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物,进一步是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尤其是高烧引起白血病的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医学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多在内在虚损、阴阳失和、脏腑虚弱的基础上温热毒邪等乘虚而人所致。I、精气内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长期偏食而致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在儿童患者中较为明显。2、温 热毒邪本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易于复发及预后不良等特点,故温热毒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外因。总之,白血病是由于精气内虚,温热毒邪入侵而人体伤血而成的病证。由于白血病的病程长,病情反复大,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据统计,白血病约占癌肿总发病率的3% - 5%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根据世界各国的资料统计,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白血病的自然发展过程极为不良,抗肿瘤化学治疗仍为最有效疗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在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体质,防治化疗副作用等各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不可缺少的途径。在白血病的起因中,高烧引起的白血病是较常见的,因此,研究治疗高烧引起的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其采用中药材为原料制作,使用方便,疗程短,疗效好。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的金银花12 - 20克、甘草9 — 15克、黑豆25 — 35克、白矾8 — 12克、黄土 25 — 35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1.4 一 I. 6千克,文火煎至O. 3 — O. 4千克,沉淀、滤渣即可。进一步
优选方案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4 - 18克、甘草10 - 14克、黑豆27 —33克、白矾9 一 11克、黄土 27 - 33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4 一 I. 6千克,文火煎至
O.3 - O. 4千克,沉淀、滤渣即可。最佳方案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6克、甘草12克、黑豆30克、白矾10克、黄土 30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5千克,文火煎至O. 3千克,沉淀、滤渣即可。所述黑豆为农产品,其中,以小黑豆为最佳;黄土取自田地里(非黄沙土或黄粘土)。所述的黑豆在煎煮前,先用文火炒3 - 5分钟。本发明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黑豆(以小黑豆为最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E族和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含有花青素、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根据中医理论,“黑豆乃肾之谷”,食用黑豆可以祛风除热、调中下气、解毒利尿,可以有效地缓解尿频、腰酸、女性白带异常及下腹部阴冷等症状。白矾内服止血止泻,祛风除痰。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黄土用于调解白帆。
诸药合成清热解毒、祛风除热、健脾补血、调和阴阳的功效。从而对高烧引起的白血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作,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治疗高烧引起的白血病,其突出表现为疗程短,见效快,疗效好。通常最多服用3剂,通过对45例白血病患者治疗结果观察,总有效率97. 8%。以下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试验资料
I、主治高烧引起的白血病。2、病例统计治疗45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11例,21 30岁10例,31 40岁9例,41 50岁7例,50岁以上8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2岁;病龄最长3年,最短I月;疗程最长7天,最短2天,平均疗程5天。3、治疗方法晚饭后服用,一次300毫升,根据疗效观察后,再决定是否服用第二次,以及第三次。第二次与第一次一般间隔I 一 3天,第三次与第二次间隔I周。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温度正常,症状基本消失;
显效温度基本正常,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温度有所下降,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温度没有下降,症状没有变化。5、治疗效果
正常服用2服,特别情况下可服用3服,观察疗效。治疗45例,治愈23例,占51. 1%,显效12例,占26. 7% ;有效9例,占20. 0% ;无效I例,占2. 2%,总有效率97. 8%。6、典型病例介绍
I、王某,女,54岁,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人,2009年8月,高烧20天,经县医院检查确诊为白血病,高烧不退,服药3剂痊愈。生活正常,随访无复发。2、刘某,女,40岁,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人,2003年3月,高烧16天,经县乡检查确诊为白血病,高烧至昏迷,服用2剂,痊愈。生活正常,随访无复发。
3、刘某,男,58岁,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人,1997年10月,忽然高烧,到乡医院治疗,输液温度下降,停药立即升温,治疗7天后无效,眼前发黑,用药2剂,痊愈。生活正常,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 :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2克、甘草9克、黑豆25克、白矾8克、黄土 25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4千克,文火煎至O. 3千克,沉淀、滤渣即可。实施例2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克、甘草15克、黑豆35克、白矾12克、黄土 35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6千克,文火煎至O. 4千克,沉淀、滤渣即可。实施例3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4克、甘草10克、黑豆27克、白矾9克、黄土 27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4千克,文火煎至O. 3千克,沉淀、滤
渣即可。实施例4: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8克、甘草14克、黑豆33克、白矾11克、黄土 33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6千克,文火煎至O. 4千克,沉淀、滤渣即可。实施例5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6克、甘草12克、黑豆30克、白矾10克、黄土 30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5千克,文火煎至O. 3千克,沉淀、
滤渣即可。上述各实施例中
黑豆为农产品,其中,以小黑豆为最佳;黄土取田地里的黄土 (非黄沙土或黄粘土 ),如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高墙营村土地中的黄土。所述的黑豆用文火炒3 — 5分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的金银花12 —20克、甘草9 一 15克、黑豆25 - 35克、白矾8 — 12克、黄土 25 — 35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 4 一 I. 6千克,文火煎至O. 3 — O. 4千克,沉淀、滤渣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的金银花14 - 18克、甘草10 - 14克、黑豆27 — 33克、白矾9 — 11克、黄土 27 — 33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1.4 一 I. 6千克,文火煎至O. 3 — O. 4千克,沉淀、滤渣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的金银花16克、甘草12克、黑豆30克、白矾10克、黄土 30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I.5千克,文火煎至O. 3千克,沉淀、滤渣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豆在煎煮前,先用文火炒3 - 5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涉及中药药物,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2-20克、甘草9-15克、黑豆25-35克、白矾8-12克、黄土25-35克,制作时,将以上原料加水1.4-1.6千克,文火煎至0.3-0.4千克,沉淀、滤渣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作,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治疗高烧引起的白血病,其突出表现为疗程短,见效快,疗效好。通常最多服用3剂,通过对45例白血病患者治疗结果观察,总有效率97.8%。
文档编号A61K36/484GK102805761SQ2012103097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刘国良 申请人:刘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