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及护理方法

文档序号:85097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及护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
背景技术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压和发生弯曲、痉挛,或伴有椎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动、牵拉椎动脉时,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头痛系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使侧支循环血管扩张而引起的一种血管性头痛。常发作性出现,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更长些,在发作期阵发性加剧。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流诞以及心慌、憋气、血压异常,或面部、硬腭、舌咽部疼痛、麻木、刺痒及异物感等。眩晕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自身或周围景物在一起方向旋转的幻觉; 身体站立不稳,摇晃自感地面移动。往往在变换体位、头部过度旋转或伸屈时诱发或加剧。 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可极短暂,也可持续数小时或更久。由于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特点的变化,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多,但均存在疗效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多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病机以气虚血瘀,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治疗上以补益气血,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为治则。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宪活15-25份、生姜10-20份、独活5-15份、草乌15-25份、藿香 10-20份、白豆蘧10-15份、橘皮15-25份、木香5_10份、延胡索15-25份、牛膝20-25份、半夏10-20份、党参20-30份、熟地黄20-25份。优选的,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羌活20份、 生姜15份、独活10份、草乌20份、藿香15份、白豆蘧13份、橘皮20份、木香7份、延胡索 20份、牛膝23份、半夏15份、党参25份、熟地黄23份。方中羌活、生姜、独活、草乌散寒解表,祛风胜湿,除痹止痛,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开痰消肿;白豆蘧、橘皮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藿香祛暑解表,化湿和胃;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调中导滞;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止痛;党参、熟地黄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临床资料I、一般资料所选180例病例均来源于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I. 5周,最长9年; 脑力劳动者104例,体力劳动者76例;单纯眩晕者148例,伴头痛者35例,伴恶心者25例; X线检查显示颈椎骨质增生者162例。钩椎关节骨质增生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 > O. 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I〕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2〕,拟定如下标准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 X线检查表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④经颅血管多谱勒(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装袋先熏后敷,即取羌活20g、 生姜15g、独活10g、草乌20g、藿香15g、白豆蘧13g、橘皮20g、木香7g、延胡索20g、牛膝23g、 半夏15g、党参25g、熟地黄23g,研为碎粒装入药袋。护理使用方法将药袋用气锅加热,取出后先熏颈部,待温度降至60°左右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再外敷,每日2次,每次30-50min,每次中间间隔5小时以上,一个药包可用5次,连续用药20天。对照组TDP理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重庆新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注册号渝药管械准字2003第2260045号,产品标准编号YZB/渝 0016-2002,频谱范围2 21um,激发状态250 300w。常规使用每天2次,每次30_50min, 每次中间间隔5小时以上,连续使用20天。4、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颈痛及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随访 3个月无复发。显效颈痛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仅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有轻度症状,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相关症状和体征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停治疗后复发,对需持久性劳动有影响。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反加重。5、治疗结果(I)两组疗效比较两组连续用药20天后统计疗效。治疗组90例,其中治愈38 例(42. 2% ),显效29例(32. 2% ),有效21例(23. 3 % )无效2例(2. 2 % ),总有效率为 97. 8%;对照组90例,其中治愈28例(31. 1%),显效27例(30. 0% ),有效24例(26.7%), 无效11例(12. 2%),总有效率为87. 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O. 01)。(2)两组病人治疗前后T⑶变化比较治疗组90例LVA :治疗前27. 90±6. 50,治疗后 35. 59±7· 10 ;RVA :治疗前 28. 50±7· 13,治疗后 35. 56±8· 21 ;BA :治疗前 41. 58±9· 21, 治疗后 45. 74±10. 87。对照组90例LVA :治疗前27. 87±6. 29,治疗后29. 90±6. 80 ;RVA :治疗前 28. 41±6· 29,治疗后 31. 45±7· 68 ;BA :治疗前 41. 72±8· 47,治疗后 42. 68±10. 12。治疗组在治疗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均较前有显著上升。而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状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宪活20g、生姜15g、独活10g、草乌20g、藿香15g、白豆蘧13g、橘皮 20g、木香7g、延胡索20g、牛膝23g、半夏15g、党参25g、熟地黄23g。研为碎粒装入药袋, 用气锅加热,取出后先熏颈部,待温度降至60°左右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再外敷,每日2 次,每次40min,每次中间间隔5小时以上,一个药包可用5次,连续用药20天。实施例二 取羌活15g、生姜20g、独活5g、草乌25g、藿香10g、白豆蘧15g、橘皮 15g、木香10g、延胡索25g、牛膝20g、半夏20g、党参20g、熟地黄25g。研为碎粒装入药袋,
4用气锅加热,取出后先熏颈部,待温度降至60°左右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再外敷,每日2 次,每次30min,每次中间间隔5小时以上,一个药包可用5次,连续用药20天。实施例三取羌活25g、生姜10g、独活15g、草乌15g、藿香20g、白豆蘧10g、橘皮 25g、木香5g、延胡索15g、牛膝25g、半夏10g、党参30g、熟地黄20g。研为碎粒装入药袋, 用气锅加热,取出后先熏颈部,待温度降至60°左右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再外敷,每日2 次,每次50min,每次中间间隔5小时以上,一个药包可用5次,连续用药20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袋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羌活15-25份、生姜10-20份、独活5-15份、草乌15-25份、藿香10-20份、白豆蘧10-15 份、橘皮15-25份、木香5-10份、延胡索15-25份、牛膝20-25份、半夏10-20份、党参20-30 份、熟地黄20-25份。
2.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袋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羌活20份、生姜15份、独活10份、草乌20份、藿香15份、白豆蘧13份、橘皮20份、木香7份、延胡索20份、牛膝23份、半夏15份、党参25份、熟地黄23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袋。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多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病机以气虚血瘀,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为此,治疗上选择具有补益气血,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的中药羌活、生姜、独活、草乌、藿香、白豆蔻、橘皮、木香、延胡索、牛膝、半夏、党参、熟地黄,研为碎粒装入药袋,用气锅加热,取出后先熏后敷,每日2次,每次30-50min。经我院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8%,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方法简单,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9/10GK102580027SQ20121004722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0日
发明者段美玲 申请人:段美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