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90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柴胡8-12克,板蓝根13-17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羌、川芎、连翘各8-12克,桔梗7-11克,甘草4-8克。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柴胡8-12克,板蓝根13-17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宪、川弯、连翘各8-12克,桔梗7-11克,甘草4-8克。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柴胡10克,板蓝根15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宪、川弯、连翘各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柴胡: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0007]板蓝根: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吐血等症。
[0008]夏枯草: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
[0009]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0010]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0011]川宪: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0012]川芎:辛散温通,活血祛瘀。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0013]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黄疸,肠刺痛,“协日”病,肠热。
[0014]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音;肺痈吐脓。
[0015]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柴胡8克,板蓝根13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宪、川;、连翘各8克,桔梗7克,甘草4克。
[0017]实施例2、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柴胡10克,板蓝根15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宪、川弯、连翘各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
[0018]实施例3、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柴胡12克,板蓝根17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宪、川;、连翘各12克,桔梗11克,甘草8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柴胡8-12克,板蓝根13-17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宪、川弯、连翘各8-12克,桔梗7-11克,甘草4-8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柴胡10克,板蓝根15克,夏枯草、荆芥、防风、川宪、川;、连翘各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
【文档编号】A61P31/14GK103505512SQ20121021297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顺光 申请人: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