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26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黄褐斑主要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カ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学药物刺激引起。对于皮肤的黄褐斑,主要本着预防与治疗结合的方法。调理好女性内分泌环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预防妇科疾病等是预防黄褐斑的有效手段。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黄褐斑,分为食调、药疗、物理治疗等方法,但只能控制,不能对黄褐斑进行根除。常用的局部外用药有氢醌、壬ニ酸、维A酸、曲酸、化学剥脱剂外用制剂,但这些化学药品容易产生严重毒副作用,甚至加深黄褐斑,市场急需ー种行之有效、己被大多数人证实能治疗黄褐斑药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当归30-50份、淡竹叶20-40份、紫草10-30份、对坐叶10-30份、白芷20-40份、玉带草20-4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エ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上述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当归40份、淡竹叶30份、紫草20份、对坐叶20份、白芷30份、玉带草3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エ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在制备治疗黄褐斑药茶中的应用。有益效果I、本发明以当归、淡竹叶、紫草、对坐叶、白芷、玉带草治疗黄褐斑,有明显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方中当归、紫草促进血液循环非常有效,活化肌肤细胞,对坐叶能轻微抑菌,消炎镇静,令肌肤清爽舒适,淡竹叶清热解毒、抑菌,改善肌肤出油及发炎状況,白芷和玉带草祛风,燥湿。全方应用,共奏清热解毒、祛斑增白之功。本发明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并使局部的色素沉着減少,修复肌肤受损纤维,活化皮肤组织细胞,延缓皮肤衰老。本方不含腐蚀剂,用药安全,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开发前景。2、本发明处方设计合理,配伍严谨,经长期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3、本发明组成为中药材,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I、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ー步说明如下本发明中对坐叶为茜草科植物对坐叶的干燥全草,玉带草为吉祥草属百合科吉祥草的全草,其余均为药典品种。制备实施例以上表中原料配比为例,包括以下步骤实施例I :当归30份、淡竹叶40份、紫草10份、对坐叶30份、白芷20份、玉带草4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エ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实施例2 :当归50份、淡竹叶20份、紫草30份、对坐叶10份、白芷40份、玉带草2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エ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
实施例3 :当归40份、淡竹叶30份、紫草20份、对坐叶20份、白芷30份、玉带草3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エ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2.临床观察资料样品制备按上述实施例2制备临床试验样品,规格为IOg/袋,含生药量为IOg/袋,南京正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 I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2010年4月 2011年4月门诊就诊病人。參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56岁之间,女性。2.无感染、对本药不过敏、无精神异常者。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3.排除其他皮肤病和过敏性疾病对本药无刺激、不过敏者。治疗前未用过同类药品者,且无正在进行其他同类药物试验者。4.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知情志愿患者;完成知情同意及相关告知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黄褐斑的诊断和纳入标准;不符合黄褐斑的纳入标准;2.有合并感染、对本药过敏、精神异常。3.根据研究者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病史,如工作环境经常变动,容易造成失访的情况;或正在參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的受试者。2. 2治疗方法黄褐斑患者的治疗泡水服用,毎日2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带有特殊疗效护肤品及药物,ー个月为ー个疗程。2. 3疗效观察疗效标准參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基本治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90%,顔色基本消失,I米距离肉眼看不见明显的斑点。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 O. 8。显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60%,顔色明显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好转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无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 O。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 %。3. 3治疗结果30例均于I个疗程结束后立即进行复查。結果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当归30-50份、淡竹叶20-40份、紫草10-30份、对坐叶10-30份、白芷20-40份、玉带草20-4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エ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当归40份、淡竹叶30份、紫草20份、对坐叶20份、白芷30份、玉带草3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エ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在制备治疗黄褐斑药茶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茶,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当归30-50份、淡竹叶20-40份、紫草10-30份、对坐叶10-30份、白芷20-40份、玉带草20-40份,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工艺,装袋制成袋泡药茶,该中药组合物药茶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延缓皮肤衰老,治疗黄褐斑作用。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824567SQ2012103463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南京正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