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药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304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药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心可舒胶囊的新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可舒胶囊,是纯天然植物复方制剂,始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它是由丹参、葛根、三七、山楂、木香制成,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 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症。该药物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目前,心可舒胶囊在中药成方制剂中记载的制备方法为以上五味,取三七、木香粉碎成细粉;山楂、葛根加60%乙醇温浸30分钟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 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35 (20°C);丹参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 (20°C);将上述二种稠膏于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三七、木香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分装成1000粒,即得。在长年的生产、使用中,发明人发现,上述传统工艺存在如下缺陷1、有效成分提取率低,原工艺有效成分收得率一般在45-60% ;2、能耗高;3、生物利用度低,尤其是原粉入药的药材,由于粉碎细度低,有效成分溶出速度较慢,而影响疗效和有效成分的利用率。4、胶囊内容物(颗粒)容易受潮,影响质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可舒胶囊的新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I)按如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即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中记载的心可舒胶囊的原料药)山楂375份、丹参375份、葛根375份、三七25份、木香25份;(2)取三七、木香粉碎成500目的超微粉;山楂、葛根粉碎至10-20目,加60%乙醇回流提取,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20°C下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 35,得稠膏A ;丹参粉碎成粗粉,加水60-80°C提取,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0°C下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35,得稠膏B;(3)将稠膏A和B于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后,与三七、木香的超微粉混匀,制粒,干燥,至包衣锅中,加热石蜡液体石蜡=1 2w/w的混合物,包衣,分装,即得胶囊剂。其中,步骤(2)中,所述回流提取的具体操作如下加60%乙醇温浸30分钟后,力口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 5小时,第二次2小时;步骤(2)中所述加水提取的具体操作如下加水80°C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其中,步骤(3 )中,所述制粒是采用压缩颗粒机进行的,压缩颗粒机的运行参数为冷却温度5-15°C,制粒挤压力2000kg以上。进一步地,压缩颗粒机为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89002.9中所述的压缩颗粒机。本发明制备方法,充分保留了原料药的药效成分,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能耗,为心可舒胶囊的制备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心可舒胶囊的制备方法(I)按如下处方称取原料药 山楂375g、丹参375g、葛根375g、三七25g、木香25g ;(2)以上五味,取三七、木香粉碎成500目的超微粉;山楂、葛根粉碎至8-14目,力口60%乙醇温浸30分钟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 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35 (20°C);丹参粉碎成粗粉,加水60-80°C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35 (20°C);将上述二种稠膏于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三七、木香微粉混匀,采用压缩颗粒机,制成颗粒,干燥,至包衣锅中,加热石腊混合液体(石腊液体石腊=0. 5 :lw/w),包衣,分装成1000粒胶囊,即得。其中,压缩颗粒机的运行参数为冷却温度5_15°C,制粒挤压力2000kg以上。压缩颗粒机可以通过购买市售商品得到,也可以按照专利申请号201110089002.9中记载的结构制造。实施例2本发明心可舒胶囊的制备方法(I)按如下处方称取原料药山楂375g、丹参375g、葛根375g、三七25g、木香25g ;(2)以上五味,取三七、木香粉碎成500目的超微粉;山楂、葛根粉碎至8-14目,力口60%乙醇温浸30分钟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 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35 (20°C);丹参粉碎成粗粉,加水60-80°C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 (20°C);将上述二种稠膏于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三七、木香微粉混匀,制备软材后,制粒,干燥,至包衣锅中,加热石腊混合液体(石腊液体石腊=0.5 :lw/w),包衣,分装成1000粒胶囊,即得。结论(I)本发明中将液体石蜡和石蜡在特定比例下混合作为包衣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制剂质量稳定性,尤其是胶囊内容物受潮的问题。经试验发现,两种包衣材料单用无法正常进行工艺实施,其比例范围可应限制在液体石蜡石蜡=(0.5-1): (O. 5-1),本发明中以O. 5 1最佳。(2)将三七、木香粉碎至500目的细粉,可以使药材在30分钟内完全释放,有效成分100%消化吸收。(3)山药、葛根和丹参的粒度应该在8-14目范围内,粒度过大对提高浸膏收得率和节能意义不大,粒度过小难以过滤,无法实施大生产。(4)丹参的提取温度控制在60_80°C范围内,过低会影响提取有效成分速度,过高会是的有效成分丹参酮II A产生 降解。
权利要求
1.一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按如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山楂375份、丹参375份、葛根375份、三七25份、木香25份;(2)取三七、木香粉碎成500目的超微粉;山楂、葛根粉碎至粗粉,加60%乙醇回流提取,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20°C下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 35,得稠膏A ;丹参粉碎至粗粉,加水60-80°C提取,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0°C下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 35,得桐骨B ;(3)将稠膏A和B于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后,与三七、木香的超微粉混匀,制粒,干燥,至包衣锅中,以石腊液体石腊=(O. 5-1) (O. 5-1)w/w为包衣材料,加热融化后,包衣, 分装,即得胶囊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粗粉的粒度为8-14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石蜡液体石蜡 =0.5:lw/w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回流提取的具体操作如下加60%乙醇温浸30分钟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 5小时,第二次2小时;步骤(2)中所述加水提取的具体操作如下加水60-80°C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制粒是采用压缩颗粒机进行的,压缩颗粒机的运行参数为冷却温度5-15°C,制粒挤压力2000kg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颗粒机为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110089002. 9中所述的压缩颗粒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充分保留了原料药的药效成分,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能耗,为心可舒胶囊的制备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006836SQ2012105702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高庆凌, 张显, 胡俊刚 申请人:泸州百草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