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86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尤其涉及在构成内窥镜插入部的柔性部和弯曲部的连接构造方面具有特征的内窥镜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利用内窥镜进行医疗诊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而言,在插入到体腔内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内置CCD等摄像元件对体腔内的图像进行摄影,并由处理装置进行信号处理而向监视器显示其图像,医生对此进行观察而用于诊断。或者,医生(手术师)从处置工具插通用的通道插入处置工具,例如进行息肉的切除等处置。内窥镜具备手术师把持而进行操作的手边操作部、与该手边操作部连接而插入·到体腔内等的插入部、与手边操作部连接且与光源装置、处理装置连接的通用线缆。另外,插入部由自手边操作部开始依次设置的柔性部(挠性管部)、弯曲部及前端硬质部构成。所述柔性部和所述弯曲部构成为被管状芯材所具有挠性的外皮所被覆。另外,柔性部和弯曲部在隔着它们的边界部部分通过丝将柔性部的外皮和弯曲部的外皮扎紧,然后从该丝上涂布粘结剂而实现连接(专利文献1、2)。另外,柔性部的外皮由薄但刚性(耐冲击性)高的聚酯(ポリユステル)、聚氨基甲酸こ酯(ポリウレタン)等热塑性树脂制成,另ー方面,弯曲部的外皮由柔软性高的氟(フッ)橡胶等橡胶制成。如此,为了将利用粘结剂难以粘结的不同种材料的两个外皮连接而使用前述的丝,通过利用所述粘结剂将该丝固接(固着)而将双方的外皮连接成具有良好的液密性。另外,内窥镜在使用后需要杀菌,将内窥镜浸溃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液中而进行药液杀菌,或者暴露在高压蒸汽中而进行高压杀菌(灭菌)(专利文献3)。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2-12591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762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57484号公报实用新型的概要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对于以往的内窥镜而言,在清洗内窥镜时因药液或高压蒸汽而造成将连接柔性部和弯曲部的外皮的丝固化的粘结剂发生劣化的情況。若粘结剂发生劣化,则将柔性部和弯曲部的外皮连接的丝会松弛,从而产生柔性部和弯曲部间的液密性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基于该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不使用丝及粘结剂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内窥镜在清洗时的液密性的内窥镜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具备手边操作部、与该手边操作部连接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备柔性部,其基端部与所述手边操作部连接;弯曲部,其基端部与该柔性部的前端部连接;前端硬质部,其基端部与该弯曲部的前端部连接,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基端部分别具备倾斜面,从而经由倾斜面使所述柔性部和所述弯曲部嵌合连结,所述倾斜面所嵌合的嵌合部在它们之间具备加热熔接(溶着)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基端部而形成的热塑性树脂层。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内窥镜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内窥镜具备手边操作部、与该手边操作部连接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备柔性部,其基端部与所 述手边操作部连接;弯曲部,其基端部与该柔性部的前端部连接;前端硬质部,其基端部与该弯曲部的前端部连接,所述内窥镜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经由设置在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倾斜面使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嵌合连结的步骤;在所述倾斜面所嵌合的嵌合部夹设热塑性树脂层的步骤;通过加热熔化该热塑性树脂层而经由所述热塑性树脂层将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基端部粘结的步骤。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替代基于丝和粘结剂的以往的连结构造,使柔性部的前端部和弯曲部的基端部经由彼此的倾斜面而嵌合连结,且预先在该倾斜面的嵌合部夹设热塑性树脂层,通过加热熔化该热塑性树脂层而经由热塑性树脂层将软性部的前端部和弯曲部的基端部粘结,从而确保了液密性。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使用丝及粘结剂的情况下确保内窥镜在清洗时的液密性。