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可回缩式针的双室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74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可回缩式针的双室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包括有可回缩式针和防重复使用特征件的注射器组件以及使用该注射器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将针回缩特征件结合到注射器组件中来防止使用者受到针刺伤。在传统注射器组件中,包括针管的针座组件附接至注射器筒,并必须由使用者或者回缩特征件收回到注射器中。或者,针护罩可以由使用者或以其它方式设置在针管上。在针座组件通过回缩特征件缩回到注射器筒内的传统注射器组件中,回缩特征件往往被设置在注射器筒内和/或在布置在注射器筒中的柱塞杆内。具体地说,柱塞杆可以包括在针座回缩之后容纳针座的室。回缩特征件典型地包括被布置在柱塞杆和止动件之间的切割元件,该切割元件用来在排出注射器筒的内容物之后打开止动件,并将柱塞杆的室暴露出,以便接收回缩的针座。在针座组件中往往装有弹簧来驱使针座回缩到柱塞杆中。因此,这种回缩特征件要求切割、破裂、穿刺或其他强力(force-1ntensive)机械动作来促动,并因此要求更高的复杂性以使得密封的柱塞和止动件能够在促动期间破开(breach)。进一步地,由于被最常规设计的可回缩式针在向柱塞杆后部施加持续压力来给药之后被促动,回缩特征件会发生意外促动,因为当排出注射器筒的内容物时必须施加相同的作用力。此外,如果在排驱注射器的内容物期间产生了充分的压力(例如在药物是粘性的,需要使用者向柱塞杆施加额外的压力或作用力,而这种额外的压力或作用力又超过了促动回缩特征件所需的作用力时),则在给药期间会意外地促动某些装置。在向柱塞杆施加高的作用力的应用场合中,例如在高速注射期间,过早的促动是尤其成问题的。如上文所描述 地,柱塞促动的传统注射器筒的回缩特征件必须承受增大的注射器压力,并且施加给柱塞杆的作用力也相关联地增大。这些增大的作用力和压力导致需要能超过操作力的大促动力来防止过早促动。由于最传统的注射器筒在完全给药之后采取额外的柱塞动作,按照与给药动作相同的方式,必须使用阈值力让使用者能够在完全到底的柱塞和回缩特征件的促动之间加以区分。要与施加给柱塞杆以排出注射器筒内容物的作用力分离地确定并保持阈值力会是困难的。另外,阈值力的正确施加会需要使用者以相对于患者皮肤增大的角度来定位注射器筒和针管,而不是相对于患者皮肤基本上平行地定位注射器筒和针管。促动回缩特征件所需的额外作用力会造成在止动件处或在柱塞杆中的其他可去除开口处产生出额外的压力,这会足以造成止动件和/或柱塞杆出故障。在回缩特征件以及针座的后继壳体被包含在流体通道内的传统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中,回缩特征件和壳体会导致一定量的药物被俘困在注射器筒内,增加了浪费并对给药精度产生潜在影响。另外,在促动回缩特征件期间会使一部分受困药物排出,如果回缩特征件被促动时针管位于患者身体外面,那么上述排出现象会造成溅射,而如果回缩特征件被促动时针管位于患者体内时,则上述排出现象会使得给患者给药的剂量意外地增加。将回缩特征件设置在注射器筒内还会在清洗或装填注射器时将受困空气留在注射器筒内。这会引起注入空气的可能性。注射器近侧端部的尺寸还必须适应将在回缩之后容纳在其中的回缩特征件和针座。在不将回缩特征件容纳于流体通道内的注射器组件中,回缩特征件通常布置在需要使用者改变对注射器组件的抓持以促动回缩特征件的位置处。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来看,这种设计会对某些使用这种注射器组件的使用者而言是不可接受的。传统回缩注射器组件通常没有装设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因此,回缩机构可以被重置使得能够重复使用注射器筒。在没有消毒或没有充分消毒的情况下重复使用注射器组件被认为有助于传播传染病。因此,期望的是能够提供这样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S卩,它带有的回缩特征件不会妨碍注射器组件的正常操作,并降低了过早促动回缩机构的风险。将期望的是提供结合有防重复使用特征件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发明概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邻近所述近侧端部布置的第一锁定元件、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运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第二锁定元件,该第二锁定元件布置在所述触发元件的近侧端部处,并与所述回缩筒的第一锁定元件接合以防止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之后沿近侧方向运动,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二锁定元件的开口,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具有防止该突出部从所述开口脱离接合的锁定面。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被围合。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元件包括多个开口,并且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包括多个突出部。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近侧导向的作用力以用液体填装所述流体筒时,所述柱塞杆能够沿近侧方向运动,同时所述触发元件保持静止不动。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远侧导向的作用力以将液体从所述流体筒排出时,所述柱塞杆能够沿远侧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止动件接触所述流体筒的远侧壁,同时所述触发元件保持静止不动。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在所述触发元件上施加向远侧导向的作用力时,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以提供触发力,并使所述第二锁定元 件与所述第一锁定元件接合。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锁定元件接合所述第一锁定元件之后,当在所述触发元件上沿近侧方向施加作用力时,所述锁定面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近侧方向运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运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布置在其近侧端部处用于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的卡接元件,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元件的横截面宽度沿着所述卡接元件从所述近侧端部向所述远侧端部增加,并且其中,所述回缩筒的横截面宽度比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卡接元件处的横截面宽度小。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沿远侧方向在所述卡接元件上施加作用力时,所述卡接元件是能下压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沿近侧方向在所述卡接元件上施加作用力时,所述卡接元件是不能下压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随着所述柱塞杆沿远侧方向运动,所述卡接元件下压。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近侧导向的作用力以用液体填装所述流体筒时,所述柱塞杆能够沿近侧方向运动,同时所述触发元件保持静止不动。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远侧导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柱塞杆沿远侧方向运动,并沿远侧方向提供作用力于所述卡接元件上使所述卡接元件下压。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止动件和所述远侧壁之间接触时,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卡接元件上施加连续作用力,以便将所述卡接元件下压并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
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室侧壁的内侧表面包括邻近所述近侧端部的固位环,该固位环限定出壁所述第一横截面宽度小的第二横截面宽度,并且所述柱塞杆主体包括挠性的突出部和易破部分,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宽度比所述筒在所述肋处的横截面宽度大。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动件与所述筒的远侧壁之间的接触使所述突出部向远侧前进经过在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包括止动件接合部分,并且所述止动件附接至所述柱塞杆的止动件接合部分,所述止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止动件接合部分向近侧和向远侧运动一预选择的轴向距离,从而当沿远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并且所述止动件的远侧端部与所述筒的远侧壁接触时,所述突出部被允许向远侧前进经过在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转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防止所述针管过早回缩的触发保护件,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力通过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而提供,并且所述触发保护件包括用于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的向外延伸的伸出部。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元件能转动以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从而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且所述触发元件能转动以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从而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回缩筒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触发保护件是否对准的视觉指示,以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近侧方向运动,或者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 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运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远侧端部,所述触发元件的远侧端部包括触发按压件,该触发按压件带有用于帮助所述触发元件转动的凹口,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室侧壁的内侧表面包括邻近所述近侧端部的固位环,该固位环限定出比所述第一横截面宽度小的第二横截面宽度,所述柱塞杆本体包括挠性的突出部和易破部分,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宽度比所述筒在所述肋处的横截面宽度大。