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紊乱陛疾病,是以弥漫性或单侧发作、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怠,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病。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无论偏头痛发作与否每天都服用以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疼痛程度的预防性治疗,其二是偏头痛发作时的治疗,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酸、非皮质类固醇抗炎药等,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均存在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患者长期服用后产生依赖性的问题,中药治疗不失为一种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方法。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风邪入脑、瘀血阻络、肝经风火、肝阳上亢、精血不足等病变均可导致血不能正常运行而呈现出阵发性,波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而经久不愈。为此,应以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镇痉止痛为治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郁金20-30份、姜黄15-25份、远志10-20份、合欢皮20-30份、珍珠母 15-20份、牡蛎10-20份、南沙参10-15份、百合10-20份、乌药10-15份、荔枝核15-25份、 绿萼梅10-15份。
优选的,该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郁金25份、姜黄20份、远志15份、合欢皮25份、珍珠母17份、牡蛎15份、南沙参 12份、百合15份、乌药12份、荔枝核20份、绿萼梅12份。
将上药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
方中郁金、姜黄、乌药活血行气,温经止痛,解郁心情;远志、合欢皮安神解郁,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珍珠母、牡蛎平肝潜阳,镇心安神,软坚散结;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绿萼梅舒肝和胃,理气化痰。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具有养血活血、平肝疏风、通络止痛之功效。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科门诊偏头痛患者140例,所有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男20例,女50例,平均年龄31. 5岁,I IV级头痛例数分别为20、24、 16、10例。对照组70例,男24例,女46例,平均年龄32. 2岁,I IV级头痛例数分别为 18、26、14和1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头痛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P > O. 05)。
2、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中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诊断标准;(I)头痛反复发作,病程6个月以上或发作在5次以上。(2)疼痛部位多在一侧或双侧,或全头痛,疼痛性质多为胀痛、跳痛、刺痛、昏痛。隐痛或爆裂样痛,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数小时、数日、 数周,可自行缓解。(3)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起止无常。(4)发病可有诱因,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5)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脑血管痉挛或扩张。(6)神经系统及其他检查,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头痛。头痛分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头痛分级法,将头痛由轻到重分为1-1V级头痛能耐受,可不限止痛药,不影响工作和学习;11级头痛难以耐受,服止痛药后疼痛减轻,影响工作和学习;ΙΠ级疼痛难以耐受,服止痛药后仍头痛明显,不能工作学习级疼痛不能耐受,服止痛药后头痛无减轻,不能工作和学习。
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取郁金25g、姜黄20g、远志 15g、合欢皮25g、珍珠母17g、牡蛎15g、南沙参12g、百合15g、乌药12g、荔枝核20g、绿萼梅 12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300ml,分早晚二次服用。对照组采用西比灵5mg,每日I次口服,谷维素10mg,每日3次口服。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忌饮酒,劳累,保持精神愉快,注意休息,避免紧张及精神刺激,两组均10日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治愈头痛症状完全消失,经I年随访无复发。显效头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有效头痛症状不同程度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其他症状好转。无效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无改变。
5、治疗结果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治疗组70例,其中治愈31例(44.3%),显效19 例(27. 1% ),有效18例(25. 7% ),无效2例(2. 9% ),总有效率97.1 % ;对照组70例,其中治愈 22 例(31.4% ),显效 14 例(20.0% ),有效 21 例(30. 0% ),无效 13 例(18.6%), 总有效率81.4%。
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O. 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郁金25g、姜黄20g、远志15g、合欢皮25g、珍珠母17g、牡蛎15g、南沙参12g、百合15g、乌药12g、蒸枝核20g、绿萼梅12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300ml,分早晚二次服用。
实施例二 称取郁金20g、姜黄25g、远志10g、合欢皮30g、珍珠母15g、牡蛎20g、南沙参10g、百合20g、乌药10g、蒸枝核25g、绿萼梅10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300ml,分早晚二次服用。
实施例三称取郁金30g、姜黄15g、远志20g、合欢皮20g、珍珠母20g、牡蛎10g、南沙参15g、百合10g、乌药15g、蒸枝核15g、绿萼梅15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300ml,分早晚二次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郁金20-30份、姜黄15-25份、远志10-20份、合欢皮20-30份、珍珠母15-20份、牡蛎10-20份、南沙参10-15份、百合10-20份、乌药10-15份、荔枝核15-25份、绿萼梅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郁金25份、姜黄20份、远志15份、合欢皮25份、珍珠母17份、牡蛎15份、南沙参12份、百合15份、乌药12份、荔枝核20份、绿萼梅1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风邪入脑、瘀血阻络、肝经风火、肝阳上亢、精血不足等病变均可导致血不能正常运行而呈现出阵发性,波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而经久不愈。为此,本发明选择具有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镇痉止痛的中药郁金、姜黄、远志、合欢皮、珍珠母、牡蛎、南沙参、百合、乌药、荔枝核、绿萼梅,由本院制剂室制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1%。比西比灵治疗效果更佳,且无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028081SQ2012100227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4日
发明者郭淑权 申请人:郭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