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54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械,其应用于粉碎性骨折病例,在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情况下成功使移位的骨折块达到功能复位、牢固固定的目的,解决了闭合条件下骨折碎块无法理想复位固定的问题。
背景技术
对于骨折碎块的钢丝固定(包括临时固定及长久固定),一直没有专门的器械(或设备)。过去,为了达到功能复位、有效固定碎骨块的目的,须在碎块所在的局部切开至少4 - 5cm的皮肤切口,方能用手直接置入钢丝进行环绕固定,基本上是在直视下操作,这样,必定会在局部对软组织(包括骨膜)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主要是滋养血管的损伤)”,进而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导致骨折不愈合。但在开放复位手术前提下,这种副损伤的存在是可以接受的。正所谓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更好地使骨折复位的同时,却使骨折明显地延迟愈 合了。随着骨折内固定设备及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引导下小切口闭合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在闭合条件下骨折碎块的功能复位及稳固固定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骨折的闭合复位内固定效果达到开放复位固定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器械或设备来协助完成骨折碎块的钢丝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有效解决这
一难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钢丝引导装置、一个第二钢丝引导装置、一个钢丝旋紧绞断装置;该第一钢丝引导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套筒、一个第一刺枪;该第一套筒包括一个第一外筒、一个设在该第一外筒的后端部的第一套筒手柄;该第一刺枪包括一个第一内筒、一个设在该第一内筒的后端部的第一刺枪手柄;该第一内筒上开设有一个插孔;第一内筒插入该第一外筒中,该插孔露在该第一外筒的前方;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包括一个第二套筒、一个第二刺枪;该第二套筒包括一个第二外筒、一个设在该第二外筒的后端部的第二套筒手柄;该第二刺枪包括一个第二内筒、一个设在该第二内筒的后端部的第二刺枪手柄;该第二内筒的前端设有一个插接块;该插接块包括一个扁平部位以及一个凸鼓部位;该第二刺枪的第二内筒插设在该第二套筒的第二外筒中,该第二刺枪手柄与该第二套筒手柄接触,该插接块露在该第二外筒的前端;[0017]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包括一个外套筒、一个内芯;该外套筒包括一个套管、一个把持部;该套管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挡片,该挡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该把持部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该内芯包括一个旋转手柄、一个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的工作杆;该工作杆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该凹槽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该工作杆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铰刀部,该铰刀部的前端面与工作杆的杆体相垂直,该铰刀部的两侧是两个钢丝锁定部,该两个钢丝锁定部的前端面都为凸弧形斜面,该凸弧形斜面的远端与铰刀部的前端面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铰刀部不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工作杆两侧的凹槽相连续。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把持部是一内部中空的圆柱体,该把持部的尾端设有一锁定板,该锁定板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开孔,沿开孔的边缘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该内芯包括若干根锁销,该若干根锁销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该锁销包括一个销杆、一个设在该销杆端部的销帽。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第一外筒和第一套筒手柄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一外筒开口,该第一外筒开口贯穿该第一套筒手柄,在该第一套筒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一套筒手柄开口;该第一内筒上在该插孔和该第一刺枪手柄之间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一内筒开口,该第一内筒开口与插孔相连并贯穿该第一刺枪手柄,在该第一刺枪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一刺枪手柄开口;该第二外筒和第二套筒手柄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二外筒开口,该第二外筒开口贯穿该第二套筒手柄,在该第二套筒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二套筒手柄开口 ;该第二内筒和第二刺枪手柄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二内筒开口,该第二内筒开口贯穿该第二刺枪手柄,在该第二刺枪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二刺枪手柄开口,该插接块的扁平部位包括一个平面,该平面与第二内筒开口方向一致,该平面上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第二内筒开口相连。