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动件与所述筒的远侧壁之间的接触使得所述突出部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包括止动件接合部分,并且所述止动件附接至所述柱塞杆的止动件接合部分,所述止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止动件接合部分向近侧和向远侧运动一预选择的轴向距离,从而当沿远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并且所述止动件的远侧端部与所述筒的远侧壁接触时,所述突出部被允许向远侧前进经过在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的内侧表面;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和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在所述回缩筒内转动,所述触发元件具有触发保护件,该触发保护件防止所述针管过早回缩;和提供指示以:对准所述触发器保护件以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通过将所述针管插入液体中并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来吸入预选择量的液体到所述流体室中;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将液体从所述流体室排出;并且通过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以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触发保护件上施加作用力以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敞开的近侧端部和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所述流体室侧壁的内侧表面包括邻近所述近侧端部的固位环;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止动件,所述柱塞杆本体包括挠性的突出部和易破部分,所述止动件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邻近所述近侧端部布置的第一锁定元件、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进行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所述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 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转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触发保护件,该触发保护件防止所述针管过早回缩;和提供指示以:通过将所述针管插入液体中并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来吸入预选择量的液体到所述流体室中;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将液体从所述流体室排出;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连续作用力使所述柱塞杆的突出部向远侧运动经过所述流体筒的固位环,将所述柱塞杆锁定在所述流体筒内,并且通过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以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触发保护件上施加作用力以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包括处于流体连通中的流体筒和回缩筒,所述流体筒包括附接至止动件的柱塞杆,该柱塞杆用于从所述流体筒吸入和排出液体,所述回缩筒包括针座、带有开口的针管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提供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和提供指示以:将所述针管的开口浸没在液体中;通过沿近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用液体填装所述流体筒;通过沿远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将液体从所述流体筒排出;并且通过沿远侧方向对所述触发元件施加作用力以提供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指示以在从所述流体筒排出液体之后将所述柱塞杆锁定在所述流体筒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加给所述柱塞杆的作用力沿其取向的轴线与施加给所述触发元件的作用力沿其取向的轴线平行。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施加给所述柱塞杆以排出液体的作用力小于施加给所述触发元件的作用力。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注射器组件的从注射器组件近侧端部看到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所 示注射器组件的侧剖视图,其中回缩筒位于流体筒外面;图5示出了沿着线5-5剖开的流体筒和回缩筒的剖视图,其中从该组件中去除了触发兀件和柱塞杆;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组件的侧剖视图,其中回缩筒嵌套在流体筒内;图7示出了沿着线7-7剖开的流体筒和回缩筒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在针座组件回缩之前的图4和图6的柱塞杆、针座组件和触发元件的局部透视图;图9示出了在沿远侧方向在触发元件上施加作用力之后的图8中所示柱塞杆、针座组件和触发元件的局部透视图;图10示出了在触发元件使易破元件破裂之后的图9所示柱塞杆、针座组件和触发元件的局部透视图;图11示出了在一部分针座组件开始回缩到回缩筒中之后的图10所示柱塞杆、针座组件和触发元件的局部透视图;图12示出了在所述一部分针座组件更充分地回缩到回缩筒中之后的图11所示柱塞杆、针座组件和触发元件的局部透视图;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针座组件的装配透视图;图14示出了正当针管和针管支撑件插入到针座中时的图13的针座组件;
图15示出了正当针座围绕针管和针管支撑件形成时的图14的针座组件;图16示出了正当针座更充分地围绕着针管和针管支撑件形成时的图15的针座组件;图17示出了装配好的图16的针座组件;图18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正在装配到回缩筒上的针座组件的透视图;图19示出了被附接至针护罩的图18所示针座组件,此时该针座组件被放置于也在图18中示出的回缩筒上;图20示出了在针护罩与针座组件接合之后的图19所示针座组件和针护罩;图21示出了在相对于回缩筒转动之后的图20所示针座组件和针护罩;图22示出了在针座组件的敞开通道与回缩筒的孔对准之后的图21所示针座组件和针护罩;图23示出了在去除针护罩之后的图22所示针座组件和针护罩;图24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剖视图;图25示出了图24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6示出了在施加触发力于针座组件上之后的图25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7A示出了图24所示双室注射器筒的俯视剖视图;图27B示出了图27A所示双室注射器筒的侧剖视图;图27C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27A所示双室注射器筒的剖视图;图27D示出了从远侧端部获得的图27A所示双室注射器筒的侧剖视图;图28示出了图24所示针座组件的侧视图;图28A示出了沿线A-A剖开的图28所示针座组件的剖视图;图29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出近侧端部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30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图31示出了在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柱塞杆上之后的图30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图32示出了在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触发元件上之后的图31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其中触发元件被锁定在回缩筒内;图3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柱塞杆、触发元件和针座组件的局部透视图;图34示出了在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柱塞杆上之后的图33所示柱塞杆、触发元件和针座组件的局部透视图;图35示出了在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柱塞杆上期间,当触发元件接触针座组件时的图34所示柱塞杆、触发元件和针座组件的局部透视图;图36示出了在触发元件接 触针座组件之后当触发元件在针座组件上施加触发力时的图35所示柱塞杆、触发元件和针座组件的局部透视图;图37示出了当针座组件的一部分回缩到触发元件中之后的图36所示柱塞杆、触发元件和针座组件的局部透视图;图38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38A示出了图38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38B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38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39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39A示出了图39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39B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39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40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41示出了图40所示可回 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42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40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4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43A示出了图43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43B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43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44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44A示出了图44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44B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44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45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46示出了图45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47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45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48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49示出了图48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50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48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51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52示出了图51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53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52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54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注射组件的透视图;图54A示出了图54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54B