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515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粉刺,又名痤疮(pimple)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多发于青春期,又叫青春痘、面龅或粉刺、毛囊炎,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除儿童外,人群中约有80% 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包括轻症在内)。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 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中医认为痤疮是血中有血热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另外经络中血气不和,外来湿邪、热邪损伤人体血液,导致痤疮。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议使用中药配合治疗。常用的如同仁堂皮肤病血毒丸,是纯中药制剂针对皮肤病病因,以连翘、双花,清热解毒;配以蝉蜕、紫草散风、除热、解毒透疹,共奏清血解毒、消肿止痒之功。而达到清除皮肤病患者体内血毒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取材容易、制备方法简单,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白 Ε 4g、藁本4g、当归4g、山奈4g、紫草4克、冰片4克。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称量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各中药组分;(2)制备浸出液将白芷、藁本、紫草、当归和山奈制成粗粉,置于150毫升的质量分数65%的酒精中密闭浸泡七天,每天震动数次,以加速有效成分的浸出,呆药液呈棕红色,过滤,得滤液;(3)混合将冰片研细,在乳钵中滴两滴水,加入冰片研磨即可,然后加入上述步骤(2)的滤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添加质量分数65%的酒精定容,至200毫升即可。用法用棉签涂抹患处,每天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另外,还可以使用双层纱布浸透本药液,将浸液后的纱布覆于患处I小时即可。一般两天丘疹开始萎缩,继续用药至消失即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取材均为常见的中药材,取材容易,通过水煎即可制备而成,制备方法简单,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I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白 Ε 4g、藁本4g、当归4g、山奈4g、紫草4克、冰片4克。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各中药组分;(2)将白£、藁本、紫草、当归和山奈制成粗粉,粒度为100目,置于150毫升的质量分数65%的酒精中密闭浸泡七天,每天震动数次,以加速有效成分的浸出,呆药液呈棕红色,过滤,得滤液;(3)将冰片研细,粒度为200目,在乳钵中滴两滴水,加入冰片研磨即可,然后加入上述步骤(2)的滤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添加质量分数65%的酒精定容,至200毫升即可。用法用棉签涂抹患处,每天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另外,还可以使用双层纱布浸透本药液,将浸液后的纱布覆于患处I小时即可。一般两天丘疹开始萎缩,继续用药至消失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 白芷4g、藁本4g、当归4g、山奈4g、紫草4克、冰片4克。
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粉刺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各中药组分; (2)制备浸出液将白芷、藁本、当归、紫草、和山奈制成粗粉,置于150毫升的质量分数·65 %的酒精中密闭浸泡七天,每天震动数次,以加速有效成分的浸出,呆药液呈棕红色,过滤,得滤液; (3)混合将冰片研细,在乳钵中滴两滴水,加入冰片研磨即可,然后加入上述步骤(2)的滤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添加质量分数65 %的酒精定容,至200毫升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粉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由白芷4g、藁本4g、当归4g、山奈4g、紫草4克、冰片4克制成,制备方法包括称量、制备浸出液和混合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取材均为常见的中药材,取材容易,通过水煎即可制备而成,制备方法简单,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2872395SQ20121030585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孙一钧 申请人:孙一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