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79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临床输液用途的无菌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既具有自动排气、又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领域常用的普通输液器均由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滴管、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座、输液针片组成,并通过各管路将它们连接
在一起。普通输液器在输液刚开始时,药液通过管路从滴管流出,进入滴斗,液体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管路内,而产生气泡。同时,因输液管路内壁的表面 张力作用,输液导管的内壁易吸附少量的气泡,且排除由此产生的气泡过程较为困难、费时和烦琐,所产生的气泡如果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气栓等危害。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输液前,必须人工将输液器导管内的气泡尽可能地排净。这个人工排气泡的过程既烦琐又费时,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同时,在实际临床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同时照看几个患者甚至几个病房的输液,因此常会出现因医护人员、患者或患者家属未能及时观察到输液瓶内或输液器滴斗内的药液已输完,导致未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出输液针,而引起再次难排气,甚至大量血液回流到血管内,给医护人员、患者或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已有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的专利和产品。中国专利一种自动排气止液精密输液器(专利申请号201020678964. 9)提出在下滴斗外壳内的环型平面上紧密贴合精密药液过滤膜。但该精密药液过滤膜另有特殊技术要求,且膜材成本较高,不能在临床达到大众化使用。因此,在临床输液中,使用一种既能自动排气,又具有自动止液功能,且工艺易实现、成本较低的输液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自动排气又具有自动止液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输液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包括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排气管、短管、药液注射件、滴斗、自动排气组件、长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座、细管和输液针,在滴斗的滴斗上盖上安装有自动排气组件,自动排气组件由一体化的进气塞、空气过滤膜和排气针组成,特征是在滴斗内放置有自动止液组件,自动止液组件由壳体和“U”形U型弹性密合体组成,壳体的上部分外形为略有正锥形的正多边形塞,在正多边形塞上加工有多个均匀分布、竖向的进液孔,壳体的下部分为向下开口的圆筒形体,在圆筒形体外壁的中部设有正多边形翼片,正多边形翼片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正多边形塞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正多边形塞与正多边形翼片通过中心连接杆连在一起,U型弹性密合体紧套在圆筒形体的底部;在滴斗的滴斗下盖的内部中心加工有柱状进液通道,在柱状进液通道的周边加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点。正多边形塞的外接圆的直径比滴斗的内径小0. 3mm 2. 0mm。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具有能自动排气功能的一次性使用输液的基础上增设了自动止液组件,自动止液组件在需输液时易在药液中浮起,能有效保证输液完毕,并在输液完毕后能及时将滴斗下盖的柱状进液通道的进液口封死,防止气泡进入长管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与普通的输液器操作 步骤是一样的,不改变操作者的使用习惯,还可减少人工挤捏滴斗排气泡的烦琐步骤。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确认自动排气组件孔应打开,将流量调节器关闭,再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容器内,不需用手挤捏滴斗,不用倒挂滴斗,药液会自动进入滴斗内。随着滴斗内的药液不断上升,滴斗内的自动止液组件受到的浮力也逐步变大,当浮力等于其本身重力时,自动止液组件就会随着药液的继续上升而开始自动垂直往上浮。当药液上升到排气针末端位置高度时就不再上升,药液停止流动,此时,自动止液组件也停止上浮而保持在此位置高度。在此过程中,滴斗内的空气全部通过排气组件排出,整个连通路径内无气泡混入,从而有效防止气泡产生和防止气泡进入输液管内;打开流量调节器,药液开始流动并充满整个管路,直到从输液针片中流出,关闭流量调节器,按常规穿刺静脉进行输液。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的输液器在输液过程因排气泡而工作烦琐、浪费时间,同时增加安全保障,减少在输液过程中因气体进入人体造成气栓等不良后果的担忧。本实用新型增设了自动止液功能。在正常输液过程中,自动止液组件一直浮在某一基本固定位置高度的药液内。当输液瓶内的药液输完,滴斗内的药液开始下降时,自动止液组件会随着药液的下降而一起垂直往下降。当自动止液组件中的U型弹性密合体的底面下降至与滴斗下盖的柱状进液通道的进液口端平齐并接触时,该底面将封住长管的进液通道。由于长管内还残留着药液,其本身原来的重力作用将对密合体的底面产生一个吸力,使底面发生微小的变形,进而与滴斗下盖的进液口端密封更紧固,同时,U型弹性密合体的底面被滴斗下盖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点支撑,以防止自动止液组件发生倾斜,而使止液效果更好。若该输液器止液后还需继续换瓶输液,则只须将该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内,药液自动进入滴斗后,随着药液在滴斗内的上升,自动止液组件的浮力也在逐渐增大。