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54中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55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56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56A示出了图56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56B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56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57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图57A示出了图57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侧视图;图57B示出了从近侧端部获得的图57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视图;图58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图59示出了当转动触发元件以防止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之后的图58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60当转动触发元件以允许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之后的图59所示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图61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图62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图6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图64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图65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并且图66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描述本发明的几个示意性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的构造或者过程步骤的详细内容。本发明可以有其他实施例,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践和实施。在本公开内容中,遵从的惯例是,其中装置的远侧端部是指最靠近患者的一端,而装置的近侧端部是指远离患者并最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以及从注射器组件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以及为注射器提供指令以从注射器组件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回缩特征件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所述回缩特征件由使用者促动,以便将包括针管的针座组件回缩所述至注射器组件中。在图1-图5所示实施例中,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包括双注射器筒101,该双注射器筒包括流体筒110和回缩筒120。可回缩式注射器还包括针座组件140、柱塞杆160、止动件170和触发元件190。图4所示的流体筒包括远侧端部111、敞开的近侧端部119以及从远侦U端部111延伸至近侧端部119的侧壁112,该侧壁包括限定出室115的内侧表面114。内侧表面114限定出横截面宽度,并可以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描述。远侧端部111包括围合该远侧端部111的远侧壁117。在所示实施例中,侧壁112包括用于允许流体筒与回缩筒之间的流体连通的第一孔123。如以下将会详细描述地,第一孔123也允许在布置在回缩筒120内的针管和回缩筒120和流体筒110之间的流体连通。图1-图7所示的流体筒可以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具体而言,流体筒110可以包括固位元件109,它在邻近流体筒近侧端部119的位置处围绕流体筒110的内侧表面114的整个周边延伸。沿着流体筒长度的方向,内侧表面114在固位元件处的横截面宽度小于内侧表面114在固位位置处的横截面宽度或者第一横截面宽度。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可选的突片(tab)或者棘爪(detent)让流体筒110具有横截面宽度小于流体筒110的第一横截面宽度的区域。固位元件的形状还可以设定成便于促动防重复使用特征件。例如,流体筒110还可以包括直径过渡区域,该区域布置成在流体筒110的近侧端部119处向近侧邻近固位元件。流体筒内侧表面114在直径过渡区域处的横截面宽度从流体筒110的远侧端部111向近侧端部119增大。如下文将更加详细说明地,在利用防重复使用特征件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实施例中,流体筒110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与柱塞杆160上的对应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协作,以便将柱塞杆160锁定在流体筒110中和/或使柱塞杆160失效而不能进一步使用。图6-图7示出了备选实施例,其中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可以包括单筒200。在这种实施例中,筒的一部分被分隔壁201分成流体筒210,而该筒的剩余部分容纳回缩特征件和针座组件,并被称作回缩筒220。分隔壁201可以包括用于允许流体筒210与回缩筒220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232。图6-图7的单筒200提供了人机工程学设计,该设计通过为小注射器尺寸提供大直径而改善了抓握效果。在图1-图5所示实施例中,回缩筒120邻近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流体筒110的侧壁112布置。回缩筒120构造成在其中容纳针座组件140和回缩特征件。回缩筒120包括敞开的远侧端部121和敞开的近侧端部129。具有内表面124的壁122限定出从远侧端部121延伸至敞开的近侧端部129的针室125。回缩室的壁122邻近流体筒110的侧壁112。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壁122可以围绕回缩筒120的不与流体筒110直接接触的部分延伸,而侧壁112可以形成回缩筒120与流体筒110之间的阻隔。换句话说,沿着回缩筒120与流体筒110直接接触的部分,侧壁112的外侧表面可以形成回缩筒120的内表面114。针室125的尺寸可以被改变以容装针座组件140和/或回缩特征件。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回缩筒120的内表面124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流体筒110的第一横截面宽度。在特定实施例中,回缩筒的内表面124的横截面宽度比流体筒的内侧表面114的横截面宽度小约90%、80%、70%、60%、50%、40%、30%或者20%。回缩筒的内表面124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流体筒的内侧表面114的横截面宽度这种设计提供了人机工程学方面和功能方面的优势。例如,双筒注射器的整体外观和操控性对使用者来说是更有吸引力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回缩筒可以被嵌套在流体筒内。例如,回缩筒和流体筒二者可以由共同的壁来界定或分界,并且回缩筒可以被部分地或者全部地布置在流体筒内,或者备选地,分隔壁可以将单筒分成两个分离的筒一流体筒和回缩筒。本实施例回缩筒120的敞开远侧端部121可以完全地敞开,或者例如可以由将敞开远侧端部121部分围合的阻隔壁(未显示)部分地围合。敞开的远侧端部121可以没有阻隔壁,并可以完全地敞开。在这种实施例中,针座组件围绕敞开远侧端部121形成关闭件(closure),从而在针管与孔123之间有流体连通,孔123允许流体筒110与回缩筒120之间进行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壁122可以包括第二孔(未显示),该第二孔允许与流体室115以及针室125进行流体连通。壁的第二孔还可以允许在流体室115、针室125以及针管之间进行流体连通。流体筒110和回缩筒120之间的流体连通可以通过从流体筒110的第一孔(未显示)和回缩筒的第二孔(未显示)延伸的第一通道(未显示)来提供。根据一个或者多个 实施例,回缩筒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流体筒的横截面尺寸。在特定实施例中,回缩筒的横截面尺寸比流体筒的横截面尺寸小约90%、80%、70%、60%、50%、40%、30%或者20%。回缩筒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流体筒的横截面尺寸这种设计提供了在人机工程学方面和功能方面的优势。例如,双筒注射器的整体外观和操控性对使用者来说是更令人愉悦的。针座组件可以包括从针管的敞开端部延伸至回缩筒的第二孔(未显示)的第二通道(未显示)。第二通道可以包括须与第二孔对准以允许针管与流体筒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开口(未显示)。针座组件140布置在回缩筒120内,并包括针座142和附接至针座142的针管150。针座142包括远侧端部141和近侧端部149。针管150包括自由的、敞开的远侧端部151和附接至针座的远侧端部141的敞开的近侧端部159。如图4和图8所示,针座142包括针座本体143以及远侧地布置在针座本体143内的针管支撑件146。针管支撑件146包括用于部分容纳针管的一个端部的凹入部分(未显示)。该凹入部分可以包括第二通道(未显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通过针座142延伸至回缩筒的第二孔(未显示)以允许针管150与流体筒110之间进行流体连通。针座组件140的针管150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在所示实施例中,针座组件140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由此偏压所附接的针管150。在所示实施例中,借助布置在针座本体143和针管支撑件148之间的偏压元件152使针座组件140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如图13-图17中更全面示出地,所示偏压元件152环绕针管支撑件146。如图13所示,为了组装针座组件140和偏压元件152,偏压元件152起初被放置在针管支撑件146之上并被压缩。针座本体143包括远侧端部144、近侧端部145、邻近于远侧端部布置的远侧部分147以及邻近于近侧端部布置的近侧部分148。远侧部分147可以包括锥形配件,该锥形配件具有经其通过的开口(未显示)用于接收针管150。近侧端部148包括两个铰接的围合臂155、156。围合壁155、156在其与针座本体143装配在一起时环绕针管支撑件和偏压元件152。具体而言,针管150插入到远侧部分147的开口中,如图14所示。开口的横截面宽度从远侧部分147的近侧端部向远侧部分147的远侧端部增大,从而针管150延伸穿过开口,同时针管支撑件146保留在远侧部分147中。图15-图16的两个铰接的围合壁155、156向内运动直至它 们环绕针管支撑件146和偏压元件152为止,如图17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压元件152与针管支撑件146接合。偏压元件152可以包括弹簧,该弹簧可以是沿近侧方向施加恒定作用力于针座本体143上的压缩弹簧。在备选实施例中,可以以另一种形式设置偏压元件152,例如可以在针座和阻隔壁之间布置杠杆臂(未显示)。针座本体143包括易破(frangible)元件153,其支撑偏压元件152、针管支撑件146和针管150使其不能沿近侧方向运动。如将在下文更详细解释地,使易破元件153破裂将允许受偏压的针座142以及附接至该针座的针管150回缩到回缩筒120中。在一个或者多个变型中,整个针座组件140可以被偏压。例如,针座本体143、针管支撑件146以及针管150可以设成一体式单元受到偏压,且回缩筒可以包括易破的支撑元件(未显示)并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针座组件140上。偏压元件152可以定位在针座组件140和回缩筒120的远侧端部121之间。由支撑元件沿远侧方向施加给针座组件140的作用力抵消了由偏压元件152沿近侧方向施加给针座组件140的作用力。一旦支撑元件破裂,针座组件140可以回缩到回缩筒120中。图8-图12所示易破元件153是部分地延伸的支架壁(shelf wall)154,该支架壁沿着针座本体143的内侧表面的多个部分布置。