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754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监护及诊断性辅助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创血液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对自身的病症治疗和生命的延长有了丰富的手段和措施,尤其是近些年在危重病人,如休克病人、心脏手术、器官移植、颅内手术和其他重大手术时,甚至到进行美容美体手术时,对血压进行实时变化的监测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传统的无创血压精确度低,外界干扰因素大等,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这就需要采用有创血压监测技术来实现。有创血压(IBP) —般可监测: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左房压(LAP)、颅内压(ICP)等。其测量原理是:首先将导管通过穿刺,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的压力将通过导管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压力传感器上,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的监护设备和计算方法,可获得被测部位血管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有创血压自1758年,Hales首创性的研究至今,已经非常成熟,并成为重大手术及术后临川监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创压力传感器产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国外引入国内使用的,随着使用量的日益增加,经过近些年的技术转化和国产化发展,除传感器芯片外的整个产品的制造和装配都已经可以生产和制作。现有的一些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一般是灌注阀和压力传感器本体成分体式的,两者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胶接或扣合的方式实现的,虽然也能实现需要的功能,但是也有一些缺陷,一是灌注阀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需要制作,二是需要灌注阀和压力传感器本体之间粘接或扣合的工序,这样造成产品整体制作工序多,增加了一定的产品制造工艺难度。传统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微量控制部件主要通过注塑,或者激光打孔等工艺实现,恨容易形成加工缺陷,其毛细管零部件的内壁不够光滑,容易堵塞,毛细管的内腔孔径一致性差,微量控制不精确,容易造成输液过度等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将灌注阀装置集成在基座上,使灌注阀和压力传感器本体间连接简单、可靠,从而能减少一些零部件和制造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制造工艺的难度。通过特殊工艺,生产毛细管,可严格控制其内腔直径,并能使内腔的表面非常光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设计实现的: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它包括灌注系统、压力检测系统和压力连接管路,并通过鲁尔接头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系统由灌注器、灌注胶塞、阀盖、毛细管、基座和底盖组成,所述有创压力传感器在灌注器端接一压力为300mmHg的液体时,液体可沿灌注器,基座、毛细管的内腔、及三通阀进入到压力连接管路中。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系统由芯片和电缆线组成。所述压力连接管路由压力延长管、三通阀及护帽组成。还包括底盖和带有毛细孔的玻璃管。所述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一毛细管,与所述的基座装配、形成压力传感器的微量给液通道。所述灌注胶塞与阀盖、基座相配合,形成快速冲洗通路。所述基座上还具有装配芯片的装配孔和容置电缆线的凹槽。所述底盖与基座相配合。所述的灌注胶塞可进行360度任意方向拉伸,其表面上有横纹和凸起,便于用手拉起和防止滑脱。所述阀盖上具有两个相对的凸起,该凸起可以与基座上凸起相配合从而保证两者装配可靠。所述的毛细管经过特殊的工艺,逐步拉伸而成,其内腔直径小于0.1mm,表面非常光滑。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将灌注系统集成在基座上,使灌注系统和压力传感器本体间连接简单、可靠,降低了产品制造工艺的难度。灌注系统由灌注器、灌注阀胶塞、毛细管、阀盖、基座和后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灌注阀的装配孔、与阀盖相配合的凸起。基座上还具有容置压力传感器芯片的装配孔、毛细管的装配孔,容置电缆线的凹槽和与底盖相配合的平面,容置压力传感器芯片的装配孔中还设有凹槽,能隔离粘接胶和传感器芯片的黑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将灌注系统集成在基座上,使灌注系统和压力传感器本体间连接简单、可靠,从而能减少一些零部件和制造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制造工艺的难度。通过特殊工艺制作的毛细管,其内腔表面光滑,内径稳定,微量给液更加精确。

图1是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基体装配示意图;图4基体装配剖面示意图;图5拉动灌注胶塞后基体装配剖面示意图;图6基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三通阀示意图;图8灌注胶塞示意图;图9阀盖示意图;图10底盖不意图;图11毛细管示意图;图12、图13多联用压力传感器示意图图多路连接的有创压力传感器示意图其中:1灌注系统;2压力检测系统;3压力连接管路;11灌注器;12阀盖;13灌注胶塞;14基座;15底盖;16毛细管;21芯片;22电缆线;31三通阀;32压力延长管;33护帽;121凸起;131凸起;132横纹;141装配孔;142凸起;143快速冲洗通道;144装配孔;145凹槽;146装配孔;147凹槽;148平面;151凹槽;152平面;161 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灌注系统(1),压力检测系统(2)和压力连接管路(3),并依次通过鲁尔接头连接组成有创压力传感器。灌注系统