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插接块是半球体形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第一内筒的前端设有一个尖头,该尖头是在该第一内筒的前端部与该中心轴线呈一定角度切削掉一块而形成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包括一个填充芯,该填充芯包括一杆体、一设在该杆体的端部的握柄,该杆体对应插入该第二刺枪的第二内筒中。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第一套筒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外筒垂直的第一套筒手柄延伸片,该第一刺枪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内筒垂直的第一刺枪手柄延伸片。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第二套筒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外筒垂直的第二套筒手柄延伸片,该第二刺枪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内筒垂直的第二刺枪手柄延伸片。[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2、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可以极为方便地伸入肢体深部,在非直视前提下,仅仅通过微小切口达到深部骨折碎块处,将固定之钢丝环扎、旋紧、绞断三个步骤一气呵成。3、第一钢丝引导装置、第二钢丝引导装置可以通过微小切口插入患者肢体中,创口可以减到最小、把副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4、第一钢丝引导装置、第二钢丝引导装置从两端分别插入后可以方便的锁住和分开,钢丝通过第一钢丝引导装置、第二钢丝引导装置内部穿过后环扎在骨折处,使用方便,
稳定可靠。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丝引导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丝引导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钢丝引导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钢丝引导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钢丝引导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丝引导装置和第二钢丝引导装置连接时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筒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旋紧绞断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9,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包括一个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一个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一个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该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包括一个第一套筒12、一个第一刺枪14。该第一套筒12包括一个圆筒形的第一外筒122、一个设在该第一外筒122的后端部的第一套筒手柄124。该第一套筒手柄124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外筒122垂直的第一套筒手柄延伸片1242。该第一外筒122和第一套筒手柄124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一外筒开口 126。该第一外筒开口 126贯穿该第一套筒手柄124,在该第一套筒手柄124处形成一个第一套筒手柄开口 1244。该第一刺枪14包括一个圆筒形的第一内筒142、一个设在该第一内筒142的后端部的第一刺枪手柄144。该第一内筒142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外筒122的直径。该第一刺枪手柄144和该第一套筒手柄12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该第一刺枪手柄144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内筒142垂直的第一刺枪手柄延伸片1442。[0059]该第一内筒142上开设有一个插孔146。该第一内筒142上在该插孔146和该第一刺枪手柄144之间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一内筒开口 148。 该第一内筒开口 148贯穿该第一刺枪手柄144,在该第一刺枪手柄144处形成一个第一刺枪手柄开口 1444。该第一内筒142的前端设有一个尖头1422。该尖头1422是在该第一内筒142的前端部与该中心轴线呈一定角度切削掉一块而形成的。该第一内筒142的长度长于该第一外筒122的长度,当该第一内筒142插入该第一外筒122中时,该插孔146露在该第一外筒122的前方。使用时,该第一刺枪14对应完全插入到该第一外筒122内,第一套筒手柄延伸片1242和第一刺枪手柄延伸片1442接触,该插孔146露出在该第一外筒122的前端,第一刺枪14可以在该第一外筒122中旋转。当该第一刺枪手柄延伸片1442旋转到与第一套筒手柄延伸片1242对齐时,第一套筒手柄开口 1244和第一刺枪手柄开口 1444对齐,则该第一外筒开口 126和第一内筒开口 148也对齐。