支架壁154径向向内延伸以便形成支撑阻隔件,该支撑阻隔件邻近于环绕着针管支撑件的偏压元件152定位,从而防止偏压元件152运动或者伸展。一旦易破元件153例如通过触发元件190沿远侧方向运动而发生破裂,偏压元件152与针管支撑件146之间的接合驱动偏压元件152使针管支撑件146和被附接至该针管支撑件的针管150运动进入触发元件190和/或回缩筒120中。具体而言,偏压元件152的伸展驱动针管支撑件146和针管150进入触发元件190和/或回缩筒120中。针座组件的尺寸设定成使得该针座组件能够在针室内运动。针座组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改变以允许在大小不同的针室内运动。在装配好的状态下,在使用之前,针座组件定位在回缩筒的敞开的远侧端部处。柱塞杆160布置在流体筒110内,并包括附接至柱塞杆的止动件170用于与流体筒Iio的内侧表面114形成流体密封。柱塞杆160可以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reuseprevention feature),该特征件将柱塞杆160锁在流体筒110内,或者使柱塞杆160失效。柱塞杆可以包括与布置在流体筒110上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协作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柱塞杆可以包括突出部(protrusion) 113,该突出部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流体筒110的内侧表面114在固位元件109处的横截面宽度。如上文所描述地,固位元件所形成的横截面宽度比在沿流体筒110 的长度的其它位置处的横截面宽度更小。因此,当柱塞杆的突出部向远侧前进经过流体筒110的固位元件时,固位元件的较小的横截面宽度阻止突出部沿近侧方向运动。因此,柱塞杆160被固位元件锁在流体筒110内。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止动件170和/或柱塞杆160的结构允许柱塞杆160关于止动件170做相对运动。例如,止动件170可以具有内凹槽,该内凹槽允许柱塞杆160的远侧端部在内凹槽中沿远侧方向和近侧方向运动,从而延长和缩短柱塞杆和止动件的长度。在US专利申请序列号12/137732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90048560)以及12/262836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90131869)中披露了允许柱塞杆关于止动件做相对运动的示例性柱塞杆和止动件,这两份申请的全部内容都通过参考引入本文中。止动件170也可以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该防重复使用特征件也与布置在流体筒110上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协作。例如,止动件170可以包括密封部分(未显示),该密封部分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流体筒110的内侧表面114在固位元件处的横截面宽度。在这种实施例中,止动件170的去除被阻止,因为流体筒110的固位环的较小横截面宽度阻止了止动件170被去除。柱塞杆160和止动件170可以通过易破的连接件172结合在一起,该连接件可以使柱塞杆160从止动件170变得脱离连接,同时止动件170保持被固位元件锁在流体筒110内。在上文提及的US专利申请第12/137732号和第12/262836号中披露了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的止动件以及通过易破连接件结合在一起的柱塞杆和止动件。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101还包括触发元件190,该触发元件包括远侧端部191和近侧端部199。触发元件190能够独立于柱塞杆160运动,并延伸进入回缩筒120的针室125内。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触发元件190包括触发垫194,由使用者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该触发垫上来促动注射器组件的回缩机构。触发元件190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设定成在针座本体143的易破元件153上提供触发力以释放偏压元件152,从而针管150回缩并容纳在回缩筒中。触发元件190包括从远侧端部191延伸到近侧端部199的触发元件本体192。触发元件本体192具有柱形形状,并且是长形的(elongate)。在所示实施例中,触发元件190具有敞开的远侧端部191,并且触发元件本体192具有中空内部193来容纳针座142和针管150。触发元件的近侧端部199被关闭,并可以是渐缩的(tapered),以便在针座142和针管150回缩到回缩筒中之后将针座142保持在中空内部193内。针管支撑件146也可以包括将回缩的针管支撑件146和针管150固位在触发元件190内的结构。触发元件的敞开的远侧端部191可以具有斜边缘,该斜边缘通过将施加给易破元件153的作用力集中而更加有效地使易破元件153破裂。易破元件153的破裂释放了沿远侧方向施加给偏压元件152和针管支撑件146的作用力。在沿远侧方向的作用力得以释放之后,由偏压元件152沿近侧方向施加在针管支撑件146上的作用力因偏压元件152的压缩仍然存在。偏压元件152的伸展或者由偏压元件152施加在针管支撑件146上的、向近侧导向的作用力驱使针座142回缩或者运动进入回缩筒120或者具体地触发元件的中空内部193中。使用时,如图8-图10所示,使用者可以自由地将流体或者液体吸入流体筒110中并排出流体,而不会无意之中促动回缩机构并使针管回缩。在使用者按照需要吸入和排出流体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在触发元件190上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来促动回缩机构。分离的回缩筒120和针室125允许使用可靠或者恒定的促动力来促动回缩机构。具体而言,促动力不再取决于流体室115内的填装流体的粘性。另外,促动力不再必须补偿在注射器组件的正常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促动的风险,因此促动力可以被设定在低水平上。另外,由于回缩特征件不再必须如某些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所需要的那样穿透(cut through)止动件,促动力可以被优化以单独地促动回缩特征件,而不是被优化以穿过止动件。另外,回缩机构与流体筒110的分离也会降低意外促动风险,因为其不再与利用柱塞杆吸入和注射流体的操作相联合。因此,没有因为在高速注射过程中施加高作用力而过早促动回缩机构的风险。使用时,在使用手指或者拇指施加作用力于柱塞杆160上以排出流体筒110的内容物之后,使用者简单地移动手指或者拇指至邻近于在回缩筒120的近侧端部处的拇指按压部164布置的触发垫194。使用者无需如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公知实施例中所需要的那样改变其抓握,也`无需利用两只手来促动回缩机构。本文披露的注射器组件的回缩筒、针座组件以及回缩特征件的分离还允许为所有尺寸的可回缩式注射器使用可更换的针。针座组件相对于整个注射器组件的非对称取向有助于小角度注射(例如皮下注射)。另外,非对称取向还允许使用者通过简单地抓握注射器组件而锁定针管取向。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针座组件可以附接至回缩筒以提供流体防漏路径。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这通过利用包括密封构件的针座组件得以实现,所述密封构件通过要用于装配针座组件的按压和转动动作而促动。按压和转动动作通过在附接至回缩筒上的对应结构的针座组件上设置略呈楔形的表面来以实现。针座组件还被设计成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和附接。这允许将针座组件锁在限定位置上,同时所施加的转矩被转变成密封压力。在图18-图23所示实施例中,针座组件20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定成与回缩筒220以及针护罩240协作,以便给回缩筒提供密封压力。在所示实施例中,回缩筒220包括从敞开的远侧端部221延伸的壁223。该壁包括被布置在远侧端部221处的紧固元件222,用来将针座组件200紧固至回缩筒。紧固元件222与该筒的侧壁一体地形成,如图18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紧固元件222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或者开口 224,用来接受针座组件上的对应的指状元件或者其他突出部。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口 224从敞开的远侧端部221沿远侧方向延伸。紧固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向内延伸的突起(protuberance) 226,该突起邻近开口 224布置。突起226向内延伸进入回缩筒的敞开的远侧端部221中。回缩筒220附接至带有流体室(未显示)的流体筒230,所述流体室包括孔232,用来允许针座组件200与流体室之间的流体连通。孔232布置在回缩筒敞开远侧端部221的与突起226相对的一侧上。回缩筒的紧固元件222可以包括与针座组件200协作以将针座组件200紧固至回缩筒的备选结构。如图19所示,在附接至回缩筒之前,针座组件200装配有针护罩240。如图23所示,针座组件包括针座本体202,该针座本体具有远侧端部203和近侧端部(未显示)。远侧端部203包括开口 204。针管205布置在针座本体202内,并延伸穿过针座本体的开口 204。偏压元件(未显示)可以例如如本文参照图8-图17描述的那样布置在针座本体202中。针座本体202包括外侧表面206,该外侧表面包括与回缩筒220的紧固元件222接合的附接元件208。外侧表面206具有大体上圆锥形的形状或者曲锥形的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针座组件的附接元件208包括布置在针座本体的外侧表面206上的至少一个径向向外延伸的突片210。当针座组件200附接至回缩筒时,突片在突起226下方滑动,使得突起226沿近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突片210上,从而将突片210与突起226接合。针座本体202还包括开敞开通道212,用来允许针管205与流体筒的孔232之间的流体连通。在所示实施例中,附接元件208以及紧固元件222的位置和地点允许敞开通道212与孔232对准。另外,附接元件208与紧固元件222之间的正确接合确保了流体筒230与针管205之间的流体连通。在所示实施例中,针座本体202还包括沿外侧表面206布置的至少一个指状元件214。具体而言,指状元件214具有附接至外侧表面206的远侧端部215和自由的、未附接至针座本体202的外侧表面206的近侧端部216。在图23所示实施例中,指状元件214具有挠性,以便从针座本体的外侧表面向外延伸。在指状元件214上施加径向向外导向的作用力使得近侧端部216抬起离开针座本体的外侧表面206。在所示实施例中的指状元件214具有延伸至远侧环217的长形形状,该远侧环向远侧邻近于在针座本体202的近侧端部(未显示)和远侧端部203之间的中点布置。所示实施例中的远侧环217形成了在针座本体202的外侧表面206上沿着外侧表面206的周长延伸的凹陷部(indentation)。在一个变型中,远侧环可以形成从外侧表面206向外延伸的肋。在所示实施例中,指状元件214具有带圆角的远侧端部215,但是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形状的远侧端部215。指状元件214形成相对于针座本体202的外侧表面206升起的平台。从远侧端部215至弯曲部分218,指状元件214基本平行于针座本体202的锥形形状的外侧表面206延伸。从弯曲部分218至近侧端部216,指状元件214基本平行于回缩筒220延伸。外侧表面206还包括邻近指状元件214的锯齿状部分207。锯齿状部分207与外侧表面206的剩余部分类似地没有曲锥形形状,但具有平行于回缩筒或者相对于回缩筒向内弯曲的表面。指状元件214以及锯齿状部分207邻近突片210布置。在所示实施例中,针座本体202包括两个突片210 ,这两个突片定位成从一个突片横越针座本体202到另一个突片,并且锯齿状部分207和指状元件214布置在这两个突片之间。敞开的通道212布置在突片210的与指状元件214和锯齿状部分207相对的一侧上。针护罩240布置在针座本体202之上,从而该针护罩包绕针管205。针护罩240为使用者提供相对于针管205的保护,并防止针管205受到污染。针护罩240还促动针座组件200与回缩筒的紧固元件222之间的接合。在所示实施例中,针护罩240具有接合针座本体202并帮助针座本体相对于回缩筒220转动使得针座组件200能够正确地附接至回缩筒的结构。在所示实施例中,针护罩240包括闭合的远侧端部(未显示),敞开的近侧端部249、以及中空本体242,该中空本体限定出用于接收针座本体202以及针管205的腔243。中空本体242包括内表面242。内表面242包括使得针护罩240能够接合针座本体202并帮助将针座组件200附接至回缩筒200的结构。内表面242包括多个向内延伸并接合针座本体202的至少一个指状元件214的棘爪244。