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883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对血糖控制不良等原因,导致微血管及大、中、小血管狭窄、闭塞、血流障碍,从而导致足部神经细胞缺血,这样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或/和在有感染等。其病理过程的实质跟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一样,还是动脉的粥样硬化,供应神经的血管闭塞,神经细胞缺血,最后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全身大小动脉,特别是下肢动脉血管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出现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和闭塞,导致患者足部供血不足,加上糖尿病神经病变而引起的足部感觉缺乏和损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病变主要损伤经络、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使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主要发生于糖尿病明显感染者,表现症见口渴,头痛,烦躁不宁,睡眠质量差,肌肤发斑,衄血,吐血,舌绛苔黄,脉数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胸痛舌暗、肢体麻木。治疗以清热去火,安神去烦,活血化瘀为主。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差,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血管硬化、变脆、增厚,红细胞变形的能力下降,血液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增加还导致血管炎症,以上诸多原因,会导致血管形成血栓,造成血管产生闭塞现象,导致血液供给严重缺失,足的局部组织营养不良,由于“足”离心脏最远,血管闭塞现象最严重,很容易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足部坏死。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具体如下瘀血阻滞,脉络痹阻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
本病的病理分期第一期早期病变期患者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误认为”老寒腿”或老年人缺钙,导致延误病情。第二期局部缺血期“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后可缓解,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即再次出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此外还有足部感觉异常,动脉搏动弱,功能性〉器质性。第三期营养障碍期静息痛,即患者在不行走休息时出现的下肢疼痛,呈剧烈烧灼样疼痛,以夜间为甚.肢体营养障碍,动脉搏动消失,器质性〉功能性。第四期坏疽期持续剧烈疼痛,干性溃疡和湿性溃疡,组织缺血坏死,可合并感染,最终导致截肢,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中医强调“未病先治,防重于治”,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远比治疗糖尿病足更为迫切和重要。研究表明烫伤和穿着不合适鞋袜以及修剪趾甲不当等是引起糖尿病足的物理因素。患者应禁止足部放置热水袋或热垫,避免烫伤足部;应穿合脚质软、宽松透气的鞋子,避 免光脚穿鞋,鞋子不可凹凸不平、有裂纹,尽量隔天更换鞋款,以免脚部同一位置长期受压。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修剪趾甲时应用锉刀以垂直方向把趾甲磨平。泡足后,应用吸水性强的毛巾轻柔且彻底的擦干,尤其脚趾缝间应保持干燥。不可过度用力摩擦,以免发生皮肤损伤。故加强足病的教育宣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足部保健意识和能力尤为重要。西医对于此症不能根本解决病患痛苦,糖尿病足病(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 25的不同程度的足溃疡,其中约1%患者因溃疡的发展最终被截肢。DF的病因是糖尿病所致的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下肢远端血管病变的综合病理改变,其下肢皮肤及组织损伤往往是在代谢紊乱和血管、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由于病变的复杂变化,导致单一治疗不能奏效,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办法。DF按中医学的观念应是消渴病的一个变症,多为消渴日久,气血生化不足,最终演变为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外感湿热所致。泡脚方剂主要也是围绕该病因病机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发现对于3、4级的DF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不理想,Jeandrot等经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和促降钙素浓度的比较,发现在DF患者主要是炎性细胞因子被激活,血沉和白细胞计数都不高,这也说明对于这类患者使用抗生素是否需要还存在质疑。总之,中医药综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初步显示出了显著优势。但既往的研究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严格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少,所以得到的结论科学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内服通经活络;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清热解毒和补益气血,清火去烦,外用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下肢局部微血管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另一方面内服药物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粘度、降低血压;同时要预防足部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内服与外敷能够有效地改善溃疡面微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灌注量,促进炎症吸收和肉芽组织及上皮的再生,达到溃疡面创口愈合的目的。