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813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肾病,肾脏的各种病症。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引起肾脏疾病产生。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髓同脑,肾功能好与坏与骨髓的关系很大,当肾虚时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微量元素的缺乏会更进一步引起肾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肾虚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目前西药无法有效治疗肾病,西医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但遇到感冒、劳累又发作。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一是造成患者资金的浪费,二则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病情反复。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肾病的中 药存在极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肾病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肾病的组合药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选择陈皮、泽泻、桂枝、石韦、益母草、大枣、枳实、厚朴、细辛、车前子、甘草、茯苓、木香、猪苓、白术、生姜、桔梗、小茴香、半夏、人参、黄连、黄芪、山药、牡丹皮、牛膝、川芎、桑白皮、白芍药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快速治疗肾病的复发。其中选用陈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用泽泻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肛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选用桂枝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功能,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选用石韦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凉,入肺、膀胱经,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的功能,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选用益母草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心包、肝经,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的功能,治月经不调,治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选用大枣是因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的功能,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躁。选用枳实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脾、胃经,有破气,散痞,泻痰,消积的功能,治胸腹胀痛,胸痹,痞痛,痰癖,水肿,食积,便秘,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选用厚朴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能,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选用细辛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窃的功能,治风冷头痛,鼻渊,止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选用车前子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肾、膀胱经,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功能,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t季,惊痈,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选用木香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肺、肝、脾经,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的功能,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选用猪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脾、肾、膀胱经,有利尿渗湿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选用白术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益胃,燥湿,和 中的功能,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选用生姜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的功能,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选用桔梗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平,入肺、胃经,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能,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选用小茴香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能,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满,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选用半夏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选用人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微甘,温,入脾、肺经,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的功能,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选用黄连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能,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目艮,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选用黄芪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敛;炙用有补中益的功能,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选用山药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选用牡丹皮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和血,消瘀的功能,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癎,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选用牛膝是因为其性味甘苦酸,平,入肝、肾经,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肥拘挛,痿痹。选用川芎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肝、胆经,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能,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选用桑白皮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能,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选用白芍药是因为其性味苦酸,凉,入肝、脾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陈皮 10-25克泽泻10-20克桂枝6-12克
石韦 10-20克益母草10-30克大枣10-20克
枳实 10-25克厚朴10-22克细辛10-25克
车前子 8-18克甘草5-15克茯苓10-20克
木香 10-22克猪苓10-25克白术10-20克
生姜 4-8克桔梗13-20克小茴香6-12克
半夏 10-20克人参10-14克黄连4-14克
黄芪 10-15克山药10-20克牡丹皮10-20克
牛膝 8-18克川芎10-18克桑白皮10-20克
白芍药 10-14克 其中,优选为
陈皮 10克泽泻15克桂枝8克
石韦 12克益母草20克大枣12克
枳实 18克厚朴14克细辛15克
车前子 10克甘草8克茯苓15克
木香 13克猪苓15克白术13克
生姜 6克桔梗15克小茴香 8克
半夏 15克人参12克黄连6克
黄芪 12克山药13克牡丹皮13克
牛膝 15克川芎12克桑白皮12克
白芍药 12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2、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凉,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3、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4、石韦拣净杂质,洗去泥砂,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5、益母草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6、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7、枳实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无硬心,切片,晾干;
8、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9、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
10、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空粒;