棘爪244接合指状元件214,以便使针座本体202相对于紧固元件222转动,从而将针座组件200附接至回缩筒的敞开远侧端部。如图20所示,当针座组件200和针护罩240放置在回缩筒的敞开远侧端部221内时,指状元件214随着它在回缩筒的壁223上运动而发生弯曲。当使用者转动针护罩240以及附接至该针护罩的针座组件200时,棘爪244接合指状元件214,并在指状元件214上施加转动力以转动针座本体202和针座组件200,直到突片210接合回缩筒的突起226并且指状元件214接合回缩筒的壁223的开口 224为止。在突片210与突起226接合并且指状元件214与开口 224接合之后,孔232与针座组件的敞开通道212对准。换句话说,紧固元件222和附接元件208的接合允许在孔和针管之间进行流体连通。在正确地接合紧固元件222和附接元件208之后,针护罩可以从针座本体202去除。为了从回缩筒中去除针座组件200,使用者将针护罩240放置在针座本体202和针管205之上,并向针护罩240施加转动力,这又使得棘爪244在指状件214上施加转动力让针座本体202沿着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突片210与突起226脱离接合,并使得指状元件214与开口脱离接合。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设置用于将回缩机构和针管分离地容纳在针室中。该组件还包括位于注射器组件的近侧端部处的促动按钮,该促动按钮在针室内延伸并邻近用于从邻近于针室布置的分离的流体室吸入和排出流体柱塞杆布置。一旦促动按钮,针座被释放进入针室中。根据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为可回缩式针注射器提供了备选机构。典型的可回缩式针注射器在柱塞杆内设置用于在促动回缩机构之后容纳针管和其他相关联的组成部件的室。这需要增大的组成部件复杂性来使密封的柱塞和止动件能够在促动期间破开(breach)。根据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双筒设计使回缩机构能够运动进入允许使用传统柱塞和止动件的专用区域。当在施加于柱塞杆后部上的连续压力下进行给药之后,最传统设计的可回缩式针(具有柱塞促动回缩操作的单筒设计)被促动。由于这与在药物分配期间所必须施加的作用力相同,因此会发生意外促动。具体地说,例如在从筒排驱粘性药物期间需要施加更高的作用力,而该作用力会超过要用于促动回缩机构的作用力,因此,如果在给药期间产生了充分的压力,那么这种装置会被意外地促动。在其他已知装置中,止动件处产生的压力足以导致止动件出故障或者造成任何可去除开口进入柱塞杆中。
传统类型的柱塞促动式安全注射器的回缩机构如上文所描述地必须承受增大的注射器压力和相关联的大柱塞力。这导致需要超出操作力一定安全裕度的大促动力,以便防止过早回缩。另外,由于这种装置大多数在完全分配药物之后采用了沿着与分配药物动作相同方向的额外的柱塞动作,因此必须采用阈值力让使用者能够在完全到底的柱塞和促动操作之间进行区分。通过结合区别于柱塞杆的单独的释放机构,上述限制在双筒设计中得以消除,并且释放促动力可以根据使用者要求、人机工程学和安全考虑事项任意地确定。另外,将回缩促动操作与柱塞杆脱离开使得能够对针回缩操作采用分离的、不同的控制,给操作者在发生针回缩时提供了更多的控制空间,并消除了意外促动的可能性。而且,由于柱塞杆和止动件不再与回缩机构一起使用,所以来自现有装置的现有柱塞杆和止动件可以用于在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图24-图29中示出了根据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300。注射器组件300包括双注射器筒,该双注射器筒包括流体筒310和回缩筒320。可回缩式注射器还包括针座组件340、柱塞杆360、止动件370和触发元件390。在图27A-D中所示的流体筒包括远侧端部311、敞开的近侧端部319以及侧壁312,该侧壁从远侧端部311延伸至近侧端部319,并包括限定出室 315的内侧表面314。内侧表面314限定了横截面宽度,并且可以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这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远侧端部311包括围合远侧端部311的远侧壁317。在所示实施例中,侧壁312包括用于使得流体筒和回缩筒能够流体连通的第一孔330。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地,第一孔330还允许布置在回缩筒320内的针管和流体筒310之间进行流体连通。在图24-图29中所示的流体筒可以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具体地说,流体筒310可以包括在邻近流体筒近侧端部319的地方围绕流体筒310的内侧表面314的整个周边延伸的固位兀件309。内侧表面314在固位兀件处的横截面宽度小于第一横截面宽度或者小于内侧表面314在沿流体筒长度的剩余位置处的横截面宽度。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选的突片或棘爪可以用来形成流体筒310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流体筒310的第一横截面宽度的区域。固位元件的形状也可以设定成有助于促动防重复使用特征件。例如,流体筒310还可以包括在流体筒310的近侧端部319处向近侧邻近固位元件布置的直径过渡区域。流体筒的内侧表面314在直径过渡区域处的横截面宽度从流体筒310的远侧端部311向近侧端部319增大。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地,在采用了防重复使用特征件的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实施例中,流体筒310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与柱塞杆360上的对应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协作,以便将柱塞杆360锁在流体筒310内和/或使柱塞杆360失效而不能进一步使用。如在图27A-D中更清楚地示出地,回缩筒320邻近流体筒310的侧壁312布置。回缩筒320构造成在其中容纳针座组件340和回缩特征件。回缩筒320包括远侧端部321和敞开的近侧端部329。远侧端部包括渐缩的壁段232,其中容纳着针座组件340。具有限定出针室325的内表面324的壁322从敞开远侧端部321延伸至敞开近侧端部329。回缩室的壁322邻近于流体筒310的侧壁3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壁322可以围绕着回缩筒320的不与流体筒310直接接触的部分延伸,并且侧壁312可以形成在回缩筒320和流体筒310之间的阻挡件。换句话说,侧壁312的外侧表面可以沿着回缩筒320的与流体筒310直接接触的部分形成回缩筒320的内表面324。针室325的尺寸可以被改变以容纳针座组件340和/或回缩特征件。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回缩筒320的内表面324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流体筒310的第一横截面宽度。在特定实施例中,回缩筒的内表面324的横截面宽度比流体筒的内侧表面314的横截面宽度小约90%、80%、70%、60%、50%、40%、30%或者20%。回缩筒的内表面324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流体筒的内侧表面314的横截面宽度这种设计提供了人机工程学方面和功能方面的优势。例如,双筒注射器的整体外观和操控性对使用者来说是更有吸引力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回缩筒可以被嵌套在流体筒内。例如,回缩筒和流体筒二者可以由共同的壁来界定或分界,并且回缩筒可以被部分地或者全部地布置在流体筒内,或者备选地,分隔壁可以将单筒分成两个分离的筒一流体筒和回缩筒。壁322可以包括允许流体室315和针室325之间进行流体连通的第二孔332。该壁的第二孔还可以允许流体室315、针室325和针管之间进行流体连通。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回缩筒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流体筒的横截面尺寸。在特定实施例中,回缩筒的横截面尺寸比流体筒的横截面尺寸小约90%、80%、70%、60%、50%、40%、30%或者20%。回缩筒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流体筒的横截面尺寸这种设计提供了在人机工程学方面和功能方面的优势。例如,双筒注射器的整体外观和操控性对使用者来说是更令人愉悦的。针座组件可以包括从针管的敞开端部延伸至回缩筒的第二孔332的流体路径354。第二通道可以包括必须与第二孔对准以允许针管和流体筒之间进行流体连通的开口(未示出)。参照图28和图28A,针座组件340布置在回缩筒320内,并包括针座342和附接至针座342的针管350。针座342包括远侧端部341和近侧端部349。针管350包括自由的敞开的远侧端部351和附接至针座的远侧端部341的敞开的近侧端部359。在图28和图28A中所示的针座342包括用于部分地容纳针管一个端部的凹入部分355。凹入部分355与流体路径354进行流体连通以允许在针`管150和流体筒110之间的流体连通。针座组件340的针管350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在所示实施例中,针座组件340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由此偏压所附接的针管350。借助布置在针管350和回缩筒的渐缩壁段323之间的偏压元件352使针座组件340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如在图26-图27中更全面示出地,偏压元件352被示出为环绕针管350。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压元件352接合针管350。偏压元件352可以包括弹簧,该弹簧可以是沿近侧方向施加恒定作用力于针座342上的压缩弹簧。在备选实施例中,可以以另一种形式设置偏压元件352,例如可以在针座和阻隔壁之间布置杠杆臂(未显示)。针座342包括至少一个针座密封件343,该针座密封件沿着针座342的外侧表面布置,用来与回缩筒的渐缩壁段323形成不透流体密封。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地,触发元件390支撑针座342,并阻止偏压元件352沿近侧方向运动。针座342包括至少一个棘爪344,其接收并接合在支撑针座342的触发元件390上的对应结构。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地,使得棘爪344与触发元件上的对应结构脱离接合将允许受偏压的针座342和附接至该针座的针管350回缩到回缩筒320中。在例如在图25、图28和图28A中所示实施例中,针座342包括第一附接部分。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附接部分以布置在针座342的相对端部上的至少两个棘爪344或沟槽345的形式设置。沟槽345邻近针座组件的近侧端部349布置。所示沟槽包括径向向内地倾斜到针座342中的第一部分、没有倾斜并且与针座沿其布置的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二部分、以及径向向外地急剧倾斜的第三部分。第一附接部分有助于触发元件390与沟槽345接合。第三部分347防止触发元件390脱离接合,直到向触发元件390施加了足够的作用力为止。具体地说,第三部分347的急剧倾斜阻止了触发元件在与棘爪344接合时从棘爪344上滑出。一旦向触发杆390施加充分的作用力(在此称为触发力)以克服棘爪344的第三部分347,触发元件390与针座342脱离接合,允许偏压元件352使针管350和附接至该针管的针座342运动进入触发元件390和/或回缩筒320中。具体地说,偏压元件352的伸展驱动针管350和针座342进入触发元件390和/或回缩筒320中。针座组件的尺寸设定成能够在针室内运动。针座组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改变以允许在尺寸不同的针室中运动。在装配好的状态下,在使用之前,针座组件位于回缩筒的敞开远侧端部处。柱塞杆360布置在流体筒310内,并包括附接至该柱塞杆以与流体筒310的内侧表面314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370。柱塞杆360可以包括将柱塞杆360锁在流体筒310内或者使柱塞杆360失效 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柱塞杆可以包括与布置在流体筒310上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协作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柱塞杆可以包括突出部313,该突出部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流体筒310的内侧表面314在固位元件309处的横截面宽度。如上文所描述地,固位元件所形成的横截面宽度比在沿流体筒310的长度的其它位置处的横截面宽度更小。因此,当柱塞杆的突出部向远侧前进经过流体筒310的固位元件时,固位元件的较小的横截面宽度阻止突出部沿近侧方向运动。