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557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颈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颈部按摩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放松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身心疲惫。特别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椎长时间处于一种特定状态,颈部肌肉也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等,极易导致颈椎病。[0003]由此,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针对颈、肩部按摩的按摩器。但是目前的这些按摩器,一般均为靠背式,按摩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按摩器抵靠在椅背上进行按摩,这样不仅不能完全放松进行按摩,且按摩力度无法控制,比较僵硬,不能获得较好的舒适度及按摩效果O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按摩力度,提高按摩效果的颈部按摩器。[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U形颈枕以及设于所述U形颈枕内侧可对应人体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头,所述U形颈枕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可拉伸/收缩的拉手。[0006]进一步地,各所述拉手上设有可供人手把握的扶手位。进一步地,各所述拉手分别通过设于所述U形颈枕内的拉缩装置拉伸/收缩。[0008]具体地,所述拉缩装置包括底壳、固定于所述底壳内的涡卷弹簧、套设于所述涡卷弹簧上的转轴组件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组件上、且绕所述转轴组件缠绕、另一端与所述拉手固定的拉带。[0009]具体地,所述底壳内环设有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的中心设有一第一固定柱,所述涡卷弹簧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所述涡卷弹簧卷曲的内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0010]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柱中部设有一卡槽,所述涡卷弹簧卷曲的内端弯折形成一卡钩,且钩设于所述卡槽上。[0011]具体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及设于所述转轴底部的转台,所述转台的底部设有分别卡嵌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圆形筋条及第二圆形筋条,所述涡卷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圆形筋条内,且所述第一圆形筋条内还设有一卡柱,所述涡卷弹簧卷曲的外端固定于所述卡柱上。[0012]具体地,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于中空的中心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转轴的轴壁上设有一缺口,所述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后由所述缺口处伸出且沿所述转轴缠绕。[0013]具体地,所述拉缩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底壳顶部的上盖,所述拉带由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之间伸出与所述拉手固定。[0014]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个拉手的拉伸或收缩,实现U形颈枕内侧的按摩头与人体颈部贴合的紧、松控制,从而实现对按摩力度的大小控制,使力度、轻柔度达到人性化的平衡,较传统僵化式按摩,提高按摩舒适度及按摩效果;同时按摩完毕后拉手可自动收回,使外形更美观、紧凑,且收纳时更节省空间。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部按摩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按摩器拉手拉伸时的状态示意图;[0017]图3是图1的右视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缩装置的爆炸图;[0019]图5是图3中A-A剖示图;[0020]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0021]图7是图5中C-C剖示图;[0022]图8是图7中D处放大图;[0023]图9是图7中E-E剖示图;[0024]图10是图9中F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6]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提供的颈部按摩器,包括U形颈枕100以及设于U形颈枕 100内侧可对应人体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头110,U形颈枕100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可拉伸/ 收缩的拉手200。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个拉手200的拉伸或收缩,实现U形颈枕100内侧的按摩头与人体颈部贴合的紧、松控制,从而实现对按摩力度的大小控制,使力度、轻柔度达到人性化的平衡,较传统僵化式按摩,提高按摩舒适度及按摩效果,同时按摩完毕后拉手可自动收回,使外形更美观、紧凑,且收纳时更节省空间。[0027]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各拉手200上设有可供人手把握的扶手位210。