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优选为覆盖所述柔性部的前端部的外皮。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的组装方法,优选将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作为覆盖所述柔性部的前端部的外皮。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作为热塑性树脂层而使用柔性部的外皮,所以无需作为其他构件的热塑性树脂层,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不言而喻的是,也可以替代柔性部的外皮,而将作为其他构件的热塑性树脂层夹设在所述嵌合部中。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构成为将柔性部的外皮夹设在嵌合部中,所以彼此的倾斜面为随着柔性部朝向前端部而前部变细的阳型倾斜面及随着弯曲部朝向基端部而前部变大的内倾斜面。另外,若柔性部的外皮为氨基甲酸こ酯树脂制,由于氨基甲酸こ酯树脂的熔点为60 70°C,所以在将氨基甲酸こ酯树脂加热熔化的情况下,可以从所述嵌合部的外侧通过加热器等加热机构在所述熔点加热热塑性树脂层,另外,由于如上所述那样熔点温度较低,所以可以利用嵌合时的摩擦热将热塑性树脂层熔化。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覆盖所述弯曲部的基端部的外皮优选从该基端部的外周面向内周的所述倾斜面折回。进ー步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的组装方法,优选将覆盖所述弯曲部的基端部的外皮从该基端部的外周面向内周的所述倾斜面折回后,所述柔性部的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的基端部经由彼此的倾斜面而嵌合连结。[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弯曲部的外皮带有弹性地嵌合于嵌合部,从而进一步提高嵌合部的液密性、气密性。另外,当弯曲部的外皮为氟橡胶制时,由于氟橡胶的熔点与氨基甲酸こ酯树脂相比非常高,所以在氨基甲酸こ酯树脂熔化时不会对弯曲部的外皮造成热影响。而且,通过将弯曲部的外皮从弯曲部的基端部的外周面向内周的倾斜面折回,从而能够使在嵌合部熔化的热塑性树脂层被弯曲部的所述折回的外皮所隐藏。由此,可提高嵌合部的外观美观性。实用新型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柔性部的前端部和弯曲部的基端部经由彼此的倾斜面而嵌合连结,并且预先在该倾斜面的嵌合部夹设热塑性树脂层,通过加热熔化该热塑性树脂层而使柔性部的前端部和弯曲部的基端部经由热塑性树脂层而粘 结,从而能够在不使用丝及粘结剂的情况下确保内窥镜在清洗时的液密性。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整体构成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插入部的前端硬性部的端面的立体图。图3是图I所示的插入部的弯曲部的剖视图。图4是图I所示的插入部的柔性部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表示柔性部和弯曲部的连结构造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柔性部的连结部和弯曲部的连结部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7是表示柔性部的连结部和弯曲部的连结部的其他例子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符号说明10...内窥镜、12...手边操作部、14...插入部、16. 通用线缆、26...送气/送水按钮、28...吸引按钮、30...开闭器按钮、34...旋钮、38...钳子插入部、40...柔性部、
42...弯曲部、44...前端硬质部、50...观察光学系统、52...照明光学系统、54...送气/送水喷嘴、56...钳子ロ、60...构造体、62...角环、64...枢接销、66...连结环、66a...倾斜面、68...网、70...外皮、72...操作线、74...螺管、76...网、80...外皮、82...角环、
84...角环、88...连结环、88a...倾斜面、90...嵌合部、92...加热装置、94...热塑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的整体构成的外观图。在该图示出的内窥镜10具备手边操作部12、和与手边操作部12连续设置的插入部14。手术师把持手边操作部12,通过将插入部14插入被检测者的体内而进行观察。在手边操作部12连接有通用线缆16,在通用线缆16的前端设置有未图示的光导管(LG)连接器。LG连接器与未图示的光源装置连结成拆装自如,从光源装置向配设在图2的插入部14的前端硬质部44的照明光学系统52、52输送照明光。另外,电连接器经由线缆与LG连接器连接,电连接器与未图示的处理器连结成拆装自如。进ー步而言,在图I的手边操作部12上设置有送气/送水按钮26、吸引按钮28及开闭器按钮30,且设置有一对旋钮34、34。另外,在手边操作部12设置有钳子插入部38,钳子插入部38经由未图示的钳子通道与图2的前端硬质部44的钳子ロ 56相连通。因此,能够通过将钳子等内窥镜处置工具(未图示)从钳子插入部38插入而将内窥镜处置工具从钳子ロ 56导出。