因此,柱塞杆360被固位元件锁在流体筒310内。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止动件370和/或柱塞杆360可以具有允许柱塞杆360关于止动件370做相对运动的结构。例如,止动件370可以具有内凹槽,该内凹槽允许柱塞杆360的远侧端部在内凹槽中沿远侧方向和近侧方向运动,从而延长和缩短柱塞杆和止动件的长度。在US专利申请号12/137732和12/262836中披露了允许柱塞杆关于止动件做相对运动的示例性柱塞杆和止动件,这两份申请的全部内容都通过参考引入本文中。止动件370也可以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该防重复使用特征件也与布置在流体筒310上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协作。例如,止动件370可以包括密封部分(未显示),该密封部分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流体筒310的内侧表面314在固位元件处的横截面宽度。在这种实施例中,止动件370的去除被阻止,因为流体筒310的固位元件的较小横截面宽度阻止了止动件370被去除。柱塞杆360和止动件370可以通过易破的连接件372结合在一起,该连接件可以使柱塞杆360从止动件370变得脱离连接,同时止动件370保持被固位元件锁在流体筒310内。在上文提及的US专利申请号12/137732和12/262836中披露了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的示例性止动件以及通过易破连接件结合在一起的柱塞杆和止动件。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300还包括触发元件390,该触发元件包括远侧端部391和近侧端部399。触发元件390能够独立于柱塞杆360运动,并延伸进入回缩筒320的针室325内。在所示实施例中,触发元件390包括触发垫394,由使用者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该触发垫上来促动注射器组件的回缩机构。
触发元件390包括从远侧端部391延伸至近侧端部399的触发元件本体392。触发元件本体392具有柱形形状,并且是长形的(elongate)。在所示实施例中,触发元件390具有敞开的远侧端部391,并且触发元件本体392具有中空内部393来容纳针座342和针管350。触发元件的近侧端部399被关闭,并可以是渐缩的,以便在针座342和针管350回缩到回缩筒中之后将针座342保持在中空内部393内。针管350还可以包括用来将回缩的针管350固位在触发元件390内的结构。触发元件390的远侧端部391包括用于接合第一附接部分的第二附接部分394。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附接部分包括从触发元件本体393向远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挠性臂395。挠性臂395包括释放构件396,其形状、尺寸和位置设定为与针座342的沟槽345接合。具体地说,棘爪包括径向向内倾斜的第一段346、没有倾斜并且与触发元件390沿其布置的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二部分、以及径向向外急剧倾斜的第三段347。要理解的是,释放构件396可以具有没有重复沟槽345的形状和尺寸的另一形状或尺寸。回缩筒的内表面324可以包括捕获肋380,用于在施加触发力时捕获或固位触发元件390的挠性臂395。具体地说,捕获肋380邻近渐缩壁段323布置,并延伸进入针室325中。捕获肋具有附接至回缩筒的内表面上的远侧端部和延伸到针室325中的自由近侧端部。捕获肋380的轮廓设定成有助于触发元件390的远侧端部391在施加触发力让释放特征件396从沟槽345脱离接合并且触发杆沿着远侧方向运动时滑过(slide over)或越过(ride over)捕获肋380。如在图26中更清楚地示出地,在触发元件390的挠性臂395滑过捕获肋380时,挠性臂395弯曲或者向外运动。捕获肋380将挠性臂395保持在弯曲位置中,并允许针座342、针管350和偏压元件352能够向近侧运动经过释放特征件396进入触发元件的中空内部393中。回缩筒320包括邻近回缩筒的近侧端部布置的释放开口 383。释放开口 383可以被围合起来以在回缩筒的壁322中形成凹陷部。触发元件390包括被布置在触发元件本体392上的、与释放开口 383接合的释放棘爪397。释放开口 383和释放棘爪397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足以克服针座342的沟槽345的作用力大小的标识(indication)。该标识可以为视觉标识、触觉标识、或者视觉标识和触觉标识的组合。具体地说,要使释放棘爪397与释放开口 383脱离接合的作用力与触发力相同或基本上相同。释放棘爪397的高度可以改变,以便要求更大或更小的作用力让释放棘爪397与释放开口 383脱离接合。另外,可以将释放开口 383改变成具有弯曲入口以减小壁322的内表面与释放开口 383之间的角度。在释放开口 383敞开并且没有被围合起来的实施例中,释放开口 383和释放棘爪397为是否已经施加触发力提供视觉标识。具体地说,使用者可以看见释放棘爪397是否与释放开口 383接合,从而知道是否已经施加触发力。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要使释放棘爪397从释放开口 383脱离接合和/或使释放构件396从沟槽345脱离接合的作用力的触发力至少大约为4磅力(Ibf)。在一个或多个变型中,触发力大约为41bf。在另一个变型中,触发力可以包括21bf、31bf、41bf、51bf或61bf。在更特定的实施例中,触发力具有从大约3.51bf至大约4.51bf的范围。

在所示实施例中,针座组件由于被围合在回缩筒内而永久附接至回缩筒320。在一个或多个备选实施例中,针座组件能够可去除地附接至回缩筒320,或者可以由使用者附接至回缩筒的敞开远侧端部321。
参照图29,柱塞杆360、触发元件390和注射器筒301的长度可以改变,使得在排出注射器的所有内容物时柱塞杆360与触发元件对准,如图29所示。柱塞杆360和触发元件390的对准提供了视觉标识和触觉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表明流体筒310的内容物已经排出并且针管350可以回缩到回缩筒中。另外,在止动件370与流体筒310的远侧壁317接触之后触发元件390和柱塞杆360的对准要求在填装流体筒时触发元件390不与柱塞杆360对准。具体地说,触发元件390定位成比柱塞杆360更靠近回缩筒的近侧端部329和流体筒的近侧端部319。在不期望针管回缩时,这种对准降低了回缩机构发生意外促动的可能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结合有用于防止回缩机构过早促动的结构。在图30-图32中示出了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在图30和图32中所示实施例中,注射器组件400包括如本文所描述的双注射器筒,该双注射筒包括回缩筒420和流体筒410。触发元件490布置在回缩筒420内,而柱塞杆460布置在流体筒410内。柱塞杆460和触发元件490具有用于防止柱塞杆与触发元件490相互作用并意外促动触发元件490的特征件。另外,柱塞杆460和触发元件490具有防重复使用特征件,用来防止使用者重复使用注射器组件400。针对第三方面所述的触发元件490和柱塞杆460的这些防过早促动特征件和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可以与在本文所描述的其它触发元件和柱塞杆
彡口口 触发元件490包括远侧端部(未示出)、近侧端部499、以及从远侧端部延伸至近侧端部499的触发元件本体492。卡接件(snap)494与近侧端部499相邻地设置。在所示实施例中,卡接件494定位在触发元件490和柱塞杆460之间。卡接件494与回缩筒接合,它们之间的接合阻碍或防止触发元件490沿远侧方向运动。如图30所示,卡接件494被示出为从触发元件本体49伸出的径向向外延伸部。卡接件494包括远侧端部495和近侧端部496。卡接件494的高度从近侧端部496向远侧端部495增大,以便允许或便于柱塞杆460运动经过卡接件494。卡接件494的远侧端部495被示出为与触发元件本体基本上垂直。在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时,卡接元件494是可下压的(depressible)。在沿近侧方向施加作用力时,卡接元件494是不可下压的。因此,卡接元件494与回缩筒420的接合沿近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卡接元件494上,从而防止卡接元件下压,同时阻碍触发元件490沿远侧方向运动。当柱塞杆460沿远侧方向运动时,柱塞杆下压卡接元件494,并且允许触发件490沿远侧方向运动。柱塞杆460可以包括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在图30-图32中示出为扁平的径向环462,该径向环使卡接元件494偏折,从而触发元件490可以沿远侧方向运动,并且回缩机构的促动能得以进行。使用时,如图31-图32中所示地,柱塞杆沿远侧方向运动以将流体筒410的所有内容物排出,该运动使卡接元件494下压。当柱塞杆到底时,或者当流体筒410的所有内容物排出并且止动件与流体筒的远侧端部接触时,柱塞杆继续下压卡接元件494。卡接元件494的下压使得触发元件490仅在注射器的内容物排出之后允许触发元件490运动。因此,防止了回缩机构过早促动。卡接元件494的基本原理在于,所含有的突然成角度的表面(该角度例如可以达90度)与回缩筒接合,并防止触发元件向远侧运动。卡接元件494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可以具有足够刚度,却在径向方向上可容易地偏折。这在柱塞杆接合卡接元件494时确保了平滑偏折。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卡接元件494可以是能转动的,因此它可以在运输和存放期间转开,如图58-图60中所示一样。在使用之前或在促动之前,如图58所示,触发元件490可以转向或转动,从而将卡接元件494定位成防止触发元件490沿远侧方向运动,如图59所示一样。之后,当期望促动回缩机构时,例如当已将流体筒410的内容物排出时,触发元件490可以转动,从而卡接元件494被定位成允许触发元件490沿远侧方向运动,如图60所不一样。触发元件490和回缩筒420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回缩筒420包括邻近于其近侧端部布置的第一锁定元件440,该第一锁定元件与布置在触发元件本体492上的第二锁定元件450接合。第一锁定元件440被示出为在回缩筒420的壁422上的开口 442。要理解的是,该开口可以按照其他形式设置。第二锁定元件450示出为布置在触发元件本体492上的向外延伸的伸出部(projection)452。伸出部452具有面向近侧的止动面454,该止动面阻止触发元件492沿近侧方向运动,并防止第一锁定元件440与第二锁定元件450脱离接合。第一锁定元件和第二锁定元件450定位在回缩筒420和触发元件490上,因此在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触发杆上以促动回缩机构时,它们能够接合。如图32所示,在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触发元件490上时,伸出部452接合开口 442。触发元件的防重复使用特征件可以设计成在触发元件接触回缩筒420的内表面时能够沿径向方向容易地偏折。在第一锁定元件440和第二锁定元件450的最终位置中,触发元件490的伸出部452应到达开口 442,此处伸出部452可以重新伸展并且锁定触发元件490的向后运动。这将防止触发元件490从回缩筒420中被拉出并促动从而多次促动回缩机构。通过将此防重复使用特征件添加至装置,回缩机构只能被促动一次,从而防止例如在更换回缩针之后重复使用。本发明的第四方 面涉及一种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500,该注射器组件包括备选的回缩机构。图33-图37中示出了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500。注射器组件500包括如本文所描述的双室注射器筒,该双室注射器筒包括针室和流体室。一种根据参照图8-图17描述的针座组件的针座组件540,其中针座542围合针管支撑件546、附接至该针管支撑件的针管550以及布置在针管支撑件546、针管550和针座542之间的偏压元件552。如图33-图37所示地,针座542包括远侧端部553和近侧端部554。远侧端部553可以包括锥形形状的本体部分545,该本体部分具有贯穿其中以接收针管550的开口(未示出)。近侧端部554包括第一回缩部分555,该第一回缩部分从本体545沿近侧方向延伸,并限定出针座空腔以如上面参照图8-图17所描述地容纳针管支撑件546、偏压元件552和针管。第一回缩部分555还包括连接在本体部分545上的远侧端部557和自由近侧端部556。第一回缩部分555还包括至少一个挠性部分558,该挠性部分在其近侧端部处具有接合突片559。接合突片559接合针管支撑件546,并且沿远侧方向在针管支撑件546上施加作用力,以便抵消由偏压元件552沿近侧方向施加于针座组件540上的作用力。触发元件590包括远侧端部591和近侧端部(未示出)。如在这里所述一样,触发元件590还包括从远侧端部591延伸至近侧端部的触发元件本体592,其可以包括用于容纳回缩针管的中空内部593。