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40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由于方便病人的快速转移而广泛的应用于医疗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担架均只作临时转移病人使用,在把病人转移到手术台或者病床后,担架即失去了作用,而当需要把病人转移到别的地方时,又需要把病人移到担架上,因此病人在整个看病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反反复复的从担架上抬下来再抬上去,而有些病人是不适合移动的,特别是一些重病人,如果反复从担架上抬下来再抬上去,很有可能加重病情,另外一方面反复使用担架也增加了医疗人员的负担,降低医院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担架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包括一个担架体,担架体四端设置扶手,担架体采用床板式设计,在担架体四边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床板上的固定钉相配合,在担架体头部设有调节孔,调节孔上连接着高低连接杆,高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着床板高低孔,在担架体的头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橡胶带。担架体一端通过高低连接杆支起,并与担架体另一端成铰链关系,两部分之间可以能过螺丝紧固件进行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采用床板式设计,让担架与病床结合使用,在转移病人时,不需要再把病人从病床上翻到担架上,而直接抬走担架即可,一方面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和病情的稳定,减少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发明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包括一个担架体10,担架体10采用床板式设计,担架体10与病床20相配合。在担架体10四边设有固定孔11,担架体10通过固定孔11和病床20上的固定钉21锁定在病床20上。此外,在担架体10头部设有调节孔12,调节孔12上连接着高低连接杆13,高低连接杆13的另一端连接着病床20的床板高低孔22,调节孔12和高低连接杆13可以对担架体10的一部分支撑起来,可以让病人半躺着,其功能与病床的摇卧式结构使用原理相同,担架体10—端通过高低连接杆13支起,并与担架体10另一端成铰链关系,当担架体10平放时,两部分之间可以通过螺丝孔14和固定螺丝15进行固定,担架体10四端设置扶手16,通过扶手16从而使担架体10发挥担架的作用,让担架体10在充当担架固有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充当病床使用,在使用时,把担架体10直接放置在病床上即可,并通过担架体10四边的固定孔11固定在病床上。如图I所示,此外,还在担架体10的头部设有凹槽17,凹槽17内设有橡胶带18,凹槽17与病人的头部相吻合,凹槽17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病人在做CT时可以容纳CT机前的头部固定座,病人无需移动身体,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如图I所示,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采用床板式设计,让担架与病床结合使用,在转移病人时,不需要再把病人从病床上翻到担架上,而直接抬走担架即可,一方面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和病情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
权利要求1.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包括一个担架体,担架体四端设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体采用床板式设计,在担架体四边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床板上的固定钉相配合,在所述的担架体头部设有调节孔,调节孔上连接着高低连接杆,高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着床板高低孔,在担架体的头部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内设有橡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体一端通过高低连接杆支起,并与担架体另一端成铰链关系,两部分之间可以能过螺丝紧固件进行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可移动床板式担架包括一个担架体,担架体四端设置扶手,担架体采用床板式设计,在担架体四边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床板上的固定钉相配合,在担架体头部设有调节孔,调节孔上连接着高低连接杆,高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着床板高低孔,让担架与病床结合使用,在转移病人时,不需要再把病人从病床上翻到担架上,而直接抬走担架即可,一方面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和病情的稳定,减少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G1/00GK202490097SQ20122016449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吕子强 申请人:吕子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