采用中药内外兼治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缩短溃疡愈合的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这种症候大多见于糖尿病明显感染者,症见口渴,头痛,烦躁不宁,睡眠质量差,肌肤发斑,衄血,吐血,舌绛苔黄,脉数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胸痛舌暗、肢体麻木;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蒲公英10 20份,白芍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桅子10 20份,丹参10 20份,白花蛇舌草10 20份,白术10 20份,土茯苓10 20份,酸枣仁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大黄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半枝莲10 20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血竭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桂枝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儿茶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滑石粉10 30份,白芨10 30份,虎杖10 30份。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蒲公英10 20份,白芍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桅子10 20份,丹参10 20份,白花蛇舌草10 20份,白术10 15份,土获茶10 15份,酸枣仁10 15份,红花10 15份,川弯10 15份,鸡血藤10 15份,地龙10 15份,大黄10 15份,土鳘虫10 15份,半枝莲10 15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血竭10 20份,威灵仙10 20份,桂枝10 20份,乳香10 20份,没药10 20份,大黄10 20份,黄柏10 20份,儿茶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滑石粉10 30份,白芨10 30份,虎杖10 30份。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蒲公英10 15份,白芍10 15份,当归10 15份,黄芪10 15份,桅子10 15份,丹参10 15份,白花蛇舌草10 15份,白术10 20份,土获茶10 20份,酸枣仁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大黄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半枝莲10 20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血竭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桂枝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儿茶10 20份,土茯苓10 20份,炒地榆10 20份,红花10 20份,滑石粉10 20份,白芨10 20份,虎杖10 20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a、先将所述原料药加乙醇提取;b、再将药渣加水提取;c、将两次的细粉混合,紫外线灭菌加入淀粉压片。所述步骤a中,可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重量份数比放入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5-10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C时I. 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外用的剂型为软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药除滑石粉外加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煮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乙醇第二次加热,煮沸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 50分钟,过滤;合并三次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2的浓缩液;过滤、静置24小时,后去上清液,得浓缩药液;将滑石粉打成细粉,投入浓缩药液中,调和70%-80%凡士林,装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外用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份数比将威灵仙和白芨用乙醇提取静置备用;将其余所述组份除滑石粉外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内,在常温常压下,与乙醇共同浸溃10 15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然后与前述 浓缩液混和;将所述混和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掺入滑石粉制成散剂。当车前子和白芨提取时,可以先用70%_80%的乙醇浸泡,后60 80°C加热提取2次,每次I小时;所用乙醇与威灵仙和白芨两种药材的总重量的10倍量;加热浓缩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20°C时I. 06的浓缩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内服剂型可以为片剂、针粉、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或硬膏剂;外用剂型为可以泡脚剂、酊剂、散剂、膏剂、喷雾剂、医药纱布剂或贴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外用剂型为散粉剂的其使用方法为可以先把疮面先用3%双氧水进行清洗,剪除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洗净,周边皮肤用75%酒精消毒,然后将本发明散粉剂,均匀地散在疮面上,以覆盖并超过全部疮面至周围正常皮肤,再盖上2 3层无菌纱布,用透气胶布固定,换药I天I次,治疗20天为I个疗程。本发明根据患者症候,选用相应方剂,大多数为活血化瘀,清热去火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扩张下肢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黏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糖尿病有明显的疗效。但应注意(I )对该病用药量应适当加大;(2 )避免损伤正气,配以补气养血药物;(3 )用药中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变化。本发明为中药组合物,可达到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清热祛烦,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下肢局部微血管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另一方面内服药物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粘度、降低血压;同时要预防足部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内服与外敷能够有效地改善溃疡面微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灌注量,促进炎症吸收和肉芽组织及上皮的再生,达到溃疡面创口愈合的目的。