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动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动物口蹄疫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能侵害多种动物,人和非偶蹄动物也可感染;临床特征是口腔黏膜和鼻、蹄部和乳头等部位皮肤形成水疱或溃烂。对口蹄疫病的治疗原则,通常为消毒、涂抹、清理创面、防止体液渗出和防止传染等;对被污染的场所、器具用1% -2%的氢氧化钠、10% -20%的石灰乳或草木灰溶液等浸泡或喷洒消毒,控制病毒的传染,对病体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般是外用药物涂抹、清理创面,这些办法大都存在遗漏或不能根治等缺陷,有些外用药物效果差,不能完全治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外部治疗效果不佳、动物抵抗力差的问题,发明一种配合外部治疗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的中药药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动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药,其特殊之处是组分为贯众、甘草、木通、桔梗、赤芍、生地、花粉、荆芥、连翘、大黄、丹皮;组分比为贯众10-12%、甘草8-10%、木通8-10%、桔梗8-10%、赤芍8-10%、生地 5-7%、花粉 8-10%、荆芥 8-10、连翘 10-12%、大黄 10-12%、丹皮 8-10%。制作工艺是按重量称取上述药材,共研极细粉末,取蜂蜜150克为弓|,用开水调匀。使用方法首先对病畜的糜烂面,用清水、食盐冲洗,再用碘甘油或1% -2%明矾溶液涂抹,清理完糜烂面后,取温开水2-3公斤(视不同的动物调整水量),加100克左右小麦麸皮调匀,冲调本发明药物溶液使病畜内服,每天2-3次,5-7天为一疗程。配方中各组分的性能、功效贯众味淡微涩,有驱虫、抗菌、抗病毒之功效。甘草气微甜而特殊,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消肿去毒之功效。木通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利湿之功效;桔梗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助消化之功效;赤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地味苦,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花粉具有补充各种维生素的功效。荆芥味平,性温,清香气浓,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连翘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大黄味苦而微涩,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
技术效果本发明药剂经科学方法制备,无菌无毒、药力迅速、药效稳定。药性属凉,能清热凉血、止血止痛、收敛解毒、抗菌消炎、生肌散结、结痂迅速、不留疤痕。见效快,疗程短,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达90%以上,治疗一周即可痊愈,此方疗效短,见效快,对大牲畜效果尤为明显。
具体实施例方式贯众15克、甘草10克、木通12克、桔梗12克、赤芍10克、生地7克、花粉10克、 荆芥12克、连翘12克、大黄12克、丹皮10克;共为细末,蜂蜜150克为弓|,用开水(或小麦麸皮水)内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动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药,其特征和组分是贯众、甘草、木通、桔梗、赤芍、生地、花粉、荆芥、连翘、大黄、丹皮;组分比为贯众10-12%、甘草8-10%、木通8-10%、桔梗 8-10%、赤芍 8-10%、生地 5-7%、花粉 8-10%、荆芥 8-10、连翘 10-12%、大黄 10-12%,丹皮8-10%。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动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药,其组成成分为贯众、甘草、木通、桔梗、赤芍、生地、花粉、荆芥、连翘、大黄、丹皮;组分比为贯众10-12%、甘草8-10%、木通8-10%、桔梗8-10%、赤芍8-10%、生地5-7%、花粉8-10%、荆芥8-10、连翘10-12%、大黄10-12%、丹皮8-10%。制作工艺是按重量称取上述药材,共研极细粉末,取蜂蜜150克为引,用开水调匀。它解决了现有治疗动物口蹄疫病效果不佳、治标不治本的问题,适用于治疗动物口蹄疫病。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2824456SQ2012100746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0日
发明者宋永法 申请人:宋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