当浮力等于其本身的重力与U型弹性密合体的底面受到的吸力之和时,自动止液组件就会随着药液的继续上升而开始自动垂直往上浮,此时,滴斗下盖的柱状进液通道的进液口打开,并开始输液。当滴斗内的药液上升到排气针末端位置高度时不再上升,药液停止流动,此时,自动止液组件也停止上浮而保持在此位置高度。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气泡产生和防止气泡进入输液导管内,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的输液器在输液操作过程中或因药液输完而未及时更换输液瓶时的因排气泡而工作烦琐、浪费时间,能有效增加安全保障,减少在输液过程中因气体进入人体造成气栓等不良后果的担忧;本实用新型同时又具有自动止液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工艺易实现,成本较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自动排气组件和自动止液组件的剖面示意图;[0015]图3为图2中的自动止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的滴斗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由穿刺器保护套I、瓶塞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排气管4、短管5、药液注射件6、滴斗上盖7、滴斗8、滴斗下盖9、自动排气组件10、自动止液组件
11、长管12、流量调节器13、药液过滤器14、输液针座15、细管16和输液针17组成。自动排气组件10由一体化的进气塞19、空气过滤膜20和排气针21组成。在排气针21内设有一个贯通的内孔24可供空气流通,排气针21向下穿过滴斗上盖7进入滴斗8内,并紧贴滴斗8的内壁,伸入滴斗8内的排气针21的末端与滴管18的末端垂直距离为IOmm 25mm ;空气过滤膜20安装在滴斗上盖7外的排气针21的内孔24上方,通过进气塞·19将空气过滤膜20压牢,以盖住或打开内孔24 ;空气过滤膜20可过滤进入滴斗8内的空气,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自动止液组件11由壳体22和“U”形U型弹性密合体23组成,壳体22的上部分外形为略有正锥形的正多边形塞221,正多边形塞221的外接圆的直径比滴斗8的内径小0. 3mm 2. 0mm,同时,在正多边形塞221上加工有多个均匀分布、竖向的进液孔222,壳体22的下部分为向下开口的圆筒形体224,在圆筒形体224外壁的中部设有正多边形翼片225,正多边形翼片225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正多边形塞221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正多边形塞221与正多边形翼片225通过中心连接杆223连在一起,U型弹性密合体23紧套在圆筒形体224的底部,U型弹性密合体23的弹性好、伸展性好,底平面平整。在滴斗下盖9的内部中心加工置有柱状进液通道92,在柱状进液通道92的周边加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点91。在滴斗8内的药液开始下降的输液过程中,当自动止液组件11中的U型弹性密合体23的底面下降至与滴斗下盖9的柱状进液通道92的进液口平齐并接触时,U型弹性密合体23的底面将封住柱状进液通道92的进液口,药液无法进入长管12。同时,U型弹性密合体23的底面被滴斗下盖9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点91支撑,而使自动止液组件11整体平稳。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包括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排气管、短管、药液注射件、滴斗、自动排气组件、长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座、细管和输液针,在滴斗的滴斗上盖上安装有自动排气组件,自动排气组件由一体化的进气塞、空气过滤膜和排气针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滴斗内放置有自动止液组件,自动止液组件由壳体和“U”形U型弹性密合体组成,壳体的上部分外形为略有正锥形的正多边形塞,在正多边形塞上加工有多个均匀分布、竖向的进液孔,壳体的下部分为向下开口的圆筒形体,在圆筒形体外壁的中部设有正多边形翼片,正多边形翼片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正多边形塞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正多边形塞与正多边形翼片通过中心连接杆连在一起,U型弹性密合体紧套在圆筒形体的底部;在滴斗的滴斗下盖的内部中心加工有柱状进液通道,在柱状进液通道的周边加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正多边形塞的外接圆的直径比滴斗的内径小0. 3mm 2. 0m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伸入滴斗内的排气针末端与滴管末端的垂直距离为IOmm 2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包括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药液注射件、滴斗、自动排气组件、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座和输液针等,在滴斗的滴斗上盖上安装有自动排气组件,特征是在滴斗内放置有自动止液组件,自动止液组件由壳体和“凵”形U型弹性密合体组成;在滴斗的滴斗下盖的内部加工有柱状进液通道和支撑点。自动止液组件在需输液时易在药液中浮起,能有效保证输液完毕,并在输液完毕后能及时将滴斗下盖的柱状进液通道的进液口封死,防止气泡进入长管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气泡产生和防止气泡进入输液导管内,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又具有自动止液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A61M5/38GK202605452SQ2012201722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简玉梅, 田军, 陈来龙 申请人: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