采用中药内外兼治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缩短溃疡愈合的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多见于糖尿病明显感染者,表现症见口渴,头痛,烦躁不宁,睡眠质量差,肌肤发斑,衄血,吐血,舌绛苔黄,脉数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胸痛舌暗、肢体麻木。治疗以清热去火,安神去烦,活血化瘀为主。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脾失健运,气血两虚,脉络瘀阻,热毒蕴结,酿成坏疽。病之根在肝肾阴虚,营卫不足;病之标为瘀血、热毒、痰湿。糖尿病足溃疡之所以难以愈合的原因主要在于“虚瘀并存、互为标本”,“虚瘀并存”则“腐肉难脱,新肉难生”。根据这一理论,在调整血糖、控制感染等西医基础治疗的前提下,中医多采用分期辨证内治,同时结合各种创面局部处理,从而有效降低截肢率和复发率。对于糖尿病足而言,内治法固然重要,外治法也不容忽视。如湿性坏疽早期感染严重,发展迅速,创面坏死范围较大,宜早期切开引流,清除坏死肌腱及其他坏死组织,而干性坏疽可在创面分界清楚、侧支循环建立良好后,择机行蚕食术祛除坏死组织。总之,中医内治法治疗糖尿病足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没有确定统一、客观的疗效指标,缺乏循证医学资料支持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具体如下瘀血阻滞,脉络痹阻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内服药物中黄芪补气健脾;当归养血补肝;黄芪益气助阳,可收阳生阴长之效 ’方中黄芪为疡科要药,重用以扶正益气,使气旺而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通经活络;温经散寒;酸枣仁解郁祛烦,滋阴清热以润燥;白芍药活血化瘀;地龙,土鳖虫化瘀通络;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红花温经通络散瘀的良药;川芎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络又可祛瘀止痛,且能引药下达足部患处;全方益气养血以治其本,温经通络以治其标,使气血得复,瘀血得除,气血流通,筋脉得以濡养,故诸症自除。大黄去火清热,茯苓宁心安神、生肌长肉;桃仁、鸡血藤、丹参通脉养心、破宿血、生新血、地龙通经络,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诸药配合,共使气血充盛,促其腐祛肌生,疮口收敛。外用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新、拔脓长肉、润肤生肌的功效。适用于一切化脓性伤口,腐肉不脱或已脱,新肉不生者。方中白芨具有祛腐生新、促愈之功,且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能;煅石膏收湿敛疮、生肌长肉;血竭、没药,乳香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内服药物通经活络;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清热解毒。外用方中桂枝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镇痛抗菌之效;红花等活血化瘀,具有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血流进一步通畅,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加强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 少,腹胀泄湾,痰饮眩t季,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本经》载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别录》载其〃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是行气化瘀的良药。红花性温,味辛。功能主治应用于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浙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红花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有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止痛作用,具有消除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有“通利经脉”作用。鸡血藤性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本草纲目拾遗》载其能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是活血良药。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纲目》载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内凝血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痕之功效,并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利于肝细胞再生。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洛。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黄芪以补虚为主,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黄芪具有很好的托毒生肌的功能,即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是增进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良药。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叶、竹叶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 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湿的良药。半枝莲微苦,凉。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毒蛇咬伤的作用。土鳖虫其性寒、味咸,有毒,能入心肝脾三经,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适用于癌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等病症。调脂作用土鳖虫水煎液灌胃,可明显升高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留醇与总胆留醇的比值(HDL-C/TC),增加卵磷脂胆甾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并有一定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
