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外用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本病因长期精神紧张、劳累、颈部的姿势不正或受寒凉刺激等因素造成颈部肌肉痉挛、使其生理弧度改变影响了颈动脉的供血而致。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特别是改变体位、转颈时症状更加明显,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晕倒;多数患者伴有颈部不适、肌肉紧张,特别是斜方肌、R上肌,前斜角肌处有压痛;有的还伴有头痛、耳鸣、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寒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临床中通过舒筋活络、活血逐瘀、消肿散结等治法,消除了肌肉痉挛、使局部的血管扩张,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了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收到 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疗效高、治疗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本发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外用中药制剂,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麻黄3份、细辛2份、葛根10份、白芷5份、威灵仙10份、络石藤10份、穿山龙10份、水蛭I份、川乌10份和穿山甲5份。制备方法:按上重量称取原料,置入容器内,加入90°酒精500份,浸泡60天,过滤,用蒸馏水将滤液配制成酒精度50°的液体,分装。用法用量:外用,局部涂擦患处,一日3次,30天为一疗程,连用三个疗程。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入肺经,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本品辛温,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多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穿山龙: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饮。水蛭:破血逐瘀,本品咸苦入血分,善破血逐瘀。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穿山甲: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以上诸药的功效及主治均参考于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第六版《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以眩晕为主,特别是改变体位、转颈时症状明显加重,恶心呕吐、颈部紧束感,有时头晕、耳鸣和视力模糊等。治疗结果:临床试验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三个疗程治疗后,显效120例,占60%,有效70例,占35%,无效10例,占5%,总有效率95%。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治疗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颈部转动自如,全身无阳性体征可查。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有时体位改变时头晕、休息片刻症状改善。无效:自觉症状虽然减轻,颈部活动时,仍有头晕、目眩等症状。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李某某,女,50岁,因长期颈 部酸痛,伴有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两年前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方治疗无效。2010年7月在我院经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三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自如。随访一年无复发。病例2:患者田某某,女,55岁,患椎动脉型颈椎病一年余,经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三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自如。随访一年无复发。病例3:患者吕某某,男,43岁,患椎动脉型颈椎病三年余,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11月来诊我院,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三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自如。随访一年无复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具有活血逐瘀、消肿散结的功效。(2)本发明不仅可有效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还可对该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3)本发明组方严谨、配伍合理、科学高效,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麻黄3份、细辛2份、葛根10份、白芷5份、威灵仙10份、络石藤10份、穿山龙10份、水蛭I份、川乌10份和穿山甲5份。制备方法:按上重量称取原料,置入容器内,加入90°酒精500份,浸泡60天,过滤,用蒸馏水将滤液配制成酒精度50°的液体,分装。外用,局部涂擦患处,一日3次,30天为一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麻黄3份、细辛2份、葛根10份、白芷5份、威灵仙10份、络石藤10份、穿山龙10份、水蛭I份、川乌10份和穿山甲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麻黄3份、细辛2份、葛根10份、白芷5份、威灵仙10份、络石藤10份、穿山龙10份、水蛭1份、川乌10份和穿山甲5份。本发明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治验研制而成的。具有活血逐瘀、消肿散结的功效。具有见效快、疗效高、治疗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099926SQ2012105253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宋爱民 申请人: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