触发元件本体592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肋594,用于使接合突片559与针管支撑件546脱离接合并释放由接合突片559施加于针座组件540上的作用力。当触发元件施加触发力时,触发元件590使突片559和针管支撑件546脱离接合,从而沿远侧方向在接合突片559和/或挠性部分558上提供了充分的作用力使挠性部分558向外运动,因此接合突片559不再与针管支撑件546接合且由偏压元件施加的作用力不再被抵消。具体地说,将接合突片559沿远侧方向施加于针管支撑件546上的作用力移除使得由偏压元件552施加的作用力能够让针管支撑件546和针管550运动到触发元件中。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在美国临时申请参考号P-8842、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366749中披露的备选回缩机构,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引入本文中。具体地说,所述回缩机构在美国临时申请参考号P-8842的图7-图11、图18-图22以及图24-图27得以披露。在图38-图57、图57A、图58B和图61-图66中示出了触发元件的备选实施例,这些备选实施例可以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注射器组件。在图38、图38A、图38B、图39、图39A、图39B以及图54、图54A、图54B和图55中,触发元件的近侧端部具有圆形触发垫,该触发垫基本上封装或环绕在流体筒的敞开近侧端部中的柱塞杆。触发元件可以通过标识例如一个或多个凹陷部、标记或颜色代码来编码。一旦通过在柱塞杆上施加远侧作用力来促动触发元件,则柱塞杆近侧端部或拇指按压件可以被完全嵌套在触发垫内。图40-图42示出了柱塞杆与形成为半圆形或月牙形元件的触发元件接合。柱塞杆拇指按压件可以被下压到其最远侧位置,并且使用者能够通过向触发元件施加作用力来促动触发元件。图43-图47示出了这样一种设计,其中,触发元件的近侧端部具有带弯曲边缘的、大致矩形形状的触发垫,柱塞杆可以被嵌套在该触发垫内。在图48-图50中,触发垫的形状呈大致卵形。在图51-图53中,触发垫与在注射器组件的指状凸缘的一侧上的针管对准。在图56、图57、图57A和图57B中,触发元件具有与针管和针室对准的触发垫,该触发垫从针室的本体向外延伸。图61示出了触发元`件是在针室端部处的小突片的结构。图62所示触发元件是能够通过在远侧方向上施加作用力而促动的突片。该触发元件的抓持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开的肋的形式。图63示出了备选触发元件设计,其中触发元件具有能够由使用者促动的块状形式。图64示出了嵌入针筒的近侧端部中的按钮,该按钮能够由使用者通过按压或挤压该按钮而促动,从而使针回缩。图65示出了具有铰接部分的柱塞杆拇指按压件,该柱塞杆拇指按压件能够通过向铰接部分施加远侧作用力而运动,从而促动回缩机构的触发元件。图66示出了与图64有些类似的触发元件,但图66的触发元件具有能够径向地运动以促动回缩机构的肘板类型元件的形式。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从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中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触发保护件(trigger guard)对准以防止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然后,通过将针管插入到液体中并且沿近侧方向在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将预选择量的液体吸入到流体室中。通过沿远侧方向施加作用力于柱塞杆上将液体从流体室中排出。针管通过以下方式回缩到回缩筒中,即,将触发保护件对准以允许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沿远侧方向施加力于触发保护件上来提供触发力使针管回缩到回缩筒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和提供用于吸入和排除液体的指示(instructions)。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从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中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将针管插入液体中并沿近侧方向在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将预选择量的液体吸入到流体室中。然后,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而将液体从流体室排出。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柱塞杆上施加连续作用力使柱塞杆的突出部向远侧运动经过流体筒的固位环而将柱塞杆锁在流体筒内。针管通过以下方式回缩到回缩筒中,即,将触发保护件对准以允许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沿远侧方向在触发保护件上施加作用力以提供使得针管回缩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和提供用于吸入和排除液体的指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从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中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注射器筒,该注射器筒包括流体连通的流体筒和回缩筒,流体筒包括柱塞杆,所述柱塞杆附接至止动件并用于从流体筒吸入和排出液体,回缩筒包括针座、带有开口的针管和用于提供触发力使针管回缩到回缩筒中的触发元件。针管的开口被浸在液体中,注射器的流体筒通过沿近侧方向向柱塞杆施加作用力而填装有液体。通过沿远侧方向向柱塞杆施加作用力将流体从流体筒中排出。然后,通过沿远侧方向向触发元件施加作用力以提供触发力,将针管回缩到回缩筒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和提供用于吸入和排除液体的指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提供了用于从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中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将液体从流体筒中排出之后把柱塞杆锁在流体筒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和提供用于吸入和排除液体的指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从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中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其中施加给柱塞杆的作用力所取向的轴线与施加给触发元件的作用力所取向的轴线平行。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和提供用于吸入和排除液体的指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从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中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其中施加给柱塞杆以排出液体的作用力小于施加给触发元件的作用力。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和提供用于吸入和排除液体的指示。贯穿本说明书,对于“一个实施例”、“某些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表述是指,参照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而,在本说明书全文各个位置处出现的短语,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不必指本发明的同一实施例。此夕卜,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尽管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描述,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因而,本发明理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改变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 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 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 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邻近所述近侧端部布置的第一锁定元件、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 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运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第二锁定元件,该第二锁定元件布置在所述触发元件的近侧端部处,并与所述回缩筒的第一锁定元件接合以防止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之后沿近侧方向运动,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二锁定元件的开口,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具有防止该突出部从所述开口脱离接合的锁定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开口被围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锁定元件包括多个开口,并且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包括多个突出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近侧导向的作用力以用液体填装所述流体筒时,所述柱塞杆能够沿近侧方向运动,而所述触发元件保持静止不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远侧导向的作用力以将液体从所述流体筒排出时,所述柱塞杆能够沿远侧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止动件接触所述流体筒的远侧壁,而所述触发元件保持静止不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在所述触发元件上施加向远侧导向的作用力时,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以提供触发力,并使所述第二锁定元件与所述第一锁定兀件接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锁定元件接合所述第一锁定元件之后,当在所述触发元件上沿近侧方向施加作用力时,所述锁定面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近侧方向运动。