在使用颈部按摩器时,两手由各扶手位210中伸入并紧握,牢牢抓紧颈部按摩器,一方面保证U形颈枕100内侧的按摩头110更好的贴合于颈部进行按摩,另一方面,由于人手的作用也防止颈部按摩器在按摩震动时由颈部滑落。[0028]本实施例中,各拉手200分别通过设于U形颈枕100内的拉缩装置300拉伸/收缩。具体地,如图4所示,拉缩装置300包括底壳310、固定于底壳310内的涡卷弹簧320、套设于涡卷弹簧320上的转轴组件330以及一端固定于转轴组件330上、且绕转轴组件330 缠绕、另一端与拉手200固定的拉带340。[0029]更具体地,参照图4,图10,底壳310内环设有第一容置腔311及第二容置腔312, 第一容置腔311的中心设有一第一固定柱313,涡卷弹簧320置于第一容置腔311内。涡卷弹簧320具有卷曲的内端321及外端322,其中,内端321固定于第一固定柱313上。具体地,第一固定柱313中部设有一卡槽3131,涡卷弹簧320卷曲的内端321弯折形成一卡钩, 且钩设于卡槽3131上。[0030]参照图4、图7、图8及图10,转轴组件330包括转轴331及设于转轴331底部的转台332,转台332的底部设有分别卡嵌于第一容置腔311与第二容置腔312的第一圆形筋条 3321及第二圆形筋条3322,涡卷弹簧320位于第一圆形筋条3321内,且第一圆形筋条3321 内还设有一^^柱3323,涡卷弹簧320卷曲的外端322固定于卡柱3323上。[0031]参照图4,5、图6,转轴331内部中空,且于中空的中心设有第二固定柱333,转轴 331的轴壁上设有一缺口 3311,拉带340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柱333后由缺口 3311处伸出且沿转轴331缠绕。[0032]本实施例中,拉缩装置300还包括一设于底壳310顶部的上盖350,拉带340由上盖350与底壳310之间伸出与拉手200固定。[0033]本实施例中,按摩器的工作原理为将U形颈枕100置于颈部,打开开关,将两手拉动拉手200,拉带340随即被拉出如图2中所示,此时,拉带340向外拉出时,带动转轴331 转动,转轴331转动时,与转台332固定的涡卷弹簧320也随之转动,此时涡卷弹簧320收紧;当按摩结束后,关掉开关,手松开时,涡卷弹簧320的弹性回复,其反向转动,带动转轴 331反向转动并使拉带340自动卷起收回,这样,拉手200恢复至如图1的位置,按摩器外形更紧凑、美观,收缩时也不占用空间。本实施例中,在按摩时,拉紧或放松拉手200,即可控制按摩力度的大小,较传统僵化式按摩,提高按摩舒适度及按摩效果。[00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U形颈枕以及设于所述U形颈枕内侧可对应人体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颈枕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可拉伸/收缩的拉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拉手上设有可供人手把握的扶手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拉手分别通过设于所述U形颈枕内的拉缩装置拉伸/收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缩装置包括底壳、固定于所述底壳内的涡卷弹簧、套设于所述涡卷弹簧上的转轴组件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组件上、且绕所述转轴组件缠绕、另一端与所述拉手固定的拉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环设有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的中心设有一第一固定柱,所述涡卷弹簧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所述涡卷弹簧卷曲的内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中部设有一卡槽,所述涡卷弹簧卷曲的内端弯折形成一卡钩,且钩设于所述卡槽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及设于所述转轴底部的转台,所述转台的底部设有分别卡嵌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圆形筋条及第二圆形筋条,所述涡卷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圆形筋条内,且所述第一圆形筋条内还设有一卡柱,所述涡卷弹簧卷曲的外端固定于所述卡柱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于中空的中心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转轴的轴壁上设有一缺口,所述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后由所述缺口处伸出且沿所述转轴缠绕。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缩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底壳顶部的上盖,所述拉带由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之间伸出与所述拉手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U形颈枕以及设于所述U形颈枕内侧可对应人体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头,所述U形颈枕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可拉伸/收缩的拉手。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个拉手的拉伸或收缩,实现U形颈枕内侧的按摩头与人体颈部贴合的紧、松控制,从而实现对按摩力度的大小控制,使力度、轻柔度达到人性化的平衡,较传统僵化式按摩,提高按摩舒适度及按摩效果;同时按摩完毕后拉手可自动收回,使外形更美观、紧凑,且收纳时更节省空间。
文档编号A61H23/00GK202822000SQ20122030761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马学军, 吴镜雄 申请人: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