桅子桅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桅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桅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柏等泻火而清邪热。土茯苓归经肝经;胃经;脾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治虚劳虚烦,不得眠治心脏亏虚,神志不守,恐怖惊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一切心疾《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I .止血作用白及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白及水浸出物对实质性器官(肝、脾)、肌肉血管出血等外用止血效果颇好。2.保护胃粘膜I %白及煎剂灌胃,对盐酸引起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对麻醉犬实验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治疗作用。3.抗菌、抗真菌作用白及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白及所含有的3个联苯类和2个双氢菲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ATCC I O 5 7及发癣菌QM 2 4 8有抑制作用。大黄又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古人用其“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大黄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在我国历史久远。《本草蒙鉴》记载“大黄味苦,气大寒,阴中之阴,若研末鸡清调稠,可敷上火疮取效。”;《药鉴》记载“大黄熟用则治诸火毒疮,久不收口。盖以诸毒火疮,皆属火毒,大黄熟用,则能泄火毒,且消肿止痛。”《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大黄主治项下记载“大黄治诸火疮。”;中医理论认为烧烫伤是火毒为患,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血肉腐败而成,大黄具有攻下泻火,清热戒毒,凉血行瘀,是治疗烧伤、烫伤的要药。现代医学也证明大黄具有活血、止血、抑菌、消除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体温、镇痛等作用。大黄含有蒽醌、蒽醌类衍生物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抗菌作用较强;大黄中所含的鞣质对创面具有良好的收敛 作用,能促进创伤面愈合。白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白芍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功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白芍养肝化瘀,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地榆药性苦酸;寒;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炒地榆将地榆焙干研成极细粉末,过筛;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地榆粉,搅拌使成糊状,盛于消毒缸内备用。用时将药糊直接涂于创面,可以很快形成I层厚厚的药痂,能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进创面迅速愈合等作用。一般适用于一、二度烧伤、烫伤病人。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亦可采用地榆酒精液(地榆洗净晒干,研粗末用70 75%酒精渗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现薄膜,冷却备用)涂布烧伤创面,每日2 3次,不包扎。涂布次数以创面形成干痂而不出现龟裂为度。对已污染的创面应先行清创处理。通过一、二度烧伤患者40例的观察,证明此法对浅度烧伤,特别对中小面积、污染较轻的烧伤效果较好,一般经12 24小时创面上可形成I层棕色保护膜,这对防止细菌污染、减少创面渗出,均有良好影响。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中国药典》载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没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苦,辛,平。①《药性论》味苦辛。”②《海药本草》味苦辛,温,无毒。”③《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入肝、脾、心、肾经。①《本草经疏》入足厥阴经。”②《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③《本草求真》“入心、肝。”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配雄黄,消肿生肌、燥湿解毒。乳香辛苦,温。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本草拾遗》疗耳聋,中风口噤,妇人血气,能发酒,理风冷,止大肠泄擗,疗诸疮令内消。治跌扑折伤。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传 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降血糖作用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因此可能有降血糖作用.在试管内,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孢子菌也有抑制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腹腔注射能轻度提高小鼠痛阈,提示其有镇痛作用.煎剂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醇提取液对小鼠中期妊娠有引产作用。血竭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儿茶选自《古今医方集成》之传统的内服外用均可的七厘散,其味苦、涩,性凉,具有清热化痰、活血疗伤、生肌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临床用于外伤瘀肿、疮痈、湿疮、牙疳等,本制剂主要取其清热收湿、活血止痛、生肌敛疮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儿茶含有儿茶鞣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红、槲皮素、树胶等。儿茶水浸剂溶液还有抗病毒、杀真菌、抗癌及预防胃溃疡的作用。儿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于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儿茶苦、涩,微寒。归肺经。功能收湿生肌敛疮。多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的治疗。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扩张血管、促进发汗。有效成分桂皮油。作用扩张血管,调节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加强麻黄发汗作用。解热、镇痛,有效成分桂皮醛、桂皮酸钠。用于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促进发汗;提高痛阈值。抗炎、抗过敏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颗粒反应。降低补体活性,抗过敏作用。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致病性真菌。桂皮油、桂皮醛,抗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孤儿病毒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镇痛作用实验表明桂枝镇痛作用较弱.