9.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 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 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 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 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运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布置在其近侧端部处用于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的卡接元件,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触发元件的横截面宽度沿着所述卡接元件从所述近侧端部向所述远侧端部增加,并且其中,所述回缩筒的横截面宽度比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卡接元件处的横截面宽度小。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沿远侧方向在所述卡接元件上施加作用力时,所述卡接元件是能下压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沿近侧方向在所述卡接元件上施加作用力时,所述卡接元件是不能下压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随着所述柱塞杆沿远侧方向运动,所述卡接元件下压。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近侧导向的作用力以用液体填装所述流体筒时,所述柱塞杆能够沿近侧方向运动,而所述触发元件保持静止不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向远侧导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柱塞杆沿远侧方向运动,并沿远侧方向提供作用力于所述卡接元件上使所述卡接元件下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当所述止动件和所述远侧壁之间接触时,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卡接元件上施加连续作用力,以便将所述卡接元件下压并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流体室侧壁的内侧表面包括邻近所述近侧端部的固位环,该固位环限定出壁所述第一横截面宽度小的第二横截面宽度,并且所述柱塞杆主体包括挠性的突出部和易破部分,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宽度比所述筒在所述肋处的横截面宽度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止动件与所述筒的远侧壁之间的接触使所述突出部向远侧前进经过在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包括止动件接合部分,并且所述止动件附接至所述柱塞杆的止动件接合部分,所述止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止动件接合部分向近侧和向远侧运动一预选择的轴向距离,从而当沿远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并且所述止动件的远侧端部与所述筒的远侧壁接触时,所述突出部被允许向远侧前进经过在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
22.—种注射器组件,包括: 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 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 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 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转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防止所述针管过早回缩的触发保护件,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触发力通过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而提供,并且所述触发保护件包括用于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的向外延伸的伸出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触发元件能转动以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从而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且所述触发元件能转动以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从而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回缩筒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触发保护件是否对准的视觉指示,以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近侧方向运动,或者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
26.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 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第一横截面宽度、敞开的近侧端部以及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 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 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敞开的近侧端部、包括阻隔壁的敞开的远侧端部、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运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远侧端部,所述触发元件的远侧端部包括触发按压件,该触发按压件带有用于帮助所述触发元件转动的凹口,所述触发元件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流体室侧壁的内侧表面包括邻近所述近侧端部的固位环,该固位环限定出比所述第一横截面宽度小的第二横截面宽度,所述柱塞杆本体包括挠性的突出部和易破部分,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宽度比所述筒在所述肋处的横截面宽度大。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止动件与所述筒的远侧壁之间的接触使得所述突出部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包括止动件接合部分,并且所述止动件附接至所述柱塞杆的止动件接合部分,所述止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止动件接合部分向近侧和向远侧运动一预选择的轴向距离,从而当沿远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并且所述止动件的远侧端部与所述筒的远侧壁接触时,所述突出部被允许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筒中的肋,并将所述柱塞杆锁在所述筒中以防止重复使用所述注射器组件。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注射器组件,其中在所述突出部已经向远侧前进经过所述肋之后,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连续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易破部分破裂。
32.—种方法,包括: 提供注射器组件,该注 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的止动件;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该针座组件包括针座和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在所述回缩筒内转动,所述触发元件具有触发保护件,该触发保护件防止所述针管过早回缩;和 提供指不以: 对准所述触发器保护件以防止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 通过将所述针管插入液体中并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来吸入预选择量的液体到所述流体室中; 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将液体从所述流体室排出;并且 通过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以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触发保护件上施加作用力以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
33.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注射器组件包括流体筒,该流体筒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的内侧表面限定出用于保持流体的流体室,并且所述流体筒具有敞开的近侧端部和包括远侧壁的远侧端部,所述流体室侧壁的内侧表面包括邻近所述近侧端部的固位环;布置在所述流体室内的柱塞杆,该柱塞杆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从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至所述近侧端部的柱塞杆本体、以及止动件,所述柱塞杆本体包括挠性的突出部和易破部分,所述止动件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远侧端部处,用于与所述筒的内侧表面形成不透流体密封;邻近所述流体筒的侧壁布置的回缩筒,该回缩筒包括具有限定出针室的内表面的壁、邻近所述近侧端部布置的第一锁定元件、位于所述回缩筒的壁和所述流体筒的侧壁之间并允许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针室之间进行流体连通的孔、以及针座组件,所述针座组件包括针座以及附接至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孔进行流体连通,并被偏压以沿近侧方向运动;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布置在所述针室内,并能够独立于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回缩筒内转动,所述触发元件包括触发保护件,该触发保护件防止所述针管过早回缩;和 提供指不以: 通过将所述针管插入液体中并沿近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来吸入预选择量的液体到所述流体室中; 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作用力将液体从所述流体室排出; 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柱塞杆上施加连续作用力使所述柱塞杆的突出部向远侧运动经过所述流体筒的固位环,将所述柱塞杆锁定在所述流体筒内,并且 通过对准所述触发保护件以允许所述触发元件沿远侧方向运动,并通过沿远侧方向在所述触发保护件上施加作用力以提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的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
34.—种方法,包括: 提供注射器筒,该注射器筒包括处于流体连通中的流体筒和回缩筒,所述流体筒包括附接至止动件的柱塞杆,该柱塞杆用于从所述流体筒吸入和排出液体,所述回缩筒包括针座、带有开口的针管以及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提供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进入所述回缩筒中;和 提供指不以: 将所述针管的开口浸没在液体中; 通过沿近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用液体填装所述流体筒; 通过沿远侧方向对所述柱塞杆施加作用力将液体从所述流体筒排出;并且通过沿远侧方向对所述触发元件施加作用力以提供触发力使所述针管回缩到所述回缩筒中。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指示以在从所述流体筒排出液体之后将所述柱塞杆锁定在所述流体筒中。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施加给所述柱塞杆的作用力取向所沿轴线与对施加给所述触发元件的作用力取向所沿轴线平行。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给所述柱塞杆以排出液体的作用力小于施加给所述触发元件的 作用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可回缩式注射器组件的实施例,该注射器组件包括双注射器筒构造。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防重复使用特征件以及防止可回缩式机构过早促动的特征件。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从医疗装置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方法。
文档编号A61M5/50GK103079613SQ20118004248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I·奇夫科维奇, J·海格, U·汉德伯格, G·汉纳, T·霍尔玛, U·瓦尔伯格 申请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