b、48a、48b开闭操作部的终端边缘52a、52b、53a、53b、62a、63a 加热区域52al、52bl、53al、53bl加热区域的大致圆弧52a2、52b2、53a2、53b2 加热区域的线段62al、63al大致梯形形状的加热区域的长边62a2、63a2大致梯形形状的加热区域的短边90营养供给系统91输液套件P12a、P12b、P13a、P13b 交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用软质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挠性袋部件,将至少2片软质树脂片材粘合而成,上端具备可开闭的开口部; 排出口,设置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下端;以及 一对开闭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挠性袋部件上,并使该开闭操作部的中央部松弛,使得形成有可插入手指的插入通路, 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至少一方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 通过热封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端部时的加热区域,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全部终端边缘,并且,在所述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两侧的侧端边缘之间的交点处,所述外周边缘相对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所述加热区域具有大致圆弧和连接所述大致圆弧两端的线段,所述大致圆弧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所述侧端边缘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所述加热区域具有大致梯形形状,所述大致梯形形状的斜边与所述开闭操作部的所述侧端边缘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作为与构成所述挠性袋部件的所述软质树脂片材不同的其他部件而制成,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自的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通过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自的上侧端部,通过在所述加热区域加热的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个开闭操作部与构成所述挠性袋部件的所述软质树脂片材制成一体,将所述一对开闭操作部的各自的下侧端部,通过热封固定在所述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
7.一种营养供给系统,具备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
全文摘要
在挠性袋部件(20)的外表面上设置一对开闭操作部(40a、40b),使其中央部松弛,使得形成有可插入手指的插入通路(45a、45b)。将一对开闭操作部的至少一方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个端部(42a、42b、43a、43b),通过热封固定在挠性袋部件的外表面上。通过热封固定至少一个端部时的加热区域(52a、52b、53a、53b)包含至少一个端部的全部终端边缘。在加热区域的外周边缘与开闭操作部的侧端边缘之间的交点处,外周边缘相对于开闭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倾斜。这样,能够提供一种在液态物的注入作业时能够在使开口部很大地开口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且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高品质的医疗用软质容器。
文档编号A61J1/10GK102958491SQ2011800316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
发明者国重隆彦, 上田隆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