小鼠鼠尾加压刺激法表明桂皮醛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则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桂枝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夹尾和烫尾所致疼痛无抑制作用.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医林纂要》载其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滑石粉滑石粉英文名为PULVISTALCI,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油腻感。无臭,无味。本品在水、稀矿酸或稀氢氧化碱溶液中均不溶解。可作药用。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功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本发明丸剂的制作过程为取蒲公英1200g,白芍lOOOg,当归1300g,黄芪llOOg,桅子1500g,丹参1200g,白花蛇舌草1200g,白术lOOOg,土茯苓llOOg,酸枣仁1400g,红花1200g,川芎lOOOg,鸡血藤llOOg,地龙1200g,大黄1300g,土鳖虫1300g,半枝莲1200g,先将原料药材用75%乙醇浸泡12-24小时,热提取三次,滤过,滤液合并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70°C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乙醇提炼过药渣,加水煎煮I次,时间为30分钟-I小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将两次的得到的细粉混合,搓成药丸。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把原料药材蒲公英llOOg,白芍1400g,当归1300g,黄芪1300g,桅子1500g,丹参1200g,白花蛇舌草1200g,白术lOOOg,土茯苓llOOg,酸枣仁1200g,红花1200g,川芎lOOOg,鸡血藤llOOg,地龙1200g,大黄1300g,土鳖虫1500g,半枝莲1200g,将原料药材按所述重量份数比混合用粉碎机粉碎,然后过120目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备用;再将不能通过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将两次的得到的细粉混合,紫外线灭菌后装入胶囊。本发明片剂制备方法取原料药材蒲公英1400g,白芍1300g,当归1300g,黄芪1300g,桅子1500g,丹参1200g,白花蛇舌草1500g,白术1300g,土茯苓1200g,酸枣仁1200g,红花1200g,川芎lOOOg,鸡血藤llOOg,地龙1200g,大黄1200g,土鳖虫1400g,半枝莲1200g;按所述重量份数比放入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5-10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C时I. 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将两次的细粉混合,紫外线灭菌加入淀粉压片。本发明外用纱布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原料药血竭1900g,威灵仙1800g,蒲公英1500g,乳香1400g,没药1600g,大黄1700g,黄柏1900g,儿茶1600g, 土获茶1400g,炒地榆1500g,红花1800g,滑石粉1500g,白芨1900g,虎杖1800g共研细末,过120目筛,粗粉加乙醇提取一次,浓缩成粉末,两种粉末混合加70%凡士林调均涂于无菌干纱条,置容器内,经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后备用;创面换药经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彻底清除溃疡创面的坏死组织后将本发明I 2层纱条敷于创口表面,勿接触正常皮肤,外用无菌纱布块覆盖。使用方法为先把疮面先用3%双氧水进行清洗,剪除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洗净,周边皮肤用75%酒精消毒,然后将本发明混合打成细粉,均匀地散在疮面上,以覆盖并超过全部疮面至周围正常皮肤,再盖上2 3层无菌纱布,用透气胶布固定,换药I天I次,治疗20天为I个疗程。本发明外用剂型为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份数比将威灵仙1900g和白芨2000g用乙醇浸泡,后60 85°C热提取3次,每次I小时;所用乙醇与威灵仙和透骨草两种药材的总重量的10倍量;加热浓缩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的浓缩液,静置备用;将其余所述组份血竭1800g,桂枝1900g,乳香1700g,没药1600g,大黄1700g,黄柏1900g,儿茶1600g, 土获茶1400g,炒地榆1500g,红花1800g,滑石粉1500g,虎杖1800g,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内,在常温常压下,与乙醇共同浸溃10 15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然后与前述浓缩液混和;将所述混和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掺入滑石粉2000g制成膏剂。外用的剂型为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药血竭2100g,桂枝2000g,乳 香1700g,没药1600g,大黄1700g,黄柏1900g,儿茶1600g, 土获茶1400g,炒地榆1900g,红花1800g,虎杖1900g加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煮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乙醇第二次加热,煮沸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 50分钟,过滤;合并三次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8的浓缩液;过滤、静置24小时,后去上清液,得浓缩药液;将滑石粉2500g打成细粉,投入浓缩药液中,调和70%-80%凡士林,装罐。药理药效学实验
外用药物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检测本发明外用软膏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二、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名称本发明软膏剂
2.实验动物壹级大耳白种家兔,4只,雌性,体重2.1-2. 3k份;由山东大学生物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试验方法
