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

文档序号:124274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自然疗法的一种,涉及中医领域,是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30g,甘遂、细辛各15g,地龙9g,制成药饼,纳入丁香、肉桂各6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1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1次,共5次。其治疗小儿哮喘,简便易行,痛苦小,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好、简便易行、花费低廉、副作用少的特点,是自然疗法中的一枝新秀,应该让它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专利说明】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自然疗法的一种,涉及中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小儿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BA)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西药治疗多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细胞释放过敏性介质、预防和控制感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病病程长、发作快、易复发、难于治愈。哮喘持续发作状态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0003]儿童,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群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机体各系统和各器 官的功能尚未成熟,特别是婴幼儿,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尚
不健
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用药必须谨慎。
[0004]本人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认为,运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在穴位相应的区域持续刺激,通过经络的反应和传导作用,能通过调节与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过敏、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微循环的综合效应,达到推迟哮喘复发,延长缓解期,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0005]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以上现代医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
[0006]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30 g,甘遂、细辛各15 g,地龙9g,制成药饼,纳入丁香、肉桂各6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I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I次,共5次。
[0007]外敷中药疗法我国古代就有,历史悠久,它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可靠深受患者的欢迎。其治疗以经络理论为主导,借助现代研究成果,其原理是:(1).局部的刺激作用。即利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气活血、消炎止肿的作用。(2)药物的直接渗透作用。通过药物外用的方法,能直接透过皮肤,接近病灶,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起到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吸收死骨、形成新骨等功效。(3)在体表给药,通过经络血脉或信息传递,通过不同的药物之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藉以达到补虚泻实、协调阴阳等作用而达到脏腑,调和全身性疾病的目的。(4)皮肤的吸收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外围屏障,面积大、毛孔多,除了有抗御外邪外,尚有排泄和吸收的新陈代谢作用。本疗法就是药物的渗透性和皮肤的吸收功能的统一而进人体内,再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衡,输布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而起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疗的作用。
[0008]现有技术:
1、黄利莎.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症220例.湖南中医杂志,1994,10(1):35 ;
2、李鹤沈惠风.中药外敷对支气管哮喘β受体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I期。
[0009]发明有益效果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简便易行,痛苦小,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好、简便易行、花费低廉、副作用少的特点,是自然疗法中的一枝新秀,应该让它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10 g,甘遂、细辛各6 g,地龙3g,制成药饼,纳入丁香、肉桂各3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I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1次,共5次。
[0011]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20 g,甘遂、细辛各6 g,地龙6g,制成药饼,纳入丁香、肉桂各6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1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I次,共5次。
[0012]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30 g,甘遂、细辛各15 g,地龙9g,制成药饼,纳入丁香、肉桂各6g,敷于定喘、肺俞 、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I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1次,共5次。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是自然疗法的一种,涉及中医领域,其特征在于:一种能够治疗小儿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30 g,甘遂、细辛各15 g,地龙9g,制成药饼,纳入丁香、肉桂各6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I次,共3次; 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I次,共5次。
【文档编号】A61K9/70GK103784514SQ201210423322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刘黎明 申请人:刘黎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