当该第一刺枪手柄延伸片1442旋转到与第一套筒手柄延伸片1242不对齐时,第一套筒手柄开口 1244和第一刺枪手柄开口 1444不对齐,则该第一外筒开口 126和第一内筒开口 148也不对齐。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包括一个第二套筒22、一第二刺枪24、一个填充芯26。该第二套筒22包括一个圆筒形的第二外筒222、一个设在该第二外筒222的后端部的第二套筒手柄224。该第二套筒手柄224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外筒222垂直的第二套筒手柄延伸片2242。该第二外筒222和第二套筒手柄224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二外筒开口 226。该第二外筒开口 226贯穿该第二套筒手柄224,在该第二套筒手柄224处形成一个第二套筒手柄开口 2244。该第二刺枪24包括一个圆筒形的第二内筒242、一个设在该第二内筒242的后端部的第二刺枪手柄244。该第二内筒242的直径小于该第二外筒222的直径。该第二刺枪手柄244和该第二套筒手柄22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该第二刺枪手柄244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内筒242垂直的第二刺枪手柄延伸片2442。该第二内筒242和第二刺枪手柄244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二内筒开口 248。该第二内筒开口 248贯穿该第二刺枪手柄244,在该第二刺枪手柄244处形成一个第二刺枪手柄开口 2444。该第二内筒242的前端设有一个插接块246。[0080]该插接块246是把一个圆球体切削掉一半而成的半球体形,因此该插接块246包括一个扁平部位2462以及一个凸鼓部位2464。该扁平部位2462包括一个平面24622,该平面24622与第二内筒开口 248方向一致,该平面24622上设有一个凹槽24624,该凹槽24624与该第二内筒开口 248相连。使用时,该第二刺枪24的第二内筒242插设在该第二外筒222中,该第二刺枪手柄244与该第二套筒手柄224接触,该插接块246露在该第二外筒222的前端。该填充芯26包括一杆体262、一设在该杆体262的端部的握柄264。该杆体262可以对应插入该第二刺枪24的第二内筒242中。使用时,该第二刺枪24可以在该第二外筒222中旋转。当该第二刺枪手柄延伸片2442旋转到与第二套筒手柄延伸片2242对齐时,第二套筒手柄开口 2244和第二刺枪手柄开口 2444对齐,则该第二外筒开口 226和第二内筒开口 248也对齐。当该第二刺枪手柄延伸片2442旋转到与第二套筒手柄延伸片2242不对齐时,第二套筒手柄开口 2244和第二刺枪手柄开口 2444不对齐,则该第二外筒开口 226和第二内筒开口 248也不对齐。该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和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配合使用时,将该插接块246的扁平部位2462对准该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的第一内筒142上的插孔146,然后插入,然后将该第二刺枪24旋转一个角度,该凸鼓部位2464卡在该插孔146周围的内壁上,这时,不能将该第二刺枪24从插孔146中退出,该第一刺枪14和第二刺枪24牢固的连接起来了。填充芯26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增强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整体强度,防止使用时装置变形折断;2、防止软组织嵌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内造成堵塞和意外损伤。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包括一个外套筒32、一个内芯34。该外套筒32包括一圆形的套管322、一个把持部324。该套管322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挡片3222,该挡片322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224。该把持部324连接在该套管322的后端,该把持部324是一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方便人手握持。该把持部324的内部中空,其尾端设有一个锁定板346。该锁定板346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开孔3462,沿开孔的边缘开设有两个凹槽3464。该内芯34包括一旋转手柄342、一工作杆344、两根锁销348。该旋转手柄342是一圆柱体形的,方便人手握持。该工作杆344安装在该旋转手柄342上。该工作杆344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349 (加标号),该凹槽349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342。该工作杆344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个铰刀部3442,该铰刀部3442的前端面与工作杆344的杆体相垂直。该铰刀部3442的两侧是两个钢丝锁定部3444,该两个钢丝锁定部3444的前端面都为凸弧形斜面34442。该凸弧形斜面34442的远端与铰刀部3442的前端面相连,该凸弧形斜面34442的近端与铰刀部3442不相连,该凸弧形斜面34442的近端与工作杆344两侧的凹槽349相连续。该两根锁销348安装在该旋转手柄342上。该锁销348包括一个销杆3482、一个设在该销杆3482端部的销帽3484。使用时,将该工作杆344插入该套管322内,该两根锁销348的锁帽3284从该锁定板346的凹槽3464穿过,然后转动该旋转手柄342,该锁帽3284被该锁定板346的凹槽3464旁边的锁定板346板壁挡住,该锁销348不会从该锁定板346中退出。下面介绍实际手术过程中应用本实用新型钢丝环扎固定装置的过程患肢需在牵弓I状态下手术,首先通过牵弓I恢复肢体的长度。第I步在常规手术前准备后利用微创技术,沿骨干长轴骨膜下穿入适长锁定钢 板(图未示),钢板的长度确定一般为可以在完整骨干处固定三枚锁定螺钉(图未示)。