(I)由灌注器(11)、灌注胶塞(13)、毛细管(16)、阀盖(12)、基座(14)和底盖(15)组成。所述有创压力传感器在灌注器(11)端接一压力为300mmHg的液体时,液体可沿灌注器(11),基座(14)、毛细管(16)的内腔(161)、及三通阀(31)进入到压力连接管路(3)中。将灌注胶塞(13)装配到阀盖上,然后整体扣合在基座(14)上,基座(14)与毛细管(16)、底盖(15),灌注器(11)装配,形成灌注系统(I)。压力连接管路(3)包括压力延长管(32)、三通阀(31)及护帽(33)组成,所述护帽(33)可防止在临床使用时,空气和外界物质通过三通阀(31)进入到压力延长管(32)中。如图1、图2、图7所示在正常进行有创压力检测时,液体在固定压力下,进入灌注器(11)的内腔,通过基座(14)及毛细管(16)的内腔,流经三通阀(31)及压力延长管(32),进入人体的检测血管。所述毛细管(16)的内腔(161)直径小于0.1mm,在300mmHg的液体压力下,每小时的流量为3ml,所以在毛细管(16)的流出方向,液体几乎不存在压力,只会定向流向三通阀(31)及压力连接管路(3),人体测量血管的压力则通过管路内的液体传向靠近毛细管(16)流出方向的芯片(21),芯片(21)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监护仪中,通过固定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方法,将测量的血液压力输出在监护仪显示界面上,以便医护人员观察和分析。如图3、图4、图6、图10所示基座(14),其上设有灌注胶塞(13)的装配孔(141)、与阀盖(12)相配合的凸起(142),它还具有装配压力传感器芯片(21)的装配孔(146)、毛细管(16)的装配孔(144),装配电缆线(22)的凹槽(145)和与底盖(15)相配合的平面(148)。基座(14)有一与毛细管(16)的内腔(161)并行的快速冲洗通道(143),当所述阀盖(12)、灌注胶塞(13)及基座(14)相配合,在正常装配下,灌注胶塞(13)、阀盖(12)与基座(14)形成了密封配合。如图4、图5、图6、图8所示灌注胶塞(13),灌注胶塞(13)由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例如医用级硅橡胶材料制成。其上设有横纹(132)和凸起(131)。依靠橡胶的弹性变形功能,通过给予一定的过盈量,装配后可以满足密封装配孔(141)和快速冲洗通道(143)的功能,当用手捏住灌注胶塞(13)的上端,施力上提时就可以打开被密封住的管路,形成快速冲洗通道。该灌注胶塞(13)上端设有横纹(132)和凸起(131),使施力上提时便于捏住并不易滑脱。如图9所示阀盖(12 ),采用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如聚碳酸酯注塑形成。其上具有两个相对的凸起(121),该凸起(121)可以和基座(14)上的凸起(142)相配合,保证灌注阀装置装配可靠,性能稳定。如图10所示底盖(15),有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例如聚碳酸酯注塑形成。其上开有装配电缆线(22)的凹槽(151)和与基座(14)相配合的平面(152)。如图11所示毛细管(16),该毛细管(16)经过特殊的工艺生产而成,其内表面非常光滑,内腔直径精度高,毛细管(16)的内腔(161)直径小于0.1mm,在使用时起到微量给液通道,能够满足灌注系统(I)与300毫米汞柱加压生理盐水袋连接时流速为3毫升/小时。在特定的压力下,毛细管(16)的内腔(161)能通过生理盐水及其它临床使用液体。如图12、图13所示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根据临床使用需求,可以连接成多路测量系统,分别测量不同血管和部位的压力,方便临床诊断和分析。
权利要求1.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它包括灌注系统(I)、压力检测系统(2)和压力连接管路(3),并通过鲁尔接头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系统(I)由灌注器(11)、灌注胶塞(13)、阀盖(12)、毛细管(16)、基座(14)和底盖(15)组成,所述有创压力传感器在灌注器(11)端接一压力为300mmHg的液体时,液体可沿灌注器(11 ),基座(14)、毛细管(16)的内腔(161)、及三通阀(31)进入到压力连接管路(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压力检测系统(2)由芯片(21)和电缆线(2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压力连接管路(3)由压力延长管(32)、三通阀(31)及护帽(33)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系统(I)有一内腔非常小的毛细管(16)与基座(14)装配在一起,并形成了一个微量给液通道,在特定的压力下,毛细管(16)的内腔(161)能通过生理盐水及其它临床使用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基座(14)有一与毛细管(16)的内腔(161)并行的快速冲洗通道(143),当所述阀盖(12)、灌注胶塞(13)及基座(14)相配合,在正常装配下,灌注胶塞(13)、阀盖(12)与基座(14)形成了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可360度任意方向拉动灌注胶塞(13)。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连接管路(3)包括压力延长管(32)、三通阀(31)及护帽(33)组成,所述护帽(33)可防止在临床使用时,空气和外界物质通过三通阀(31)进入到压力延长管(32)中。
8.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有创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毛细管(16)的内腔(161)的直径小于0.1mm, 3OOmmHg的压力下,通过毛细管(16)的内腔(161)的液体为每小时3ml。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创压力传感器,它包括灌注系统(1)、压力检测系统(2)和压力连接管路(3),并通过鲁尔接头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系统(1)由灌注器(11)、灌注胶塞(13)、阀盖(12)、毛细管(16)、基座(14)和底盖(15)组成,所述有创压力传感器在灌注器(11)端接一压力为300mmHg的液体时,液体可沿灌注器(11),基座(14)、毛细管(16)的内腔(161)、及三通阀(31)进入到压力连接管路(3)中。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将灌注系统(1)集成在基座(14)上,使灌注系统(1)和压力检测系统(2)连接简单、可靠,降低了产品制造工艺的难度。
文档编号A61B5/0215GK202932907SQ20122033421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贾登强, 李强, 包振山 申请人: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