另ー方面,如图I所示,插入部14包括基端部与手边操作部12连接的柔性部40、在柔性部40的前端部连接有基端部的弯曲部42、在弯曲部42的前端部连接有基端部的前端硬质部44。在图2所示的前端硬质部44的前端面45,将观察光学系统(观察透镜)50、照明光学系统(照明透镜)52、52、送气/送水喷嘴54及钳子ロ 56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在观察光学系统50的后方配设有作为摄像元件的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未图示),在支承该CCD的基板上连接有信号线(未图示)。信号线穿过图I的插入部14、手边操作部12及通用线缆16等而延伸设置到前述电连接器,并与处理器连接。因此,利用观察光学系统50取入的观察像在CCD的受光面成像而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由信号线向处理器输出,从而转换成映像信号。由此,在与处理器连接的监视器显示观察图像。另外,CO)只是摄像元件的示例。除了 CO),也可以采用MOS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任意类型的摄像元件。照明光学系统52、52与观察光学系统50邻接设置,根据需要而配置在观察光学系统50的两侧。在照明光学系统52的后方配设有光导管(未图示)的出射端。该光导管穿过图I的插入部14、手边操作部12及通用线缆16,光导管的入射端配置在LG连接器内。因此,通过将LG连接器与光源装置(未图示)连结,从光源装置照射的照明光经由光导管向照明光学系统52、52传送,从照明光学系统52、52向前方的观察范围照射。送气/送水喷嘴54与通过图I的送气/送水按钮26操作的阀(バルブ)(未图示)连通,该阀与设置在LG连接器上的送气/送水连接器(未图示)连通。未图示的送气/送水机构与送气/送水连接器连接而供给空气及水。因此,通过对送气/送水按钮26进行操作,能够从送气/送水喷嘴54朝向观察光学系统50喷射空气或水。钳子ロ 56与通过吸引按钮28操作的阀(未图示)连通,该阀与LG连接器的吸引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因此,在吸引连接器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吸引机构,利用吸引按钮28对阀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从钳子ロ 56对病变部等进行吸引。弯曲部42构成为通过转动手边操作部12的旋钮34、34而实现远程弯曲的方式。图3是弯曲部42的剖视图。另外,在该图中,省略了插入到弯曲部42的内部的各种内置物。作为弯曲部42的结构体60,由规定数量的角环62、62...构成,成为由枢接销64将相邻接的角环62、62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枢接的节环构造。此外,前端部的角环82与前端硬质部44连结,而基端部的角环84与用于和柔性部40的前端部连结的金属制的连结环(基端部)66连结。进而,在构造体60的外周覆盖由金属线材的编制构成的网68,而且该网68被氟橡胶制的外皮70覆盖。[0053]弯曲部42可通过远程操作而利用图I所示的手边操作部12的旋钮34、34实现向上下及左右的弯曲,为此,四根操作线72、72...(參照图3)从手边操作部12向插入部14内延伸。所述各操作线72、72...的前端部固定在构成弯曲部42的前端部的角环82上。此夕卜,在弯曲部42内,例如,经由设置在枢接销64上的插通孔在圆周方向上保持成互为90°的关系。另ー方面,各操作线72、72...在柔性部40的内部穿过密接线圈而延伸到手边操作部12。操作线72由上下ー对和左右ー对构成,当进行将上下任意一方的操作线72向手边操作部12侧拉入而将另一方放出这种操作时,弯曲部42在上下方向上弯曲。另外,当进行将左右ー对的操作线72中的一方向手边操作部12侧拉入而将另一方放出这种操作时,弯曲部42向左右方向弯曲。另外,操作线72并非必须 在上下及左右各设置ー对,例如可以构成为在上下设置ー对操作线72、72。弯曲部42的连结环66通过基于后述的彼此的倾斜面嵌合的嵌合构造、以及利用热塑性树脂层的熔接(溶着)而设置在柔性部40的前端的金属制的连结环(前端部)88而连结。如图4的局部剖视图所示,柔性部40由从内侧开始依次设置的带有挠性且保护内部的被称为皮线(フレツクスflex)的螺管74、覆盖在该螺管74上被称为片状体(ブレ一ドblade)的网76、覆盖在该网76上的氨基甲酸こ酯树脂制的外皮80这三层构成。该外皮80保持在网76上。接下来,对柔性部40和弯曲部42的连结构造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柔性部40和弯曲部42通过柔性部40的连结环88所具备的倾斜面88a和弯曲部42的连结环66所具备的倾斜面66a的嵌合构造而连结。柔性部40侧的倾斜面88a为图6所示那样随着朝向柔性部40的前端部而变细的外倾斜面(雄型傾斜面)。另ー方面,弯曲部42侧的倾斜面66a为随着朝向弯曲部42的基端部而前段变大的内倾斜面(雌型傾斜面)。通过将该倾斜面88a、66a彼此如图5所示那样嵌合,从而将柔性部40和弯曲部42如图3所示那样连结。另外,在倾斜面88a、66a所嵌合的图5的嵌合部90夹设有利用加热装置92而熔化的热塑性树脂层94。通过将该热塑性树脂层94的外表面在倾斜面66a上熔接,将热塑性树脂层94的内表面在倾斜面88a上熔接,从而确保嵌合部90的液密性及气密性。加热装置92是从嵌合部90的外侧向嵌合部90喷射温风而将热塑性树脂层94熔化的装置,其具备安装在嵌合部90的外周面上的面包圈(ドーナツ)形状的壳体(ケーシング)96和向壳体96供给温风的温风源98。