11、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凉干;
12、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13、木香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捞出,闷润12— 24小时使软,切片,晒干;
14、猪苓洗净泥砂,润软切片,晾干;
15、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6、生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
17、桔梗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18、小茴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19、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20、人参除去户头,切段;
21、黄连拣去杂质,洗净泥砂,润透,切片,阴干;
22、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者,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23、山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24、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25、牛膝拣去杂质,洗净,润软,去芦,切段,晒干;
26、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27、桑白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
28、白芍药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勻,切片,干燥。二、制备
I、将所述重量的陈皮、泽泻、桂枝、石韦、益母草、大枣、枳实、厚朴、细辛、车前子、甘草、茯茶、木香、猪茶、白术、生姜、桔梗、小茴香、半夏、人参、黄连、黄苗、山药、牡丹皮、牛膝、川芎、桑白皮、白芍药加6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2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取第一次煎煮液。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3倍量,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煮20分钟,过滤,取第二次煎煮液。3、将两次煎煮药液合并,混合均匀,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得服用药液,将药液分为4剂。本发明药物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的功能,治疗肾病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治愈率高。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20只,雌雄兼用,体重2. 3—2. 5kg,分两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5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一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资料
I、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300例。
2、诊断标准
肾绞痛疼痛突然发作,常向下腹、外阴及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呈间歇性剧烈绞痛。常由输尿管内结石、血块或坏死组织阻塞所致。肾区钝痛及胀痛泌尿系统疾病所致的肾区疼痛包括①肾脏肿大牵撑肾被膜引起,如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肾下垂等。②肾周疾病所致腰痛如肾周围脓肿、肾梗塞并发肾周围炎、肾囊肿破裂及肾周血肿等。但是,许多腰痛是由脊柱及脊柱旁软组织疾病引起,胰、胆、胃部疼痛也常放射到腰部。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中、晚各服用I次。14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肾病痊愈,观察半年无复发者;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肾病逐步恢复;
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5、治疗结果
I病例显效好转 X. t I总有^
米资II_____ψ_ ___
乂土时 W 显效率例好转率 fi无效率 ^
总效|数 % 数 % 数 % 半%
肾病 300280 9.IJi 12 5. 33 8 2.6 §7.33
在上述的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肾病患者300例,结果显效280例,显效率为93. 33%,好转12例,好转率为5. 33%,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7. 33%。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陈皮10-25克泽泻10-20克桂枝6-12克 石韦10-20克益母草10-30克大枣10-20克 枳实10-25克厚朴10-22克细辛10-25克 车前子8-18克甘草5-15克茯苓10-20克 木香10-22克猪苓10-25克白术10-20克 生姜4-8克桔梗13-20克小茴香6-12克 半夏10-20克人参10-14克黄连4-14克 黄芪10-15克山药10-20克牡丹皮10-20克 牛膝8-18克川芎10-18克桑白皮10-20克 白芍药10-14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陈皮10克泽泻15克桂枝8克 石韦12克益母草20克大枣12克 枳实18克厚朴14克细辛15克 车前子10克甘草8克茯苓15克 木香13克猪苓15克白术13克 生姜6克桔梗15克小茴香8克 半夏15克人参12克黄连6克 黄芪12克山药13克牡丹皮13克 牛膝15克川芎12克桑白皮12克 白芍药12克。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O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2)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凉,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3)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4)石韦拣净杂质,洗去泥砂,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5)益母草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6)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7)枳实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无硬心,切片,晾干; (8)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9)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 (10)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空粒; (11)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凉干; (12)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13)木香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捞出,闷润12—24小时使软,切片,晒干;(14)猪苓洗净泥砂,润软切片,晾干; (15)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6)生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 (17)桔梗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18)小茴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19)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20)人参除去芦头,切段; (21)黄连拣去杂质,洗净泥砂,润透,切片,阴干; (22)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者,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23)山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24)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25)牛膝拣去杂质,洗净,润软,去芦,切段,晒干; (26)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27)桑白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 (28)白芍药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陈皮、泽泻、桂枝、石韦、益母草、大枣、枳实、厚朴、细辛、车前子、甘草、获茶、木香、猪茶、白术、生姜、桔梗、小茴香、半夏、人参、黄连、黄苗、山药、牡丹皮、牛膝、川芎、桑白皮、白芍药加6倍量水,武火煎煮沸腾2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取第一次煎煮液;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3倍量,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煮20分钟,过滤,取第二次煎煮液; (3)将两次煎煮药液合并,混合均匀,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得服用药液,将药液分为4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陈皮、泽泻、桂枝、石韦、益母草、大枣、枳实、厚朴、细辛、车前子、甘草、茯苓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的功能,用于治疗肾病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13/12GK102861314SQ20121041661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8日
发明者牛健坤 申请人:牛健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