第2步在需要复位固定的骨折块范围确定切开皮肤的位置,尽量使之与预定的钢板固定螺钉皮孔重叠,这样可以减少重复的切口以减少软组织损伤。皮肤切口长约1cm。第3步首先将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的第一刺枪手柄延伸片1442旋转到与第一套筒手柄延伸片1242相背的位置,第一套筒手柄开口 1244和第一刺枪手柄开口 1444相背,同时该第一外筒开口 126和第一内筒开口 148不对齐。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第二刺枪手柄延伸片2442旋转到与第二套筒手柄延伸片2242相背的位置,第二套筒手柄开口 2244和第二刺枪手柄开口 2444相背,同时该第二外筒开口 226和第二内筒开口 248不对齐。在皮口处插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直达骨折块的前侧,尽量沿骨膜下绕过骨折块的近侧1/4周。在此皮肤切口的肢体对侧,同样切一长约Icm皮口,在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的相对位置处插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并同样使之尽量于骨膜下绕过骨块对侧的1/4周。将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插接块246插入该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的第一内筒142上的插孔146内并旋转约90°,使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相互锁定固定连接成一体。第4步抽出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该第二刺枪24,沿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内腔顺利穿入I 2根直径Imm的引导钢丝备用。旋转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的第一刺枪14以及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第二刺枪24,使第一套筒手柄开口 1244和第一刺枪手柄开口1444对齐,并且第二套筒手柄开口 2244和第二刺枪手柄开口 2444对齐,释放出引导钢丝。注意引导钢丝的数量根据需要环扎的圈数决定,每根可以环扎一圈。一般情况下环扎两圈为佳。第5步反旋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第二刺枪24约90°,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解锁分离开,分别后退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使得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的前端刚刚抵达钢板或(及)骨干表面,如同第3、4步骤操作,再次穿入I 2根直径Imm的引导钢丝。全部撤出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第6步利用上述引导钢丝,顺利穿入环扎钢丝(图未示)(钢丝直径根据局部受力的大小决定,最大直径为2mm),环扎钢丝的尾端外露于钢板侧的皮孔外。第7步将两根外露的环扎钢丝头端插入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前端当片上的两个通孔内,环扎钢丝贯穿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后尾端外露于装置外,以利于初步收紧环扎钢丝。逆时针锁紧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的内芯34。第8步连同外套筒32继续逆时针旋转,同时提拉绷紧环扎钢丝,注意用力均匀及适当。环扎钢丝打结后逐渐放松提拉力度,使得环扎钢丝的钢丝结能够盘起以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第9步在保持外套筒32相对固定状态下(顺时针)旋转其内芯34,注意避免锁销348经过凹槽3464时脱出,剪断环扎钢丝的尾端,撤出器械。第10步如有其它需要复位固定的骨折块,如法操作,待全部重要的骨折块都处理好后再固定锁定钢板。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2、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可以极为方便地伸入肢体深部,在不需要直视的前提下,仅仅通过微小切口达到深部骨折碎块处,将固定钢丝环扎、旋紧、绞断三个步骤一气呵成。3、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可以通过微小切口插入患者肢体中,仓IJ 口可以减到最小、把副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4、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从两端分别插入后可以方便的锁住和分开,钢丝通过第一钢丝引导装置I、第二钢丝引导装置2内部穿过后环扎在骨折处,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诸于同类产品中,也未曾在申请日前公开,已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恳请惠予审查,并赐准专利。