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免4只,于试验前24小时将其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面积左、右各约3cmX3cm。试验时取受试物O. 2ml涂于2. 5cmX2. 5cm的二层纱布上,敷贴于一侧去毛皮肤表面,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空白对照。封闭4小时后,去除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去残留受试物,于去除受试物后的I、24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并评分。三、实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蒲公英10 20份,白芍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桅子10 20份,丹参10 20份,白花蛇舌草10 20份,白术10 20份,土茯苓10 20份,酸枣仁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大黄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半枝莲10 20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血竭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桂枝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儿茶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滑石粉10 30份,白芨10 30份,虎杖10 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蒲公英10 20份,白芍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桅子10 20份,丹参10 20份,白花蛇舌草10 20份,白术10 15份,土获茶10 15份,酸率仁10 15份,红花10 15份,川弯10 15份,鸡血藤10 15份,地龙10 15份,大黄10 15份,土鳖虫10 15份,半枝莲10 15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血竭10 20份,威灵仙10 20份,桂枝10 20份,乳香10 20份,没药10 20份,大黄10 20份,黄柏10 20份,儿茶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滑石粉10 30份,白芨10 30份,虎杖10 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蒲公英10 15份,白芍10 15份,当归10 15份,黄苗10 15份,桅子10 15份,丹参10 15份,白花蛇舌草10 15份,白术10 20份,土茯苓10 20份,酸枣仁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大黄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半枝莲10 20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血竭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桂枝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儿茶10 20份,土茯苓10 20份,炒地榆10 20份,红花10 20份,滑石粉10 20份,白芨10 20份,虎杖10 2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内服药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a、先将所述原料药加乙醇提取;b、再将药渣加水提取;c、将两次的提取的细粉混合,紫外线灭菌加入淀粉压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重量份数比放入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5-10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C时I. 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
7.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外用药物的剂型为软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药除滑石粉外加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煮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乙醇第二次加热,煮沸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 50分钟,过滤;合并三次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2的浓缩液;过滤、静置24小时,后去上清液,得浓缩药液;将滑石粉打成细粉,投入浓缩药液中,调和70%-80%凡士林,装罐。
8.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外用药物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份数比将威灵仙和白芨用乙醇提取静置备用;将其余所述组份除滑石粉外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内,在常温常压下,与乙醇共同浸溃10 15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然后与前述浓缩液混和;将所述混和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掺入滑石粉制成散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中,威灵仙和白芨提取时,先用70%-80%的乙醇浸泡,后60 80°C加热提取2次,每次I小时;所用乙醇与威灵仙和白芨两种药材的总重量的10倍量;加热浓缩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20°C时I. 06的浓缩液。
10.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内服剂型为片剂、针粉、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或硬膏剂;外用剂型为泡脚剂、酊剂、散剂、膏剂、喷雾剂、医药纱布剂或贴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症见口渴,头痛,烦躁不宁,睡眠质量差,肌肤发斑,衄血,吐血,舌绛苔黄,脉数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胸痛舌暗、肢体麻木;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为蒲公英,白芍,当归,黄芪,栀子,丹参,白花蛇舌草,白术,土茯苓,酸枣仁,红花,川芎,鸡血藤,地龙,大黄,土鳖虫,半枝莲;外用药物为血竭,威灵仙,桂枝,乳香,没药,大黄,黄柏,儿茶,土茯苓,炒地榆,红花,滑石粉,白芨,虎杖。本发明内服通经活络;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清热解毒和补益气血,清火去烦,外用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下肢局部微血管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另一方面内服药物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粘度、降低血压;同时要预防足部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772712SQ20121029862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铁峰, 李佃场, 梁轶聪 申请人:李佃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