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安全采血针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用针筒。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对病人进行采血化验时,通常使用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现有的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后,通常需要将采集的血样转移到化验用的试管内然后再对血样进行化验。这样,在将血样从采血器转移到化验用试管的过 程中,一旦操作不慎容易产生对血样的污染。另外,一次性采血器用过之后在注射针上套设塑料套管后即可废弃,但是通常塑料套管与注射针的配合不够紧密,注射针头仍然容易裸露于外面,这样就会导致医务人员或清理医疗废弃物的清洁人员不小心被暴露的针头扎伤,严重的还会造成伤口感染。
发明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采血用针筒采血后需要转移到试管内才能进行化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注射针使用后仍然容易裸露于外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全采血针筒,其与沿所述筒体内壁滑动的推杆配合使用,实现采血。其包括筒体;针头,所述针头包括注射针以及接头,所述接头一端固定所述注射针,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接头由一端固定所述注射针的上接头管和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上的下接头组成,所述上接头管套设于所述下接头上;所述筒体的下端成型有用于关闭所述筒体的扣合盖,所述扣合盖一端与所述筒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筒体卡扣连接。所述针头上套设有安全套筒,所述安全套筒相对所述针头设置有第一定位位置以及第二定位位置,所述安全套筒处于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注射针暴露于所述安全套筒外;所述安全套筒处于第二定位位置时,所述注射针隐藏在所述安全套筒内。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处设有一个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全套筒上沿周向延伸的卡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接头上的凸起,所述凸起适于卡入所述卡槽内部。所述安全套筒在第一定位位置以及第二定位位置之间设有矩形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底端连通所述卡槽,所述凸起可沿所述开口滑动。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处设有一个锁死结构,其包括成型于所述安全套筒上的锁孔,所述锁孔与所述卡槽在同一周向面上,其大小适于插入所述凸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采血用针筒在筒体的下端成型有关闭所述筒体的扣合盖,针头的接头分为上接头管和下接头两节,采血完毕后,首先拔去上接头管,用一个密封盖将下接头盖住,将该针筒翻转180度,拔出设置于筒体内的推杆,用扣合盖盖住筒体的下端;这样可以直接将筒体内的血液转移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不需要再将血液转移到其他试管内。(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针头上套设安全套管,套管和针头之间设置锁定机构,这样,使用后,可以将针头上的凸起滑入锁定机构的凹槽内部,防止了针头暴露在针筒外面导致被针头扎伤的问题。(3)更进一步的,该第二定位位置还设置锁死机构,即将安全套管上成型锁孔,针头上的凸起进入锁孔后则不能再回弹出去。这样使一次性的采血针筒使用后针头缩回至安全套筒内部,不能回弹出去,使用更加安全。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被更清楚地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采血针筒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I 一筒体,11-扣合盖,2-针头,21-注射针,22-上接头管,221-凸起,3_安全套筒,31-卡槽,32-锁孔,3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采血针筒,其包括筒体I、连接于所述筒体I上的针头2,以及套设于所述针头2上的安全套筒3。其中,所述筒体I的下端成型有用于关闭所述筒体I的扣合盖11,所述扣合盖11一端与所述筒体I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筒体I卡扣连接。所述针头2包括注射针21以及固定注射针21并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I上的接头;其中,所述接头由一端固定所述注射针21的上接头管22和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I上的下接头23组成,所述上接头管22套设于所述下接头23上;所述针头2上套设有安全套筒3,所述安全套筒3相对所述针头2设置有第一定位位置以及第二定位位置,所述安全套筒处于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注射针21暴露于所述安全套筒3外;所述安全套筒3处于第二定位位置时,所述注射针21隐藏在所述安全套筒3内。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处设有一个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全套筒3上沿周向延伸的卡槽3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接头管22上的凸起221,所述凸起221适于卡入所述卡槽31内部。所述安全套筒3在第一定位位置以及第二定位位置之间设有矩形的开口 33,所述开口 33的底端连通所述卡槽31,所述凸起221可沿所述开口 33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 33与所述卡槽31形成一个L型卡槽,所述凸起221沿所述开口 33滑动,滑动至第二定位位置时,滑入所述卡槽31内使所述注射针21锁定。为了防止使用后的采血针筒的凸起221沿所述开口 33滑至第一定位位置,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处设有一个锁死结构,其包括成型于所述安全套筒3上的锁孔32,所述锁孔32与所述卡槽31在同一周向面上,其大小适于插入所述凸起221。使用该安全采血针筒时,首先使所述凸起221设置于第一定位位置,所述注射针21暴露于所述安全套筒3外,打开所述扣合盖11,配合设置于所述筒体I内部的推杆进行抽血;抽血完毕后,将所述凸起221设置于第二定位位置,所述凸起221滑动至所述卡槽31内,即所述针头2隐藏在所述安全套筒3内,拔去上接头管22,用一个密封盖将下接头23盖住,将该针筒翻转180度,拔出设置于筒体内的推杆,用扣合盖11盖住筒体I的下端;直接将筒体I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采血针筒,包括 筒体(I); 针头(2),所述针头(2)包括注射针(21)以及接头,所述接头一端固定所述注射针(21),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I)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由一端固定所述注射针(21)的上接头管(22)和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I)上的下接头(23)组成,所述上接头管(22)套设于所述下接头(23)上; 所述筒体(I)的下端成型有用于关闭所述筒体(I)的扣合盖(11 ),所述扣合盖(11) 一端与所述筒体(I)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筒体(I)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采血针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头(2 )上套设有安全套筒(3 ),所述安全套筒(3 )相对所述针头(2 )设置有第一定位位置以及第二定位位置,所述安全套筒处于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注射针(21)暴露于所述安全套筒(3)外;所述安全套筒(3)处于第二定位位置时,所述注射针(21)隐藏在所述安全套筒(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采血针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处设有一个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全套筒(3)上沿周向延伸的卡槽(3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接头管(22)上的凸起(221),所述凸起(221)适于卡入所述卡槽(3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针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套筒(3)在第一定位位置以及第二定位位置之间设有矩形的开口(33),所述开口(33)的底端连通所述卡槽(31),所述凸起(221)可沿所述开口(33)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针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处设有一个锁死结构,其包括成型于所述安全套筒(3)上的锁孔(32),所述锁孔(32)与所述卡槽(31)在同一周向面上,其大小适于插入所述凸起(2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全采血针筒,包括筒体;针头,所述针头包括注射针以及接头,所述接头一端固定所述注射针,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接头由一端固定所述注射针的上接头管和螺纹连接于所述筒体上的下接头组成,所述上接头管套设于所述下接头上;所述筒体的下端成型有用于关闭所述筒体的扣合盖,所述扣合盖一端与所述筒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筒体卡扣连接。该采血针筒解决了现有采血针筒采血后需要转移到试管内才能进行化验的问题,使用后可以将所述针头隐藏在安全套筒内,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文档编号A61B5/153GK202761284SQ20122030752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万智勇, 万鹏 申请人: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