来自温风源98的温风经由通道100向壳体96供给,从在壳体96的内周面开设的多个孔96a、96a...向嵌合部喷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壳体96的两侧安装遮风板。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在柔性部40和弯曲部42的连结构造中,可替代基于丝和粘结剂的以往的连结构造,将柔性部40的连结环88和弯曲部42的连结环66通过彼此的倾斜面88a、66a而实现嵌合连结,并且,在倾斜面88a与倾斜面66a之间预先设置热塑性树脂层94,使该热塑性树脂层94被加热装置92加热熔化。由此,柔性部40的连结环88和弯曲部42的连结环66经由热塑性树脂层94而粘结,从而能够确保嵌合部90的液密性。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能够在不使用丝及粘结剂的情况下确保内窥镜10在清洗时的液密性。另外,作为热塑性树脂层94,兼做将柔性部40的连结环88覆盖的外皮80。通过将该外皮80作为热塑性树脂层94使用,从而无需作为其他构件的热塑性树脂层,因此能够削減部件个数。不言而喻的是,可以替代柔性部40的外皮80,而使作为其他构件的热塑性树脂层94夹置在嵌合部90中。另外,若柔性部40的外皮80为氨基甲酸こ酯树脂制,氨基甲酸こ酯树脂的软化点为60 70°C。因此,在对氨基甲酸こ酯树脂的外皮80进行加热熔化的情况下,可以如图5那样从嵌合部90的外侧利用加热装置92的约100°C的温风将外皮80加热溶融,另外,也可以利用嵌合时的摩擦热将外皮80熔化。对于所述温风这种情况而言,将嵌合部90加热5 10分钟左右。另ー方面,在图7所示的其他连结方式中,覆盖弯曲部42的连结环66的外皮70的基端部70a从连结环66的外周面向内周的倾斜面66a折回规定量。所折回的基端部70a的、相对于倾斜面66a的面积为倾斜面66a的50%以下。即,确保外皮80在倾斜面66a熔接的区域为倾斜面66a的50%以上。若将图7的柔性部40和弯曲部42通过彼此的倾斜面88a、66a而实现嵌合连结,则在倾斜面88a和倾斜面66a之间,外皮70的基端部70a带有弹性地嵌合。由此,嵌合部90的液密性、气密性得到进ー步提高。另外,在外皮70为氟橡胶制成的情况下,由于氟橡胶的耐热性相对于外皮80的氨基甲酸こ酯树脂非常高(软化点150°C以上),所以在将外皮80熔化时不会对外皮70造成热影响。而且,通过将外皮70的基端部70a向前述那样的倾斜面66a折回,能够将在嵌合部90熔化的外皮80被外皮70的基端部70a所隐藏。由此,能够提高嵌合部90的外观美观性。以上,虽然对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干以上的例子,不言而喻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g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改良和变形。权利要求1.ー种内窥镜,具备手边操作部以及与该手边操作部连接的插入部,其特征在干, 所述插入部具备 柔性部,其基端部与所述手边操作部连接; 弯曲部,其基端部与该柔性部的前端部连接;以及 前端硬质部,其基端部与该弯曲部的前端部连接, 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基端部分别具备倾斜面,从而使得所述柔性部和所述弯曲部经由倾斜面而嵌合连结, 在所述倾斜面所嵌合的嵌合部之间具备对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基端部进行加热熔接的热塑性树脂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干, 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为覆盖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的外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干, 对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基端部进行覆盖的外皮从该基端部的外周面向内周的所述倾斜面折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使用丝及粘结剂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内窥镜在清洗时的液密性的内窥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10)的柔性部(40)和弯曲部(42)的连结构造,可替代基于丝和粘结剂的以往的连结构造,使柔性部(40)的连结环(88)和弯曲部(42)的连结环(66)经由彼此的倾斜面(88a、66a)嵌合连结,并且,在倾斜面(88a)与倾斜面(66a)之间预先设置热塑性树脂层94,利用加热装置(92)将该热塑性树脂层(94)加热熔化。由此,柔性部(40)的连结环(88)和弯曲部(42)的连结环(66)经由热塑性树脂层(94)粘结,从而能够确保嵌合部(90)的液密性。
文档编号A61B1/008GK202505311SQ20122005105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
发明者井山胜藏, 大田恭义, 小幡佳宽, 尾崎多可雄, 桂洋史, 细野康幸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