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熟地13-17、当归8-12、冬瓜子8-12、麦冬7-11、远志10-14、小石榕13-17、五味子7-11、南瓜花7-11、醉马草1-5、丹参8-12、酸枣仁13-17、桂圆肉4-8、黄芪18-22、赤芍8-12、猪毛菜1-5。本发明中药具有安神、镇静、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椎动脉性脊椎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尤其是气血亏虚而致的清窍失养发为眩晕的症状,有效率100%,1200例病人治疗效果如下:优:89%;良:11%;无无效病例。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
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致椎动脉受累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引起头痛症状。本发明中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治愈率高。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它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疗效好。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熟地13-17、当归8-12、冬瓜子8-12、麦冬7-11、远志10-14、小石榕13-17、五味子7_11、南瓜花
7-11、醉马草1-5、丹参8-12、酸枣仁13-17、桂圆肉4-8、黄芪18-22、赤芍8-12、猪毛菜1-5。
[0005]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熟地15、当归10、冬瓜子10、麦冬9、远志12、小石榕15、五味子9、南瓜花9、醉马草3、丹参10、酸枣仁15、桂圆肉6、黄芪20、赤芍10、猪毛菜3。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具有安神、镇静、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椎动脉性脊椎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尤其是气血亏虚而致的清窍失养发为眩晕的症状,有效率100%,1200例病人治疗效果如下:优:89% ;良:11% ;无无效病例。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0007]【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g)为:熟地15、当归10、冬瓜子10、麦冬9、远志12、小石榕15、五味子9、南瓜花9、醉马草3、丹参10、酸枣仁15、桂圆肉6、黄芪20、赤芍10、猪毛菜3。
[0008]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0009]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患者李某,男,32岁。主诉:头晕伴颈项部不适3年余,加重一月,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本发明中药内服1周好转,3周治愈。
[0010]病例二:
患者王某,女,48岁。主诉:头晕目眩伴失眠1月,曾有突发晕倒史,醒后一如常人。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予本发明中药内服2周起效,1月后治愈。
[0011]病例三:
患者朱某,女,50岁。反复头晕2月不适1周来诊,主诉:头晕与颈项部疼痛。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予本发明中药内服1周好转,1个月后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熟地13-17、当归8-12、冬瓜子8-12、麦冬7-11、远志10-14、小石榕13-17、五味子7_11、南瓜花7-11、醉马草1-5、丹参8-12、酸枣仁13-17、桂圆肉4-8、黄芪18-22、赤芍8_12、猪毛菜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熟地15、当归10、冬瓜子10、麦冬9、远志12、小石榕15、五味子9、南瓜花9、醉马草3、丹参10、酸枣仁15、桂圆肉6、黄芪20、赤芍10、猪毛菜3。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4491393SQ201510000793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4日
【发明者】黄振华 申请人:霍山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