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一钢丝引导装置、一个第二钢丝引导装置、一个钢丝旋紧绞断装置; 该第一钢丝引导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套筒、一个第一刺枪; 该第一套筒包括一个第一外筒、一个设在该第一外筒的后端部的第一套筒手柄; 该第一刺枪包括一个第一内筒、一个设在该第一内筒的后端部的第一刺枪手柄; 该第一内筒上开设有一个插孔; 该第一内筒插入该第一外筒中,该插孔露在该第一外筒的前方; 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包括一个第二套筒、一个第二刺枪; 该第二套筒包括一个第二外筒、一个设在该第二外筒的后端部的第二套筒手柄; 该第二刺枪包括一个第二内筒、一个设在该第二内筒的后端部的第二刺枪手柄; 该第二内筒的前端设有一个插接块; 该插接块包括一个扁平部位以及一个凸鼓部位; 该第二刺枪的第二内筒插设在该第二套筒的第二外筒中,该第二刺枪手柄与该第二套筒手柄接触,该插接块露在该第二外筒的前端; 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包括一个外套筒、一个内芯; 该外套筒包括一个套管、一个把持部; 该套管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挡片,该挡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 该把持部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 该内芯包括一个旋转手柄、一个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的工作杆; 该工作杆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该凹槽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 该工作杆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个铰刀部,该铰刀部的前端面与工作杆的杆体相垂直,该铰刀部的两侧是两个钢丝锁定部,该两个钢丝锁定部的前端面都为凸弧形斜面,该凸弧形斜面的远端与铰刀部的前端面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铰刀部不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工作杆两侧的凹槽相连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把持部是一内部中空的圆柱体,该把持部的尾端设有一锁定板,该锁定板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开孔,沿开孔的边缘开设有若干个凹槽; 该内芯包括若干根锁销,该若干根锁销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该锁销包括一个销杆、一个设在该销杆端部的销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筒和第一套筒手柄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一外筒开口,该第一外筒开口贯穿该第一套筒手柄,在该第一套筒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一套筒手柄开口 ; 该第一内筒上在该插孔和该第一刺枪手柄之间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一内筒开口,该第一内筒开口与插孔相连并贯穿该第一刺枪手柄,在该第一刺枪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一刺枪手柄开口;该第二外筒和第二套筒手柄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二外筒开口,该第二外筒开口贯穿该第二套筒手柄,在该第二套筒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二套筒手柄开口 ;该第二内筒和第二刺枪手柄上开设有一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直线形的第二内筒开口,该第二内筒开口贯穿该第二刺枪手柄,在该第二刺枪手柄处形成一个第二刺枪手柄开口,该插接块的扁平部位包括一个平面,该平面与第二内筒开口方向一致,该平面上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第二内筒开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块是半球体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筒的前端设有一个尖头,该尖头是在该第一内筒的前端部与该中心轴线呈一定角度切削掉一块而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钢丝引导装置包括一个填充芯,该填充芯包括一杆体、一设在该杆体的端部的握柄,该杆体对应插入该第二刺枪的第二内筒中。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筒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外筒垂直的第一套筒手柄延伸片,该第一刺枪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一内筒垂直的第一刺枪手柄延伸片。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套筒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外筒垂直的第二套筒手柄延伸片,该第二刺枪手柄包括一个与该第二内筒垂直的第二刺枪手柄延伸片。
专利摘要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丝引导装置、第二钢丝引导装置、钢丝旋紧绞断装置;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包括外套筒、内芯;外套筒包括把持部;内芯包括旋转手柄、工作杆。该工作杆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工作杆的后端与旋转手柄相连,其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的铰刀部与杆体相垂直,两侧的钢丝锁定部为凸弧形斜面,凸弧形斜面远端与铰刀部相连,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铰刀部不相连,凸弧形斜面分别与杆两侧的凹槽相连并延续。本实用新型的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可以旋紧钢丝,然后绞断钢丝,功能多,使用方便,清洗方便、患者的创口可以减到最小。
文档编号A61B17/90GK202604994SQ20122030743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丁强, 王丽妮 申请人:丁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